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毛主席最推崇的一位皇帝是靠什么打下的江山?

毛主席最推崇的一位皇帝是靠什么打下的江山?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707 更新时间:2024/1/3 1:41:22

《中国历史上的精锐部队系列》之光武雄师

一、神秘的王牌部队

众所周知,毛泽东认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这些雄才大略的君王都有所短,但是,他却对历史上的一位皇帝推崇备至,称其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最会用人的皇帝。”

这个人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

汉光武帝刘秀,出身没落的贵族家庭,他27岁跟着兄长刘縯起兵反对新莽政权。在著名的昆阳之战中,他率三千敢死队突破新莽大军封锁,搬来救兵,最后凭借两万多人就大破四十二万敌军,威震天下。

刘秀率军进驻长安城的时候,一位老吏看到刘秀的军队军容整肃,当即潸然泪下,说道:“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

刘秀虽然名震天下,但是后来由于政治原因,哥哥刘縯被更始皇帝刘玄杀死。刘秀隐忍不发,设法逃离长安,去河北避祸。

而当刘秀“单车空节”出巡河北的时候,那片土地上却已经风雨诡谲,战云密布。当时河北有人数众多的农民起义军“铜马军”,还有一个也是自称汉室后裔的王郎在邯郸称帝。

后来我们都知道,刘秀在河北大放异彩,他先后扫平王郎,击败铜马军,拥兵数十万,开始有实力与群雄逐鹿中原。因此,后人称刘秀为“铜马帝”,并认为这是他日后建立东汉王朝的最主要的原因。

但是实际上,相对了收编的铜马军而人数众多的优势,很多人忽视了刘秀手中一支王牌部队,其实他正是用这支部队消灭了王郎和铜马军,最后也是用这支部队扫平天下群雄。

甚至可以说:没有这支部队,刘秀根本就无法建立东汉帝国。

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支精锐之师呢?

二、突骑扫河北

“渔阳突骑,天下所闻;长戟劲弩,无出其右。”—《后汉书》

“突骑”指冲锋陷阵的精锐骑兵。

《汉书·晁错传》说:“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颜师古批注:“突骑,言其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李贤注《后汉书》:“突骑,言能冲突军阵。”

更始2年(公元24年),河北巨鹿城外。

巨鹿,秦汉时期的军事重镇,此刻正在进行着一场艰苦的攻防战。交战的双方,攻城的是更始皇帝的大司马刘秀,守城的一方是河北的王郎军。

刘秀这次率领大军进攻巨鹿,久攻不下,刘秀的汉军已成“老师”,士卒疲惫。无奈之下,刘秀将南门的包围圈打开,希望巨鹿守军由此缺口奔命。结果,他的计划被敌守将王饶看破,王饶宁死不走,固守待援,他是在等待王郎派来的援军,要给刘秀来个里应外合。

而这恰恰也是刘秀所担心的。

刘秀这次进攻巨鹿,几乎动用了他的全部兵力,没想到却被这座巨鹿城死死绊住,进退不得。王郎的主力尚未达到,一旦敌军前后夹击,刘秀军势必难以支撑。

果然,数日后,后方传来消息:刘秀数万大军的运粮枢纽信都城,已经被王郎派遣大军攻占,同时,王郎已经派出了他的主力驰援巨鹿,由心腹大将倪虹、刘奉二人率领。

显而易见,王郎是要一举将刘秀主力一举歼灭在巨鹿城下。

而刘秀麾下除了自己的早已疲惫不堪的嫡系部队,就只有更始皇帝所派谢躬的人马,还不归自己节制,面对来势汹汹的王郎主力部队,刘秀几乎没有胜算。

就在这最最危机的关头,一支规模不算太大的骑兵部队出现在了刘秀军的北方,据说他们千里迢迢从渔阳、上谷两郡赶来,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到这里来支援刘秀。

他们的到来使刘秀喜出望外,汉军再次看到了胜利的希望。

他们的到来扭转了整个战局,影响了刘秀的一生,开创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这支部队就是由景丹耿弇吴汉等人率领的“幽州突骑。”

刘秀久闻幽州突骑勇猛无比,此刻他虽然仅有四千骑士,但刘秀最终还是决定派出手中的这支王牌部队,去对抗王郎数万主力。

王郎的大将倪虹、刘奉率领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巨鹿而来,刘秀命诸将出战,但只许败,不许胜,引诱王郎军追击。

