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时期少有的仁德之君-刘禅

三国时期少有的仁德之君-刘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61 更新时间:2023/12/30 10:26:38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君主,相较于曹操有那么多优秀的儿子,却只有一个独子刘禅,因此对这个孩子关怀备至疼爱有加。

对刘禅最直接的印象是一个昏庸无能,胸无大志,甚至于说有点傻的这么一个君主,但是作为一国之君,并且安安稳稳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还真的不得不夸赞这个“傻”皇帝。那么真实的刘禅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1,刘禅脑子有没有问题?

自古以来,很多昏庸的皇帝即使在位之时无所作为,吃喝玩乐,但是亡国之后也是后悔莫及,长吁短叹,像刘禅这样“放得开”的可以说是唯一一个。一句“扶不起的阿斗”,就把刘禅给死死按在了昏庸无能的印象墙上,再加上一个“乐不思蜀”,活脱脱展现了一个没心没肺的刘禅,亡国之后还安乐地享受。我们抛开这两句俗语,首先来分析一下,刘禅的脑子正常不正常。

先从正面刘禅自身来分析,刘禅是刘备在荆州投靠刘表的时候出生的,一直到刘备当上汉中王,立刘禅为王子,刘备称帝后立为皇太子,从来没有说刘禅智商有问题的事情,而且刘禅在刘备死后对刘备的嘱托也是照实执行,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蜀国在他和诸葛亮的配合治理之下,算是慢慢的复兴。所以从历史记载来看,刘禅根本不存在脑子有问题的事情,这个事情可以说是后来的艺术形象的加工,导致人们的错误认识。再从侧面来看,刘备对刘禅的封禅可以看出来,刘禅一直是他心中的第一继承人,刘备从当上汉中王的时刻起,就认定了刘禅当嗣子,即使到托孤的危难之时,对刘禅一直没有什么否定的地方,反复考虑之下,刘禅还是最合适的人选。再从其他的人物评价来看一下,诸葛亮首先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说刘禅是个仁德聪敏,崇尚德行,礼贤下士的人,如果说刘禅脑子有问题,诸葛亮是奉承的话,再这么说刘禅不等于讽刺了吗?所以说,即使诸葛亮是奉承,那么刘禅至少智商不存在问题,行为举止也没有什么不妥,所以刘禅肯定是个正常人。而且是善于做好外部表现的人。说他弱智,纯属谬谈。

2,刘禅与诸葛亮的关系怎么样?

刘备死之前让刘禅事诸葛亮如父,刘禅对诸葛亮有没有事之如父?并没有,刘禅对诸葛亮可以说是敬畏有加,但是并不像父子的关系那般亲切,也没有称呼其为父亲之类的称谓,刘禅即位后把所有事情都交给诸葛亮,而且刘禅不断地给诸葛亮加官进爵,让诸葛亮真正地大权独揽,是对诸葛亮工作能力的信任,他认为诸葛亮能够处理好所有事情,自己并不需要干涉太多,当然也不是不管,对国事方面刘禅也是稍有留意,对诸葛亮北伐虽不是很赞同,但是依然是倾力支持。刘禅对北伐考虑的方面是蜀国自身的国力消耗,并且多年战乱徒劳无功,但是诸葛亮考虑的是天下大势,蜀国图强之略,虽然刘禅比不上诸葛亮的眼光长远,但是也算得上是个仁德有识之君。刘禅对诸葛亮是尊敬的,毕竟是功劳非常大的老臣,而且又是自己的父亲托付国事的大臣,但是刘禅对诸葛亮也是有意见的,主要是政治上见解的不同。所以刘禅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是活在阴影之下,享受着皇帝的生活,却不能左右国家的方向,但是刘禅也是有自知之明,非依赖诸葛亮不可。而诸葛亮对刘禅则是一副谆谆教导的师傅的姿态,从出师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诸葛亮对刘禅寄予的希望是很大的,他希望刘禅能听贤任能,在自己不在之时,能够亲贤远佞,好好地治理蜀国,但是诸葛亮从生到死都没有放权,这也是诸葛亮一个失误,并没有给刘禅带来能力的提升,只想着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所以,刘禅与诸葛亮整体关系和谐,相互之间一个是诲人不倦,一个是恭敬有礼,略有分歧,以刘禅的让步而归于一体,所以说在处理这段关系上,刘禅显得比诸葛亮还要圆滑一点。

3,刘禅有没有能力?

