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元朝名将贤相史天泽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史天泽?史天泽到底是名将贤相还是汉奸?

元朝名将贤相史天泽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如何评价史天泽?史天泽到底是名将贤相还是汉奸?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3/12/18 22:25:23

史天泽是大蒙古帝国和元朝初年著名将领,为蒙古帝国南下攻金立下赫赫战功。后来又初为左丞相,治世理政,安邦定国,是忽必烈推行汉法的主要大臣之一,也是元朝时汉族显贵的代表人物。

史家籍贯为永清,史天泽的曾祖史祖伦是个盗墓贼。他的父亲史秉直听闻蒙古的“太师国王”木华黎统兵南伐,于是招集族人,裹胁当地数千居民,径自到涿州向蒙军投降。木华黎看见有人投降,非常高兴,立即让史秉直在霸州管理附降汉人、女真人、契丹人的家属,为蒙军做“后勤”工作,还提拔他的大儿子史天倪为“万户”。

史天泽,字润甫,是史秉直第三子。此人“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是块冲杀的天生料子。其兄史天倪被武仙诱杀后,史家部曲多亡散。史天泽报仇心切,搜罗大笔金银驮于马上,招兵买马,又得三千蒙古援军,击败武仙手下有名的骁勇之将葛铁枪,乘势破中山,略无极,拔赵州,与二哥史天安会兵一处,并力赶跑了武仙,攻克真定城。

之后,史天泽在蒙古灭金的战斗中捷报频传,打得金哀宗弃汴京逃跑。史天泽一路率军紧追,并在蒲城歼灭了金国宰相完颜白撒手下的八万兵,金王朝算是彻底了完了。蔡州之战,史天泽连日血战,最终逼得金哀宗在幽兰轩上吊自杀。灭金后,史天泽又与蒙军杀向南宋。峭石滩一战,杀溺宋兵数万;寿春之战,他又率蒙古把数万宋军驱入淮水中淹死。

蒙哥汗出兵蜀地,史天泽亲统水军,在嘉陵江三败南宋援蜀的大将吕文德,顺流纵击,夺得战舰数百艘。忽必烈继位后,史天泽扈从北进,被封为中书右丞相。史氏家族的政治军事地位开始确立。随后从征阿里不哥,立功甚多。中统二年夏,史天泽拜中书右丞相后,立即实行他的治国方略。并定省规十条,以保证政务畅通。史天泽知无不为,言必考虑其结果,不强行不能行之事。不禁民所必犯,顺应时势,通变制宜。又协调国相德臣之间的关系,使事集功成,泽被百姓。史天泽在任期间,还罢去了一些诸色差役,统一了赋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李璮据山东叛,史天泽亲受忽必烈诏旨,率军讨伐,最终攻克济南,活捉李璮。因怕李璮被押送大都后胡乱牵扯自己及河北的汉将,史天泽越权就地处决。回大都后,一些儒臣上书,说乱事之起,是由于诸侯权重。史天泽怕忽必烈猜忌汉人,遂上奏:‘兵民之机,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史天泽主动要求解除兵权,“于是史氏子侄即日解兵符者十七人”,看到此举,忽必烈心中暗喜,也为史家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至元元年,元朝加其为光禄大夫,“右丞相如故”。至元三年,史天泽任枢密副使。至元四年,改授中书左丞相。至元十一年,忽必烈下诏派史天泽与丞相伯颜一起统领大军,发起对南宋的最后一击。当大军来到郢州,史天泽患病,返至襄阳休养。忽必烈闻讯,立刻派近侍携葡萄酒相赐,并慰勉说:“卿自朕祖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力多矣。又,卿首事南伐,异日功成,皆卿力也。勿以小疾阻行为忧。”

