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咸丰在临终前为什么没有效仿汉武帝杀了慈禧以绝后患?其实原因很简单

咸丰在临终前为什么没有效仿汉武帝杀了慈禧以绝后患?其实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13 更新时间:2024/1/13 23:49:42

清朝可以说因为慈禧的存在加速了清朝的灭亡,也是因为她的存在让诸多的百姓陷入战火之中,咸丰在濒死之际的时候其实是想效仿汉武帝杀了慈禧的,可为什么没有那么做?

咸丰继位后,清王朝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内有太平军起义,外有列强虎视眈眈。

面对重重棘手的问题,咸丰没有锐意进取,反而置兵败于不顾,成天沉湎于风花雪月和酒色之中。

在后宫众多的嫔妃中,慈禧算得上是最得宠爱的一个。

慈禧是镶蓝旗人,又是罪臣之女,和其他嫔妃相较,她的出身并不太好。但她生得娇媚漂亮,会唱婉转的小曲,还能识文断字。再加上她又极懂得取悦咸丰,有眼色知进退,这让咸丰对她颇为喜爱。

慈禧的运气真是很好,虽说后宫佳丽众多,但都没能为咸丰生下子嗣,唯有她为咸丰生下了载淳,因此母以子贵,愈发得咸丰专宠。

咸丰纵酒好色,使他本就羸弱的身体每况愈下。再加上太平天国迟迟不能镇压,英法联军又组团来侵略中国。这一切都使咸丰心力交瘁,所以他干脆把批阅奏章的事情交给慈禧,允许她对政事发表意见。

慈禧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学会了军国大事,同时还表现出对政治的浓厚兴趣和才干。比如,就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问题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就是在她的劝说下,得到了清廷重用。

由于清朝祖制“后宫不得干政”,所以慈禧的行径,让满朝文武不满。不过,有咸丰在,众人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随着咸丰的身体越来越坏,他也察觉出了慈禧对朝政的野心。有一次,他对军机大臣肃顺说,这懿贵妃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他日为了皇儿,我当效法汉武帝才是。

1860年,英法联军从天津登陆,顺着运河一路往北京城打过来。

咸丰吓得面如土色,压根没想与英法联军作战,更没想到天子守国门的重任,而是以避暑之名,带着妃子们仓皇出逃,远避热河。

在热河期间,咸丰依然不忘寻欢作乐,纵情声色。

不久,咸丰便病倒在床。眼看不久于人世,他才不得不考虑身后之事。

那时,咸丰一共也就两个皇子。但由于次子夭折,也就只剩下载淳一个皇子,载淳无可争议地成为下一任皇帝

可是,载淳才6岁。

纵观历史,子少母壮,祸乱朝纲的事例可是不少。

所以咸丰犹豫不定,不知如何处理此事。

早就不满慈禧干政的肃顺,见咸丰犹豫,马上向他进言,希望他能效仿汉武帝杀母立子的故事,除掉慈禧,以免为国家带来祸患。

有这么一个问题,早在慈禧还是咸丰帝嫔妃的时候,就已经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当时咸丰还在位,大权在手,当时后宫的妃子,只有慈禧为咸丰生了儿子,他知道慈禧有野心,但并没有杀母立子,这是为啥呢?

首先一点,那就是咸丰对慈禧,应该是有一些感情的,毕竟专宠了十几年,再怎么着,这么长时间的陪伴,也会有一些依赖在里面,在感情上来说,他狠不下心,杀了陪伴他这么久的爱妃。

其次就是咸丰帝本身的原因,他自幼丧母,从没有感受过母亲的爱,所以他也很渴求这样的感情,他不希望自己的悲哀,也同样发生在自己儿子的身上,他也想给自己的儿子,一个自己没有得到的母爱。

当时朝中以肃顺为核心,集结在他身边的朝臣众多。因此,肃顺在朝堂上颇为跋扈。试想一下,清朝历代的权臣如多尔衮鳌拜等人,皆因权力过大,对皇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他不得不防肃顺等人。

可是慈安太后一向柔弱,不喜朝政,她又如何能箝制得了肃顺呢?

