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美女的标准是如何,又是如何选美的?

古代美女的标准是如何,又是如何选美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364 更新时间:2024/1/5 8:59:24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

在古代中国男人的眼中,一个女人身体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脸蛋,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围,而是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看过《水浒传》的人都知道一个人气很高的女性角色,潘金莲。“三寸金莲”,就是古代一个女人最美的地方。大家应该记得西门庆俯身拾筷的时候,趁机摸了摸潘金莲的脚这件事吧?这一点,不就透漏出古代男子对女性的莲足情有独钟的审美特点吗?

所以,古人的选美,首先就是比脚。而比脚选美又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说“赛足会”、“晒足会”、“莲足会”等。这种选美比赛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而又以山西和直隶两地最盛。当时每逢佳节庙会,集市之上士女云集。这些女性或围坐于空场,或坐于车中,盖着盖头,不能让人看到脸。但是她们在这时候会把自己的秀足露出来,当然,她们都穿着鞋袜。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脚论足后,依次定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会因此远近闻名。而那些待字闺中者,也会因一个好名次而使自己身价倍增,非容易物色个好人家。

当然,一双莲足是选美中的重头戏不假,不过古人的审美标准却不是这么简单的。

总体而言,除了要有一双莲足,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评测。

乌发蝉鬓:“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云髻雾鬟:“鬟”,就是环髻的意思,髻则是指束在头顶的那个结。云髻雾鬟,就是说女性梳出的发髻要状如云雾。可见,发式也是古代男子对女性审美很在意的一个方面。

娥眉青黛:“娥眉”这个词被用来专指女性的眉。“青黛娥眉”便是说把眉毛剃掉,然后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化妆手法,在西周时期就流行开来。这听上去有些“毁容”的味道,但是也说明了眉黛素来是女性的一项审美指标。

明眸流盼:“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眼睛里秋波荡,这当然会被列为美女的一条标准。

朱唇皓齿:顾名思义,朱唇便是红唇,皓齿便是雪白的牙齿。红唇彰显牙齿的洁白,雪白的牙齿又衬托樱口朱唇,正是相得益彰。

玉指素臂:古人对女性的手指与手臂非常重视。作为美女,则手指必须纤细而柔软,手臂则必须白皙,而且还要圆润而充满弹性,此谓之“素臂”。其实就像现代人喜欢美腿美女一样,“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种审美倾

细腰雪肤:细腰便是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好似拂风的柳。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细腰雪肤,这一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倒是极为相似。

红妆粉饰:红妆指女子盛妆,粉饰便是在脸上涂抹白粉,也就是说会化妆也是评定一个女性美不美的标准。

肢体透香:如果一个女人天生不用喷香水就可以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想必能令所有的男人发狂。这种自然香的美女向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据说除了清代着名的香妃,西施也是浑身散发着香气的美女。这是男人的极致幻想,在一个男权社会中被列为对女性的审美要求,也是不足为奇的了。

美女是男人永远不会离嘴的话题。时代的进步使我们不会像古人那样对“三寸金莲”再生出近乎变态与偏执的喜爱。而东西方化的融会贯通也使我们的审美逐渐趋向于“丰乳肥臀”的西方标准。其实,不同的人审美标准自然不同,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不过,当我们知道古代的这些审美标准后,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如果穿越到现代,到底还是不是一个美女还难说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周作人到底做了什么竟招来自己学生的刺杀?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周作人是“鸠占鹊巢”地成为了八道湾主人的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个人并没有羞愧,反而十分坦荡。1939年1月1日,周作人正在八道湾的家中与前来祝贺新年的得意门生——“四大弟子”之一的沈启无聊天。沈启无当时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员,是周作人的得意弟子兼追随者。二人聊得正欢,此时工役徐田轻轻走了进来

