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历史上真实女儿国消失了吗?

揭秘历史上真实女儿国消失了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69 更新时间:2024/1/16 17:35:37

一位美丽痴情的女、一条喝了其中的水就能生孩子的子母河,《西游记》中描写的“女儿国”曾经留给人们无数的幻想。“女儿国”究竟是吴承恩全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虚构出来的理想乐园,还是历史上果真有过这样一个“女儿国”呢?

历史记载四川有个东女国

“‘女儿国’在历史上的的确确存在过,而且现在有一些村寨一直将‘女儿国’的古老习俗留存至今。”任新建说。任新建是四川康藏研究中心副主任,他经过长期研究和实地考察发现,今天四川甘孜州的丹巴县至道孚县一带就是《旧唐书》中记载的东女国的中心。

东女国是否就是传说中的“女儿国”呢?据《旧唐书》记载:“东女国,西羌之别称,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百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二日行。有大小八十城。”

据史书记载,东女国建筑都是碉楼,女王住在九层的碉楼上,一般老百姓住四五层的碉楼。女王穿的是青布领的绸缎长裙,裙摆拖地,贴上金花。东女国最大的特点是重妇女、轻男人,国王和官吏都是女人,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宫中女王的旨意,通过女官传达到外面。东女国设有女王和副女王,由族群内部推举有才能的人担当,女王去世后,由副女王继位。一般家庭中也是以女性为主导,不存在夫妻关系,家庭中以母亲为尊,掌管家庭财产的分配,主导家中一切事务。

影视剧中的女儿国

历史上的东女国后来难道已经消失了?

《旧唐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是十分详细的,但是到了唐代以后,史书关于东女国的记载几乎就中断了。难道东女国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吗?任新建说,唐玄宗时期,唐朝和土藩关系较好,土藩从雅鲁藏布江东扩到大渡河一带。可是到了唐代中期的时候,唐朝和土藩关系变得紧张,打了一百多年仗,唐朝逐步招降一部分土藩统治区的少数民族到内地,当时唐朝把8个少数民族部落从岷山峡谷迁移到大渡河边定居,这8个部落里面就有东女国的女王所率领的部落。当时东女国女王到朝廷朝见,被册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虽然是虚衔,但是品级很高,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官员。后来到了唐晚期,土藩势力逐渐强大,多次入侵到大渡河东边,唐朝组织兵力反击,在犬牙交错的战争中,东女国的这些遗留部落,为了自保就采取两面讨好的态度。

后来,唐逐渐衰落直至分裂,土藩也渐渐灭亡。土藩崩溃后,曾经被他们统治的青藏高原重新回到了原来的部落时代,唐代分裂后,也没有力量统一管理,到了后来的元明三代,对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统治很薄弱,因此基本没有史料记载,一直到清代才把土司制度健全。而东女国的遗留部落有些由于靠近交通要枢,受到外来化的影响,女王死后没有保留传统习俗,逐渐演变成父系社会,而有一些部落依旧生活在深山峡谷,保留了母系社会的痕迹。

为什么东女国的习俗能够保留到今天呢?

任新建认为,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这个地区至今仍旧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痕迹,是适应当地生产环境的需要,这个地区处于高山峡谷之中,生产条件差,土地、物产稀少,如果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娶妻结婚后要分家,重新建立一个小家庭,以当地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承受,生产资料分配不过来。而且地处封闭的深山峡谷,和外界交流几乎隔绝,不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家万建忠教授也认为,一定的生产力,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与之相配,在这种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相对封闭的地方,劳动强度不大,居民自给自足,男性的优势得不到充分的显示,女性掌握着经济大权和话语权。

另外还有一种深层的社会心理因素,保持母系氏族制度,表明了人们对过去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一种追念。

根据任新建的考察,历史上的东女国就处在今天川、滇、藏交汇的雅砻江和大渡河的支流大、小金川一带,也是现在有名的女性文化带。“而扎坝极有可能是东女国残余部落之一,至今保留着很多东女国母系社会的特点。”任新建说。扎坝过去是一个区,现在有7个乡,5个乡在道孚县境内,2个乡在雅江县境内,一共生活着将近一万人。任新建在扎坝调查时发现,女性是家庭的中心,掌管财产的分配和其他家庭事务,与东女国“以女为王”相似,有的家庭有30多个人,大家都不结婚,男性是家中的舅舅,女性是家中的母亲,最高的老母亲主宰家中的一切。“很明显是母系社会的残余,经过现代社会的冲击,已经和原始的母系社会不完全一样,只是保留了一些基本特点。”任新建说。

丹巴梭坡-东女国古都所在地

扎坝人依然实行走婚,通过男女的集会,男方如果看上了女方,就从女方身上抢来一样东西,比如手帕、坠子等,如果女方不要回信物,就表示同意了。到了晚上,女方会在窗户边点一盏灯,等待男方出现。扎坝人住的都是碉楼,大概有十多米高,小伙子必须用手指头插在石头缝中,一步一步爬上碉楼。

