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文史宴|历史上那些说翻就翻的友谊小船

文史宴|历史上那些说翻就翻的友谊小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57 更新时间:2023/12/18 2:29:26

最近“友谊的小船”非常之火,大司马也来赶这个风头,为大家制图,盘点历史上那些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从先秦到清代,真是奇葩年年有,每代都很多。

大家看图之后可以先猜是谁,再看说明,以图一乐。一口气写high了,文章末尾还会突破文史宴以往的规矩,附送一个彩蛋。

先秦版

战国时,庄周与惠施本是好友。据《庄子·秋水》的说法,惠子在魏国(因国都在大梁,也称梁国)当宰相,庄子去找惠子玩,有人传言他是来取代惠子当宰相的,惠子因此十分惊恐。

庄子看得好笑,找到惠子,把自己比成逼格巨高、不是好东西不吃的鸟类鹓鶵,把惠子比成吃腐鼠的鸱,说你想拿梁国这只腐鼠来我面前显摆吗?好好的奚落了一顿。

不过,他们的友情好像并没有真的破裂,惠子死后,庄子还感叹再无知己可以聊天了。

秦代版

李斯与韩非早年一同在荀子门下学习,原本是关系亲密的同门,李斯对韩非的文采佩服之极。

后来李斯在秦国做到高官,秦王嬴政也着手准备统一天下。嬴政很喜欢读韩非的书,甚至说过“见此人一面,虽死无憾”之类的话。碰巧韩国派身为公子的韩非出使秦国,虽然韩非是个口吃,嬴政还是与之一见如故,准备予以重用。

深知韩非之能的李斯坐不住了,进谗说韩非是韩国公子,不会真心为秦国着想,忽悠嬴政把韩非下狱,然后派人将其毒死,剪除最大的竞争对手。嬴政消灭六国成为秦始皇后,果然重用李斯为丞相,不过贪恋富贵的李斯最终被秦二世赵高灭族。

汉代版

两汉之际的天下混战中,更始帝任命的冀州牧庞萌归降汉光武帝刘秀。庞萌谦逊和顺,刘秀看他非常顺眼,说庞萌“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赞赏备至。

不料庞萌与汉将盖延一起征讨割据东海的董宪时,刘秀下的诏书只给了盖延,没给庞萌,庞萌疑心生暗鬼,拍桌子反了!刘秀这个脸被打得啪啪直响,说我一直宣扬庞萌是社稷之臣,这个人丢大了。

大怒之下,刘秀亲征庞萌、董宪,一定要灭了庞萌的族。最终汉军攻陷东海,庞萌走投无路,被人砍了脑袋,传首洛阳。刘秀挽回了面子,给杀死庞萌的人封了个关内侯。

三国版

东汉末年,北海管宁与邻郡平原华歆友善。管宁、邴原、华歆三人各有才名,并称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可见关系之密切。

管宁与华歆共处,两人在园中锄菜,发现一坨黄金,管宁视而不见,华歆拿起来看了很久才恋恋不舍的扔掉;有富贵人家从门外过,管宁不管不顾,继续读书,华歆放下书本,扒着墙角观看,管宁心生鄙夷,割断两人共坐的席子,认为华歆不配当自己的朋友。

后来曹魏代汉,华歆积极参与,获得高官厚禄,而管宁独坐一楼数十年,表示心系汉朝,不履魏土,成为高士的代表,文天祥《正气歌》中称赞他“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晋代版

东晋初年,丞相王导与仆射周顗(yi,音以)是有名的损友,两人都是大名士,经常开玩笑,王导枕在周顗的腿上,指着他的肚子说里面有啥,周顗说里面空空,但是能装你这样的几百个。

后来晋元帝图谋削弱王氏,王导的堂兄王敦造反,从荆州进攻都城建康(今南京)。在都城的王导每天带着王家一大家子人在宫门前请罪,看见周顗进宫议事,屡次拜托他帮忙说情。周顗虽然装作没看见,还吓唬他,但实际上每次都大说王导的好话,王导一家因此保全,但王导并不知情,反而怀恨在心。

后来王敦攻陷都城,重新布局,问王导怎么处置周顗,说让他做三公、做仆射,王导都不答话,说砍了,王导也不做声,于是便砍了。后来王导看到周顗营救自己的折子,后悔之际,说出了那句名言:我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周顗字伯仁)

唐代版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当权,为了取代唐朝,武则天大用酷吏搞恐怖政治。酷吏周兴、来俊臣擅长严刑逼供,陷害无辜,杀人无数,备受信任,两人狼狈为奸,关系不错。

有一次有人告周兴谋反,武则天让来俊臣办他。来俊臣十分阴毒,不透口风,把周兴叫到家里喝酒,装作很苦恼,说有的犯人怎么也不招,老兄你有木有好办法啊?周兴一喝高兴了,就透露了压箱底的绝招:把人放到装满水的瓮里,下面架火烧,什么口供拿不到?

