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英法联军烧杀圆明园唯一反抗的竟是20名太监

英法联军烧杀圆明园唯一反抗的竟是20名太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47 更新时间:2024/1/4 7:51:58

1860年英法联军杀到圆明园时,20多名“技勇太监”在“八品首领”任亮带领下,“遇难不恐,奋力直前”,打伤了两名联军军官:军曹长比挪“胸部受剑创极深,左手中矢”,另一名军官则中弹。寡不敌众之下,这20几名太监全部殉难。

看多了武侠小说和电影,你可能会被“熏陶”出一个很深的印象——自古高手出太监。

难道不是吗?金庸《笑傲江湖》里最高深的武功秘笈“葵花宝典”,就是太监原创的;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里,武功最为高深莫测的米公公也是个太监。

武侠电影《龙门客栈》里甄子丹扮演的曹少钦;《笑傲江湖》中刘洵扮演的厂公;《新鹿鼎记》中吴孟达扮演的海大富;《龙门飞甲》里陈坤扮演的雨化田,无一不是阴险毒辣武功高强。

那正是:太监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话说回来,历史上,真实的太监也像电影中有那么高的武功吗?

1、太监会武术,是小概率事件

大家熟悉的一些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坏太监,比如赵高张让高力士李辅国鱼朝恩王振刘瑾魏忠贤李莲英等等,都曾经权倾一时,祸国殃民,但他们都是清一色的心机奸诈、巧言令色之辈,和武功高不搭界。

有人会说,高力士不厉害吗?名字都叫“力士”,最起码力大无穷啊。

两码事。《新唐书》记载了高力士名字的由来:“圣历初,岭南讨击使李千里上二阉儿,曰金刚,曰力士,武后以其强悟,敕给事左右。”

意思就是,有两个小太监,一个叫金刚,一个叫力士,被地方官献到宫中,武则天因为他们聪明,命这两小子在左右侍奉(南北朝、隋唐人起的名字,有很多与佛教用语相关,比如摩柯、须陀、羯磨、金刚、力士)。

古代确实有一些领兵打仗的将军太监,比如北宋的李宪童贯曾率数十万大军攻打西夏和辽,明代三宝太监郑和“知兵习战”,统帅海军完成七下西洋的壮举,他们虽然在军中有威严,但会不会武功、武功有多高就无稽可查了。

明代的特务组织东厂、西厂,是武侠电影最喜欢做文章的,不过,两厂的首领虽然都是皇帝的心腹太监,但真正会武术、负责抓捕暗杀的差役叫“番子”,都是锦衣卫里调派的,和太监没有关系。

清代倒是有会武术的太监,叫“技勇太监”。比如共有五百多名太监的圆明园里,就有“技勇太监六十名”。

1860年英法联军杀到圆明园时,20多名“技勇太监”在“八品首领”任亮带领下,“遇难不恐,奋力直前”,打伤了两名联军军官:军曹长比挪“胸部受剑创极深,左手中矢”,另一名军官则中弹。寡不敌众之下,这20几名太监全部殉难。

2、半路当太监的一代武术宗师

从生理上说,太监是净身受过宫刑的人,没法分泌雄性激素,体力比正常男人差一大截,成为武功高手的概率不是没有,只能说非常罕见,后文揭晓。

千万不要寡以为太监都是吃喝玩乐之辈,太监要是发愤图强,厉害无比。

因为太监断绝了正常人的生理欲望,虽然没法享受男欢女爱,但一旦心无杂念地做一件事,成功的希望当然倍增。比如东汉太监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郑和成为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就连司马迁,也是宫刑之后写出了伟大的《史记》。

说到这里,终于要揭晓古往今来武功最高的太监名字了。

他是清代“铁帽子王”肃亲王府中的太监。

内家拳绝艺八卦掌的创始人、清代十大武林高手之一的董海川。

喜欢听评书的朋友,都知道单田芳老师有一部评书很出名,叫《童林传》,就是以董海川为原型演绎出来的一部书。(前天惊闻著名评书大师袁阔成去世,很是感慨少了一个民间瑰宝)。

董海川是河北人,自小就嗜武成癖,他身材魁梧,臂长手大,年轻时因为误伤人命,索性游历吴越巴蜀,以武访友,终于创立了八卦掌(一说他在安徽九华山遇“云盘老祖”传授绝艺)。

董海川的武功有多高?有个脍炙人口的段子。

当年,太极一代高手杨露禅来到京师,在肃亲王府摆下擂台,迎战王府拳师。杨露禅连战连胜,最后将一拳师掷于网上。正好董海川手托菜盘看到,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菜盘纹丝不动,杨露蝉大惊,与其相斗。

绝代双雄,打得胜负难分,平手告终,此一战震动京师,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名扬天下。

那么,董海川好好的武术家不做,做什么送菜的太监?

