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为什么说洪门是天地会

天地会的创始人是谁?为什么说洪门是天地会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80 更新时间:2023/12/21 0:43:19

“平生不识陈近南,就称英雄也枉然”,读过《鹿鼎记》的人对这句话应该都不会陌生。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天地会创始人是谁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

“天地会”又称三点会、三合会、小刀会等,统称“洪门”,是清代重要的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广泛传播于闽、广、赣、湘、川、桂、云、贵、台及海外华人社会。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多达数十种。从时间上有“明代说”、“顺治说”、“康熙说”、“雍正说”、“乾隆说”等等。从位置上有“四川说”、“甘肃说”、“广东说”、“台湾说”、“福建说”等等。

在这么多的起源当中,比较主流的观点有两个,其一认为天地会是由郑成功倡导组建的,其二认为天地会始于“五祖”,系明末史可法幕僚洪英所创,郑成功为其推动者及策划者。

在支持“郑成功说”的人当中,光复会创始人陶成章可以说是最坚定的。他在《教会源流考》一文指出:“何谓‘洪门’,因明太祖年号‘洪武’,故取以为名,指天为父,指地为母,故又名‘天地会’。始创者为郑成功,继续而修整之者,则陈近南也”。当代清史学家萧一山在他的《天地会起源考》一书中也提出了:郑成功为天地会始倡之人,陈近南(即陈永华)为修整之人;福建是天地会的发源地。在郑成功创建“天地会”的时候,出功出力最多的当属陈近南(即陈永华),所以也可以说陈近南是天地会的创始人。这也是为何今天的台湾洪门尊陈近南为始祖的重要原因。

“五祖说”也是天地会可信度比较高的起源之一。民国期间,学者朱琳曾著《洪门志》。书中指出:洪门起于“汉留”,行于“海湖”,故洪门有“汉留”“海湖”之称,由殷洪盛起始,殷洪盛乃为洪门的始祖。这殷洪盛又名洪英,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崇祯四年辛未进士。崇祯七年,受到了直隶大同镇守姜瓖的聘任,成为了参赞军机。在大同期间,因其贤能而闻名,吸引了陕西同州府蒲城县的蔡德忠、直隶宣化府怀来县的方大成、直隶顺天府涿州的马超兴,山西绛州的胡德帝与李式开等都慕名来归。

后来大同沦陷,姜瓖也投靠了李自成。殷洪盛不愿投靠反贼,带领蔡德忠、方大成、马超兴等五人南下,准备投靠史可法。在南下路上沿途遍访志士顾炎武王夫之、傅青主、黄梨洲诸人,议创“汉留”组织,以为“反清复明”的企图。再后来殷洪盛带着几位兄弟反复投奔抗清名将,顺治二年殷洪盛死于三叉河。

殷洪盛的死并没有击垮他带领的这支队伍。他的儿子洪旭与诸门人蔡德忠等人始终坚持在反清的道路上,在这之后,他们与郑成功会合。康熙元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创“汉留”组织,开山立堂,定名为“金台山”“明远堂”。并遣派部将蔡德忠、方大成、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洪门中尊他们为前五祖)五人改装至福建兴化莆田县九莲山的少林寺,投方丈智通,以图向中原发展。

顺便一提,最开始的洪门(即天地会)被称之为“汉留”。

李子峰在《海底》中记述,“洪门”这一名称是清康熙以后的事,这之前洪门就叫“天地会”。

1644年清兵入关以后,虽北方无人再与之抵抗,但山高皇帝远的江南,一直是前朝余党抗清复辟的主场。为了巩固政权,清廷在入关后立刻开始在全国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一向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做人基本原则的汉人,哪里受得了异族这般侮辱,于是各地绅民纷纷揭竿而起,组成了地方义军,加入到抗清斗争中来。

刘师亮在《汉留全史》将“汉留”解释为:汉留之“留”与“流”、“刘”是也,引伸为“汉人之遗留也”,故名。又名“汉流”者,汉人之流臣也。满清以儒术牢人,洪门恐汉族子孙被其收买,故创“汉流”以别之,以明我是汉人之流,非满人之流也。

历史记载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图萨布奏,拿获天地会匪犯陈巫。讯供究出传会之僧人提喜,籍隶福建漳浦县,住在高溪乡观音亭。”清吏根据陈工供词,到漳浦县高溪观音亭去捉拿提喜。此时提喜早已故去,只捕到其子僧人行义。据魁伦奏:“据漳浦县报称,于该县高溪地方拿获僧人行义,供伊师父提喜即系父亲,因乳名洪,排行第二,故多称为洪二和尚,已于四十四年身故。’

