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雍正真的是杀死自己亲生儿子弘时的真凶吗?

雍正真的是杀死自己亲生儿子弘时的真凶吗?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29 更新时间:2024/1/17 5:04:56

在清朝剧中,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情节,雍正为了让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登基,竟然杀死了自己的第三子弘时。这是怎么回事呢?同样都是亲生儿子,为什么雍正要杀死弘时呢?历史上的雍正真的是杀死弘时的真凶吗?

雍正帝登基后不久便决定立储,当时皇三子弘时、四子弘历、五子弘昼,都有希望入围。弘时年龄最大,按古代帝“立长不立贤”的规矩,弘时应该是最有希望成为接班人的。可是在几个皇子中,四子弘历的表现却要明显胜过他的哥哥和弟弟。

为了避免康熙朝“九子夺嫡”事件再度重演,雍正想出了秘密立储制度。即把皇位继承人的名字写好,封存于匣中,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除了皇帝本人外,谁也不知道储君是谁。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皇子之间为夺取皇位而发生的残酷争斗,对稳定政局具有一定作用。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四子弘历的表现愈发突出。朝中的大臣们在私下也都认为,弘历必将成为雍正帝的接班人。这让身为哥哥的弘时就坐不住了。于是他就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比如说他八叔当年那么优秀,但最终还是他的父皇继承了皇位。言下之意就是弘历优秀又如,皇位应该给他这个兄长继承才对。

如果是其他言论还好,可是弘时谈到了自己的八叔,即当年的廉亲王胤禩。他是当时和雍正争夺皇位时的死对头,后来被雍正帝圈禁致死。可以说胤禩这个名字在雍正朝成了禁语,弘时却不识时务的跟下面的人反复提及。这彻底触怒了雍正,于是以“放纵不谨”的罪名将弘时削去了宗籍。

曾任清史馆协修的唐邦治先生在《清皇室四谱》一书中指出:“皇三子弘时……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刻,以年少放纵,行事不谨,削宗籍死,年二十四。”以唐先生的观点来看,雍正无疑就是杀子的元凶。可是,弘时早在雍正四年(1726年)二月十八日已被削除宗籍,至五年(1727年)八月才去世。《清皇室四谱》中将削籍和死亡时间混为一谈,足见记载有误。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既然雍正选择了弘历成为接班人,那完全可以通过抬升弘历的地位,并打压弘时就可以了。完全犯不着为了让一个儿子平稳接班,而要杀掉另一个儿子。

此外,弘时死后,其妻董鄂氏、妾钟氏也都没有遭到任何处罚。如果是雍正杀死弘时,按照清代处罚的原则,弘时的妻妾必然也要遭到连坐处罚。

所以雍正并没有直接杀死弘时,而是剥夺了弘时夺嫡的希望,这或许让弘时陷入了极大的苦闷和压抑之中,最终导致了病逝,雍正虽然没有直接赐死,但是也只最大的幕后推手。

标签:

更多文章

  • 九王夺嫡,雍正上位的真实原因难道是不争?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九王夺嫡,雍正险胜,很多人认为四爷的上位靠着是与众不同的“不争”,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最终荣登大宝,这个说法看似符合当时的环境,也符合四爷为人处世的作风,但在逻辑上还是有些问题,这绝不是康熙传位四爷的主要原因。今天,笔者不想给列位看官炒现饭,我们不妨冷静地分析一下当时的混乱局面,看看皇位究竟让谁继承

  • 揭秘刘邦和朱元璋 谁的皇位来得更正?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然他们的皇位,谁的来得更正呢?先说刘邦。本来是秦朝的亭长,小公务人员。县令派他送囚徒到骊山劳役,路上逃亡了很多。于是干脆把他们都放了。不愿走的,跟他起兵。然后,什么斩白蛇啊之类的神迹就出来了。不过咱的重点,不在这些神迹,咱们只说人话。起兵之后,投奔项梁,跟项羽

