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揭秘:顺治皇帝驾崩为什么要董鄂妃的堂妹殉葬?

揭秘:顺治皇帝驾崩为什么要董鄂妃的堂妹殉葬?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1/16 13:54:14

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顺治最钟爱的董鄂妃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在其去世后的那年冬天,顺治也在悲痛中突染天花,没过多久也不治身亡。

顺治弥留之际,大学士熙奉命赶到皇帝病榻旁撰写遗诏。在其自撰《年谱》中,王熙自称所写遗诏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晚,顺治皇帝驾崩归西。

奇怪的是,在顺治遗诏公布后,王熙便将当时所有与遗诏有关的文稿资料全部付之一炬。此后,王熙对遗诏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无片言只语。

更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的是,顺治遗诏中居然有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窬溃不经,朕之罪一也。”

所谓“未能以礼止情”,这话虽然说得委婉,但无疑是对董鄂妃间接的谴责。王熙声称自己拟的遗诏已经过顺治的同意,但以顺治的个性,他应该不会在临终前留下如此对董鄂妃不利的话语,因为这完全是对他们本就为人非议的爱情的一种否定。

那么,顺治的遗诏又是怎么变成了“罪己诏”的呢?

从顺治死亡到公布遗诏中间有四个时辰(古代一时辰等于现在两小时),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推测,“其间必有太后及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而把对董鄂妃的葬礼逾度写进遗诏,显然有有意而为之,估计是反映了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怨恨。

事实上,孝庄太后从一开始就对顺治和董鄂妃的结合并不满意,而顺治的早死,很自然的归结于董鄂妃的原因。丧子之余,孝庄太后脑海里浮现的想必是对“红颜祸水”的一腔怒火罢!

正如《红楼梦》的元春一样,每个后妃的后面都关系着其外戚家族的命运。孝庄太后的愤怒,让顺治的另一个女人、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堂妹),感到了来自内心的极大恐惧。为了浇灭孝庄太后的怒火以保全自己的家族,贞妃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为顺治殉葬,以换取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家族的宽恕。

是年,贞妃才刚二十出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和丈夫。更可悲的是,贞妃从来就没有像堂姐一样获得过顺治的爱情和所赋予的显赫地位。但是,当一切都结束时,她却要为顺治和董鄂妃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付出代价,做他们爱情的殉葬品。

贞妃的死亡,历史上通常叫做“从殉”,这也是中国历史一种极为丑陋的古老制度。可惜的是,贞妃虽然从殉,尽管后来被康熙追封为皇考贞妃,但贞妃死后依旧备受冷落,名分及合葬的哀荣都与她无关。

后来,康熙为嫡母慈和皇太后(即顺治之孝康章皇后)营建孝东陵地宫时,在地宫中与顺治合葬的只有董鄂妃和康熙嫡母。至于从殉的贞妃,只是另外埋葬在孝陵东边的妃嫔陵寝里。她只不过是葬在孝东陵的众多嫔妃之一,仅此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董鄂妃和顺治骨灰所放的地宫是清东陵中惟一没有被盗过的,这位多情的天子和他的爱人倒是得到了长久的安宁。其他的园寝,就没这个好运了。

天花令顺治暴死,但也给其中的一个皇子带来了好运。这就是皇三子、后来的康熙皇帝玄烨。在顺治驾崩的惊恐之余,皇族后来选中了玄烨作为王位继承人,原因是他已经生过天花并且死里逃生,是为福大命大。

对于殉葬这种行为,康熙皇帝是极不赞成的。其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诏永久禁止殉死的行为。从此后,“妃子从殉”的陋习便在中国皇朝史上永久的消失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明朝知县的"流水账":春节贴门神都记录在案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中国正史重政治而轻财经,因此,在正史里很难找到有详细记录的财政资料。而在一些杂记里,我们不但能发现一些具体资料,而且随意而成的杂记所记录的内容往往会比正史真实,其中明代北京宛平知县沈榜所著的《宛署杂记》就是其中之一。沈榜是个有心人,在万历十八年(1590年)任宛平知县期间留心政务,利用县衙中的第一手

