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未解之谜:顾氏三贤相隔数百年为什么葬在一起

未解之谜:顾氏三贤相隔数百年为什么葬在一起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81 更新时间:2024/1/17 18:59:55

随着新版电视连续剧《三国》的热播,三国历史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说到《三国演义》中有名的丞相,大家第一印象一定是曹操诸葛亮,当问起东吴的丞相是谁,相信不少人一定回答不上来。

最近,位于苏州穹窿山景区的小王山,成了不少苏城人关注的焦点,因为相传那里埋葬的“顾氏三贤”,其一就是三国中的吴国丞相顾雍。清道光顾震涛所著《吴门表隐》以及苏州《木渎小志》均记载,顾雍和西汉时的吴侯顾贵、南北朝时期的顾烜,同葬在小王山。

这“顾氏三贤”是何关系?他们为什么会同葬在一起?在历史长河中,他们分别书写了哪些传奇故事?

东吴大帝孙权曾跪拜顾母祝贺

顾雍是三国时期吴国孙权的第二任丞相。自黄武四年(公元225年)六月至赤乌六年(公元243年)十一月,他担任丞相长达近19年之久,是吴国任职时间最长的丞相。

根据江南顾氏研究学会会员、顾雍第56代后人顾俊荣提供的资料显示:顾雍(公元168-243年),字元叹,吴郡吴县人(即苏州)。顾氏是江南名门望族,顾雍从小聪明机灵,少年时曾师从因避怨而隐居于吴的东汉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原名蔡雍)学琴与书法。蔡邕对顾雍的才华十分赏识,认为将来必定有所成,于是将自己的名字相赠。

弱冠之年,顾雍即由州郡官吏表举推荐,开始步入仕途,屡有建树。后他累迁大理奉常,兼领尚书令,总揽直接对君主负责的一切政令,并被封为阳遂乡侯。

黄武四年(公元225年)五月,当时的东吴丞相孙邵病逝后,谁来继任一时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当时,呼声最高的是东吴开国元勋张昭,但是,孙权经过一番反复权衡,却任命顾雍为丞相。

顾俊荣称,根据史料记载,隋朝开考科举以前,朝廷官员都由世族豪门子弟担任。顾雍的六世祖顾琮,汉代时做过尚书。四世祖顾奉,做到颖川太守,顾家在吴地很有影响,因此让顾雍出来当丞相,就有了宗族的威望。而且顾雍任地方官时,所到之处都有政绩,显现出政治才能。此外,顾雍温文儒雅,处世为人低调。就拿顾雍升官封侯那次来说吧,碰上这事,一般人都会喜形于色,急于告诉他人,而顾雍不声不响,家人竟然一点都不知道。就冲这些,孙权也要让顾雍来当这个丞相。

顾雍当丞相后不久,孙权带领朝中大臣亲自前往祝贺,并当众在大庭中跪拜顾母:“恭祝老人的儿子荣升丞相!”几天后,孙权又叫太子到顾宅去庆贺。

在顾雍的精心辅助下,吴国在不长的时间内出现了全面兴盛和繁荣,人称他为“东吴名相”。

顾雍的丞相风格和诸葛亮截然不同

当上丞相后,即使与孙权单独相处时,顾雍也十分注意君臣之礼。他经常察访民间疾苦,提出了不少适当而有效的办法,功绩不小,但他从不居功自傲。他常将了解到的情况及自己的建议主张,暗中报告孙权,如果被采纳,功劳则归于孙权;如果不被采纳,始终不泄露,没有第二个人知道,因此赢得了孙权的器重和信任。

但顾雍并不是一味迎合,在有关国家大事及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他虽然讲话时表情仍很顺和,态度则明朗,从不妥协。

顾雍善于思考,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了许多政见主张,孙权对他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连两朝元老、辅国将军张昭“法令太稠,刑罚微重,宜有所蠲损(减免)”的陈奏,孙权也要询问顾雍,得到证实后才实施。平时,孙权常派中书郎到顾雍处咨询国事举措,顾雍认为可行的,便会立即与来访者相互商量,反复研究推敲,并设宴接待;如果不合意,顾雍即正色改容,默然不言,来访者见此即告退回去。孙权对此则毫不介意。

“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他?

