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东汉后期出现的党锢之祸的原因是什么

揭秘东汉后期出现的党锢之祸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148 更新时间:2024/1/9 7:49:26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依仗皇上为非作歹的权贵和清廉的有识之士之间的斗争,这样的斗争往往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东汉党锢之祸就是其中之一。党锢之祸原因不是别的,就是由于宦官凭着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和皇帝赋予自己的权利,欺压百姓、败坏社会,引起了朝内那些真正为国家和百姓考虑的士大夫的不满,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汉桓帝画像

东汉末年的时候皇帝形同虚设,真正把权的是那些宦官和皇帝的亲戚们,仗着皇上给自己撑腰,他们大肆掠夺百姓们的土地和财产,并将自己的亲信安排在朝廷中去混淆是非,从上到下将权利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有抱负、想真正为国家做点事的士大夫不仅得不到重用,还经被宦官欺压,眼看民不聊生、国家动荡不堪,这些士大夫毅然决然起身反抗,这便是党锢之祸的根本原因。

党锢之祸原因是士大夫们的反抗引起了宦官的极大不满,尤其是在士大夫获得了很多清廉人士和老百姓们的支持之后,恼羞成怒的宦官时不时在皇帝面前诽谤他们,将他们归为“党人”并进行严厉的制裁,甚至直接以图谋不轨等莫须有的罪名打压他们,导致了两次党锢之祸的发生。

深究党锢之祸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政治环境,年幼的皇帝无法掌控朝廷使得真正的大权落到了宦官和外戚的手中,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宦官对反抗自己的人进行制压,这就造成了东汉的两次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出现党锢之祸的影响有哪些

党锢之祸是指在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宦官为了欺压与他们作对的士大夫给他们强加各种莫须有的罪名,最终使那些有识之士家破人亡的事件。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第一次发生在桓帝在位时期,这一时期虽然陈蕃等名士被宦官诬陷被免去官职,但是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而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名士直接被迫害而亡,他们的家人、朋友也没能逃脱灭族之祸。这两次党锢之祸直接使东汉政局动荡不堪,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可见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影响实在巨大。

汉桓帝画像

党锢之祸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对士大夫和与他们交好的人。忠臣陈蕃在党锢之祸中被杀,大将军窦武被迫自杀,而膺等名士被发配后仍然没能逃过被追杀的命运,他们很多人或是死在了狱中,或是在半路被宦官的手下所杀害。党锢之祸结束后,与他们相关的人也受到牵连,他们不能再做官,他们的家人朋友也不能做官,朝廷上再没有有识之士说话的权利。

两次党锢之祸的影响对东汉改变最大的是朝廷上再没有可以主持大局的名臣,一味听信宦官的灵帝也不顾忠臣建议,这使得宦官更加为所欲为。他们大肆掠夺百姓的财产,最终引起民愤酿成黄巾之乱。黄巾之乱之后东汉的局势更加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最终东汉灭亡。

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的事件经过

东汉末年一共发生了两次对整个中国有较大影响的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之祸发生于汉桓帝期间。桓帝在位时举行过一次天下大赦,赵津等宦官趁着这个时候为非作歹,做了很多触犯法律的事情,认为即将获得大赦的自己可以逃脱惩罚,然而成瑨等官员并不吃这一套,虽然那个时候皇帝形同虚设,朝廷真正的掌权人是宦官和外戚,他们仍然不畏权贵依法惩治了赵津等人的党羽。气急败坏的宦官立马桓帝报告并诬陷那些官员,桓帝相信了他们的话并处置了成瑨等人,这是引发第一次党锢之祸的直接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宦官的挑拨下,不少敢于直谏的官员深受桓帝的落,但却得到了民间的支持,认为宦官乱政要严加处理,然而此时的桓帝并不是自己说了算,在宦官当权的年代这些敢于直接说出宦官罪责的人都没能逃过党锢之祸,不少在狱中被杀。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于大赦之后,宦官因为士大夫处死了自己党羽内的杀人犯,就被宦官污蔑为“诽谤朝廷”,桓帝听信他们的一面之词直接逮捕并处置那些被宦官定为“党人”的士大夫,有的宦官甚至直接无视法律对士大夫进行欺压,不少士大夫要么丢了官职,要么直接被害死。

公元167年,窦皇后的父亲出面替士大夫求情,桓帝终于取消了对士大夫的制裁,同时宦官们也担心自己做的坏事被狱中的士大夫们抖落出来,纷纷提醒皇帝大赦的时候已到,于是那些被迫害已久的士大夫们终于被放了出来,但也无法再次做官了,至此,第一次党锢之祸结束。