  • 西周时期的兄贤不过周公而管叔诛是什么典故?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周公姬旦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的同胞四弟,曾经两次追随姬发征讨商纣,很得姬发的信任。图片来源于网络姬鲜是周公姬旦的三哥,周武王姬发成功将商朝覆灭后,将管地封给了姬鲜,后他成立管国,被称管叔,姬发建立起周朝之后的第二年,就因病重去世,而成王姬

  • 道光帝临死前给咸丰留了什么难题,最后咸丰帝是怎么解决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每个人弥留之际似乎都会有一些未完的遗憾,需要交代后人去做。道光作为皇帝,临死前也给咸丰留下了四个问题。说起来也是极为简单的,但是做起来却让咸丰无比的为难。那么这四道难题分别是什么呢?最后咸丰帝是怎么解决的呢?道光帝在临死前,留下了四道遗嘱,简单的说就是:一、他死后不配天。也就是不要将他的神牌供奉到天

  • 慈禧死后带走多少财富?陵墓被盗后她趴地上10天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慈禧太后掌权48年,这48年里,是中国老百姓过的最苦的时期,在这48年里,清王朝对外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例如《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出在慈禧身上,比如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其实就是慈禧太后当年挪用海军军费导致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导致的,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则是因为慈禧太后的

  • 将自己的老婆女儿送给敌人 他是最窝囊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今天此文要讲的正是北宋的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靖康之耻导致了北宋的灭亡,深深刺痛汉人的内心,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说起靖康之耻也是非常的搞笑,当时堂堂大宋朝,居然被一个只有几

  • 大汉天子汉顺帝下葬一个月之后 为什么被盗挖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皇陵是禁地,除了后妃、宫人守陵,还有一定数量的护陵队伍。所以,一般情况下,若非王朝覆灭,皇陵是非常安全的。不过,大汉天子汉顺帝刘保的宪陵是个例外。刘保(115年—144年),汉安帝刘祜之子,六岁被立为皇太子。延光三年(124年),刘保遭奸人诬陷,被废为济阴王。汉安帝死后,外戚阎显立北乡侯刘懿为皇帝。

  • 他的陵墓竟然被炸过七次竟没有盗墓贼进过主墓室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朱元璋儿子很多,但是四岁的时候就封王的仅仅只有朱栋一个人,这个一生都在践行孝义的皇子死后陵墓竟被炸过七次,盗洞也被打得到处都是,可是主墓室竟然从来没有盗墓贼进去过,这是什么情况呢?朱栋,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出生,四岁时即被分为郢王(明朝仅此一位),封地安陆州(今湖

  • 建文帝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到底去哪儿了?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不管是分析建文帝削藩的冒失也好,分析朱元璋为何要给朱允炆留下朱棣这个大患也好,最终朱允炆和朱棣之间的矛盾最终还是爆发了。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也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朱允炆到底去了哪儿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由于皇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先他而死,于是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建文帝。由于太祖在

  • 唐代选妃要求体重过百,唐朝皇帝口味真的这么独特吗?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出了一个杨贵妃,一度把大家都视线都扯偏了,难不成唐代选妃要求体重过百?好似唐朝的皇帝都喜欢这种肥胖型美女,唐朝皇帝口味真的这么独特吗?这里要注意了,即便是肥胖,人家也是美女,可见美还是第一位的,只不过唐朝人偏好圆润美,而欣赏不来骨感美。大家都知道在唐朝繁盛时期,国富民强;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大多

  • 坐拥天下的皇帝竟然喜欢偷东西,随便一偷还抓住了谋反大臣?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中国历史果然还是太悠久了,君临天下的皇帝没那么稀罕,反正历朝历代都有不少,可以说是各种款式各种花色都有。其中比较奇葩的有什么木匠皇帝,抠门皇帝啥的都不稀奇了。今天要说的这个皇帝,竟然喜欢偷东西。在大家的印象中皇帝都是君临天下,威严十足的九五之尊。但这位皇帝跟别人不太一样,他整天游手好闲,经常混迹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