对此你认为谁是天地会的创始人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清朝的大内侍卫是有多么的难做 其中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史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清朝时做侍卫的条件是相当严格,代表了皇室的脸面,不论是做什么事情都是有着相关的条条框框。大内侍卫是清朝皇帝最为近卫的部队,当然也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想成为大内侍卫不仅要孔武有力,武艺高强,最重要的是要对皇帝绝对忠心,并随时准备以自己的生命来护卫皇帝的周全。后来天下逐渐稳定,皇帝安全大大提高,侍卫的工

  • 清朝因为绯闻,而与皇位擦肩而过的太子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在古代历史上皇位的第一继承人,都是太子,但是也总是有例外的,今天我们说到这位可以说是清朝最倒霉的太子了,因为绯闻而与皇位擦肩而过。清朝的国号虽然由皇太极取的,但人们一般都把努尔哈赤看作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在位期间,曾经立过两位“太子”,不过两人的结局都不好,一位被父皇处死,另一位则被废黜。特别是第二位

  • 三国曹操因以貌取人,导致刘备崛起?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在现代社会的第一印象是尤为重要的,不过人的外貌不能代表一切,古往今来以貌取人都是错误的,三国时期的曹操就犯过这么一个错误,导致了刘备的崛起,那这是什么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众所周知,三国曹操爱惜人才,曾发布求贤令,广招天下名士,许多人慕名而来,很快就聚集了大批能人武将,靠着这些人,曹操才在群雄当中

  • 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到底有多无耻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靖康之变是指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事件,发生于北宋宋钦宗靖康年间(1126~1127年)因而得名。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靖康之变害死了无数黎民百姓

  • 三国最繁华的都市在哪?难以相信竟被他占了19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大气磅礴、恢弘壮阔的三国文化大舞台上,襄阳不仅是两汉三国文化起承转合和枢纽与坐标,而且也是天下大乱到天下三分的战略起点与支点,更是天下归一的战略基地与圆点。在汉末到魏晋跌宕起伏的三国文化全景图中,襄阳处在群雄瞩目、星汉灿烂的核心地位。在分裂的年代,襄阳,对所有有志于统一中国的人来说,都具有无比的诱

  • 锦衣卫里坏蛋多?但这个指挥使是个大好人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说起明朝锦衣卫,几百年后,还感觉有些毛骨悚然。它本朱元璋所创建,掌刑狱,行侦察、逮捕、审问。于刑部之外,另起炉灶,直接忠于听命于皇帝。正因有此特权,免不了就会滥用。最终,在创建五年后,1387年,朱元璋解散锦衣卫,烧毁刑具。因为他作为一个明君,看出施法外之法,必乱上加乱。当然,亦因他需整肃的功臣们,

  • 没有开玩笑,这本兵书记载着刘备的剑术,历史上排名第三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没有开玩笑,这本兵书记载着刘备的剑术,历史上排名第三记得一个月前,小编发过一次有关刘备武力的见解,认可与不认可的人都有,谁都不能说服谁。不过小编还是坚持认为刘备的武功在三国应该是能达到准一流水平的。你看黄巾之乱的时候刘备还是射翻了好几个将领的。而且刘备在遇到诸葛亮前又是充当军师又是充当武将的,没有武

  • 到底是刘备三顾茅庐,还是诸葛亮耐不住寂寞主动出山?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刘备与诸葛亮第一次是如何相见?《三国演义》里是绘声绘色啊——三顾茅庐,关羽、张飞失了耐性,只想把这不识相的家伙绑了来。刘备慌忙阻止,再次造访,终于见到了这个被称为卧龙的大才子。得到了三分天下的计策。从此如鱼得水,比起从前投了一个又一个主公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之类……不得不说,罗贯中确实是个写小说的高

  • 宋朝初期,日本女人身上就挂两三根丝,咋回事呢?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上一篇文章写日本僧人奝然带着几个徒弟来到宋朝,受到宋太宗光义的接见,并且赞叹日本的国王天皇以及官僚们世袭制,认为此乃中国古代之理想。希望自己的大宋朝,也能永远存续下去。二十几年后,又来了个日本人。这次,宋朝君臣们,却差不多是把他当笑话看。咋回事呢?原来,宋真宗咸平五年,有个宋朝专跑海路贸易的商人周世

  • 宋朝人的周末玩什么?看了让人羡慕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距今1000多年的宋朝繁华而开放,商业氛围浓郁,宋朝老百姓的周末生活也相当丰富多彩。早晨他们会在报时人的报时声中醒来,然后刷牙、洗脸、吃早点,图为宋朝时的牙刷,材质很霸气有木有洗漱完大家会陆续上街吃早点,比如“炒肺”、粥饭之类的。中午宋朝人会踢球、打高尔夫、下馆子,如果天气好,那就是踢足球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