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围观古代的忠臣是如何表忠心的?

围观古代的忠臣是如何表忠心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932 更新时间:2024/1/16 19:36:27

在封建王朝的阶级斗争中,拉帮结派站队是抱团生存之法,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你对敌人越凶残,就越能证明你的忠诚。

有句老话叫“态度决定一切”,这话肯定特深入人心,因为在咱们这个地方,每到关键时刻,都要求人赶紧表态,看你站哪一边,看你心诚不诚。这事是很重要的,因为你不站在我这一边,就必然属于敌人那一边,就是下一步被我们消灭的对象。所以,表态,站队,是一定要重视的。

表态这事古往今来,已经被开创出很多种方法,创造出很多种形式。其中不少方法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力行,被证明是居家旅行杀敌防身之必备良方。

首选的一种方法就是划清界限——我跟他势不两立,那必然跟你是一拨的。我对他越狠,就表明对你越亲。

崔宣礼–唐朝

唐朝武则天的时候,有七个朝廷重臣被罗织罪名,按罪当斩,武则天决定饶他们一命,免去死罪,流放边疆。罪臣当中有个叫崔宣礼的,他有个外甥叫霍献可,也在朝中当差。那时候流行观念是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外甥这种没出五服的亲戚也容易被捎带上。关键时刻,他做出了一次精彩的划清界限的表演。他在朝堂之上对武则天说:“陛下如果不斩崔宣礼,我就死在陛下面前。”然后以头碰柱,弄得满头是血。武赞赏了他这种忠心耿耿的表现,不过没答应他的要求——这倒无所谓,他的目的反正也并不真在于此,只要表演有效就行。为了延长演出的效果,他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用颜色鲜艳的缎带包扎伤口,并且把缎带露在帽子外面,以提醒大家他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

李晟–唐朝

唐德宗时有个叫李晟的将领,的确很忠君爱国,救国于将亡之时,以他的行动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中流砥柱。但中流砥柱是后来验证的,在被确认为中流砥柱之前,还是要先表态,才能保住安全,获得信任。人民群众没那么多时间去了解人,他们要短平快地知道你的态度。

当时李晟的家人在沦陷区,生死未知,占领军朱泚为了拉拢人心,就派出李家亲近送家信给李晟,表示“大帅家里平安无事”。报个平安很正常,但在人民群众看来性质就不一样了,这可属于通敌行为。为了表明心迹,划清界限,李英勇地把这个亲近给杀了,并同时大义凛然地说:“你竟敢给逆贼做间谍!”这种用别人的命来证明自己的行为很令大家激动,纷纷表示相信李大帅果然是个爱国者。于是李大帅安全了。

高真行–唐朝

划清界限的原则是对敌人尽量地狠,但有时候演得太卖力,也容易做过头。还是唐朝的时候,有个叫高真行的,他真的很行。他的儿子高政曾在太子宫当典膳丞,后来太子因为谋反被废,高政也被牵连。皇帝李治把高政交给老爹高真行,让他看着办。高真行一看领导要看表现,就狠狠地表现了一下。高政一进家门,高真行首先用佩刀刺中他的喉管,高真行的老哥、户部侍郎高审行,又把佩刀刺入高政的腹部,高政的侄儿高璇再用佩刀砍下他的人头,然后一家几口把尸首扔到街上,以此表示与邪恶势力决裂。

这事搞得太吓人,影响很是不好,把领导也给吓到了。李治后来就把高真行兄弟俩都给贬到地方上去做官了。可见表态也要适度。

与划清界限这种拍别人的大腿表达自己的激动的方式比起来,有些方式不那么惨烈,但效果也不差。

蹇材望–宋朝

宋朝时有个人叫蹇材望,是湖州守臣,在州里任副职。那时候国难当头,大家都很悲愤,尤其看重态度。蹇材望就做了一副道具,在一面锡牌上刻上“大宋忠臣蹇材望”字样,又把两块银子凿了孔,拿根绳子系到牌子上,并附上一个详细的说明:“凡是找到我尸首的,请代为埋葬并树碑祭祀,碑上题‘大宋忠臣蹇材望’。这两块银子是埋葬、立碑的费用。”然后把牌子和银子挂在身上,当众表示要以身殉国,声称只等元军兵临城下就投水自杀。这番表演他演了很多场,最后全城的人都敬佩他是个爱国志士,同仇敌忾要一起为国捐躯。

不过后来蒙古兵真的破城而入,国家沦陷,人们发现他早就提前出城投降了,此后成为元政府下本州同知。当然,这是后话啦。

也怪不得这些表演者哈——要不是观众需要,他们演它干吗!