其中原因,记载在董海川墓地的碑文中,“不意中年蹈司马公之故辙,竟充宦官。先生疾恶如仇,时露英气,同人即起猜疑,改隶肃邸。”

董海川的墓碑是亲朋、徒弟立的,碑文的意思说得比较委婉,其实就是避祸。董海川早年犯有命案,后来在京师又打抱不平得罪了很多人,因为被喜爱武术的肃亲王看中,他索性自宫进王府当了太监,这也是前罪一笔勾销的意思。

都说“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董海川这一隐,直接隐于王府当太监,堪称千古第一强隐。

关于董海川自宫当太监的原因,还有一个说法,也很靠谱。

同时代的八极拳、八卦掌名家刘云樵,曾对他的弟子揭秘道:“八卦掌的走圈要夹档,对肾囊的摩擦甚多;加上八卦掌内修以练精入手,年轻人肾火旺则忍耐不住。”据他揣测:董当年可能也有欲火难驭的苦恼,为了修练功夫而痛下决心自宫。

这一段看上去是否太熟悉不过了?欲练神功,必先自宫。

如此说来,董海川简直就是东方不败的原型。

于是,半路自宫的董海川,荣升古往今来第一太监高手,高手高手高高手——有不服的?要么自己练练……

标签:

更多文章

  • 千年谜团 三国关羽和张飞的功夫是哪里学的?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三国演义》是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中的不少情节写得十分精彩,让人手不释卷,叹为观止。但是《三国演义》中也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地方,而最让人不解的是那些超一流武将从一登场就有超一流的盖世武功,至于这些武功是怎么来的,罗贯中老先生总是惜墨如金,不肯透漏半点的来历,不像金庸笔下的人物,身怀的盖世武功都是一天天

  • 摸金校尉为什么盗墓之前必须在东南角点蜡烛?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摸金校尉听起来似乎十分帅气,背后似乎也藏着不少传奇故事。这个让盗墓贼十分仰慕的名字,来自曹操的时代,干着问死人借钱的活。但是死人这样犯忌讳的事情让这些看起来很帅气的活人也十分发憷,于是盗墓这一行也有了各式各样的规矩,点蜡烛就是他们的规矩之一。那么摸金校尉为何盗墓之前必须在东南角点蜡烛?点蜡烛是何用意

  • 为什么包拯会被塑造成一个神探的形象,历史上的包拯真的都在办案吗?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包拯一直都是老百姓心中的清官代表,一个包青天就足以说明了,然而数百年来关于他的传说故事都把他塑造成为了一个神探的形象,那么历史上的包拯都在忙着断案吗?包公本名包拯,字希仁,死后谥号为“孝肃”,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自幼聪颖好学,深受父母的宠爱。在《铡包勉》和《包公赔情》等戏曲里,说包拯从小受

  • 杨贵妃两次被唐玄宗驱逐出宫其中有何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古代的妃子入宫,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我们以唐朝为例:一是走上人生巅峰,代表人物为武则天;二是母仪天下,代表人物是长孙皇后;三是有过短暂辉煌可最终被皇帝打入冷宫孤苦无依,代表人物有王皇后和萧淑妃;四是永远得不到皇帝的宠幸,此类女子很多。但是,在开放到不可理喻的唐朝,还发生过一件令李唐皇室蒙羞的事情,

  • 岳飞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亲娘舅而且还是挖心这样残忍的手法?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喋血而生的人物或许本身行事作风都带了钢铁般的意志,通常人都会纠结不已,内心充满痛苦和挣扎的历程,对于这些人来说,或许就是越过了底线就该杀,不论是谁的这种原则了吧。那么岳飞为何要杀了自己的亲娘舅,这样的大义灭亲,是因为犯了什么事儿吗?为什么岳飞要采用挖心这样残忍的手法来解决问题?岳飞当年驻扎在宜兴时,

  • 海瑞因为清廉导致两斤猪肉都吃不起?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说到反贪,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明朝。可是反贪的明朝却是贪官最多的朝代。顾炎武曾经说过,贪官过就是因为俸禄低,那么明朝的官员真的是因为养不活一家子才贪腐的吗。明朝官员的工资到底有多低?著名清官海瑞说,自己连两斤肉都买不起。史料记载,明代官员的俸禄以大米为主,五品知县海瑞没约14石,一年168石,相当75两

  • 吕布和刘备关系不错为什么会骂刘备“大耳贼”?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刘备外号刘大耳这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段子了,但是大耳贼这个称号却是吕布送给刘备的。吕布临死前还希望刘备看在他们交情的份上给他求情,可见他们的关系曾经不错,那么吕布是为了什么竟然大骂刘备是大耳贼呢?据《三国志》记载:刘备身长七尺五寸,捶手下膝,顾自见其耳。可见耳朵比一般人都大,所以叫“大耳”。从《三国志·

  • 郑和几度远洋航行背后是否真的背负了朱棣的秘密使命?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一说到航海家,想到的都是国外的人,但是在中国,郑和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从1405年到1433年,皇帝从明成祖换到明宣宗,郑和几次被委派进行了明朝时期著名的远洋航行。如此兴师动众,甚至差点拖垮了明朝国库的行为到底目的何在?郑和几度远洋航行背后是否真的背负了朱棣的秘密使命?在这近三十年的时间里,郑和率两

  • 古代美女的标准是如何,又是如何选美的?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在古代中国男人的眼中,一个女人身体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脸蛋,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围,而是一双莲足

  • 周作人到底做了什么竟招来自己学生的刺杀?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周作人是“鸠占鹊巢”地成为了八道湾主人的这件事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个人并没有羞愧,反而十分坦荡。1939年1月1日,周作人正在八道湾的家中与前来祝贺新年的得意门生——“四大弟子”之一的沈启无聊天。沈启无当时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的教员,是周作人的得意弟子兼追随者。二人聊得正欢,此时工役徐田轻轻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