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金庸小说历史真相:追寻袁承志下南洋的足迹

金庸小说历史真相:追寻袁承志下南洋的足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551 更新时间:2024/1/18 0:32:54

袁承志避难浡泥国

让次要人物率先出场是金庸小说的一个特征,目的在于引出重要情节和主要人物。在《碧血剑》第一回,金庸首先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东南亚浡泥国(今文莱)的中国人张朝唐的故事。张朝唐的先辈很早就扎根东南亚,经过多年奋斗,张氏家族在当地经营得兴旺发达。为了给家族争光,张朝唐前往祖籍福建参加科举考试。他到中国时,恰逢明朝灭亡、清朝刚刚建立统治之时,各地反清运动此起彼伏,社会动荡不堪。在途中,张朝唐遭遇劫匪,在走投无路时被几个隐居乡间的农夫所救。这些人其实是明朝抗清将领袁崇焕的旧部,他们肩负着抚养小主人袁承志和重树反清大旗的重任。就这样,张朝唐与小说主人公袁承志相识了,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在小说最后一回,已成为民间抗清领袖的袁承志看到反清复明的大势已去,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却无安邦救国的权谋韬略,自己又不愿落草为寇,不禁有些心灰意懒。这时,他回想起张朝唐说过浡泥国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便产生了避难海外的想法。随后,他召集一帮同道中人从山东乘船前往东南亚,到达“浡泥国左近大海中的一座岛屿”。他们赶走了盘踞在那里的红毛海盗,终于在海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其实,袁承志避难海外的例子并非金庸独创。明末清初小说家陈忱曾写过一部《水浒后传》,描述了以阮小七李俊为首的一批原梁山好汉,因不堪奸臣恶霸的欺压,纷纷再次造反,但迫于形势不得不出逃海外。后来,他们在暹罗(即泰国)成就了一番大业,李俊最终成为暹罗国主。这些情节虽属虚构,却同《碧血剑》一样反映了当时不少中国人避难东南亚的现实。这些中国移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当地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唐人”、“明乡”遍布东南亚

中国与东南亚的交往可以追溯到汉代。据《史记》、《汉书·地理志》等文献的记载,公元1世纪左右中国就与缅甸、越南等国互有来往。唐代以前,已有少量中国人移居东南亚;唐代时,移民人数开始增多,他们被当地人称为“唐人”。宋元时期,由于海外贸易发达,东南亚的华侨更多了。到了明朝和清前期,前往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剧增。

中国人移民东南亚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逃避战祸或政治避难。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末年,大多伴随着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和王朝更替,不堪战祸的普通百姓和失权没落的前朝贵族纷纷移居海外。由于地缘上的毗邻关系,东南亚就长期承担了中国移民避难所的角色: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一批汉儒学者、军政官员数千人逃往越南;南北朝时,五胡乱华,中原人士纷纷移居印度支那;唐朝后期,黄巢袭击广州时,广东人争相逃往东南亚;元灭南宋时,大批遗臣遗民也落难到此。特别是明末清初,大量的难民、被清兵打散的农民军、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明亡后,高、雷、廉三州总兵陈上川、副将陈安平等率领兵将家眷3000余人、战船50余艘到达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这块地方因此被称作“明乡”。1659年,跟随永历帝(桂王朱由榔)流亡缅甸的官兵眷属,有的逃亡暹罗,有的被安置在缅甸边远地方,今天缅甸北部的桂家与敏家都是这些官兵的后裔。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直至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中国人移居东南亚。

华人血汗成就东南亚盛景

移居东南亚的这些避难者大多是贵族、军事将领、知识分子和巨商富贾,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的精英,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不少是掌握一定技术的工匠。他们为当地的开发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上川率领官兵历经10年把同耐河到湄公河的广袤土地开垦为越南一流的良田,并兴建了一个城镇“堤岸”,将该地区发展成远东最大的大米市场。这些华侨深得越南人的敬重,被尊称为“伯父”。

华侨还开发了东南亚的工矿业。在印尼加里曼丹,特别是三发一带,华人是当地金矿的唯一经营者。矿工人数最多时曾超过9万,每年生产的金矿砂一般都在百万盎司以上。19世纪以前,马来亚的锡矿也几乎全部是由华侨开发。当地许多被称作“锡湖”的大型锡矿区,都是华侨一锄头一锄头挖出来的。正是由于华侨的辛勤开采,马来亚的锡产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世界锡总产量的一大半。就连马来亚的英国殖民者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精力和事业成就了今日的马来亚。”

