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爷爷篡位,竟然逼孙子当太上皇,历史上仅此一例

爷爷篡位,竟然逼孙子当太上皇,历史上仅此一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689 更新时间:2023/12/25 19:23:03

我爹是我爹,我是我爹儿,多讲几遍,你是不是也被自己搞晕了,下面这爷孙俩由于争夺皇位,爷爷竟然将孙子逼位太上皇,可谓世所罕见。

太上皇,通常是指皇帝的父亲,但也有例外。如,隋炀帝曾被孙子杨侑尊为太上皇,武则天曾被儿子唐中宗尊为太上皇,辽末帝曾被女婿屈出律尊为太上皇,明英宗曾被弟弟明代宗尊为太上皇。或祖孙,或母子,或翁婿,或兄弟,虽然不是传统的父子关系,但这些太上皇至少在辈分上还算恰当。相比之下,晋惠帝司马衷也曾当过太上皇,不过,把他称作太上皇的下一任皇帝,既不是他的孙子、儿子,也不是他的女婿、兄弟,而是比他高出两辈的叔祖司马伦。司马衷堪称中国历史上辈分最低的太上皇。

司马衷(259—306),晋武帝司马炎次子,晋二世。司马衷即位后,因“愚劣”且缺乏理政能力,故而先受制于权臣杨骏,后掣肘于皇后贾南风。贾南风不仅相貌极丑,权欲极强,而且生性凶狠狡诈。元康元年(291),贾南风联合楚王司马玮、汝南王司马亮围杀太尉杨骏,废掉太后杨芷,一举铲除太后一党,并与司马亮组成联合政府。旋即,贾南风矫诏,先让司马玮杀掉司马亮,又借擅杀大臣之罪处死司马玮,进而独揽大权。贾南风这种借刀杀人、卸磨杀驴的卑鄙做法,引起了宗室的不满。

元康九年(299)十二月,贾南风又设计将太子司马遹废为庶民,幽禁于金墉城。太子无罪被废,朝野哗然。永康元年(300)初,一部分拥护太子的朝臣与当时握有军权的赵王司马伦密谋,准备“废贾后,复太子”。司马伦是个见利忘义的家伙,《晋书》称他“素庸下,无智策”,一听说有好处,便答应下来。但是,心腹孙秀却建议“且缓其事,贾后必害太子,然后废后,为太子报仇”,这样既能“立功”,又能“免祸”,司马伦遂按兵不动。不久,孙秀派人行离间计,促使贾南风杀死了太子。

永康元年(300)四月,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复仇为名,带兵冲入宫廷,先控制了司马衷,后赐死了贾南风。司马伦是司马懿第九子,司马昭的弟弟,按辈分是司马衷的叔祖。作为宗室,司马伦应当为司马衷保驾护航。但是,司马伦却矫诏“自为使持节、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王如故”,体制依照司马懿、司马昭辅佐曹魏之故事,“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四人、参军十人,掾属二十人、兵万人”。八月,司马伦又要求“加九锡,增封五万户”。作为傀儡,司马衷只能就范。

永康元年(300)十一月,司马伦让司马衷立羊献容为皇后。羊献容是孙旂的外孙女,而孙旂则是司马伦心腹孙秀的本家。司马伦此举,就是要通过安排一个对自己有利的皇后,进而牢牢掌握内外大权,继而谋篡帝位。当一切组织准备和舆论准备做好之后,司马伦便“矫作禅让之诏”,并发动心腹“逼夺天子玺绶”。永康二年(301)正月,司马伦称帝,改元建始。为了掩饰篡逆行径,司马伦为司马衷送上一顶“太上皇”冠冕,即《晋书·惠帝纪》中记载的“迁帝于金墉城,号曰太上皇”。

金墉城,是西晋王朝专门用来囚禁后妃宗室的冷宫。关押期间,司马衷身边只剩下“卤簿数百人”,各种供给待遇也很差。为了防止死灰复燃,司马伦“使张衡卫帝,实幽之也”。司马伦篡位后,为笼络朝臣大肆封官晋爵,“文武官封侯者数千人”,甚至“奴卒斯役亦加以爵位”。当时规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一时间貂尾都不够用,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于是,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谣“貂不足,狗尾续”用来讽刺朝廷,成语“狗尾续貂”就出自这里。

