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涨点文化:为什么宫殿园林里的柱子下面都要“垫”块石头?

涨点文化:为什么宫殿园林里的柱子下面都要“垫”块石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707 更新时间:2024/1/19 13:52:06

柱子,是每座古建筑的基础,就像人的脊梁撑起了整个身子一样,柱子也是建筑物的“脊梁”。它在宫殿园林里最见,可小伙伴们是否都好好观察过它呢?大家有没有发现每根柱子下面都垫着一块石头?今天宫殿君就带着大家涨点化,去了解了解柱子下面这块“石头”,它里面可是蕴含着大文化的哦!

一、小小身子,大大来头

柱子下面这块石头,它的大名叫做“柱础”,在《中国古代建筑辞典》上对它的解释是:

木柱下所垫的石墩,叫柱础,又叫柱顶石。其作用主要是传递上部荷载,同时可防止地面潮湿碰磕损破柱脚。

通俗来说,它就是使柱身的承载重量能均匀分布于较大面积上,同时防止木质的柱子底部受潮。

咱们古人建房子一般都是用木头先搭起整个架构,在最早的时候这木头是直接“种”进土里,但久而久之,人们发现将木柱子直接“种”进土里,不仅不结实,容易倒,而且时间长了,木头的底部会受潮,因此,人们开始在木头底部“做文章”,最早是铺一些鹅卵石。

据考古学的研究,最早的“柱础”痕迹发现于距今已有5000—6000年的陕县庙底沟仰韶文化遗址上。而到了先秦时期,开始出现铜质和木质的柱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用石头做柱础其实效果是最好的,同时由于人们审美的提高,很多工匠们将注意力都放在柱础上,从而形成了样式非常多样的柱础。

二、小小身子,大大文化

柱础因为显露在外,因此很多工匠开始在它的形状和表面上动起脑筋,毕竟光秃秃的一块石头真的很难看。总的来说,柱础的形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物形

(覆盆形柱础:就像一个倒扣的盆)

植物形

(莲瓣形柱础)

复合形

兽形

(狮形柱础)

而柱础表面雕刻的花纹更是体现了中国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一种融合,比如秦汉时,柱础的雕刻花纹和形状还较为简朴和单一;而在六朝之后,受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建筑与佛教艺术开始融合,这种“融合”反映在小小的柱础上,就是莲花图案的开始增加,莲花是佛教的圣花,很多佛和菩萨像脚下踩的就是莲花座。如唐代,最流行的柱础样式就是莲瓣的覆盆式(注:覆盆式就是形如一个倒扣的盆。)

代时,《营造法式》里对柱础的样子做了基本规定:

“其所造花纹制度有十一品:一曰海石棉花;二曰宝相花;三曰牡丹花;四曰蕙草;五曰方文;六曰水浪;七曰宝山;八曰宝阶;九曰铺地莲花;十曰仰覆莲花;十一曰宝装莲花。或于花纹之间,间以龙、凤、狮兽以及化生之类者,随其所宜分布用之。”

明清时,柱础的建造工艺达到了顶峰,对柱础的样子和花纹则更加趋于多元化,有雕刻花鸟鱼虫,还有历史故事等等。

(姜太公钓鱼图案)

三、小小身子,大大作用

小小的柱础,从它产生之时起,就具有了实用和美学价值。它的实用性体现在:其一是很好的将柱身集中的荷载散布于地上较大的面积;其二是石柱础既可防潮,且高出地面,可免柱脚腐蚀或碰损。

同时,根据地域的不同,柱础的形制也不一样,比如南北方的柱础就有差异:

南方因为多雨潮湿,故常采用较高的鼓状柱础;而北方的柱础则稍低。

(南方柱础较高)

(故宫里的柱础则相对较低)

而小小的柱础还体现着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工艺和美学构思。大家会发现柱础虽然形状多变,但总的来说都是用的黑白灰三色,这是工匠们刻意为之,避免柱础太过华丽,喧宾夺主,抢了整个建筑的风头,毕竟你只是起一个“配角”的作用,不能让人进来光看你而忽略了建筑的其他部分。

同时,小小的柱础还体现着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它表面的浮雕艺术,不论是花鸟鱼虫还是人物故事,都是古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如今,钢筋水泥混凝土的建筑遍布,柱础已经慢慢消失在咱们的视野中,但是它其中蕴含的工匠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铭记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陆上丝绸之路:大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南方陆上丝路即“蜀-身毒道”,因穿行于横断山区,又称高山峡谷丝路。大约公元前4世纪,中原群雄割据,蜀地(今川西平原)与身毒间开辟了一条丝路,延续两个多世纪尚未被中原人所知,所以有人称它为秘密丝路。直至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发现蜀布、邛竹杖系由身毒转贩而来,他向汉武帝报告后,元狩元年