赤乌初年,吴国发生了一件轰动朝野的政治大案。当时有两个担任朝廷中书官职的人,分别叫吕壹、秦博,负责典校各官府及州郡文书,掌管传宣诏命权力。他们的职级并不太高,但正巧当时孙权试图以经济问题为突破口进行吏治整顿,所用之人正是这二位。而吕壹、秦博小人得志,居然作威作福起来,一点儿小事就上纲上线,常常夸大案情,诬陷诋毁大臣。

太子孙登带头反对吕壹、秦博,丞相顾雍等人都向孙权检举揭露,被压抑的朝廷重臣也纷纷出来说话,大将军陆逊、太常潘濬“同心忧之,言至流涕”,潘濬甚至想用剑去刺死吕壹,以除国患。朝野上下一片反对,孙权迫于压力,只得拿吕壹开刀。吕壹被罢官免职,“收系廷尉”。

顾雍亲自前往提审,吕壹也曾诋毁过顾雍,但在审问罪状时,顾雍仍和颜悦色,临走时,他还问吕壹还有什么话要说的。吕壹叩头无言,自知罪孽,心服口服。与顾雍一起去的尚书郎怀叙恨透了吕壹,当面痛骂并污辱,顾雍马上制止,责怪道:“官有正法,何至于此!”此事过后,顾雍也被后人颂称“宰相肚里能撑船”。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种说法。

孙子醉酒被罚“背向壁卧”思过

《世说新语》记载,顾雍教育子孙十分严格,他的儿子、孙子都为官一方,颇有政绩。爱子顾邵被派到豫章做太守,由于操劳过度染病而死。消息传来时,顾雍正在和手下的人下棋,他双手紧握,指甲都把手掌刺破了,血滴在棋盘上,但神色不变落子依旧,还是坚持把棋下完。等客人都走后,他才忍不住用毛巾捂住脸号啕大哭。哭完,愁容散去,神色自若,像没有事一样。

顾俊荣说,顾雍身居高官,除了自身清廉公正外,对家人也能严加管教。有一次,孙权侄女出嫁,女婿是顾雍的外甥。顾雍父子及孙子顾谭前往庆贺,参加喜宴。当时,顾谭的官职是负责选拔官吏的选曹尚书。那天孙权也非常高兴,所以众人都十分尽兴。顾谭喝了很多的酒,一副醉醺醺的样子,曾多次起身跳舞,而且跳个不停。

顾雍见顾谭喝醉了,虽气怒,但因考虑场合与情面,当场不便发作。第二天一早,他就将顾谭叫去,严厉责斥,警告顾谭下不为例,并罚“背向壁卧”,足足一个时辰,才允许他离开。

根据记载,公元242年,顾雍染病,第二年十一月病故。孙权着素装亲自吊丧,谥曰肃侯。孙权死后十多年,景帝孙休下诏称“故丞相雍,至德忠贤,辅国以礼”,并封顾雍次子承袭爵位为醴陵侯。吴国末年,陆凯称“汉有萧(何)、曹(参)之佐,先帝有顾、步(骘)之相。”可见,顾雍在东吴历史上的影响。

“顾氏三贤”之顾贵

他是所有顾氏的祖先

史料上对于西汉时吴侯顾贵的介绍并不多。在《吴门表隐》中,针对顾贵有这样的记载,“汉元鼎五年,从路博德击南越,功封吴侯,始居于吴郡横山。山东范县有顾城,贵所筑也。”

顾俊荣说,顾贵是顾氏的迁吴始祖,说到顾贵的身世,则不得不提越王勾践。越王勾践的第13世孙摇被封东瓯王位,国号东瓯(号东海王),封地乌程(今温州一带)。王位传到14世孙安朱这代,封其为顾余侯,自此顾姓诞生。东瓯王位实行世袭制度,安朱之后又传了四代,传到了顾建手里。顾建生有三子,长子顾省,史籍无考,且无后嗣。次子顾贵继承父兄之职。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东瓯王位传到了安朱第四代后人时,其部族开始受到闽越的进攻,于是向汉求援。汉政府派兵支援,闽越闻讯即退兵。迫于闽越的压力,东瓯这支越人向中央要求内迁,汉武帝就封其为驰义侯,迁其部众于江淮地区。

标签:

更多文章

  • 人有三急,古代皇宫的人上厕所的问题怎么解决?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人生最不能忍的大概就是人有三急,上厕所的问题说来就说,容不得你等一下。现代的人家里必备的就是厕所了。可是我们去过紫禁城的时候不难发现,紫禁城那么大,三宫六院的竟然没有一个厕所。那么大的地方,皇帝妃子太监宫女都生活在这里,没有厕所他们去那里方便呢?其实,故宫里是有厕所的。不过,这个厕所跟普通的房间没什

