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皇后过生日有多气派?揭秘末代皇后婉容的生日派对

皇后过生日有多气派?揭秘末代皇后婉容的生日派对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917 更新时间:2024/1/7 12:34:26

今天过生日再怎么豪华也都是那些套路,那么在古代的时候最有钱的人家皇族是怎么过生日的呢?婉容作为末代皇帝的正牌妻子生日会有多气派呢?

群星闪烁,月光如水。

夜深了,婉容斜倚书案,无言地伴守着孤灯。明天是她的生日,她却感到了一阵阵腻歪,活着有什么劲?太累了!可是,明天的生日还是要出场,活像演戏给人看呢。自己不愿上场,可是旁人不答应呵!

枯燥的宫廷生活,像演戏,也需要表面的虚荣和敷衍。

“千秋节”,早在前几天就已经准备就绪了。殿里依序摆上了金瓜、朝天灯等贵重摆饰,显得金碧辉煌。清早起了床,她尝过几口点心,就开始梳洗打扮。富妈郑重其事地给她穿上了龙袍,佩上了平时极少戴的凤冠。溥仪却没有任披戴,只穿着一身西服就来到了婉容屋里,与她有一句无一句地闲聊。

十一点钟刚过,太监一声呼唤:“传膳……”

大盘小碗递了上来。祝寿的酒宴也没有什么十分特别,最罕见的是桌上摆置的四大碗以燕窝码放的“万寿无疆”四个大字,活灵活现。虽然这句源于《诗经》上的辞句一般只适用于皇帝,而婉容作为皇后,居然也摆上了如此图案。她的表情显得挺兴奋,仔细端详个没完没了。端菜上桌的太监,满脸笑意地奉迎说:“皇后主子,您吉祥!”

婉容也不多说话,只是笑着点头。餐桌上,只有溥仪和皇后两人共餐,几个太监站立一旁,随时等候呼唤。

午饭后,南府(即宫内升平署,俗称“南府”)便来了四五个奏乐的太监,侍立两边,吹奏着笛子、黑管。以往,南府大凡在宫内唱戏,升平署的总管都要在戏台两侧站着,而这次在皇后殿里两边站了几名乐手,像仪仗似的个个穿着崭新的衣服。随着乐声,婉容在溥仪陪伴下,坐在正间屋的宝座上接受贺拜。

奏乐开始了。“工尺凡工尺溜,工尺凡工尺溜,四合一,四一合一……”委婉的乐声,回旋在屋内,动听悦耳。

太监大总管张谦和打头儿他在宫廷的地位就像当年的小德张,所以人称“大德张”,一进门,就跪伏地上,带头一声:“皇后主子!”然后,跟着进来的太监一齐喊道:“万寿无疆!”

紧随张谦和后边的是溥仪的几个妹妹,另外还有宫外的太监,再下边是本家府里的太监、亲随等人,鱼贯而入,逐一在婉容面前跪下,然后行“三跪九叩”之礼。

接下来,是溥仪宫里的太监和亲随依次进殿。打头的是太监总管邵祥清、二总管冯俊臣,还有御前太监五六个人(大多是顶小太监的名字进的宫),仍然是叩首、齐喊“万寿无疆!”……

此后,就是各宫的“回事”来贺寿,领头的是赵兴振,也是进殿后就齐喊:“皇后主子,万寿无疆!”接着,跪拜叩首后,纷纷一掸袖,倒退着走了出去。

按规矩,皇后始终仅点点头,并不说一句话。溥仪在殿里也不坐下,只是侧站在一边既没言语,也不答礼。

“皇后主子,永和宫的首领太监来给主子贺寿!”奏事处的太监,跪在门口奏。

婉容一点头,奏事处的太监忙传:“进殿!”永和宫的首领太监到了殿内磕头,跟随来的小太监则在殿外磕头。这是祝寿的最后一拨。

孙耀庭叩拜完,早就与另外一个伺候婉容的太监寿先侍立一边,随时准备听喝儿。

婉容并不吝悭,早在寿日前几天,她就吩咐赏给各殿太监每人一份“尺头”。那是卷着的一尺半多宽的一块布,可以做大褂和其他衣裳。如是夏天,一般赏“罗”,秋天赏春绸,冬天则赏一件单衣。几个太监悄悄议论说:

“如果再晚几天过生日,到了冬天,赏件衣裳那多省事呀,省得再去做喽。”

“你尽说这些没用的话,皇后主子的寿日哪儿能由着咱们哪!”

这次朝贺,连端康主子、荣惠皇贵太妃、敬懿皇贵太妃等各宫的太监纷纷前来叩拜。一拨接着一拨,整整热闹了一天。

晚膳,仍是溥仪和皇后婉容一起吃。两张八仙桌拼在一处,二人在桌子两侧相对而坐。照例先上来一个太监,端上了漱口水,又一个太监端上了洗脸水,两位主子洗漱完毕,孙耀庭这才一声:“传膳!”