标签:

更多文章

  • 此国在历史上一直自认为是正宗的中国,到了现代却开始和中国作对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亚洲地区,我国古代可谓是霸主级别的存在,周围万国来朝,没有敢不称臣的,虽然这种情况在工业革命后就一去不返,但是我们现在正在逐渐回复世界强国的地位,对此,我们周边的国家可谓胆战心惊。在中国的南方,有一个国家在历史上长期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现在却总是和中国作对,但是又在政治和经济上很依赖中国,这个国家

  • 红楼梦:鸳鸯出身较卑微,为什么死也不肯当贾赦的小老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红楼梦》中,鸳鸯是个“家生女儿”,出身比较卑微。父母在南京替贾府“看房子”,哥哥嫂子在贾府做奴仆。然而,鸳鸯却是贾府中最有地位的丫鬟,因为她是贾府的老祖宗贾母须臾也不能离开的心腹。李纨就曾经说过:“从太太起,哪一个敢驳老太太的回?偏老太太只听她一个人的话”。鸳鸯非常的聪明伶俐,长得也很漂亮,她“蜂

  • 一个村妇,凭胸入宫,惹得太监掐架,害得皇帝断子绝孙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皇帝的乳母并不仅仅是给皇帝喂奶这么简单,通过做皇帝的乳母而获得权利,进而干政,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只不过这些事情都太荒唐,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人是哺乳动物,出生后需要奶水的滋养。如果奶水不足,穷人家弄点糊糊凑合一下,而上层社会则有条件雇人喂养,也就是乳母,也叫奶娘、奶妈。《红楼梦》中,贾宝玉

  • 洛阳为天下形胜之地 易守难攻 而开封却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 毫无地理优势可言 北宋为什么放弃有山河之险的洛阳 而选择定都无险可守的开封?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从防守的角度上讲,洛阳为天下形胜之地,易守难攻。然而,北宋为何放弃洛阳,而定都无险可守的开封?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是一个国家确立统治并控制疆域的神经中枢。自古以来,都城的选择都是封建统治者的一件大事,它影响着一个王朝

  • 仁宣之治和永乐盛世有何区别,仁宣之治和永乐盛世为什么不能并称为永宣之治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与太祖朱元璋开创的的洪武之治和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并称为为明初三大盛世。仁宣之治和永乐盛世是明朝三代帝王连续开创的盛世,为何不能并称为永宣之治呢?大明朝近三百年,也曾出现过多次海晏河清的盛世,如著名的"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弘治中

  • 为什么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不放火箭?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流传甚广,在这个故事中展现出了诸葛亮善于计谋且通晓天文地理的才能,不过这其中令人费解的就是,水上作战最忌火攻,为何诸葛亮草船借箭时,曹操不放火箭呢?正史角度来看在历史上,草船借箭的故事的确存在,不过时间晚了20年,而且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就曾引《

  • 日军盗挖唐僧舍利,却为什么没敢全部抢走?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1942年冬,侵占南京的日本侵略军高森部队,准备在郊外建飞机场时,发现一座荧光闪闪的古坟,日军立即进行挖掘。玄奘西行路线不久就发现一石椁,石椁内藏一石函,石函两侧刻有文字,一面为:“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顶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寺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另一面为“玄奘法师顶骨塔初在天禧寺之东

  • 他原是和珅的老师,后来反拜和珅为师,曾秘密监视嘉庆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师徒辈分在古时候相当重,乱了可是会贻笑大方的,下面这位命运坎坷的科举考生,为了自己的前途可谓是煞费苦心,竟然甘心给自己的学生做走卒。古训: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然而,无情的现实,往往会让师生辈分发生颠倒。乾隆皇帝时期的吴省兰与和珅就是一个例子。吴省兰,字泉之,江苏南

  • 为什么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姜维才北伐,姜维在等待着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刘备打下了蜀国的江山,但在北伐的过程中一直没有起色,最终病逝在五丈原,而姜维在诸葛亮死了二十多年之后才开始继续北伐,这是为什么?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等诸多光耀头衔于一身的诸葛亮早就已经构建好他去世后蜀汉政权的组合。诸葛亮接受刘备死后的蜀汉大权,在行政、军事方面已经开始培

  • 杜甫一生都处于颠沛流离的状态 为什么他不去考取一个功名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呢?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历史上又过很多的诗人,一些文学大家会被冠上仙圣的称号,杜甫这位诗人就被誉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为杜少陵、杜草堂。作为如此一个才气逼人的伟大诗人,杜甫为何不去考取功名搏得富贵而过着颠沛流离、困苦潦倒的生活呢?下面笔者就两方面对这个原因进行剖析。一方面是社会原因。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