  • 杨广死后究竟葬于何处?一处在陕西一处在江苏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大家眼中杨广是历史上最糟糕的帝王,可是当我们抛开对杨广的偏见去认真了解历史,才会发现隋炀帝在位也做了很多的贡献,比如开阔领土,修建大运河等等。除了这些,其实隋炀帝杨广的诗词也是堪称一绝的,直到今天很多诗词都被历史学家与文学家所称赞。所以当我们真正去探索历史的时候,才发现隋炀帝的两面性。如今我们想要

  • 刘邦的狐朋狗友为什么却都是治国将相之才?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西汉初年,开国君臣刘邦及其主要大臣都出身寒微,被赵翼称之为“布衣将相之局”。开国皇帝刘邦本人,原来只不过是秦朝的一个亭长而已,充其量相当于今天的一个派出所所长。他的家族也并不显赫,甚至连其父母的姓名都没有留下来。司马迁在《史记》之中,只是称呼刘邦的父亲为刘太公,也就是刘老爷子。西汉功臣第一的萧何,不

  • 为了买相机慈禧竟然答应给洋人割地?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相机这个东西在今天也算是生活追求的一种,但是说贵也有很贵的,说便宜也有很便宜的。在清朝末年时,慈禧也是个很喜欢拍照的人,她也看上了相机这个东西,可是她买相机的代价却非常的高。本来是想多花几两银子把这个相机买下来,但是洋人却说我不卖,唯一的要求是割地换它,当时的慈禧也没多合计,毕竟大清疆土众多,不差那

  • 期期艾艾这个词竟然和邓艾有关,为什么期期艾艾是指口吃呢?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邓艾这个人熟悉三国历史的人一定不陌生,但是最近这个人比较火的原因是《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对这个人的塑造,因为剧中邓艾恪尽职守,成功圈了不少粉丝,也因为这个人吸引了大众的注意,有关于他的历史也被翻找了出来,大家会发现这个邓艾竟然是个口吃,而且还因为口吃留下了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是期期艾艾,那么为

  • 曹操都干过盗墓的事儿为什么项羽刘邦却不敢盗珍宝无数的秦始皇陵?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创业阶段最怕的就是没钱,像曹操这样还不算是白手起家的人最后都走上了盗墓的行业来维持军队的运营,为何项羽和刘邦当年竟然没干过盗墓的事儿呢?要知道秦始皇作为开天辟地第一个皇帝,陵墓里的陪葬可都是珍宝啊。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继承历代祖先意志,率领手下百万秦军横扫东方,灭六国,成就统一大业。一时间拥

  • 古代交通工具缺乏那些离得远的考生迟到怎么办?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关于中国的高考,中国绝大多数的高考生十二年的读书生涯只为了这一朝,所以不论是高考生还是考生的父母对高考都是十分得重视。加上各种高考制度的限制,很多离家远的考生以及父母都会选择到离考场近的地方租房。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于是当今社会就出现了一样东西叫做“高考房”。“高考房”。据说很普通的一间就得两千多;豪

  • 秦始皇陵另有隐情 水银河并不是仿河山而是这个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秦始皇陵是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地宫的深度达到了30米,足足穿过了三层地下水,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建筑。在2002年勘测的时候,还意外的发现了秦始皇地宫上的封土堆上居然存在着严重的汞异常。地宫中真的存在水银江河么?秦始皇的地宫中放置水银又意味着什么?

  • 刘备有遗嘱吗 为什么说诫子书是刘备的政治遗嘱?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蜀汉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刘备征吴兵败,退守白帝城。次年,即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于白帝城“永安宫”染沉疴不起,急招诸葛亮星夜来白帝,听受遗命。当时和诸葛亮一起来的还有刘备次子鲁王刘永和三子梁王刘理,留太子刘禅守成都。也就是说,刘备临终,刘禅并不在身边。清人毛宗刚评点“三国”,于此点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