还有许多华侨在侨居国从事商业活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收购当地土特产,销售该国货物,从而形成一个沟通中国海外贸易的侨居地商业网络。这些人也多为当地政府所倚重,暹罗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没有华侨,宫廷什么买卖也做不成”。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华侨从事手工业,烤面包师、裁缝、鞋匠、金匠、银匠、雕刻师、锁匠、画家、泥水匠、织工,行当几乎无所不包。从事农业、园艺和渔业的华侨人数也很多,他们同样在当地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华侨的传播,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也产生了积极影响。明代的菲律宾成了中国和拉丁美洲之间“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番薯、烟草等拉美农作物经这里传入中国。

至于小说中主人公袁承志是否到了东南亚,则无法考证。但金庸先生借用当时大量中国人避难东南亚的历史大背景,为主人公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归宿,既赋予小说历史的厚度,又让人感觉亦真亦假,其驾驭历史知识的能力和绝妙笔法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禅凭什么成为三国时期在位最长的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不仅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名人,也让他成为“扶不起来”的典型。其实,真正的刘禅并不完全是这样的。一、很有智慧公元223年,刘备命丧白帝城,太子刘禅继蜀汉皇帝位,史称后主。应该说,刘禅接手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外部,宿敌魏国一直虎视眈眈;盟友东吴成了势不两立的仇人。内部,精兵良将已

  • 历史上那些奇葩的军事发明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每一场战争都会发明新的武器,有的促进了战争的结束,就像坦克、原子弹;但有的却只是..没有任何作用,除了搞笑。气球炸弹气球炸弹(fireballoons/balloonbombs),日文:风船爆弾(ふうせんばくだん),是日本在二战时期使用的一种武器,据信为荒川秀俊于1942年设计。而他本人也因此被远东

  • 中国022导弹快艇受中东国家追捧!助力伊朗对抗美国航母威胁!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中东地区的局势是现在世界上最错综复杂的地区之一,对于美军以稳定地区局势为目的派遣两艘航母在地中海地区,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中东地区能源产业非常发达,但是大都是中小国家,对大型舰艇的需求也很少,022导弹快艇就是非常适用于中东地区中小国家的海面快艇。022导弹快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导弹发射海面装备之一,这种

  • 武功绝世的怪人:揭秘金庸武侠人物里的四大疯子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凡是金庸迷的小伙伴们大多都知道,金庸武侠小说里面的人物数不胜数,所有小说各种人物加起来将近有两千人。而你造吗?即便这样,在金庸小说里面能够发疯的主要武侠人物,也只有四个。下面天天带大家伙来探一探这四位的底。1,钻牛角尖到极致成疯-欧阳锋第一个疯子是欧阳锋,《射雕英雄传

  • 揭秘历史上真实女儿国消失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一位美丽痴情的女王、一条喝了其中的水就能生孩子的子母河,《西游记》中描写的“女儿国”曾经留给人们无数的幻想。“女儿国”究竟是吴承恩全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虚构出来的理想乐园,还是历史上果真有过这样一个“女儿国”呢?历史记载四川有个东女国“‘女儿国’在历史上的的确确存在过,而且现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将‘女儿国

  • 司马懿为什么不愿与诸葛亮争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晋书·宣帝纪》里写道: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後亮複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

  • 她本是印度的宠儿,不做公主做起了间谍,致命弱点反而成护身符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二战期间,英德之间曾展开间谍大战。1940年,纳粹入侵法国,巴黎陷落,努尔随家人逃往英国。不久,英国皇家空军特别行动署相中了她良好的语言素质,决定把她招为特工。她是一名身份特殊的女间谍——印度公主努尔·艾娜雅特·汗。但是,这个间谍大概是最不像间谍的间谍了,努尔在情报工作中频繁的出现错误,但几乎每次都

  • 神秘一人——揭秘谁是诸葛亮的老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事

  • 三国时代搞“野蛮拆迁”可谓花样百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提起野蛮拆迁,恐怕许多人都要摇摇头的。这种贴着强暴民意性质的官方运动,翻开中国封建时期的任何朝代,似乎都是司空见惯的。譬如,千古一帝康熙同志,为了对付雄踞台湾的南明王朝,也曾摆出坚壁清野的姿态,强行号令福建沿海百姓内迁,一时间,死伤无数。当然,我们把目光移到熟悉的三国时代,自然也能寻到强拆的影子(其

  • 唐山大地震40年回首: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许,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悄然袭击了我国的北方工业重镇唐山,造成逾24万人遇难,16万多人受伤。图为地震发生后整个唐山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因为地震严重变形的铁轨。灾难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飞奔赶赴唐山,救援同胞。灾难虽然十分严重,造成的损害也非常巨大。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