此外,房间的窗户都非常小,中间还竖着一根横梁,小伙子就算爬上了碉楼也要侧着身子才能钻进去,就好像表演杂技一样,这个过程要求体力好,身体灵活,这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选择。第二天鸡叫的时候,小伙子就会离开,从此两人互相没有任关系。男方可以天天来,也可以几个月来一次,也可以从此就不来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叫做“甲依”,就是伴侣的意思。女方可以同时有很多“甲依”,但也有极少数姑娘一辈子只有一个“甲依”,两个人走婚走到老。

女方生小孩后,“甲依”一般都不去认养,也不用负任何责任,小孩由女方的家庭抚养。但奇怪的是,当地的小孩一般都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

标签:

更多文章

  • 司马懿为什么不愿与诸葛亮争雄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晋书·宣帝纪》里写道: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衛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後亮複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

  • 她本是印度的宠儿,不做公主做起了间谍,致命弱点反而成护身符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二战期间,英德之间曾展开间谍大战。1940年,纳粹入侵法国,巴黎陷落,努尔随家人逃往英国。不久,英国皇家空军特别行动署相中了她良好的语言素质,决定把她招为特工。她是一名身份特殊的女间谍——印度公主努尔·艾娜雅特·汗。但是,这个间谍大概是最不像间谍的间谍了,努尔在情报工作中频繁的出现错误,但几乎每次都

  • 神秘一人——揭秘谁是诸葛亮的老师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诸葛亮是一介文人,初出茅庐就明见三分,但是这只能说明他是一位喜欢钻研时政的青年,其本质和现在众多2b青年们没有区别,只不过考虑到三国时期资讯不发达,诸葛亮凭几乎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青老年聊天打屁就能准确预见之后十几年的情势也算是天赋高超。而后诸葛亮被三顾出山,虽然被刘备看重也只不过安排点小事

  • 三国时代搞“野蛮拆迁”可谓花样百出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提起野蛮拆迁,恐怕许多人都要摇摇头的。这种贴着强暴民意性质的官方运动,翻开中国封建时期的任何朝代,似乎都是司空见惯的。譬如,千古一帝康熙同志,为了对付雄踞台湾的南明王朝,也曾摆出坚壁清野的姿态,强行号令福建沿海百姓内迁,一时间,死伤无数。当然,我们把目光移到熟悉的三国时代,自然也能寻到强拆的影子(其

  • 唐山大地震40年回首: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许,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悄然袭击了我国的北方工业重镇唐山,造成逾24万人遇难,16万多人受伤。图为地震发生后整个唐山镇变成了一片废墟。因为地震严重变形的铁轨。灾难发生之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飞奔赶赴唐山,救援同胞。灾难虽然十分严重,造成的损害也非常巨大。但在

  • 吴三桂为什么投清之后又叛清?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宋佩等编著的《大清王朝历史之谜》中的〈吴三桂投清之谜〉。该文开首给吴三桂的定性是:“吴三桂一生,身经两朝,历事三主,朝秦暮楚,反复无常,完全是个地地道道的野心家,阴谋家,他的一切行动和策略都是为了卑鄙的小我。在他投降清朝这个重大问题上,尽管还存在很大争论,但视吴三桂为民族败类的定性还是比较清楚的。

  • 狄仁杰遇到困难问元芳,清朝县令遇到难题,就问神仙,真的如此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元芳,你怎么看?大人,此事必有蹊跷。这是电视剧里,狄仁杰的查案方式。那几年,竟成为人们的口头禅,颇火了一段。狄仁杰有事难决问元芳,如今的人内事不决问老婆,外事不决问搜索引擎,那清朝的,有人断案难决,问的是谁呢?居然是神仙!清朝进士汪辉祖著有数本书,皆言当师爷也就是幕僚——放在春秋战国,那就是门客——

  • 搞不懂,纳粹的袖标为什么不直接缝在衣服上,多方便?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看多了纳粹德国的图,很多人都说他们的军服好看。我审美能力有限,好不好看不知道,只是觉得很多纳粹着装时,会戴卐字袖标,为何他们不直接把它缝在衣袖上呢?这样多方便啊……毕竟,也不是所有人记性都好,要是不一小心忘记戴了,不是很糗?欢迎关注屏山石(时评、历史、娱乐)

  • 毛主席为什么非要赶走亲密友人司徒雷登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司徒雷登,因为毛泽东的一篇雄文《别了,司徒雷登》而名闻天下。1949年他以美国驻华大使的身份离开大陆,也象征着美国与中共的关系开始陷入僵局。那么,毛泽东当年为什么一定要赶走司徒雷登,进而与美国政府交恶呢?美国总统特使,经济合作总署署长保罗·霍夫曼、蒋介石和司徒雷登在晚餐招待会上。也许,历史上很少有这

  • 他是历史上最傲娇的名人,竟然嘲讽除了自己的一切事和人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的傲娇的名人,他们傲娇起来,那个嘴脸,让人看了真是恨不得上去狂揍一顿,仿佛是天生的嘲讽相。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应该是段子手王尔德!他的傲娇不是一般的人能比的上的。王尔德出生在19世纪的爱尔兰,是那个年代最伟大的艺术家和作家之一,是19世纪80年代的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