转眼间,二十多道菜一个一个地端上了桌。按规矩,膳房的太监不能进屋,只提着食盒子到门口,由婉容宫内的太监接过食盒,传到殿内,再由孙耀庭监督摆桌。他站在桌边,一边指点着小太监上菜,一边照应着溥仪和婉容两位主子。

晚膳后,溥仪带着随身太监回了殿。婉容这一天的祝寿庆贺才告结束。

皇家的气势大概也只有那个年代才有了,虽然形势都是老旧一派了,却依然保留着皇家的尊荣。

标签:

更多文章

  • 唧唧复唧唧说的是木兰织布的声音?大错特错!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木兰诗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被选入课本的经典篇目,也是我们要求背诵全文的。那么《木兰诗》的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唧唧”是什么声音,很多人不假思索的就会说织布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标准答案啊。但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实已经写在接下来的两句里:不闻机杼声,

  • 北宋灭亡后名妓李师师下落不明 她究竟去哪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宋徽宗赵佶一生生性轻浮,嗜好女色如命,徽宗的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但是与这些妃子日夜缠绵,朝夕相拥,再绮丽的景致眼熟了也不再新奇。一日,他闲得无聊,在一个团扇上提笔写了“选饭朝来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十四个字,忽然文思枯竭,让一位大学士续下一句。那人特别会揣摩徽宗的心思,就续了句“人间有味俱尝

  • 雍正真的是杀死自己亲生儿子弘时的真凶吗?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清朝剧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情节,雍正为了让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登基,竟然杀死了自己的第三子弘时。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都是亲生儿子,为什么雍正要杀死弘时呢?历史上的雍正真的是杀死弘时的真凶吗?雍正帝登基后不久便决定立储,当时皇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都有希望入围。弘时年龄最大,按古代帝王

  • 九王夺嫡,雍正上位的真实原因难道是不争?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九王夺嫡,雍正险胜,很多人认为四爷的上位靠着是与众不同的“不争”,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最终荣登大宝,这个说法看似符合当时的环境,也符合四爷为人处世的作风,但在逻辑上还是有些问题,这绝不是康熙传位四爷的主要原因。今天,笔者不想给列位看官炒现饭,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混乱局面,看看皇位究竟让谁继承

  • 揭秘刘邦和朱元璋 谁的皇位来得更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然他们的皇位,谁的来得更正呢?先说刘邦。本来是秦朝的亭长,小公务人员。县令派他送囚徒到骊山劳役,路上逃亡了很多。于是干脆把他们都放了。不愿走的,跟他起兵。然后,什么斩白蛇啊之类的神迹就出来了。不过咱的重点,不在这些神迹,咱们只说人话。起兵之后,投奔项梁,跟项羽

  • 杨广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一处在陕西一处在江苏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大家眼中杨广是历史上最糟糕的帝王,可是当我们抛开对杨广的偏见去认真了解历史,才会发现隋炀帝在位也做了很多的贡献,比如开阔领土,修建大运河等等。除了这些,其实隋炀帝杨广的诗词也是堪称一绝的,直到今天很多诗词都被历史学家与文学家所称赞。所以当我们真正去探索历史的时候,才发现隋炀帝的两面性。如今我们想要

  • 刘邦的狐朋狗友为什么却都是治国将相之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西汉初年,开国君臣刘邦及其主要大臣都出身寒微,被赵翼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开国皇帝刘邦本人,原来只不过是秦朝的一个亭长而已,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派出所所长。他的家族也并不显赫,甚至连其父母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只是称呼刘邦的父亲为刘太公,也就是刘老爷子。西汉功臣第一的萧何,不

  • 为了买相机慈禧竟然答应给洋人割地?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相机这个东西在今天也算是生活追求的一种,但是说贵也有很贵的,说便宜也有很便宜的。在清朝末年时,慈禧也是个很喜欢拍照的人,她也看上了相机这个东西,可是她买相机的代价却非常的高。本来是想多花几两银子把这个相机买下来,但是洋人却说我不卖,唯一的要求是割地换它,当时的慈禧也没多合计,毕竟大清疆土众多,不差那

  • 期期艾艾这个词竟然和邓艾有关,为什么期期艾艾是指口吃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邓艾这个人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一定不陌生,但是最近这个人比较火的原因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对这个人的塑造,因为剧中邓艾恪尽职守,成功圈了不少粉丝,也因为这个人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有关于他的历史也被翻找了出来,大家会发现这个邓艾竟然是个口吃,而且还因为口吃留下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是期期艾艾,那么为

  • 曹操都干过盗墓的事儿为什么项羽刘邦却不敢盗珍宝无数的秦始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创业阶段最怕的就是没钱,像曹操这样还不算是白手起家的人最后都走上了盗墓的行业来维持军队的运营,为何项羽和刘邦当年竟然没干过盗墓的事儿呢?要知道秦始皇作为开天辟地第一个皇帝,陵墓里的陪葬可都是珍宝啊。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继承历代祖先意志,率领手下百万秦军横扫东方,灭六国,成就统一大业。一时间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