  • 武则天70岁还长眉毛和新牙 究竟有什么奥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很低,加上当时重男轻女的风气非常严重,所以在古代,女性是不被重视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女性当权也是天方夜谭,可是在古代,就有一位女性她不仅成为了朝堂上的当权者,最终也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她具有革新思想,在古代也是一位具有进步思想理念的女性,她就“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故

  • 刘备给凤雏建造的血墓 一千七百多年无人敢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距德阳市以北约十五公里的鹿头关,坐落着一个墓穴,这就是三国时期与诸葛亮齐名的谋士庞统的墓。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四川一个著名旅游风景区,而且还修建了庞统祠堂。它这是一处衣冠冢,由于庞统死时的血衣放在里面,这座墓地也被称为“血墓”,一千七百多年以来都没有盗墓贼光顾。据说这座衣冠冢是当年刘备所建。庞统(17

  • 为什么最终称帝的是李元昊而不是他的父亲呢?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夏景宗即李元昊。李元昊(1003年——1048年),别名曩霄,小字嵬理,党项族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是北魏鲜卑族拓跋氏之后,远祖李思恭,在唐朝时受赐李姓,李元昊继夏国公之位后,弃李姓,自称嵬名氏。北宋宝元元年,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定都兴庆(今宁夏

  • 狄仁杰一年断案近两万 揭其与武则天暧昧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狄仁杰是神探吗?经过各种文艺作品的演绎,狄仁杰俨然成了“中国的福尔摩斯”。在《狄仁杰真相》中,于赓哲将狄仁杰定位为一个很能干的司法官员。“神探要出现场要破案,狄仁杰是个司法官员,他在担任地方及中央司法官员时,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断案上而不是到现场去侦查。我觉得出现场缉拿真凶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是审理卷宗

  • 崇祯皇帝为什么要杀光自己的女儿?有何隐情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说起明朝的十六位帝王,命运最为悲惨的就要数明代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了,崇祯的哥哥天启帝驾崩之后,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继位,年号崇祯,他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任皇帝。崇祯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在位十七年,兢兢业业,克勤克俭,夙兴夜寐,勤于国事,然而在这十七年中明朝的国势却山河日下,水旱灾害,地震山崩

  • 古代贪官为什么杀不完?了解真相后很佩服朱元璋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南北朝时期,西魏有一名大臣名叫苏绰,博学多才且城府极深,宇文泰对其信任有加。两人曾在夜里探讨治国之术,苏绰的一番言论,令宇文泰醍醐灌顶,叹服不已。苏绰说:“皇帝立国安邦的秘密,就是任用贪官。贪官的权力是皇上赐予的,也有把柄在皇帝手中,贪官为了保住好处和害怕皇上除掉他,必然会忠于皇帝。而清官因为清廉而

  • 故宫为什么一到五点后就关门 真的有灵异事件吗?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故宫,俗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宫城,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作为古代宫殿建筑的精华和顶峰,没点传说奇闻也不符合这么大的名头。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人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了故宫,真正了解到了文物背后的故事,知道了有那么一群人在背后默默的修修补补,联系着古今,其所传达的“工匠精神”更是让人

  • 古代禁止杀牛 梁山好汉为什么可以顿顿吃牛肉?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中国古代,汉族人也有违禁食品,那就是牛肉。禁止食用牛肉还被写进了法律,西周规定:诸侯无故不得杀牛。唐朝法律规定:“官私马牛,为用处重,牛为耕稼之本,马即致远供军,故杀者徒一年半。”在唐朝无故杀牛,判处徒刑一年半。宋代的法律也是一样,无故杀牛,判处一年半的徒刑。中国古代为什么禁止杀牛、杀马?耕牛是生产

  • 在原业平:史上最牛花花公子,与3733个女子有染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史上最牛花花公子在原业平在原业平是日本平安时代最有名的风流人物,要说是才子加流氓,恐怕一点不为过。这位贵族公子不折不扣出身豪门,父亲是阿保亲王,爷爷是平成天皇,太爷爷是大名鼎鼎的桓武天皇,他自己也当过一些官职,曾任右马头、左近中将、相模、美浓守之类奇怪的职务。但他可不是块从政的料,花花公子当得比较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