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的大内侍卫是有多么的难做 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史

清朝的大内侍卫是有多么的难做 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史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810 更新时间:2023/12/29 11:16:44

清朝时做侍卫的条件是相当严格,代表了皇室的脸面,不论是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着相关的条条框框。

大内侍卫是清朝皇帝最为近卫的部队,当然也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想成为大内侍卫不仅要孔武有力,武艺高强,最重要的是要对皇帝绝对忠心,并随时准备以自己的生命来护卫皇帝的周全。

后来天下逐渐稳定,皇帝安全大大提高,侍卫的工作也在保卫皇帝以外,多了一些其他工作。

他们也会像秘书一样,帮助皇帝收发一些大臣递上的奏章。也会参加很多礼仪场所,如皇帝祭祀、出巡、阅兵等活动,侍卫也要在一旁护驾。

这些场合里,侍卫更多是充当典礼的一部分。这也是侍卫为什么要穿黄马褂的原因。过去黄色是皇家专属用色。侍卫穿黄马褂,代表是皇家的一部分。有时,侍卫还会被皇帝授予钦差之类的位置,让他们代表皇帝去处理一些事务。

因为侍卫可以长期在皇帝身边工作,所以要求极高。除了能力必须过关,更要求出身清白,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一样,为国家做事。最初时,清朝侍卫招选只对上三旗军校、宗室、世职人员、八旗大员子弟开放。后来又额外增加武进士入选侍卫的名额。

清朝侍卫中,可分为一等侍卫、二等侍卫、三等侍卫蓝翎侍卫。一等侍卫为正三品,二等侍卫正四品,三等侍卫正五品,蓝翎侍卫正六品。

侍卫人数在清朝初年,本有固定编制,总人数在五百七十人左右。但到后来,侍卫的提拔来源增多,数量也跟着发生改变。

清朝侍卫上任前,要按照规矩找一个小孩子在自己的新补子上撒上一泡童子尿。这是为了以后能够戒骄戒躁,也可以保佑日后官运亨通。

至于补子就是清朝武官服前胸和后背上缝缀的“补子”,或称“补袍”或“补褂”。不同的补子代表着不同的官员。

作为侍卫,每天都需要跟文武百官打交道,所以他们必须认识这些官员,并且要能快速从衣着上判断出对方的品阶高低。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和官员们显得太过亲密,必须摆出一副严肃不近人情的样子,才可以彰显出皇家威严,令群臣面圣时保持敬畏之心。

每日值班时,会有专人前来给侍卫发放糖丸,这些糖丸含在嘴中能够散发香气,避免他们在与皇帝大臣交流的时候口气熏人。

睡觉时侍卫必须要头朝南脚朝北,绝不允许错乱颠倒,因为属水的北可以为属火的南降火,这样做有利于保持侍卫的身体强壮;床铺上放置枕头的地方,需要有两根固定枕头的剑形铜条,表示时刻不忘为太后和皇上效力。为防止有人打呼,每个人还得在嘴中含一个薄竹板,然后才能上床入睡。

富察·多尔济就是清朝最后的大内侍卫,他对皇宫内的一切都了如指掌,晚年他还写了一部自传《晚清侍卫追忆录》,在自传里面讲述了大清侍卫五个不为人知的禁忌。

第一禁忌:下雨天禁止穿纯牛皮的鞋子

大内侍卫在皇宫内的穿着必须统一,但是鞋子没有特殊的要求,不过在下雨天不能穿纯牛皮的鞋子,因为这样的鞋子虽然美观结实,但是一点不实用,在下雨天的时候很容易滑倒。

你看看古代的武侠高手没有几个是穿牛皮鞋的,穿着布鞋才像哪会事。

第二禁忌:当值的时候禁止饮酒

这些大内侍卫几个人在一起没事的时候自然会喝上几杯,可是当值的时候是千万不能喝酒的,曾经富察的同事在当值的时候贪杯了,一些太监就趁着这个时候往宫外运财宝,事情被发现以后,这位同事也被砍头了。

在当值的时候喝酒轻者撵出皇宫,重者直接砍头,甚至株连家人。

第三禁忌:进宫对大臣搜身

官员在上早朝或者是有事进宫见驾的时候,他们是不能随便搜身的,万一里面有不能看的动西,这可是死罪。当然了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还是要对大臣检查呢?怎么检查呢?

花高价钱买一个磁铁,用这块磁铁搜大臣的身,这样就可以看到大臣身上有没有带行刺的利器。渐渐地富察也不用这些东西了,因为他一眼就能看出来那个大臣心怀不轨,大臣身上藏有武器,眼神肯定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个时候拿下来肯定八九不离十。

第四禁忌:禁止练习飞檐走壁的功夫

在我国的武学里面有一项功夫叫做“轻功”,这里的轻功只是借助外力可以攀爬上墙壁,比如说竹竿或者飞爪,不过这些功夫在皇宫之中是不能练习的,如果你侍卫练习这种功夫,皇宫中的安全就不能得到保障,万一你心怀不轨呢?

