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中国汉族王朝为什么极少对外征战?

中国汉族王朝为什么极少对外征战?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70 更新时间:2023/12/19 1:35:53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除了“华夷之变”式的江山易主,中华几乎从未像蒙古帝国、大英帝国那样、有效征服、统治、领导过外部世界。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从汉朝对待南越和对待匈奴的不同态度上,即可管窥到中国在国际上的自我定位。

南越与匈奴,一南一北,皆属西汉邻国。但汉朝对他们却采取了一软一硬不同的政策方针。

世所共知,汉之中国对待匈奴,采取的是“用女人换和平”的和亲政策。汉初,匈奴困高祖刘邦于平城,七日才解,这个大风起兮云飞扬的汉皇帝被强大外敌吓着了,战战兢兢将本民族女人敬献出去,开了“拿女人换和平”的先河。从此汉代的执政者,对于匈奴这样的强大外敌,都无限热爱起了和平。就连后代讴歌的“二世祖狼”汉武大帝,也在对匈奴作战没有取得彻底胜利的情况下,沿用了这一“省事的政策”。

如果说汉朝对待匈奴的外交有些窝囊,那么,在南越的问题上,他们却是找回了大汉不少颜面。

汉朝对待南越的政策,完全是另一番“我主沉浮”的架势。

南越国早于西汉一年建立,西汉开国于公元前202年,南越国始建于公元前203年,建国者系秦朝平定岭南的将领,后任南海郡下属龙川县令的赵佗,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南下干部”。赵佗趁秦末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天下大乱之际,拥兵自立,建立南越国。鼎盛时期的南越国,其疆域北至中国岭南,南至越南中北部,“东西万余里”,实力雄厚。

赵佗之南越国,在越南史书上称为赵朝,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王朝。但在西汉眼里,对南越国,却始终没有当作一个与之平起平坐的国家来对待。

南越国在刘邦之汉时,年年上贡,明确汉为“宗主国”,自己为“藩属国”。但到了吕后时代,因为吕后没有丈夫大气,南越国与汉中央朝廷交恶,吕后对南越国实行了经济封锁和武器禁运,禁止南越国周边的诸侯国与南越国进行盐铁贸易。

不甘受气的赵佗遂自立为南越武帝,与汉朝廷分廷抗礼。吕后有能力惹事没能力平事,这反倒成全了南越,南越国势遂在此时代达到最强盛,闽越、西瓯、骆越曾一度舍汉朝而认南越为宗主国。公元前179年,吕后死,汉文刘恒即位,舍弃吕后使用失灵的“大棒”,而向南越国递出“胡萝卜”。他派人重修了赵佗先人的墓地,设置守墓人每年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这“软刀子”进去,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赵佗去除帝号再归汉朝,仍称“南越王”。

公元前137年,百岁高龄的赵佗去世,南越国进入乱世,南越国相吕嘉杀了归汉派南越王赵兴,与中央朝廷抗衡。此时大汉正是汉武帝时期,好战的武帝二话不说,兴兵伐越,传国五世,历时93年的南越国于公元前111年灭亡。

南越国亡的标志是被汉朝接管,成为汉朝的行政管辖区域。

同是邻国外患,汉朝为什么对匈奴忍让、对南越痛下杀手下?

除了军事力量的强弱对比因素,核心一点,是出于汉朝对邻国的定位。

匈奴在汉朝眼里,是个纯粹的夷狄之国,不能与汉朝融为一体,所以汉军作战失败之后,采取了和番的政策,换得了边防的稳定。

而南越则不然。历代汉帝,始终把南越视为汉朝的“外延”。无论南越国的态度如何,汉朝对待南越,自始至终是“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关系定位,藩属国的国主须有宗主国任命,宗主国对藩属国具有名义上的统治权和实际上的监管权,宗主国有主权,藩属国有治权,一种高度自治的归属关系。至于藩属国的内政,一切大政方针完全不必遵循宗主国的政策,怎么搞是自己的事,可以说是古时候的一国两制;但是,如果出现悖逆、叛篡这样的情况,宗主国就有权派遣维和部队对藩属进行接管整顿。

从汉朝对待两个邻国的不同态度中,可以看出古代中国传统外交的思路:统抚并举,怀柔远人。

对待匈奴这样的夷狄,以“安抚”为主;对待南越这样的邻邦,则是以“统”为主,但在相安无事的情况下,统而不治,如果发生了公然对抗的事情,则一举吞并。

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能掀起多大的风浪、留下多少足迹,与对外的张力与意愿有关。汉朝存活下来的这种传统外交,与华夏传统“世界观”息息相关。

中国人“世界观”的初级蒙课,是远古人在“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后,给出的“天圆地方”的结论。这种世界观,催生出了“中外有别”、“华夷之辨”之见,及“宗主——藩属”的世界格局观。

中国以自己为“正统中心”,而分在周边的地区、则被称为“蛮夷”,但“蛮夷”中也分远近,中外之属,南越相当“南蛮”,匈奴则是“夷狄”,所以匈奴和南越,就得到了软硬不同的“待遇”结果。

四百岁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朝代,在外交及国际地位上,它为之后两千年封建中国牢牢打下基础。汉政外交决定了古代中国之国际形象——一个区域性大国,即以自我为中心的“圈中狼”的脸谱。

汉武帝时,董仲舒的“天子论”虽然是政治上强化了“中式宗主观”——中国的皇帝作为天的儿子受命于天,除了领有中土直接统治之外,天下的其它地方也全归他统驭和教化,是为天下共主。但接下来的儒家“尊王攘夷”、“怀柔远人”、“尚德抑武”之经,配合的则是官僚政治,为中国确立的是“内向”而非“外向”的志向,为“中华帝国”加上了“限制级”。

统而不治、“不干涉他国内政”的框架,“自律”了大国扩张的手脚。对藩属国的内政与外交不干涉,这一点铸就中国难以成为领袖国。翻看世界风云,哪个大国威信不是靠“干涉他国内政”建立起来的,你连他国政治都不敢影响,还能有什么深刻影响?发挥什么关键作用?

