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托孤宰相帮助武则天踹掉唐中宗,转身又被武则天卸磨杀驴?

托孤宰相帮助武则天踹掉唐中宗,转身又被武则天卸磨杀驴?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66 更新时间:2023/12/12 11:20:25

裴炎:聪明反被聪明误

武周代唐时代,哪些人是李唐的死忠分子,哪些人是女皇的御用打手,往往一句话也说不清。大多数臣子还是跟着风向去的,咱们用上帝的视角去看,自然会觉得他们很傻,但事实上人在局中,有时候也不能清醒,就如裴炎,这个谥号为定性为“忠”的一位传奇,在李唐王室看来,他忠于武后,在武周集团看来,他又是忠于李氏,谁又说得清呢?

据说裴炎这个人生性宽厚,不苟言笑。不苟言笑一定是真的,世家教育出来的孩子,都得学会这一套,把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那不就等于是让政敌来给自己捅刀子呢?你看人嵇康二十年不怒不笑的,多好的功夫?虽然嵇大师这样的有些夸张,但该哭的时候却笑,该笑的时候却哭,出卖自己是小事,甚至牵连家族的例子,历史上也不是没有。所以,裴炎常年表情严肃,可能性大得很。

说他宽厚则未必。想当年裴行俭大破突厥,把阿史那伏念等头领全部抓住了,此前曾答应过,缴枪不杀的。但是裴炎却提出了“窘急而降”的理由,一口气杀了五十四个人!杀一两人还可以理解为杀鸡给猴看,但你一口气提五十多人头,算怎么回事?而且斩杀降将,历来不祥。最关键的理由竟然就这么一句!在裴炎看来,阿史那氏等人是被迫投降,所以以后一定会再次反叛,为保安全,全灭!阿史那泉下有知,该问问他裴炎,人家好好的做着头领,在形势一片大好时为什么要投降?谁不是走投无路才放下武器?何况,可能再反,并不代表就真的反了。裴炎是个好学分子,他在弘文馆苦读过十年圣贤书,可是他仍然净化不了内心对裴行俭立下大功的妒念,让国家丧失了应有的信誉。想想,这就连基本的诚信都离得很远,甩开宽厚奔了几十条大街了。

裴炎从司仓参军做起,尔后做御史,起居舍人,黄门侍郎,直到公元680年,他升任同中书门下三品,成为大唐帝国的宰相。他这个宰相倒是名正言顺的有权力,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阳时,就命裴炎留守长安,辅佐太子李显

裴炎与李显的关系,按情理来说是比较好的。李显还是太子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暗弱的李治和强势的武后,李治驾崩后,他们面对的就是强悍的武后了。只是,就算是联盟式的阵营,也不会是铁板一块。作为宰相,裴炎有自己的小算盘,而作为皇帝李显,自然希望扫开自己前面的两个绊脚石,一是武后集团,一是宰相集团。

李治去世,李显上台前,裴炎做了什么事呢?李治虽然性格懦,但是并不傻,相反还很聪明。他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这样的话,很明显,只有在没办法处理的关乎国家生死的大事决断不了时,才去听听武后的意见。但是裴炎擅自作主,事实就变成了:“中宗即位,尊天后为皇太后,政事咸取决焉。”

武后掌握了所有权力,一切都得听她的!裴炎这么做,很掉分。很伤李显的心。李显身为一国之主,却没有什么权力,想想也挺气闷的。他上任后第二年正月,准备封岳父韦玄贞为侍中,提拔自己奶妈的儿子为五品官。当上皇帝,那还不是想提拔谁就提提谁?要不然当这个皇帝干什么?这本是人之常情。只是裴炎不这么看。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给点财富,作宰相的可以睁只眼闭只眼,但是朝廷的官职,尤其是侍中这重要的职位,不能轻易丢出。李显不听,负气一说:就算是给个国家给他岳父又如何?裴炎急吼吼地把这事告诉了武后,于是,李显被废为庐陵王,睿宗上位,而裴炎被封为县侯。

裴炎是托孤大臣,按理来讲,应该是与李显抱团的,可是他想借武则天之力打击李显的目的没有达成,反而因用力过猛,或者说是错误地估计了李显的实力,硬是把李显给整下了台,他自己一不小心成了定策功臣,在得到封侯之时,估计也是喜忧参半吧。

这件事,最终让人们把他定性为武氏鹰犬。其实无论他承不承认,武则天是借他的手端掉了中宗,他也在有意无意间帮了武则天一个大忙。不过,他后来频繁触怒武则天,有些奇怪。

睿宗上台后,仍然没能掌握大权。武氏集团要求立武氏七庙等等虚名,裴炎立刻搬出吕后的典故进行反驳,武则天虽然退了一步,没立七庙,但仍然尊父祖为王,变相打了他一个耳光。

后来,武氏集团要踢掉李元嘉李灵夔等,其他的宰相们都保持沉默,只有裴炎极力反对。面对这个裴炎,估计武则天想杀他的心都有,简直就是墙头草嘛。

徐敬业扬州起兵,裴炎趁机逼武则天还政。武则天的人马御史崔詧第一时间跳出来攻讦,认为他身为宰相,不想着征讨叛乱,反而想着夺权,一定有异心了。

宰相入狱,而且又是带着有异心这样的罪名,再结合武则天的性格,想活着几乎是不可能了。尽管当时许多人都为他辩护,但是武则天一句话撂下了:“裴炎有造反的意图,只是你们不知道。”只要有意图,那就可以定罪了。最高领导说了他有反心,那他就一定会反,什么时候反,那也只是时间问题。