标签:

更多文章

  • 谜团重重!中国第一位皇帝墓穴为什么不能挖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始皇陵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地下“王国”。那幽深的地宫更是谜团重重,千百年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猜测与遐想。目前只能根据现有考古材料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做初步的探讨和推测。谜团一:地宫深几许?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地宫规模相当于5

  • 袁绍儿媳妇甄洛为什么遭到曹操父子惦记?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值钱的东西。当时甄家有大量的谷物储备,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氏当时才十几岁,看到这种情形便对母亲说:“乱世求宝,可不是善策啊!一个人本来没有罪,但因拥有一件珍宝便可能被定为有罪,这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因财丧身。再说眼下众多百姓都在饥饿之中,不如将

  • 清朝皇帝为什么并不常穿龙袍?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从建立到灭亡的将近300年期间,留给了我们无数的故事和谈不完的话题,影响至深。也成为了今日影视剧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很多清朝戏剧中,叙述的故事影射曲解了历史的史实,而使观众误解了真相。很多人都认为皇帝的龙袍必定会有龙,既然是黄袍加身,那也必定就是明黄色的,

  • 晚清风云之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两宫皇太后这词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在清朝历史上便有圣母皇太后和母后皇太后之分,一般在皇帝年幼时共同垂帘听政,然而清末时期慈禧太后与慈安太后就是所谓的两宫皇太后,所以他们的关系可以说是不一般,两人共同垂帘听政,至今有很多传言说慈安是慈禧太后害死的?那么历史真是如此吗?本人认为她们虽发生过不快,也不至于

  • 凌叔华有什么贡献 凌叔华经典作品有哪些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凌叔华出生于1900年,去世于1990。关于凌叔华,她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很高的绘画天分,甚至还还得到了宫廷画师王竹林的欣赏,还将她收于自己的门下教她绘画。凌叔华不但学养丰厚、文才画禀皆长,而且她的才情及艺术实践,更是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增添了重要的篇章。下面

  • 骁勇善战的赤焰军为什么在一瞬间就突然消失了?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梁武帝萧衍是一位清心寡欲的帝王,他在从政期间非常的节俭,也为安定百姓生活和经济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萧衍一生笃信佛教,所以在他晚年时期,对于朝政的治理开始慢慢失去了兴趣,当然修佛之人应该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可是错在他的身份地位不允许他有这样的松懈,所以在萧衍晚年时期爆发了侯景之乱,南梁的势力也开始大

  • 西游记十大高手排行榜,如来差点垫底,镇元大仙跌出榜外!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番外篇:西游记十大高手排行榜,如来在他们面前都是小弟!第一高手:太上老君(菩提祖师)西游世界的第一高手自然是太上老君。这一点应该毫无争议。所谓“太上”就已经是说,至高无上;老,年资久远;君,王者为君。太上老君乃是三界之中的第一代帝王。传统的神话故事中,盘古开天辟地,乃是上古第一大神。《西游记》中不是

  • 揭秘汉帝国最精锐的王牌部队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历史上的精锐部队系列》之光武雄师(2)上一篇:毛主席最推崇的一位皇帝是靠什么打下的江山?(接上一篇)四、骑兵时代的到来幽州突骑在光武一朝的表演,不但开辟了一个全盛的王朝,而且将一个时代推向了巅峰。这个时代就是属于骑兵部队的时代。自西汉以降,汉人的骑兵部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过去的辅助兵种转变为

  • 刘备称汉中王时蜀汉集团主要领导人排名,诸葛亮竟只是马超的助手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说到三国中蜀汉集团的人物,网友们可能就会想到诸葛亮,然而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时,那时诸葛亮官位只是左将军的府事的,按正常的想法是,当时马超为左将军,而诸葛亮任左将军府事,是不是可以称为是马超的助手呢?当然,我们也可以这么想,官职并不重要,因为当时有太多降将需要安抚,那些亲信官位自然就靠后了,但

  • 唐朝后宫三千佳丽,是如何侍候皇上的!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唐朝是个很人性化的王朝,这一点在对待女性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婚姻上,她们如果觉得生活不够美满,可以主动提出离婚,甚至可以协议离婚;在着装上,她们想穿男人衣服就穿男人衣服,想坦露胸部就露胸部,要多开放有多开放。民间的女子尚且如此,宫里的女子的待遇就更不一般了。譬如在唐中宗的时候,皇帝的妃子可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