王郎军前锋与刘秀军刚一接战,刘秀的兵马望风而逃,倪虹、刘奉认为刘秀的兵马不堪一击,于是挥师急追。

当王郎大军追击到巨鹿城外的南峦时,幽州突骑四千突然杀出,一场大屠杀开始了。

刘秀在远处督战,他虽然听说幽州突骑是精锐部队,但毕竟没有前沿目睹,他深恐突骑兵不是王郎大军的对手,所以督率嫡系在后方做预备队,随时准备出战。

可当久经沙场的刘秀看到战斗的时候,他的心放下了。只见幽州突骑一个个骑术精良,剽悍无比,他们的冲击力将王郎军冲的七零八落,四散奔逃。突骑兵身披铠甲,战马身上也有轻甲,他们挥动长戟和环首刀,跨骑高鞍。他们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冲入敌阵后,戟刺刀砍,简直就如同切瓜砍菜一般。王郎军阵线顷刻间便崩溃。

在河北战场上一度占尽优势的王郎军主力遭到了前所未有了打击。突骑直扑王郎部队的中军,王郎的大将倪虹、刘奉心惊胆战,不敢迎敌,调转马头,率军败逃。

景丹率领四千幽州突骑穷追不舍,追杀敌军足足十余里。各路突骑所向披靡,王郎军浮尸遍野,血流成河。

前者幽州诸将对刘秀说:“我们一路南下,斩杀四百敌将,消灭三万敌军,攻占二十二座城池。”刘秀还半信半疑,毕竟四千骑兵取得这样的战绩太过令人惊讶。

但今日一战之下,刘秀对于的战果已经深信不疑。刘秀惊叹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见其战,乐可信邪。”

意思是“我虽然早就听说幽州突骑的威名,但直到今天亲眼所见,才知道所言不虚啊。”

早在刘秀初得这支精兵时,他就十分欢喜。他曾这样说:“邯郸王郎多次希望要征调渔阳、上谷的兵马来打我们,我也希望征调两郡的兵马。我本来是没有把握的,竟不料两郡的精英归附我而来!我们一起建功立业不在话下!”

此战之后,刘秀大发幽州十郡突骑收为己用。

他对幽州突骑可谓推崇备至,每逢战斗,必令突骑当先冲锋。幽州突骑所到之处,无坚不摧,无敌不破。

破王郎时,吴汉率突骑“扬兵戏马,立马驰骋环邯郸城”,对王郎耀武扬威,王郎军无人敢出城与其野战。

消灭了王郎后,刘秀在河北最大的对手就是拥兵百万的农民起义军“铜马军。”由于义军内部不统一,协调不力,在与刘秀对峙不久后,终于被刘秀击败,而击败铜马军的关键正是幽州突骑。

大破百万铜马军后,刘秀收编其部队,自此,刘秀占有河北,兵马盛众,声势极大,人称刘秀“铜马帝”。但实际上,真正支撑起刘秀在河北势力的基础是以幽州突骑为骨干,以河内为粮仓的河北豪强集团。

刘秀手握天下无敌的幽州突骑,以河北为基地,开始积极筹划进取中原。

三、狂飙天下

渔阳突骑犹精锐,赫赫雍王都节制。

猛将飘然恐后时,本朝不入非高计。

禄山北筑雄武城,旧防败走归其营。

系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

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渔阳》。在这首诗中,杜甫毫不掩饰他对“渔阳突骑”的推崇。刘秀正是凭借这样一支精锐部队击败盘踞各地的群雄,统一了中国。

幽州突骑的统领吴汉、耿弇等人率领幽州突骑几乎参加了刘秀所有大的战斗,每次到了关键时刻,刘秀总要派出他的这支王牌。而幽州突骑也从来没有让刘秀失望过。

依靠幽州突骑强大的战斗力,刘秀仅用两年时间就扫平了河北。于是开始着手进取中原,统一天下。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刘秀“据州跨市,带甲百万”,定都洛阳,并派邓禹进驻关中。

结果邓禹和赤眉主力交战,屡战不利,只得暂避其锋芒。刘秀看邓禹难以取胜,便派大将冯异率军增援,援军中就有精锐的幽州突骑。

冯异先退守崤底,面对数十万赤眉大军,冯异放手一搏。命部将张宗率领幽州突骑穿上赤眉军的服装,埋伏在道路两旁,他则率主力佯装败退,引诱赤眉军追击,等赤眉军进入伏击圈,在两翼以逸待劳的幽州突骑猛然冲出,因为他们都穿着赤眉军的服饰,导致赤眉军一时分不清敌我,顿时阵脚大乱。幽州突骑勇猛冲锋,一场激战,赤眉军主力土崩瓦解。