于是,忽必烈派人护送史天泽回真定养病,派去数批御医为其治病。史天泽回真定后不久就病死,年七十四岁,“讣闻,帝震悼,遣近臣赙以白金二千五百两,赠太尉,谥忠武。后累赠太师,进封镇阳王。”据传,史天泽四十岁开始读书,尤爱读《资治通鉴》,对书中义理理解透彻,对成败是非,常有自己的见解。正是由于读书明史,史天泽“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人以比于郭子仪曹彬。”这位元朝的“郭子仪”,一生谨慎,多谋善断,料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为蒙古军队在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在元朝史书和历代名人中,史天泽的评价是极高的,但是在民间却有许多人将史天泽归为“汉奸”一类。这也是围绕在史天泽一生中,最大的一个争议。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针对此事都议论不休,分站两方,唇枪舌战不休。

所谓汉奸,站的是汉族的一方吗,对于己方族人投降敌方,并帮助敌人对付自己人的说法。在百度百科中定义为,“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汉族败类,后引申为出卖中国利益的卖国贼。”这种说法最普遍的时候,便是抗日战争期间。甚至在现今的许多抗日剧中,汉奸的这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

史天泽作为历史名人,其“汉奸”的评判争论不休,最主要的是其本人功绩挺大,但是也确实从汉族阵营投降到了蒙古族。虽然如今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人,但是在当时蒙古族并未加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所以从“汉奸”的定义来看,原本是汉族宋朝人的史天泽加入到了蒙元阵营,随后调转矛头对付宋朝人,的确当的上汉奸之名。

受限制于当时混乱的时局,辽金蒙先后与宋朝对峙,到了金朝还占据宋朝都城。许多汉族人早在几代前就在他国政权下生活,经过长期的磨合,这一部分已经不属于“汉奸”一类。但是史天泽不同,他们家是从父亲和他们开始才投降蒙元的,所以是汉奸无疑。

然而史天泽这个汉奸,却并不应该遭人诟病。古话有言,各为其主。史天泽在蒙古人手下讨生活,自然会服从蒙古人的命令。在蒙古进攻南宋的时候,史天泽随从作战。不同于犯下杀戮的外族人,史天泽在攻城之时,不会下达屠城的指令。同时在许多蒙古帝国将领想要屠城警示的时候,史天泽每每都会出来劝阻,力阻杀戮,救活了无数的人。若不是有史天泽的存在,因为战争而死的汉族人数至少要翻个倍。今日指责史天泽是汉奸,并对他报以冷言冷语的人,谁能确定自己祖上没有因为史天泽的劝说而留下一命呢?万一还真有,没有史天泽的存在,又哪儿有你呢?

从另一个方面讲,史天泽后来为文臣,也是治世能臣。蒙古帝国是马上民族,也是好战民族。草原民族都有一个共同性,就是征伐。攻打金国、宋朝,乃至于欧洲,蒙古帝国需要的物资储备都不少。尽管后续战争基本靠掠夺当地物资,但是起始物资还是靠中原大地的贫苦农民的。

当时元朝的赋税极重,百姓苦不堪言,还是史天泽慷慨解囊,接济大家。随后将治理赋税之事提上议程,实施轻徭薄赋,在战争中受苦之地才渐渐恢复经济。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史天泽这个汉奸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恶。

标签:

更多文章

  • 乾隆年间的德州行宫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行宫是古代皇帝出行时候下榻的宫殿,在全国各地建有多所,可以想象当时给皇帝住的宫殿有多豪华,规格都是按照当时皇家的标注来的,毕竟地方官员如果招待不周可是要被罢官的。德州行宫,本名“恩泉行宫”,坐落在今华联商厦处,是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山东巡抚爱必达兴建的,之所以取名恩泉,是因为宫殿旁边有当年燕王

  • 鲁肃为什么向刘备推荐庞统?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庞统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道号凤雏,与诸葛亮齐名,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人物,但是却戏份不多。通过他加入刘备阵营,我们能看出当时人才选贤主的一个人普遍规律。庞统是三国著名谋士,他本在吴将周瑜手下担任功曹,周瑜死后成为刘备部下。关于庞统为何投入刘备门下,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解释,当中又反映了古代结盟者之间怎样的