在大多历史时期,中国汉族大一统王朝的实质,既不是征服世界的“领袖国”,也非实质意义上的“帝国”,而是“宗主——藩属”独联体。“不治夷狄”是中国君主的传统观念,“抚而不治”是为常用手段。中国君主推行德化外交,以求得藩国的对宗主国的感化,从而实现大同理想。这种手段基本上是感化的产物,夷狄不会感激大于恐惧,没有政治上的介入,也不会真正与中国融为一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更多文章

  • 楼兰古国消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楼兰消失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古楼兰,在丝绸之路被张骞打通后后,就逐渐为人所知。当时,楼兰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是一个非常繁华的国家,在当时西域众多小国中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是什么导致这个曾今无比辉煌的国度就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楼兰扼守着丝绸之路的咽喉,可以说是人来人往的交通要塞,而在此时,楼兰王国的人民却一夜间都消失了,

  • 马援必死的理由:为什么会失宠于汉光武帝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导读:中国历史上能打的战将数不胜数,但能以武将身份被写进《古文观止》的为数很少,只有秦司马错、西汉李凌和东汉马援,而能够作为开国功臣被写进《古文观止》的则只有马援一人了。作为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光武帝刘秀平定了西北隗嚣这一劲敌,他也因此被刘秀任命为陇西太守。在陇西太守任上,马援一共做了六年。由于他恩

  • 慈禧为什么只比光绪晚死一天?真实原因无关阴谋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晚清的灭亡与近代中国的衰落,慈禧确实难辞其咎,但她与光绪之间的关系,却未必有那么多的阴谋和算计。作为一国最尊贵的皇太后,慈禧即便没有任何人提醒,她也能深深体会到自己在同治教育问题上的失败,所以她领养光绪之后,暗自下决心不能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错误。为了培养光绪,慈禧请了全国最好的老师,对他进行最严格

  • 慈禧曾孙口述家史:光绪皇帝并不是慈禧害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慈禧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从家族视角给读者讲述了生活中的慈禧———一个有血有肉的封建女人。今年54岁、在颐和园工作的叶赫那拉·根正身世确实值得一提:慈禧是他爷爷的亲姑姑;同治和光绪都是他爷爷的表哥;光绪还是他爷爷的姐夫。“中国人一般‘家丑不可外扬’,但是我们家不一样。因为我们家的这点子事情基本上已经被

  • 康熙遗诏原件曝光 雍正真是篡位上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雍正皇帝继位,民间及野史传闻甚多,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矫诏篡位,认为康熙帝本想传位于皇十四子胤褆,而皇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串通隆科多将遗诏上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昨日,辽宁省档案馆新馆首度展出的“康熙遗诏”对此给出了答案:没篡位。建筑面积是现在省档案馆6倍大的辽宁省档案馆新馆今日对外

  • 揭秘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被古往今来的人们说成是旷世罕见的一大创举,也为今天的中国留下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还有幸荣膺世界第七大奇迹。其实,当年秦始皇在启动修筑万里长城的时候,原本也并没有想到这么多的后果。据说,始皇32年,当燕人卢生向秦始皇献上“亡秦者胡也”的图谶时,秦始皇觉得自己大展身手消除大

  • 李自成北京大屠杀背后5大灾难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李自成的“大顺”军队打到了北京城下,大明朝廷乱成了一锅粥。见大势已经去,惶恐的朝臣便寻思背主求荣。1644年3月19日清晨,有人主动打开了正阳门,刘宗敏的部队耀武扬威地开进了皇城。农民起义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占据了北京。要改朝换代了,明朝的臣民惶惶不可终日——山贼草寇以及流氓无产者所造成的灾难,正在蹂躏

  • 陕西现另一座隋炀帝陵 专家:或为衣冠冢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对外公布,位于扬州邗江区西湖镇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和皇后萧氏的合葬墓。而陕西也有座“隋炀帝陵”,这是怎么回事呢?杨州这座墓葬是今年初发现的。此前,江苏扬州邗江区槐泗镇,陕西咸阳武功县武功镇和河南洛阳罗宁县东宋乡都各自有一座“隋炀帝”陵,所以有网友戏称此为“一杨四吃”。陕西也

  • 秦始皇兵马俑真正主人竟是芈月?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12月29日消息,人们一提起兵马俑,大家都会自然地将其与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联系在一起,然而有考古学家近日提出了惊人的异议,他们认为兵马俑并非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真正的主人事实上另有其人,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芈(mǐ)月也称宣太后,相传芈月城府极深,雄才大略,在秦国把持朝政、呼风唤雨近40年。中国

  • 同是女真部族的统领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有何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努尔哈赤的中文名叫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人物,因为他是清王朝的奠基者。在1559年2月21日的时候努尔哈赤出生在了一个奴隶主塔克世的家中,他的先人都是很厉害的人物,比如他们家族的六世祖曾受到过明朝的册封。所以努尔哈赤的出身是很优越的,可是他的童年过得并不好,因为努尔哈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