刘秀为了斩草除根,汇合吴汉、耿弇等将,急追南下的赤眉军残部,在宜阳附近,双方相遇。这次刘秀王牌尽出,前军为吴汉的幽州突骑,左路军为刘隆马武阴识的骁骑部队,右路统帅为大将朱祐王霸率领,中军则是包括耿弇突骑部队在内强大兵团。双方实力太过悬殊,赤眉军毫无胜算。这样的情况下,赤眉皇帝刘盆子带着“百官”率残部十余万众投降刘秀。横行山东十余年的赤眉军就这样被刘秀歼灭。刘秀所得赤眉军械物资极多,与山齐高。

在消灭赤眉的同时,刘秀东征在梁称王的梁王刘永。其战斗异常惨烈,以耿弇所部突骑为核心的刘秀大军,与梁军二十余万连番血战,双方胜负难分,最后耿弇“乃自引精兵以横突步陈于东城下,大破之”,杀得梁军“八九十里僵尸相属”,于是梁及鲁地皆平,耿弇率突骑“振旅还京师”。

消灭了赤眉军及山东各路义军之后,刘秀的下一个最大的对手就是盘踞在陇右的隗嚣。

隗嚣是东汉初年的强大军阀,他割据西北,占尽地利,又有凉州精兵,联合巴蜀公孙述,称雄一方,极难平定。建武四年,刘秀大军西征,一伐隗嚣,但这一次很不顺利,被隗嚣的大将王元在略阳阻击,大军败退。

刘秀不得不第二次组织进攻。这一次却因为公孙述的蜀军救援到达,导致再次失利。

终于在隗嚣死后的建武九年,刘秀才终于攻灭盘踞在西北的这支军事集团,而攻破敌军要塞的,仍是耿弇、盖延所率的突骑部队。

消灭了隗嚣,刘秀开始征讨在巴蜀称帝的公孙述,史书称当时的巴蜀“蜀地肥饶,兵力精强。”为了一举扫平这个割据势力,刘秀先派大将岑彭出战,但岑彭却被公孙述所派刺客刺杀,于是刘秀再次派出他的得力大将吴汉,令他督率幽州突骑迅速南下。

吴汉违背刘秀方针,孤军深入,遭到公孙述攻击,暂时失利。但吴汉所部十分精锐,重整旗鼓后,汉军奋勇突击,斩杀蜀军五千余人,打破了僵局。

吴汉兵锋直指成都。在最后的决战中,吴汉督率诸军与公孙述大战于成都平原,“八战八克”,最后逼的公孙述亲率近卫军出城会战。

平地野战,正是幽州突骑的强长,蜀军虽然精锐,但又怎能抵挡吴汉麾下的百战精骑?幽州突骑几番冲锋就彻底击溃了蜀军,混战中,吴汉的部将高午击杀公孙述,汉军大获全胜。吴汉于是进驻成都,公孙述灭亡,吴汉“振旅浮江而下。”

王船山曾说:“光武之得天下,较高帝而尤难矣!自三代而下,唯光武允冠百王矣。”

就是说:刘秀打江山比汉高祖还难。所谓“允冠百王”意思是“超越了所有的帝王,是所有帝王中的冠军。”

这个话并不夸张,纵观刘秀一生面对的对手,从王莽到王郎,从铜马军到赤眉军,从据险死守的隗嚣到宁死不降的公孙述,没有一个是软蛋,也没有一个是莽夫,一个个都是雄心勃勃,智力超群的豪杰。

只不过,他们遇到的刘秀是一位更加杰出的人物,更因为刘秀麾下有一支天下无敌的精锐部队“幽州突骑。”所以他们这才会被一个一个的迅速消灭,“允冠百王”的殊荣不能没有幽州突骑的战功。

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刘秀经过15年的浴血奋战,终于结束了乱世,重新统一了中国,“幽州突骑”的名号也伴随着一个王朝的到来而名垂青史。

突骑诸将名列云台者不在少数,耿弇平定四十六郡,破城三百,从未败绩,吴汉则官拜大司马。

刘秀建立的东汉王朝依靠的核心力量是豪强地主,而豪强地主派系中除了刘秀的老家宛城旧部,就属幽州诸将最为显赫。原因很简单,他们手中掌握着那个时代最强大的骑兵部队—幽州突骑。

那么幽州突骑究竟是如何产生?又是如何消亡的?它的真实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且看下回分晓。

上一篇:他19岁做国防部副部长亲率部队杀入敌国首都,毛主席很欣赏他

标签:

更多文章

  • 金蝉子(唐僧)为什么被贬:绝非上课开小差,而是肩负绝密使命!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关于金蝉子在灵山的经历,全书中几乎没有写到,仅仅是借镇元子之口,提到一笔:“那和尚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作为如来的第二个弟子,在佛会中出面招待三界大仙,金蝉子必然是如来佛的亲信。正因为金蝉子乃如来亲信,镇元大

  • 北宋缺将,南宋缺相。这种历史局面是谁造成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我国宋王朝是一个特别尴尬的朝代。由于没有燕云十六州,一直受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的欺凌。但是呢,一种奇怪的现象是宋朝分南北两个阶段,竟然一次没有雄起。这点让小编不能忍了。后来有人总结这种怪现状,称之为:北宋缺将,南宋缺相。咱们先给您排一下,您心里就有一个谱了。北宋的名相在历史上都极为有名气的很多,包括王

  • 重拾三国中的曹魏著名谋士,最后一个最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三国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里详细介绍下出来的谋士1、蒋济(188-249),曹氏重臣,四朝元老,官至三公。在淮南移民上拒绝曹操,因而深受赏识。在后面又有解樊城之围等功劳。2、荀彧(163-212)我本人最欣赏的一位谋士,曾向曹操引进多名人才,郭嘉,陈群,荀攸,不过我也很同情他,因为和曹操政治志向不和,

  • 三国演义之中的第一老将—黄忠,老当益壮的典型。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老罗的《演义》里,黄忠一直是老当益壮的典型。读者对他的印象大体有三点:一是他岁数大;二是他刀法纯熟;三是他善射,有百步穿杨之功。其实在正史里只有黄忠的卒年,而无生年,他到底活了多大岁数也无从知晓。所以现在有的人研究三国,认为黄忠并非老将,而是年轻将领。正因为史料的缺乏,才有了这样一个有趣的讨论。不

  • 西游记中最黑暗的一段历史,是谁制造了最惨无人道的恶性事件?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本文由百家说史特邀作者曾浩原创首发西游记中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发生过最惨无人道的残暴事件,无数人类惨遭屠戮,却无处申冤国家,是一个份量十足的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崛起毁灭,都是倍受人们关注的,强大的国家更是这样。看了这么多年西游记,亲眼见证了其中许多国家的变化发展,看他们由坏转好

  • 皇帝训斥大将:“可敢杀我?”结果让人目瞪口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最可怜的帝王高喊“可敢杀我?”结果真的不意外皇权下的斗争,权在人在,权亡人亡。作为胜利者,就算仁心大德,想放政敌一马,但最终也许就是身不由已,忍下杀手。偶尔会有极端幸运的,逃出生天后,夹起尾巴做人,想要东山再起的,难上加难。对于失败者来说,死亡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只是,看透政治,方能有此智慧。只是,对

  • 明代宫廷艺术造像鉴赏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黄铜鎏金高30.5厘米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释迦牟尼佛身着圆领通肩式大袍,双腿直立在圆莲座上,面容庄重,慈祥可亲。右手曲臂向上结施无畏印,左手下垂结与愿印。突出两只有力的大手,传达对佛陀精神的赞颂和崇敬。宽大衣袍紧贴佛的双肩和身体,胸前下垂形成u字形的密集衣纹呈水波纹状,衣袍至腋部随佛手

  • 徐庶、诸葛亮、庞统,刘备三大王牌军师到底谁最厉害?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徐庶、诸葛亮、庞统,刘备三大王牌军师到底谁最厉害?刘备从白手起家,早年苦于奔波,没有基业,更是没有个象样的参谋,直到逃到新野才算是发迹的起点,算起来真正帮助他的有三个军师,大家都是十分熟悉的了,分别是在新野时期的徐庶、诸葛亮和赤壁之战的庞统。三人虽然都追随了刘备但结局大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先说徐庶

  • 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妖人,却被后人奉为神,来认清他的真实面目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精通奇门遁甲,能掐会算,借东风,算天气,知人生死寿命,摆八阵图,甚至最后“向天借寿”,简直成了神。所以鲁迅才说《三国演义》是:“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被称为“妖”,并不是他超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国群英有这种能力的人并不在少数,小说中诸葛亮最神奇的地方就是他“半

  • 出生在辽宁,祖父是日本人,曾在好莱坞走红,晚年因内疚离开政坛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日军的侵华战争,就不能不说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李香兰,李香兰原名叫做山口淑子,而日军侵华的时代也正是她的李香兰时代。1920年2月12日,李香兰出生在中国的辽宁省奉天,也就是现在的沈阳。实际上,李香兰的祖父也是一位日本人,他自幼就非常的喜欢中国文化,也非常的仰慕古老的中国文明,所以在李香兰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