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水浒传里最天真的好汉不是鲁智深、李逵,而是看上去聪明的他

水浒传里最天真的好汉不是鲁智深、李逵,而是看上去聪明的他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51 更新时间:2024/1/10 0:29:20

说起水浒中的好汉们,大家大概能想到好多,他们性格直爽没有心机,却又嫉恶如仇,那么要说到最天真的好汉,你觉得是哪一位呢?

亲们觉得水浒传里最天真的好汉是谁呢?

鲁智深吗?

不是的,鲁智深是直,但他也有小聪明的,比如他打镇关西,明明知道打死了人,还说是镇关西装死,然后趁机溜了。

而且鲁智深对一切看得透着呢。最后,他还入了空门,说明他是有悟性的。这样的人不天真。

那是李逵吗?

也不是的,李逵还粗中有细呢,而且心眼也不少,只认他宋江哥哥,别的人来了也别想轻易骗他。

我们说的天真,是有想法,但这个想法却不切合实际,对一些东西存在幻想。随便一个人就能骗倒的。

比如武松就是一个天真的人。

我们拿他在快活林打完蒋门神后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了。

自从武松打了蒋门神之后,就有人开始过来拉拢武松了,这个人就是当地姓张的兵马都监。

兵马都监,就是当地的军方大员,管着屯驻、兵甲、训练、差使,边防的事务。

这正是武松等待的人。在营寨,虽然施恩父子看重,但不过是看管犯人的,根本没有立军功的机会。

而立军功闯事业正是武松的一个想法。

武松听说这个都监要自己去。怎么说的?

“只得走一遭,看他有甚话说。”

说的很平静。但不要被施老先生的笔墨骗过了。这样写,不过是从实情出发,武松照顾施恩的面子罢了,总不能当着旧主旧友的面对新前途表现出过于高兴吧。

武松心里是非常高兴。因为明显着,这个都监很重自己,虽没亲来,毕竟这个都监官已经不是很大的官了,不可能亲迎武松这个还在册的犯人,但却派了马来的,礼也很重。

所以是一件大好事,福事.喜事。

好像一切都那么美。武松的理想就在眼前,马上要实现了。

张都监见了武松,说:“我帐前见缺恁地一个人,不知你肯与我做亲随体已人么。”

一般来讲,受人抬举,礼节上是要谦虚一下,说些何德何能之话的。

武松一是干脆人,二是确有心要向上走的人。以前武松打虎,知县要抬举武松做都头,武松当场跪谢。这里呢?也是当场就跪下谢恩了,没有半点谦虚假拒的意思。

武松说:“执鞭坠镫,伏侍恩相。”

武松把这个张都监当成自己人生道路上第二个伯乐了。

事情发展好像也确是如此,这个张都监对武松相当好。与酒怀食,让他穿房入户,又做衣服与武松。

武松是个易被感动的,见了这,内心欢喜,就在张都监这里住下,只待时机,这个张都监能用他上战场立军功。

这个张都监见爱武松。武松成了他在外面的代言人。有求张都监的,都先来与武松说话。武松也赚了些钱财,置了个箱子。这里写出这个箱子,却是照应后面被陷害,赃物就从这箱子里查出。

张都监对武松好,好到极致了。后面还有件好事。

中秋那天。这个张恩相把武松当成自己家里人,一桌儿与内眷吃饭。

吃了饭,又叫出一个养娘名玉兰来唱曲助兴。这个张都监对玉兰说:“这里别无外人。只有我心腹之人武都头在此,你唱个曲吧。”

可见这个都监虽收武松为亲随,却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还挂着在阳谷县时的名头。

唱完了,对武松说出天大的好事:“此女将来与你做个妻室。”

自己心腹心爱的养娘要送给武松。说明这个张都监多看重武松。多喜欢武松啊。武松只是推辞一下,就默认接受了。

看武松后面如何反应。喝完酒后,退下堂来,觉得酒食在腹腔,未能便睡。去房里脱了衣裳,除了巾帻,拿条梢棒,来厅心时月明下使几回棒。

打了几个轮头,仰面看天时,约有三更时分了。

看官不要被蒙了,那是什么吃多了睡不着,实在是喜从天降。兴奋过度,睡不着了。一直打拳使棍到了三更,这棒棒才软了下来。

所以说,这时的武松是单纯幼稚的武松。你以为天底下都是宋江吗?没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这个张都监,你又没有半点功劳力气于他,他怎么会对你这么好?连自己的心腹心爱说不定是床上之人都送给你?