  • 未央宫的后宫地下竟有如此多的地道:是后妃偷情所用还是其他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上一期,宫殿君给大家讲了未央宫,相信大家对这座历史上工龄最长的宫殿有了基本的认识,不过可惜的是,未央宫再雄伟,再出名,它都已经不存在了,如今的未央宫仅剩遗址,而对它的考古挖掘一直都在进行着。今天,本君就给各位讲讲未央宫的一个考古发现,这个“发现”还牵扯出了汉朝统治者的一个“大秘密”。在对未央宫的考古

  • 《三国演义》中最能混淆历史的五个片段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本文没有任何抹黑三国演义的意思,目的在于提醒各位三国志只看了几页的小白:有时候,你头脑里的印象比正史更顽固。第五名:周瑜气死多亏了近年来三国志等正史的普及和各种“讲坛”,大部分人已经知道周瑜不是气死的了。恰恰相反,周瑜是一个心胸很阔达的人,正史上他和诸葛亮会面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南郡也没有被诸葛亮趁机

  • 中国一夜之间为什么冒出数百枚洲际导弹?美国迷茫着了道!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先来看看美国近日的行动,先后出动了十一艘航母中的六艘,其中还有一艘在加紧训练中,其中有三分之一的部署在了中国南海附近,当然了,美国的名义就是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打击恐怖主义,对于美国恐怖主义的中国,美国人就编造理由为打击海盗。这些都是掩人耳目的破借口,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抑制中国和俄罗斯的发展,并且

  • 揭秘清代的八旗旗奴们:害怕见身份比己卑的旗主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旗奴虽然名字难听,却是享有特权的。清军入关以后,曾以圈占明皇室和勋戚庄田的名义,把京城方圆五百里内、约十六万余顷的田地全部圈分给了八旗将士。而在清初,旗人在社会上享有显赫的地位,不少汉人也主动加入到汉军旗中,成为旗奴,由此获得经商上的便利。旗奴是世代沿袭的,若是因公犯罪,只废黜本人的旗籍,其子孙依然

  • 水浒传浪里白条张顺如何死的?浪里白条张顺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水浒传浪里白条张顺怎么死的?浪里白条张顺简介张顺,《水浒传》里的人物,在梁山排第三十位,水寨八员头领第三位,因为水性极好所以外号“浪里白条”,天损星。在对抗朝廷的几次围剿里,张顺接连擒拿牛邦喜、高俅,威名大振。最后随宋江征讨方腊,在涌金门被乱箭射死,死后,被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于水府龙宫为神

  • 一入宫门终身误:揭秘中国古代宫女的悲惨生活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红墙黄瓦的内宫中,最为五彩缤纷的要数嫔妃这个层次,好似十里飘香的荷池,个个丽人如朵朵出水芙蓉,亭亭玉立,迎风招展。在中国,民间一直把皇帝拥有的女性称做“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完全是民间的通俗说法,没有什么严格的依据。当你踏进故宫参观时,会发现三宫是由二宫一殿所组成的,即皇帝居住的乾

  • 乾隆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头?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乾隆帝这个如意之君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比如,倍受关注的裕陵盗案,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1928年7月,流氓军阀孙殿英悍然盗掘了乾隆帝的裕陵。采用的办法一是砸。他

  • 揭秘:在西游记中黑熊精的天赋适合什么岗位?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黑熊精的天赋适合什么岗位?黑熊精的职业是个妖精。妖精,放在今天,可以理解为:自己占山为王,开公司,靠坑蒙拐骗、强取豪夺赚取人生第一桶金的黑心老板,这样的人,大有人在,但黑熊精这样的人,适合吗?还有人说,如来给观音三个箍咒,应该对应的是唐僧的三个徒弟,黑熊精得到了“禁箍咒”,按理说,黑熊精应该取代猪八

  • 揭秘:是谁毒死了康有为?呕吐一夜七窍流血而死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七窍流血,猝死青岛先生在今日,成为举国之所嫉视;若夫他日有著二十世纪新中国史者,吾知其开卷第一叶,必称述先生之精神事业,以为社会原动力之所自始。若是夫,先生果为中国先时之一人物哉!——梁启超南海康有为先生,为吾国近代先觉之士,天下所认同……吾辈今日得稍有世界知识,其源泉乃康、梁二先生之赐。是二先生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