来俊臣大喜,如法炮制后,说有人告你谋反,你要是不招,就请君入瓮!周兴面如土色,当场招供,被流放岭南,因结仇太多,路上被仇家杀死。来俊臣后来也被武则天抛弃,砍头以后,肉被仇家一块块割下来吃了个干干净净。

宋代版

王安石司马光原为好友。王安石负天下众望三十年,在司马光、韩琦欧阳修等一干名臣的交口赞誉下,得以成为宋神宗的宰相。

面对宋朝积贫积弱之局,王安石决定厉行变法。然而深知吏治弊病的司马光(以及推荐王安石的那一干名臣),发现王安石法令中的不少漏洞,因而作书规劝,劝他三思而后行,不料王安石回书,不但刚愎自用的把司马光的建议批得一钱不值,而且语含讥讽,把司马光气了个半死。

后来王安石愈发得势,司马光眼不见心不烦,自请退居洛阳,专心编纂《资治通鉴》。然而在十五年事实上的废锢之中,司马光心态愈发保守,宋神宗死后出任宰相,尽废新法,新旧两党之争此后愈演愈烈,加上宋神宗借王安石之力提升了皇权的恶性专断,北宋最终走向衰亡。

元代版

成吉思汗铁木真与札达兰部首领札木合自幼交好,结为安答(义兄弟)。

铁木真的父亲被塔塔尔部毒死,部众星散,自己也被追杀,险些丧命。这时,在兄弟札木合与义父王罕的帮助下,铁木真得以恢复部众,并击败世仇蔑尔乞部。铁木真威望愈高,恢复了乞颜部可汗之位,与札木合形成竞争关系,金庸因此在《射雕》里脑补,说铁木真诱引札木合的部众。

札木合无法忍受,联合各部发动十三翼之战,击败铁木真,但因过于残暴,部众多叛归铁木真,终于被铁木真击败。札木合不断逃奔其他部落,屡仆屡起,但最终被铁木真擒获,自请按蒙古贵族的死法不流血而死,铁木真终于一统蒙古,开始了征服欧亚的步伐。

明代版

明代名臣高拱张居正,在对付奸臣严嵩的战斗中,结成了良好的关系。当时两人都在国子监任职,高拱是张居正的领导,但是二人都认为对付能够当上宰辅,互相期许刷新政治,报效国家。

斗倒严嵩之后,高拱与张居正的老师徐阶争斗失败,灰溜溜的回家了。徐阶退休后,张居正升任内阁大学士,为了制衡排名靠前的阁老赵贞吉,张居正不计前嫌,力挺高拱入阁。高拱最终成为首辅,且身为明穆宗老师,备受信任,在隆庆一朝尽展政治才略,令走向衰颓的大明朝面目一新。

高拱与张居正在内阁共事期间虽有龃龉,但总体上依然关系不错。明穆宗驾崩后,张居正却将高拱评价万历帝的话“十岁小儿如何治天下”捏造成“十岁小儿如何做天子”,勾结李太后与宦官冯保,驱逐高拱。然而助长了内廷权力(实质上是皇权)的张居正最终死后被皇权清算,明代君权再度膨胀,直到明亡。

清代版

晚清名臣曾国藩左宗棠同为湖南名流,颇有渊源,关系深厚。在组建湘军和抵抗太平军的过程中又通力合作,配合良好,曾国藩甚至给左宗棠机会建立楚军,攻打太平军治下的浙江,成为一方诸侯。

然而左宗棠一直对曾国藩不大瞧得上,不但认为他不会打仗,甚至认为他读书方式和经济事业都平平无奇,对此曾国藩一再隐忍。直到湘军攻陷南京,曾国藩之弟曾国荃上报抓到幼天王洪天贵福,左宗棠却说在江西发现了洪天贵福的踪迹,等于陷曾国藩兄弟于欺君之地,两人才互相攻讦,最终翻脸。

然而也有说法认为这是曾国藩恐怕湘军一系过于引人注目,与左宗棠故意演的戏。后来左宗棠西征,曾国藩大力支持;曾国藩死后,左宗棠也送上评价极高的挽联。甚至有传言左宗棠在灭亡太平天国之际给曾国藩递过条子“鼎之轻重,似可问焉”,可惜曾国藩平生谨慎,没能接茬。

彩蛋

近现代版

蒋公与小六子初时关系很铁,不但拜了把子,中原大战蒋公孤军奋战之际,小六子还率东北军入关攻占平津,起了很大的牵制作用。

然而九一八事变接踵而来,小六子下令不抵抗,个把月丢了东三省,蒋公仍然支持他占据平津。不久日军得寸进尺,进攻小六子治下的热河,小六子先是敲诈中央五百万才肯出兵,交战中又一溃千里,日军十多天即攻占热河首府,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到处游行,要求处理小六子,又是蒋公顶住压力,让他去欧洲考察避过风头。

小六子回国后,蒋公继续让他统帅东北军,并且根据他的意愿,让他到西北围剿红军。然而纨绔子弟小六子很快被统战,发动兵谏,终于激怒蒋公,被软禁到风烛残年,好歹捡了一条命,也算是祖坟冒烟了。