司马伦的皇帝宝座还没焐热,就遭到了齐王司马囧、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等几位王爷的联合反对,双方酣战两个多月,死伤十万人。永康二年(301)四月,司马伦赵王兵败,被迫写下退位诏书,百官又到金墉城迎回司马衷复位。司马伦前后共当了一百天皇帝就被赶下了台,一场叔祖称孙子为太上皇的闹剧宣告结束。司马衷虽然重新登上皇位,但经过这次篡位事件,其威信更加扫地,最终沦落为宗室诸侯王争夺和利用的政治工具。光熙元年(306)十一月,司马衷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享年四十八岁。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大宋朝廷大官,梁山一百零八将的都得感谢他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梁山的故事,并不单是一百单八将的故事,许多未在一百单八将中的人物,与梁山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水浒传》中一百零八将,是历史中草莽英雄的代表。嫉恶如仇,不畏权势,公开与官府斗争,打得他们是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所以在我们印象里,梁山好汉应该跟官府都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但是有一个人,在宋朝朝廷之上当

  • 假如三国时期真的有穿越人的话,那么最大的嫌疑人一定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我们常用料事如神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有远见,这句话放到郭嘉身上再合适不过了,他预料的每一件事都完美准确,并且细节也都一一对应,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个文弱书生是不是看过三国的剧本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对一个顶级谋士的一种较高的美誉了,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由古至今也不过那么一些,可是,三国

  • 他一向受皇帝的信任,最后却带兵斩了自己的老板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隋朝末期,杨广眼看无力回天,便眼不见心不烦,一心享乐无心朝政,众大臣武将见江山无望,纷纷出逃。杨广越消沉,江都越是乌烟瘴气,粮食快完了,人心就涣散了。很多思念家乡的关中将士,见杨广不返长安就罢了,还要继续南迁,军心动摇了。此时,值日军官发现,他们在巡营点名时,总会发现各军营少了几个人,尽管武器装备还

  • 为什么道士总是被人认为是招摇撞骗的骗子?并且有深深地芥蒂!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道教作为我国本土的宗教,有着非常古老的历史,在现代人看来,道教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遥远,并且道教的各种学说都给人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有这样一种人,在短发盛行的今天他们依旧蓄着长发,簪着木簪,梳着道士头,穿着一身朴素的道袍。他们就是道士,是中国特有的宗教道教的特有产物,他们是有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的浸透

  • 古代中日皇室之间为什么没有联姻?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古代的国家皇室之间联姻,除了出于政治目的之外,更多的目的就是保证彼此之间血统的高贵了,因为王室是不可能与低贱的平民通婚的,但是王室成员就那么多,近亲通婚是不科学的,于是不同国家王室之间的通婚就逐渐流行开来。欧洲的皇室很多都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这些皇室主要是由联姻或者和亲分封构成的,如英国的维多利亚女

  • 宋朝为什么被评为最贫弱的朝代?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宋朝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算是最为发达的了。据史料记载,自宋太祖时期开始,铸币叠增到年500万的数量,其两年的铸币数就要超过400年后明朝276年所铸之总和。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三项产生在宋代,唐宋八大家中有六家属于宋。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朝代,却一直处于被动挨打

  • 大明万历皇帝:种下了明朝灭亡的祸根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万历,熟悉《明史》的诸位知道,这个存在了48年,明朝所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也是从它的时代开始,大明王朝走向了日落西山的地步。那么,为何万历年间,大明王朝在经历了嘉靖中兴、隆庆新政后,却走向日落西山呢?一切,都需从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说起。明神宗朱翊钧,明朝第13位皇帝,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第3子。公

  • 古代亡国后这些帝王被擒获,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样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古代亡国后的帝王有如明朝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也有如南宋帝昺被大臣抱着跳海自杀的,还有像商纣这样自焚身死的。不过也有很大一部分王朝的末代帝王,虽然国亡但是身未死,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呢?1、秦王子婴:秦二世死后,即位的子婴已经不能再叫秦三世了,而是退称秦王。此后咸阳向刘邦投降,子婴落在了刘邦手

  • 古代帝皇也爱大洋马 他们的跨国恋情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民国时期,国人对外国美女统一赋予一种美称“大洋马”首先,跑不了的是在历史上以风流著称的唐玄宗李隆基(不知道为什么,小编想到某影星了~)说到唐玄宗,那你们肯定第一反应就是:杨贵妃,杨贵妃,杨贵妃……四大美女之一,据说有点丰满,有点肉感。你们不知道的是那时候的唐玄宗还找了个“大洋马”洋贵妃。关于唐玄宗

  • 中兴之主: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朱祐樘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公元1487年明宪宗朱见深驾崩,儿子朱祐樘继位,是为明孝宗,也就是历来常说的那位明朝中兴之主,弘治帝。大明王朝作为一个多重性格的时代,在弘治帝时期,可谓是政治清明,百姓真正的安居乐业。在朱祐樘皇爷爷朱祁镇在位的时候,陋习百出;在他皇父朱见深的时候,奸佞冗官横行。他的即位,不仅去除了自英宗以来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