不久,裴炎被斩杀在洛阳都亭。尔后,为他说过话的人全都倒了霉,宰相刘齐挺被贬吉州,胡元范被流放,程务挺被杀……

唐睿宗复位,追赠裴炎为太尉、益州大都督,谥号为忠。

裴炎是个忠烈的好同志吗?也许是吧。(百家说史)

叶之秋《勘破西游》火热销售中,封神局中局正在更新,品西游第二系列“心路西游”也正在更新,抢先在线阅读全部章节,敬请关注:秋雨轩读史

标签:

更多文章

  • 三国里曹操这位世人都争议的“奸雄”,最后为什么没有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有人说曹操是三国里面功劳最大的一位人物,曹操白手起家,最后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好几倍的诸侯,袁术、袁绍、刘表都是当时显赫的诸侯,最后都被曹操打败了,曹操也为当时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可是就这样为什么他还不称帝呢?他是基于什么样地想法才不称帝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曹操为什么不称帝。虽然曹操背负了很

  • [原创首发]万历宰相: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润滑剂真不好当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用润滑剂来形容一个人,也不知是褒是贬。一个人的好坏,很多时候也不能完全依个人爱好喜恶来评判,毕竟人是社会的人,要放在当时社会下才能看出,申时行就是这样一个人。申时行出生于长洲地区,他的父亲是富商,而他的母亲据说是一个尼姑。这种事只好放在民间说一说,一旦到了台面上就很不好看了。1562年申时行中了状元

  • 清王朝并不是不可救药的,奈何他们的眼光让他们走上了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清朝是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对于它,多数朋友的心态都晒丧权辱国,赔了又赔。其实小编私下想想清王朝灭亡是一定的。但是呢,稍微努点力,可能就不会输的那么惨,赔光了半个中国。第一个就是和蒙古老大哥一样,在国力强盛的时候,从东一路打到西。准确的说就是康乾盛世的时候,狠狠揍一顿。如果别的国家挨得太远,够不

  • 原创:最新鲜,两朝国丈杀皇帝女婿,不是为了做皇帝,而是这?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网络图)咱中国历史上外戚当政的可不少,要说皇帝年幼,或逼或杀,不顾后宫中哭得梨花带雨的女儿(姐妹),自己上位当皇帝的也不少,权力大了,高处不胜寒,这皇帝不当早死,当了挨骂,好在挨骂总比死翘的好,于是,新皇帝出炉。这模式不新鲜,最新鲜的要算前赵的外戚靳准,杀了皇帝女婿,屠灭在京城的皇族,然后自立为汉

  • 观音菩萨、唐僧在收编猴猪沙三妖时,为什么都争取命名权?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名”,即名位。在观音出行时,如来交待:“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为何要收妖魔做徒弟,而不是做个帮手?这很好理解,若孙悟空三人与唐僧仅仅是合伙人关系,大家地位平等,遇到事情,唐僧就只能商量,而不能命令。在分享功劳时,孙悟空等人的正果,

  • 详细告诉你秦始皇统一六国有多么地惊心动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文:炎华氏梦love游秦王政十一年,秦国趁燕赵战乱之际,派出王翦、桓齮和杨端和三员大将兵进攻赵国,攻下九座城池。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为什么在秦国即将消灭东方六国的时候,燕和赵还在战乱呢?秦赵长平大战之际,东方各国韩魏都不敢帮助赵国,燕国远在北疆,不可能为援,而秦国在范雎当政之后,一直采取和齐国联合的

  • 毛主席最推崇的一位皇帝是靠什么打下的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中国历史上的精锐部队系列》之光武雄师一、神秘的王牌部队众所周知,毛泽东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有所短,但是,他却对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推崇备至,称其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这个人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出身没落的贵族家庭,他27岁跟着

  • 金蝉子(唐僧)为什么被贬:绝非上课开小差,而是肩负绝密使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关于金蝉子在灵山的经历,全书中几乎没有写到,仅仅是借镇元子之口,提到一笔:“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作为如来的第二个弟子,在佛会中出面招待三界大仙,金蝉子必然是如来佛的亲信。正因为金蝉子乃如来亲信,镇元大

  •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种历史局面是谁造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我国宋王朝是一个特别尴尬的朝代。由于没有燕云十六州,一直受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欺凌。但是呢,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宋朝分南北两个阶段,竟然一次没有雄起。这点让小编不能忍了。后来有人总结这种怪现状,称之为: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咱们先给您排一下,您心里就有一个谱了。北宋的名相在历史上都极为有名气的很多,包括王

  • 重拾三国中的曹魏著名谋士,最后一个最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里详细介绍下出来的谋士1、蒋济(188-249),曹氏重臣,四朝元老,官至三公。在淮南移民上拒绝曹操,因而深受赏识。在后面又有解樊城之围等功劳。2、荀彧(163-212)我本人最欣赏的一位谋士,曾向曹操引进多名人才,郭嘉,陈群,荀攸,不过我也很同情他,因为和曹操政治志向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