  • 慈禧将人乳作为美容秘方 人乳真有这么大好处?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在古时候的中国,人乳消费并不少见。早在西晋的时候便出现了人乳宴,清朝乾隆皇帝甚至无一日不服用人乳制成的龟龄集,慈禧更是将人乳作为“美容秘方”。那么,人乳真的有这么大的好处么?在古代,中医把人乳看成是一种有滋补作用的特效药,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部·人乳”条称,人乳气味甘平,有“补脾益肾”之功效。可

  • 慈禧竟然喜欢看小人书?金银珠宝也抵不上一套《聊斋图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慈禧竟然喜欢看小人书这一点却是让慈禧在历史上古板的印象中多了一丝生趣。老佛爷过六十大寿,想必寿礼是金碧辉煌的,但是在那些价值连城的物件中,老佛爷钟爱的竟然是一套《聊斋图说》的小人书。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聊斋图说》,就是清代红顶商人徐润送给老佛爷的一套小人书。这是根据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绘制而成的。

  • 诸葛亮的婚姻是因为政治关系,难怪诸葛亮愿意娶丑老婆?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婚姻一直被传为一段佳话。诸葛亮不嫌弃妻子貌丑还坚持娶她,一直也被认为是不是有什么真爱因素,而后黄月英也一直表现出诸葛亮的贤内助的样子留在了史册中。诸葛亮和黄月英是不是真爱这一点恐怕也难以证实了,但是诸葛亮的婚姻却有很强的政治原因,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黄月英的身世如此惊人。关于诸葛亮的婚

  • 清朝格格身体健康却难以生下子女,这是何解?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格格是清朝贵女的称呼,一般来说,在清朝能被称为格格的除了皇室宗亲的闺女之外,满洲八大姓氏的贵女也能被如此称呼,当然,还有一种被称呼为格格的,那就是是清朝亲王的低阶妾。在清朝,大多数的格格都不育?这是何解?清朝格格的真实婚姻要知道在古时没有怀孕就算你是贵女那也只能给夫君迎娶侍妾,是不是很失望,现实就是

  • 孝庄对康熙一生影响深重为什么死后三十年康熙都不让她下葬?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孝庄并不是第一次辅佐幼帝,在康熙之前就有一个顺治。但是相比起不愿意当皇帝更愿意当和尚的顺治,孝庄和康熙可以说是相依为命,一路相互扶持着走来的。然而有着这样深厚的情谊,为何康熙在孝庄死后三十年都不肯让孝庄下葬呢?难道满清没有死者为大,要入土为安的习俗吗?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75岁的孝庄离开了人

  • 嘉庆帝并不算坏为什么大清还是在他手里衰落了?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嘉庆帝并不算坏为什么大清还是在他手里衰落了?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诸如乾隆原本就败得差不多了,扔给嘉庆的也不过就是个烂摊子。这的确也是一个答案,也有人说,因为嘉庆无能,是的,对于嘉庆来说,平庸大概也是一种罪吧。因为他所坐的椅子,绝对不是一个平庸的人能够坐下去的。嘉庆皇帝的二十多年统治,就

  • 马超的神勇让刘备赞叹不已为什么投靠蜀汉后却遭到冷遇?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马超马孟起向张鲁请命援助刘璋,率军攻取葭萌关,与张飞张翼德在关前大战,不分胜负。刘备爱喜马超神勇,孔明于是设计,逼得马超走投无路,最后在刘备、孔明的说客李恢说服下,斩了监军杨柏,入关投奔刘皇叔,刘备亲自迎接,待如上宾,马超曰:“今遇明主,如拨云雾而见青天。”特

  • 孝庄死前到底留了什么遗愿竟然难住康熙38年?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康熙幼年就没了父母,小小年纪登基为帝的路都是孝庄一路辅佐走过来的,这样的感情可以说是谁都难以取代。孝庄去世前留下了遗愿,康熙无论如何都是会完成的,可是孝庄的遗愿显然难住了康熙竟然38年都不曾解决,这是怎么回事呢?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孝庄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昼夜不离左右,亲奉汤药,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

  • 唐朝为了防止考试作弊采取了哪些防范措施?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在现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关于考生作弊的手段可谓的五花八门,尽管国家也相对于得对作弊的行为采取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但是防不胜防,尽管国家严厉打击作弊的这种行为还是很很多人冒险作弊。今天我们就换个角度来说一下古代是如何防范作弊的。唐代正值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科举考试处于逐步完善与发展的重要阶段,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