  • 春秋楚国横扫汉东汉西,仅此一国家幸存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楚国是霸王项羽的故乡,由此可看出楚国尚武习俗浓厚,民风剽悍,楚国也曾经一度是春秋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但是强大的楚国,却曾被一个小国家打服了。春秋楚国,是个比较强大的国家。楚武王时期,楚国都城在丹阳。为了扩充地盘,楚武王大举南征。大军所向披靡,每战必胜,将汉水以西,长江以北诸国几乎扫尽。可楚武王准备向

  • 中国哪位皇帝第一个与外国使节握手?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我们都知道,古代见到皇帝要行三拜九叩之礼,那么在外国使者接见皇帝的时候是要行握手礼还是行跪拜礼呢?这是一个新旧文化的激烈碰撞,它的转机出现在光绪皇帝这里。1898年5月24日,光绪帝载湉于北京接见德国亲王亨利,作为光绪帝师的翁同龢,有着记日记的习惯,他记下了当时的情形。光绪帝当时,德国亲王亨利来华觐

  • 明朝的一大功劳和一大遗憾,为我们迎来了云南,却错失这里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祖先一步步打下来的,因此有着深厚土地情节的中国人是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寸领土的。云南从唐到宋,近七百余年,经历南诏,大理,和中国俨然有分成两国的趋势。到了元的时候,讨平大理,然而实际控制区域,远不如明朝广大。明朝攻灭元,大都已下,元云南王尤拒命。于是明军攻入云南,元王自-焚。我看

  • 黛玉和宝钗两位标致美人,哪个更循规蹈矩一些?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薛宝钗和林黛玉可以算是大观园里的颜值担当了,两位都是大家闺秀,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那么两个人在思想观念上谁更传统一些呢?林黛玉出身“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是苏州林家豪门贵族大小姐;薛宝钗是出身历代皇商兼儒商的金陵富豪薛家的贵族大小姐。黛玉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宝钗随分从时,端庄娴淑。那么,黛玉和宝

  • 陆游的长寿秘诀,山药配粥,延年益寿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中国历史由于战乱的原因,人们的平均寿命很短,能够活到七十岁就是“古稀”的年纪了,但历史上也不乏长寿的老者,而陆游就是其中最著名的老寿星之一。陆游是宋代著名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注重养生保健的人。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他享年86岁,而且背不驼、腿不颤、耳不聋、眼不花,身体结实,有时还能上山砍柴。陆游能获

  • 土木堡之变后,京城有哪些恶性案件发生?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明朝时期群星璀璨,许多民族英雄的名字像繁星一样挂在夜空熠熠生辉,不过明朝的皇帝还是比较平庸甚至昏庸的,其中亲历土木堡之变的明英宗朱祁镇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土木堡之变”,是改写明朝历史的莫大国耻。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大举入寇,明朝大太监王振“挟帝亲征”,明英宗朱祁镇亲率数十万大军迎敌,结

  • 唐太宗李世民是否修改过史书,他为什么这么做?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史书是记载历史的重要工具,但是掌握社会权利顶点的皇室,在面对真实的历史的时候,往往会有意回避一些不光彩的历史,这就衍生出了一个疑问,皇帝是否会动用自己的权利,命令史官修改史书,以提升自己在后世的声望呢?唐太宗李世民是唐代开国君主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是唐代难得的治国之君。在其统治期间,唐太宗知人善任,察

  • 明朝哪位皇帝没有葬在皇家陵园十三陵内?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我国传统观念中,认祖归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习俗,普通人往往要在去世后葬进祖坟,帝王家更是对于人的认祖归宗非常重视,明朝十三陵就是明朝历代皇帝的群体墓葬,但是却有一位皇帝例外,那么他是谁?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葬入祖坟呢?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