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趣谈:吕后最舍不得杀的一位刘家男人是谁?

趣谈:吕后最舍不得杀的一位刘家男人是谁?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712 更新时间:2024/1/19 7:47:06

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吕后改制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提拔她老吕家的人,毕竟刘氏是她婆家的人,与她没有血缘关系。这要动了真格的,还是靠娘家的人往前冲。所以,哪家人手里握有枪杆子,哪家就永远掌握了主动权,吕后必须留条后路。尽管刘邦生前留下遗嘱“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可谁当家,谁做主,眼下是吕太后主事,当然是由她说了算。

吕太后本来就是个女强人,她不但精明能干,而且为人十分残忍,再加上有娘家人的帮忙,铲除异己,该杀的杀,该打发回家的一律扫地出门,这样,很快就清除了一切挡在吕氏路上的绊脚石。

没有了反对的声音,吕氏家族就日渐壮大了,吕太后也越发的不可一世了。面对越来越强大的吕氏,有好多人为了自保,什么都不敢说,不敢做。但他们之中却有一个人不吃那一套,他竟敢对吕太后公然发难,此人正是吕后特别看重的朱虚侯,刘章

刘章是齐悼惠王王刘肥的儿子,吕太后侄子吕禄的姑爷。他年轻,也有一大把力气,可就是常常因为老刘家的人得不到什么重要的职位而对吕氏不满。

有一次,宫里要举办宴会,吕太后就让刘章当酒官,负责酒宴的礼仪和安全保卫之类的工作。因为他和吕后有双方面的关系,所以就把这个差事给了他,以示信任。刘章心想,什么安全、礼仪,都是闲扯,宴饮之中,只要你们吕家的人不节外生枝,就没有人敢造次。想到这儿,他便乘机对高后说:“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吕后听了,觉得很有意思,哈哈,不错,你确实是武将的后代,既然你想用军法来执行酒宴礼仪,这我还是头一次听说,新鲜,很有创意的嘛!好吧,那就依你了!

接着刘章又说,太后,趁大家高兴,我给您唱一首通俗的《耕田歌》吧。吕太后听完,哈哈大笑,孩子,你从小在城里长大,哪懂得什么耕种之理呢?刘章心说,老妖婆,一会儿我唱完,你就笑不出来了。于是,他便大声地唱了起来:“深耕既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苴鉏(juchú)而去之。”明眼人都知道,这首歌是讽刺吕氏的人为非作歹,表达了歌者对老吕家人的强烈不满。吕后是何等的精明啊,能听不出来?她心中暗想,算了,就吃了这个哑巴亏吧,我就是欣赏他的胆量。说实话,这若是换做其他人,早没命了。

就在宴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有一个吕家的官员喝高了,他也没向吕太后报告,就晕晕乎乎的回家了。刘章是干嘛的呀,那可是负责本次宴会的礼仪、纪律的执行官啊,他正想抓吕家人的把柄呐。哪知机会来了,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拔剑出鞘,立即追捕这个人,不一会儿功夫,就提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回来了。然后,装作若无其事样子地对太后说:“太后,有一个逃酒的,此人不懂规矩,擅自离席,已让我军法处置了。”

太后及所有在场的人,无不大惊失色,这显然是杀娘家人给媳妇嘛。但因为之前她已经答应过刘章以军法执行礼仪这件事,吕太后也只好哑巴吃黄连了。找不出什么理由治他的罪,便只好作罢了。

通过这件事,吕太后知道刘家的人是多么地憎恨吕氏家族。因此,她嘱咐家侄吕产等人,最好不要把事都做过了头,还是收敛一点吧。从此,“诸吕惮朱虚侯”,这不,都怕他了,朝中其他的人呢,也更加敬畏他了。

看来,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是有一定道理的呀!在高后时代,刘章是唯一敢向吕太后发难的人,确实了不起!