上文中提到刘禅有其能力,一是很好地完成了刘备的托孤时留下的人物,将国家大权悉数转移给了诸葛亮;二是与诸葛亮的相处中,懂得圆滑谦让,诸葛亮说得不好听一点,也算是个权臣,刘禅收刘备托孤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影响,恐怕也不敢对诸葛亮造次。那刘禅还有哪些能力?刘禅为政能力也是很强的,诸葛亮死后,刘禅没有继续北伐战争,而是稳定下来求发展,我们不说刘禅的这一举动对以后形势的影响,就单看刘禅能将蜀国治理地国泰民安,经济复苏的样子,也能体现刘禅的能力,刘禅在诸葛亮死后也是想朝着自己的想法努力,并没有给蒋琬费祎等丞相的权力,不让权力下放,自己也是抓了军权。所以说,刘禅治理国家,维护稳定是有一套的,这一点绝对是学习了诸葛亮的能力,所以诸葛亮夸他聪敏绝对不是阿谀奉承,而是实实在在的聪慧。但是蜀国终究是灭亡了,而且是不战而降,这让人不得不凌乱了,刘禅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刘禅有一些致命的缺点,首先是观点立场不强,刘禅并没有对兴复汉室有非常高的认同感,他出生较晚,等懂事的时候,刘备也基本是事业的顶峰了,所以刘禅并没有吃过太多的苦,汉室也基本不存在了,对曹魏也没有特殊的敌对情感,兴复汉室的这些理想基本都是刘备和诸葛亮灌输给他的,他自身有可能存在着不赞同的想法也未可知,刘禅后来选择投降曹魏也是因为立场不够坚定,目标观点不够鲜明;再者,刘禅的进取心不强,没有了“汉”这个旗帜的召唤和指引,刘禅的在诸葛亮生前是全力支持诸葛亮北伐,但是诸葛亮死后,马上就想着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不求外部的扩张,只想着修养生息,让国力富强,过上好日子,殊不知,蜀国的发展速度在益州这种闭塞之地,怎么也不可能发展过吴魏,最后,刘禅主见不强,诸葛亮在世时整个被诸葛亮左右,但是死后,先后经历了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是带领蜀国的大臣,外部恐怕真正见识到刘禅本人的并不多,而且到最后竟然被谯周的三言两语将偌大一个蜀国拱手让人,将整整齐齐的军队送给别人任人鱼肉,岂不惑乎!

假想刘备如果在生前就统一了中国,百年之后再传位给刘禅,刘禅必能将整个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富民实,后事评价也必然是仁德爱人之君。而偏偏其继位于最危难的时刻,他没有志在天下的雄心,也没有兴复汉室的理想,只想着将自己的日子过好,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统一来说刘禅的能力是卓越的,刘禅的投降是仁义的,但是对于蜀国来说,刘禅缺乏背水一战的决心,不具备一股不屈不挠的志气,只能被人视为懦弱无能,扶不起的阿斗!

标签:

更多文章

  • 此人是三国第一神童,却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结局比曹冲更惨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有经天纬地之才的人,往往在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这种才华,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能够活久一点,甚至都没来得及长大成人就英年早逝,实在可惜。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神童,在这些神童中有几位早夭了,让我们不免有些遗憾,要不然三国的历史如若有他们的加入将会更加的精彩。所以说,天妒英才这句话一点都没有错。在三国神童之