那施恩与你酒食,你尚警觉,这张都监给你这么多,这么大的好处,你都不觉的怀疑吗?想来是快活林醉打蒋门神的辉煌胜利让武松有点冲昏头脑,失去警觉了。

果然,是欢乐不知祸已至,好事到头终要坏。正是武松欢喜兴奋睡不得那夜。后堂却叫有小偷啊。

书中写着武松献勤。(施老先生也用文字敲打武松呢。)提了梢棒就来帮忙抓小偷。小偷没抓到,自己却被了黑暗中伸出的一条板凳给绊翻了,武松没回神来呢,就被七八个军汉给抓了。

正是武小松进了敌人的包围圈。打虎汉上了奸人的栽脏当。

张都监着意设计陷害武松,说武松就是那小偷,又从武松的箱中搜出了赃物。不由武松分说,就送到知府那里定他的罪了。

知府并上下官吏都拿了张都监的钱。那还有武松申诉的余地,一任重打武松,把武松打得招了后送入了死囚。

按理说,偷东西不是死罪,怎么把武松打入死牢了?正是张都监一伙要置武松入死地也。

一个漏洞百出的小伎俩都把武松忽悠得团团转,就是李逵也不容易上这样的当啊。可以说,武松实在是梁山好汉中最天真的一个,一旦相信人,那是死心眼的相信,从来都不留个心眼。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毛主席希望周恩来多休息、邓小平多工作、江青少说话?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自从我国建国后,百废待兴,许多事情都需要专人去操心,但是毛泽东手下能用的人相较于空缺的人才岗位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虽然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帮忙,但是更多的是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1973年一开年,毛主席就写下了四个字“三多一少”。这是毛主席对未来工作的期望。这”三多一少“是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周恩来多休

  • 曾经强大的金国怎么到了金宣宗完颜珣的手上就迅速衰落了,金宣宗是如何一步步丢掉金国基业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金宣宗完颜珣是金朝第八位皇帝,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求和,又与西夏断交,并且不顾左相徒单镒反对将首都由中都迁往汴京,并且发动对南宋的战争,使得金国腹背受敌、并且内部也频发叛乱,国家危在旦夕。金宣宗对外措施失误频繁,直接导致金朝灭亡。金国的衰亡和其兴起的速度一样都十分快速,其衰落的原因多种多样,最重要

  • ​大礼议之争 少年天子嘉靖打败老谋深算的内阁首辅杨廷和 嘉靖和杨廷和争礼 真的只是争个爹的名号?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大礼议是指发生在正德十六年到嘉靖三年间的一场皇统问题上的政治争论,原因是明世宗以地方藩王入主皇位,为其改换父母的问题所引起。最终嘉靖皇帝挫败了杨廷和及其依附者不顾嘉靖皇帝继位的实情而强迫嘉靖皇帝依照汉宋旧例改换父母的图谋,确保了明代法律的尊严和政治的秩序。“大礼议”起因简单,即外藩入嗣,欲尊其生父,

  • 爷爷篡位,竟然逼孙子当太上皇,历史上仅此一例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儿,多讲几遍,你是不是也被自己搞晕了,下面这爷孙俩由于争夺皇位,爷爷竟然将孙子逼位太上皇,可谓世所罕见。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末帝曾被女婿屈出律尊为太上皇,明英宗曾被弟弟明代宗尊为太上皇。或祖孙

  • 他是大宋朝廷大官,梁山一百零八将的都得感谢他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梁山的故事,并不单是一百单八将的故事,许多未在一百单八将中的人物,与梁山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是历史中草莽英雄的代表。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公开与官府斗争,打得他们是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所以在我们印象里,梁山好汉应该跟官府都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但是有一个人,在宋朝朝廷之上当

  • 假如三国时期真的有穿越人的话,那么最大的嫌疑人一定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我们常用料事如神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有远见,这句话放到郭嘉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预料的每一件事都完美准确,并且细节也都一一对应,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文弱书生是不是看过三国的剧本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对一个顶级谋士的一种较高的美誉了,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由古至今也不过那么一些,可是,三国

  • 他一向受皇帝的信任,最后却带兵斩了自己的老板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隋朝末期,杨广眼看无力回天,便眼不见心不烦,一心享乐无心朝政,众大臣武将见江山无望,纷纷出逃。杨广越消沉,江都越是乌烟瘴气,粮食快完了,人心就涣散了。很多思念家乡的关中将士,见杨广不返长安就罢了,还要继续南迁,军心动摇了。此时,值日军官发现,他们在巡营点名时,总会发现各军营少了几个人,尽管武器装备还

  • 为什么道士总是被人认为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并且有深深地芥蒂!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的宗教,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在现代人看来,道教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并且道教的各种学说都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有这样一种人,在短发盛行的今天他们依旧蓄着长发,簪着木簪,梳着道士头,穿着一身朴素的道袍。他们就是道士,是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的特有产物,他们是有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的浸透

  • 古代中日皇室之间为什么没有联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代的国家皇室之间联姻,除了出于政治目的之外,更多的目的就是保证彼此之间血统的高贵了,因为王室是不可能与低贱的平民通婚的,但是王室成员就那么多,近亲通婚是不科学的,于是不同国家王室之间的通婚就逐渐流行开来。欧洲的皇室很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这些皇室主要是由联姻或者和亲分封构成的,如英国的维多利亚女

  • 宋朝为什么被评为最贫弱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算是最为发达的了。据史料记载,自宋太祖时期开始,铸币叠增到年500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400年后明朝276年所铸之总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产生在宋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家属于宋。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朝代,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