所以思前想后,咸丰终于想出了对策,那就是把辅政大臣增加到8位,让他们互相箝制;同时为了平衡权力,他又让慈安和慈禧各持一枚他的印鉴。所有的谕旨,如果没有这两枚印鉴盖章,就等同于废纸。

咸丰为了达到慈禧和肃顺互相钳制的效果,还故意将肃顺提议要杀慈禧的话,透露给慈禧听,以达到慈禧憎恨肃顺的效果。

待做完这一切,咸丰认为载淳应该能安坐帝位无忧了,所以他安心去世了。

可惜咸丰没想到,在他去世不久,慈禧便联合一向不得他重用的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诛杀了辅政8大臣,夺取了政权,开始垂帘听政,从此成为清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被株连九族的时候那些亲戚们为什么跑路?就在家中等着官兵上门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推行了各种各样的酷刑,在古代有一句叫做祸不及妻儿,在此基础上株连九族的刑罚算是极其残忍了,不仅妻儿被连累就连亲戚朋友都被连累,那为什么被株连九族之后亲戚们不跑路呢?族刑发源于战争,在上古时代的各族混战中,战败的一方往往会受到全族集体受罚。根据《尚书》的记载,夏启

  • 为什么说蜀汉政权成也隆中对,败也隆中对?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不过,今天当我们回过头,重新审视“隆中对”的

  •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救出了阿斗 被困的还有刘备的两个女儿 赵云为什么没有救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三国中长坂坡一战中赵云救出了刘婵,在当时被困其实不止刘婵和甘夫人,被困的还有刘备的两个女儿,刘备的这两个女儿当时只有十六七岁。为什么赵云没有救下刘备这两个女儿呢?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荆州,刘备势弱,只能逃跑。在长坂坡附近,曹操的先锋部队追上了刘备。看到曹军追到,刘备吓得丢下老婆、孩子,仅带了数十骑一

  • 唐朝民风开放 女子更是大胆 当时的女人能开放到什么程度?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中国历史中唐朝是最为鼎盛的时期,素有大唐盛世之称,在当时不仅国家繁荣昌盛就连军力也是十分强大的,周边的藩属国都想与之交好。这也是为什么在如今国外一些华人聚居的地方被称之为“唐人街”的原因之一,这也由此可见唐朝对后世的影响。我们都说,唐朝不仅繁荣昌盛而且它的开放包容程度也是空前的。来到长安的外国人只

  • 战国七雄中韩国为什么最弱,韩国没有什么建树 为什么也能被称为战国七雄呢?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韩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存在感最低。秦楚燕赵魏齐的国号,都曾经被后世政权借用过,唯独“韩”没有。假如没有法家名士韩非

  • 元朝名将贤相史天泽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史天泽?史天泽到底是名将贤相还是汉奸?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史天泽是大蒙古帝国和元朝初年著名将领,为蒙古帝国南下攻金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又初为左丞相,治世理政,安邦定国,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史家籍贯为永清,史天泽的曾祖史祖伦是个盗墓贼。他的父亲史秉直听闻蒙古的“太师国王”木华黎统兵南伐,于是招集族人,裹胁当地数千居民,

  • 乾隆年间的德州行宫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行宫是古代皇帝出行时候下榻的宫殿,在全国各地建有多所,可以想象当时给皇帝住的宫殿有多豪华,规格都是按照当时皇家的标注来的,毕竟地方官员如果招待不周可是要被罢官的。德州行宫,本名“恩泉行宫”,坐落在今华联商厦处,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山东巡抚爱必达兴建的,之所以取名恩泉,是因为宫殿旁边有当年燕王

  • 鲁肃为什么向刘备推荐庞统?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庞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道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物,但是却戏份不多。通过他加入刘备阵营,我们能看出当时人才选贤主的一个人普遍规律。庞统是三国著名谋士,他本在吴将周瑜手下担任功曹,周瑜死后成为刘备部下。关于庞统为何投入刘备门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中又反映了古代结盟者之间怎样的

  • 春秋楚国横扫汉东汉西,仅此一国家幸存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楚国是霸王项羽的故乡,由此可看出楚国尚武习俗浓厚,民风剽悍,楚国也曾经一度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强大的楚国,却曾被一个小国家打服了。春秋楚国,是个比较强大的国家。楚武王时期,楚国都城在丹阳。为了扩充地盘,楚武王大举南征。大军所向披靡,每战必胜,将汉水以西,长江以北诸国几乎扫尽。可楚武王准备向

  • 中国哪位皇帝第一个与外国使节握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我们都知道,古代见到皇帝要行三拜九叩之礼,那么在外国使者接见皇帝的时候是要行握手礼还是行跪拜礼呢?这是一个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它的转机出现在光绪皇帝这里。1898年5月24日,光绪帝载湉于北京接见德国亲王亨利,作为光绪帝师的翁同龢,有着记日记的习惯,他记下了当时的情形。光绪帝当时,德国亲王亨利来华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