  • 历史上,玄学为什么能代替儒学成为正统?看曹操跟司马懿瞬间傻眼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玄学顾名思义,是一门非常玄的学科,尤其是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毕竟儒家思想一直是汉族的基础思想,而且玄学真正能够研究透彻的人寥寥无几,能够理解的人不多。关于我国历史上玄学的兴起,有观点这样认为:玄学其实真正兴起于司马氏篡魏之后。其认为,曹操的篡权还能依靠自身的品德与才能获得儒学上的合法性,而司马氏的夺

  • 历史上冤案平反的周期大概多久?没想到答案是这句谚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历史上有太多的冤假错案,许多忠臣名士也是因为仗义执言落得个杀身之祸,不过有些案件会在彻底查清事实之后给与当事人平反,那也是好多年之后的事情了。我和岳飞的一位后代聊天,问到宋朝给岳飞平反的时间。他开出8个日期,从初步昭雪,到发还田宅,到复官改葬,再到赐谥追封,直至追封三代,全程历时99年。首次平反是1

  • “改土归流”说雍正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雍正帝在位期间,虽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丰功伟绩,但是他为日后的大清康乾盛世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一位研究电视剧的朋友笑谈:“80后”眼里的雍正,是《雍正王朝》里的唐国强,而“90后”眼里的雍正,则是《甄嬛传》里的陈建斌。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最怕的就是脸谱化。雍正既不是唐国强饰演的“千古一帝”,当然

  • 古代守宫砂是如何守住处女之身的?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古代有很多习俗完全是愚昧无知的产物,是人们想当然而凭空捏造出来的,完全没有任何依据,因此早就该被时代抛弃了,女性的守宫砂就是其中之一。守宫砂是中国古代人在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点一颗鲜艳的红痣,以验证女人们的贞操。在未婚之前,这种标记一直存在,不会褪色,一旦该女子结婚或与男性发生性关系,它就立刻消失于无

  • 水浒里情商最高的好汉原来是他,曾向李师师施展美男计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燕青是水浒英雄中最特别的一个,他不仅武艺高强,且情商颇高,同时才貌双全,可谓风度翩翩美男子一个。龙生九子,其形各异。水浒传里有很多好汉,有的行侠仗义,有的武艺高强,有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有的城府很深,比如宋江,没见他做多少好事,却博得了很好的名声,号称及时雨;有的天真烂漫,宛如孩童,比如李逵,动不动

  • 孔子为什么要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历史上的奸臣贪官有非常多,但是能像下面这位一样,被历史明确记载,却还得到孔夫子的语言庇护的,可真不多见。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出自春秋《左传》。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图)子曰春秋刘华龙_绘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

  • 曹操一句话,居然害死猛将典韦和长子曹昂,他到底说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勇猛,三国中可不乏勇猛过人之将领,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吕布,但是典韦的勇猛善战可不在吕布之下,不过典韦的下场比较悲壮,也十分惨烈。典韦,陈留人,三国时期的猛士,“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曹操在陈留起兵时,典韦应召入伍,起先跟随陈留太守张邈,后追随曹军大将夏侯惇转战四方,屡立战功,被封为司

  • 中国历史上最“风流”的开国皇帝是谁?隋炀帝望尘莫及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风流天子垂衣坐,越国夫人迎辇回。础柱四围香气涌,错疑手握楚云来。”(《十国宫词》)“珠殿才兴又玉堂,风流天子五蛮方。芙蓉甘菊呼鸾道,无复龙川歌舞冈。”(《十国宫词》)“镂柱香藏廿四仙,南薰殿暖袅炉烟。尧乾汤湿浑间事,赢得风流一代传。”(《清闲供》)诗中提到的这位“风流天子”,就是五代十国时南汉的开

  • 唐高宗李治:我承认我是妻管严,可我也是把搞外交的好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几乎所有的初唐影视剧作品中,唐高宗李治都被描绘成平庸无能之辈,其实他真的很冤枉。老爹唐太宗李世民和老婆女皇武则天,都是生前能指点江山、死后能叱咤荧屏的大牛人。在编剧的眼中,李治生来就是为了衬托他们的伟大。客观的说,唐高宗李治真的不算是一位伟大的君主,不过他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还是有很大的贡献,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