欢迎关注文史宴

更多、更新好文章

我们的宗旨是普及、趣味、新颖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十二帝:改变溥仪一生的2个女人:(图)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节选自《清十二帝后宫疑案》,中国工人出版社溥仪作为末代帝王,在位前后发生了很多大事情。倒不是他有什么大作为,而是他这个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当时我们许多人觉得,宣统太不安分了。”(《宣统皇帝秘闻》)在人们眼里,溥仪不仅不安分,还被加了一个“太”字,他实在是做了很多不安分的事情。就连溥仪自己也

  • 揭秘:那些草原上神秘的“石人”,究竟是谁因何留下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他们本想给自己留下一部历史,但石头太过坚硬和沉默了;他们搅动了人类衍化的历史,但却消逝融合了自己。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向他们顶礼膜拜,因为我们的血液里都有他们的潮涌。(大小石人仿佛一个石人家族伫立了千年)茫茫草原,风吹草低。他们选择了草原上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凡是向阳的草坡,开阔的山岗或者湖河纵横

  • 清十二帝后宫:探秘清朝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子(图)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康熙帝的荣妃在整个清后宫嫔妃中并不是一个带有很多传奇色彩的人,她却是整个清王朝后宫嫔妃中生育子女最多的人。她是幸运的,生育子女多代表她很受康熙的宠爱;她是不幸的,她生育的五子一女,有四个儿子先后夭折。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丧子之痛,而她却要经历四次,这是应该怎样的一个女人啊?她剩下的一儿

  • 如果他们不英年早逝,三国会是什么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三国时期名将云集,智者荟萃,如果他们之中那一些人不是英年早逝的话,三国又会是什么结局呢?1、典韦(?-197年):曹操早期的猛将之一,有“一吕二赵三典韦”的美誉,可惜在随曹操征讨张绣时,因曹操色心大发导致了张绣的降而复叛,典韦为保护曹操撤退,舍命抵挡,最后因寡不敌众而身亡。如果此役不亡,还不知道他还

  • 隆庆帝朱载垕:不愿干预朝廷具体事务的大明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公元1566年,不上朝二十年,却能够掌控全局的嘉靖帝明世宗驾崩,皇太子朱载垕即位,成为明朝的穆宗皇帝,也就是说的隆庆新政里面的那位隆庆帝。说到隆庆帝朱载垕,我们还需要说他的父皇明世宗嘉靖皇帝。众所周知,明世宗是一个很有本事,但为人比较刻薄寡恩的君主,除了他自己的父皇母后,就连他的子女跟他的关系都并不

  • 春秋五霸有两大版本,哪种说法更靠谱?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自周平王东迁洛邑后,春秋战国的历史得以开启。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称霸和兼并战争成为主旋律。就春秋时期来说,争夺中原霸主,是各个强国君主的崇高目标。尤其是郑庄公开启争霸先河后,后来就形成了春秋五霸的说法。但是,在《史记》中,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荀子·王霸》则

  • 宋代真实的虎患,以及那些名噪一时的打虎英雄们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水浒传》里记载的武松打虎和李逵杀虎的故事十分的引人入胜,不过在真实的宋代是不是真的有这些虎患,又曾有过哪些打虎英雄呢?从宋代流传下来的历史资料可以看出,宋代是一个老虎危害及其严重的朝代,老虎的足迹几乎遍布了宋朝的全境,比如记载中的有:长安素好多虎,这是陕西的老虎;泰山素多虎,这是山东的老虎;归、峡

  • 他是明朝的大汉奸,他也是明朝的忠臣!他还是明朝的守墓人!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洪承畴是明末清初历史转折的关键人物,他一生备受争议!有人说他是明末最大的汉奸,卖国求荣,有人说他是顺应时势,弃暗投明,是功臣。人们习惯于用“忠与奸”、“好与坏”的两极化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我们不如从理解+认同的角度重新解读洪承畴!【图为洪承畴】1593年洪承畴出生于福建泉州南安英都,勤奋好学,161

  • 孙策辛苦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传给兄弟不传给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一般帝王去世之后他们都会把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孙子。保证他们的江山不会落入其他外姓人的手里。但是小霸王孙策却不是这样的,他把王位传给了兄弟之一的孙权,而不是儿子孙韶。孙策也有自己的亲生骨肉孙韶,而且当时东吴还有名扬四海的谋士周瑜、史慈等可以辅佐幼主,但孙策仍然把重担托付给了孙权,原因就是,当

  • 古代时没有制冷的电器 那怎么度过炎热的夏天呢?比我们想象的要舒服的多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一年之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就要说是炎炎夏日了,现在天气一热的时候人们都是习惯性的选择空调WIFI西瓜来度过炎热的夏天,在古代的时候没有这些制冷的电器那夏天是怎么度过的呢?第一个情况就是大家会食用一些避暑的食物,早在南北时期,民间就有很多自制的汤汤和水水的食物用来进行避暑,到了商朝的时候这些解热的食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