标签:

更多文章

  • 被苏轼称为王佐之才的人,为什么被汉文帝当作弃子!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贾谊是汉初一个才华横溢的能人,一代大儒刘歆说,“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大文豪苏轼更是盛赞,“贾生,王者之佐”。当然,并不是只有文人才对他推崇,明朝内阁首辅大臣李东阳也称赞贾谊,“文帝时,可当大臣者,惟贾太傅一人。”由此可见,贾谊的确有天纵之才。然而,他这个人活得却十分悲催,空有才华而不被重用,以至

  • 红楼梦中贾母听书为什么还扯了一出“掰谎记”?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贾母在《红楼梦》中的地位很特殊,她是贾府的权威,却又不是绝对的控制者,她被人哄着,称为“老祖宗”。一生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见多识广,修养非同一般,但是人老了之后,更多得是学会了装聋作哑。就好比这个“掰谎记”,不能明说,只能暗喻的话到底是这么说出来的呢?在《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

  • 慈禧为什么以庇拳启衅的罪名赐三位大臣自尽?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之后,八国联军向清政府施加压力,要求清政府惩办支持过义和团的官员。此时,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已无力保护自己的大臣。尤其是慈禧得知八国不再追究于她后,在惩办支持过义和团的官员问题上,更是处处屈服讨好于帝国主义。慈禧最后下令,治罪庄亲王载勋,军机大臣赵舒翘,查营大臣英年,以“庇拳启衅”的罪名

  • 古代风尘女子热衷傍文人 是因精神得到满足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晚明南京着名的“秦淮八艳”,八个色艺俱佳的风尘女子几乎都与当时的文人群体有瓜葛。如名妓兼才女柳如是在24岁时毅然地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做侧室,而成为当时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人物。现在社会中“傍大款”一度成为热词,反映着部分女生试图通过依附有钱人过上优渥的物质生活的观念。然而,在很长一段历史

  • 水浒好汉的武器:武松和鲁智深的武器谁更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梁山一百零八将,人物形形色色。尤其在兵器的使用上更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尽管如此,要说最惯用的、也最具代表性的却非朴刀和哨棒莫属。而其实,这都属于环境和职业上的习惯。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朴刀和哨棒是不能叫做兵器的。看《水浒传》,除了感受梁山人物结构上的深刻变化之外,印象最深的恐怕就要算是这些人使用的兵

  • 朱元璋的女婿到底犯了什么事竟被岳父毫不留情地给杀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自古皇权高人一等,跟皇家沾了亲似乎都显得镀了层金。那么在古代皇权下,似乎皇家都是特权阶级,那么朱元璋的女婿到底犯了什么事竟被岳父毫不留情地给杀了呢?难不成是要谋逆?其实不是,而是贪污。从明朝反贪腐的力度来看,朱元璋确实真的很恨那些贪官污吏。不管是不是皇亲国戚,犯在他手里都没有好果子吃。中国古代,茶叶

  • 一生都在啃老的乾隆给自己亲儿子挖了多大的坑?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乾隆皇帝大概是古往今来当得最舒服的皇帝的,江山基业都是爷爷和爸爸大好的,他坐享其成不说,还留下了美名,一生无忧无虑活到89岁,把国家都折腾得差不多了,再把烂摊子往儿子手上一丢,带着十全老人的赞誉,舒舒服服就离开了人世。但是作为接班人,嘉庆皇帝简直要给他亲爹跪下了,嘉庆能力平庸并不怪他,而是乾隆根本就

  • 李唐皇室真的带有鲜卑族的血统吗?揭秘李唐皇室的血统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李唐在建国之初就开始深挖自己的血统,一度把自己的祖先延伸到了道家始祖老子李耳的身上。然而一直有一种观点认为李家人应该不是纯正的汉人,他们身上可能带着鲜卑族的血统,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李唐皇室的血统到底是从哪儿传下来的呢?在中国封建制度绵延近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唐帝国达到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顶峰。其

  • 统帅不是要负责指挥作战吗,为什么项羽总是冲在第一线?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统军将领冲在第一线固然是为了起到鼓舞军心的作用,但是要知道,战场之上刀剑无眼,万一这军心鼓舞了,紧接着主公就阵亡了,岂不是对军心是一个重大的挫伤?作为统帅,最重要的难道不应该是指挥作战吗?为什么项羽却总喜欢冲在第一线呢?项羽,秦末汉初之间的豪杰人物,在当时打了许多经典战役,“巨鹿之战”便是其战争生涯

  • 朱棣的儿子也造过反,朱棣的儿子造反为啥没成功?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都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朱棣靠造反拿下皇位,他的儿子也有有样学样了。但是朱棣成功造反了,为自己洗白,就成了开创永乐盛世的用了大帝,但是他的儿子显然没有他的雄才大略,造反不仅没有成功,还被自己亲爹给弄死了。学朱棣造反的这个儿子是谁呢?就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熙。朱高熙,在靖难之役中,功劳很大,朱棣多次陷入危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