在皇宫中千万不要透漏你会“轻功”一旦发现就会被撵出皇宫。

第五禁忌:禁止没有蔑压百官的气势

做了大内侍卫就要对大臣有威慑力,不能一看到大官就害怕,这样还怎么保护皇帝的安全,也绝不能勾结百官,这样一旦发现就要杀头。

富察曾经遇到一个亲带领着三个义和团的大师兄和五名随从,想去看慈禧太后,当时有规定“亲王入宫只能携带五人”八人进宫显然违反了规定,富察先是好言相劝,但是亲王不听,富察只好夏下令拿下。

这件事传到慈禧太后耳中,慈禧太后非但没有怪罪,反而赏赐了富察。

可见清朝的大内侍卫也不是容易做的,当时的那些大内侍卫们也许都是有着一种报效国家的决心吧,不然以这样的条件着实很难坚持下来。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因为绯闻,而与皇位擦肩而过的太子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在古代历史上皇位的第一继承人,都是太子,但是也总是有例外的,今天我们说到这位可以说是清朝最倒霉的太子了,因为绯闻而与皇位擦肩而过。清朝的国号虽然由皇太极取的,但人们一般都把努尔哈赤看作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曾经立过两位“太子”,不过两人的结局都不好,一位被父皇处死,另一位则被废黜。特别是第二位

  • 三国曹操因以貌取人,导致刘备崛起?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现代社会的第一印象是尤为重要的,不过人的外貌不能代表一切,古往今来以貌取人都是错误的,三国时期的曹操就犯过这么一个错误,导致了刘备的崛起,那这是什么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众所周知,三国曹操爱惜人才,曾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名士,许多人慕名而来,很快就聚集了大批能人武将,靠着这些人,曹操才在群雄当中

  •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到底有多无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靖康之变害死了无数黎民百姓

  • 三国最繁华的都市在哪?难以相信竟被他占了19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的三国文化大舞台上,襄阳不仅是两汉三国文化起承转合和枢纽与坐标,而且也是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的战略起点与支点,更是天下归一的战略基地与圆点。在汉末到魏晋跌宕起伏的三国文化全景图中,襄阳处在群雄瞩目、星汉灿烂的核心地位。在分裂的年代,襄阳,对所有有志于统一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无比的诱

  • 锦衣卫里坏蛋多?但这个指挥使是个大好人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起明朝锦衣卫,几百年后,还感觉有些毛骨悚然。它本朱元璋所创建,掌刑狱,行侦察、逮捕、审问。于刑部之外,另起炉灶,直接忠于听命于皇帝。正因有此特权,免不了就会滥用。最终,在创建五年后,1387年,朱元璋解散锦衣卫,烧毁刑具。因为他作为一个明君,看出施法外之法,必乱上加乱。当然,亦因他需整肃的功臣们,

  • 没有开玩笑,这本兵书记载着刘备的剑术,历史上排名第三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没有开玩笑,这本兵书记载着刘备的剑术,历史上排名第三记得一个月前,小编发过一次有关刘备武力的见解,认可与不认可的人都有,谁都不能说服谁。不过小编还是坚持认为刘备的武功在三国应该是能达到准一流水平的。你看黄巾之乱的时候刘备还是射翻了好几个将领的。而且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又是充当军师又是充当武将的,没有武

  • 到底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耐不住寂寞主动出山?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是如何相见?《三国演义》里是绘声绘色啊——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失了耐性,只想把这不识相的家伙绑了来。刘备慌忙阻止,再次造访,终于见到了这个被称为卧龙的大才子。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计策。从此如鱼得水,比起从前投了一个又一个主公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类……不得不说,罗贯中确实是个写小说的高

  • 宋朝初期,日本女人身上就挂两三根丝,咋回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上一篇文章写日本僧人奝然带着几个徒弟来到宋朝,受到宋太宗光义的接见,并且赞叹日本的国王天皇以及官僚们世袭制,认为此乃中国古代之理想。希望自己的大宋朝,也能永远存续下去。二十几年后,又来了个日本人。这次,宋朝君臣们,却差不多是把他当笑话看。咋回事呢?原来,宋真宗咸平五年,有个宋朝专跑海路贸易的商人周世

  • 宋朝人的周末玩什么?看了让人羡慕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距今1000多年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商业氛围浓郁,宋朝老百姓的周末生活也相当丰富多彩。早晨他们会在报时人的报时声中醒来,然后刷牙、洗脸、吃早点,图为宋朝时的牙刷,材质很霸气有木有洗漱完大家会陆续上街吃早点,比如“炒肺”、粥饭之类的。中午宋朝人会踢球、打高尔夫、下馆子,如果天气好,那就是踢足球的好时机,

  • 当你发现杨贵妃真的如此丰腴,还想回到唐朝去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上午发了篇《杨玉环自缢一百年后,还“害”死了皇帝宠幸的女子》(杨玉环自缢一百年后,还“害”死了皇帝宠幸的女子),有读者回复中求真相——杨玉环到底是有多美啊?新旧唐书中,并没有对她的容貌有具体的描绘,不过,还是有一些大概的叙述,我们不妨截出来一观——“或言妃姿质天挺”、“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