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不幸的帝王:光绪之死成为大清王朝遗存的千古疑案

不幸的帝王:光绪之死成为大清王朝遗存的千古疑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4/1/16 22:02:47

清朝晚期的实际掌权者是慈禧,她前后掌握了三位傀儡皇帝光绪便是其中之一,这位悲惨的皇帝,一生只能屈服于慈禧的淫威之下,最后还落得个被毒死的下场。

1908年七月的一个傍晚,天色渐暗,一位名叫赵士敬的士人与朋友吃完饭后在一起谈天说地,突然窗外有大光亮,同时还伴有隆隆霍霍的响声,似雷非雷,似鸟飞鸟。赵士敬等人急忙出屋观看,只见一颗大流星从西北掠过,声如巨雷,尾长数十丈,光芒耀眼,速度很慢,在哔哔啵啵的爆裂声中,最后飞向东南方向陨落。目睹者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紫微星堕落,恐怕这年要出大事了……

(图)慈禧、光绪与袁世凯天津之会

流星之事,记于时人笔记《十叶野乘》。果不其然,当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晚,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涵元殿黯然离开人世。那天早晨,御医周景焘曾入内看脉,据他所说,当时看见“光绪仰卧在床上,瞪目指口,大概是想吃东西,而那时身边一个太监都没有。就连寝宫里的器皿,也都被太监们盗窃殆尽,只剩下一个玉鼎”。颇为凄惨的是,光绪临终前没有一名亲属或大臣在身旁,等被人发现时,早已死去多时了。

据《清光绪外传》中说,十月初十是慈禧太后的生日,身体虚弱的光绪前去贺寿,进门前,有值班的太监窥见光绪扶着近侍的肩膀做疏松筋骨的动作,大概担心给慈禧太后跪拜时爬不起来。但正要进去时,太监忽传太后的懿旨:“皇帝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取消贺拜仪式。”

原来,慈禧太后当时患有痢疾,拉肚子已有一两个月,她毕竟年事已高,经这么一折腾,也已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快不行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光绪便返回自己寝宫,心情似乎还不错。光绪的脸上表情被监视的太监看到,随后跑去密告慈禧太后说,皇上听说太后病重,脸有喜色。慈禧太后听后勃然大怒:“我不能死在你前头!”

随后的几天里,慈禧太后和光绪的病情都无任何好转的迹象,太监和宫女们一个个脸色阴沉,整个皇宫一片悚然。七月十八日,庆亲王奕劻奉慈禧太后之命前往普陀峪的陵区视察寿宫,也不知道是慈禧估计自己不行了,还是觉得光绪不行了,或者觉得两个人都不行了。

(图)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

七月十九日,皇宫禁门开始增加卫兵,凡是出入宫的人都要检查,当时传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两人随时可能崩逝,宫中气氛非常紧张。二十一日,隆裕皇后去瀛台涵元殿时,光绪早已死去多时,当时竟然无人知道。隆裕皇后心里害怕,大哭而出,奔到慈禧太后那里告知光绪已死。慈禧太后听后,也只是长叹一声——这次她又比光绪稍胜一筹。

随后,光绪的遗体被早已准备好的吉祥轿抬到乾清宫,由于光绪死前没人在身边,当时也没有换寿衣,正当隆裕皇后指挥那些太监七手八脚的安顿光绪遗体时,一太监急匆匆的赶来报告,说慈禧太后也不行了,隆裕皇后惊慌之下,又丢下光绪的遗体,带着太监们急急忙忙往慈禧太后那里赶。当时太监李莲英看见光绪的遗体放在殿中无人看管,心有不忍,便对身边的小太监说:“我们先把皇上弄弄好吧?”最后在李莲英的指挥下,光绪的遗体这才被草草料理好放进梓宫。

就在隆裕皇后为光绪遗体穿衣时,慈禧太后也撒手人寰,死在了中南海仪鸾殿内,终年74岁。慈禧的死亡时间在光绪死去的第二天下午,两者相差不到一天。

《清光绪外传》是清宫野史,不可全信,但也透露了部分的真相。另一位重要的当事人、摄政王载沣则在日记记载:二十日,上疾大渐,……钦奉懿旨:醇亲王载沣著授为摄政王,钦此;又面承懿旨: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在宫内教养,并在上书房读书,钦此;叩辞至再,未邀俞允,即命携之入宫。万分无法,不敢再辞,钦遵于申刻由府携溥仪入宫。又蒙召见,告知已将溥仪交在隆裕皇后宫中教养,钦此。……二十一日,癸酉酉刻,小臣载沣跪闻皇上崩于瀛台。……面承懿旨:摄政王载沣之子溥仪著入承大统为嗣皇帝,钦此。

从时间上看,两段记载有相互补充与重合之处,但宫中密闱,非外人所能探知,其中是否有隐情,只能说是千古之谜。作为历史事实,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这两个大清帝国的权力象征者和实际掌握者在戊戌政变后一直是矛盾重重,虽然他们在血缘上为伯母侄子及娘姨外甥的血亲,但在政治上,他们又是竞争对手。在这场皇宫的权力斗争中,光绪从小就处于劣势,在最后的十年中更是郁郁寡欢,饱受打击。到最后,两人的竞争变成了身体和生命存续的竞争,体弱多病的光绪和年迈衰败的慈禧展开了一场时间上的持久战。

1908年,两人都意识到自己不行了,但都盼着对方先死。十月十六日,慈禧太后与光绪在西苑勤政殿召见大臣(也是最后一次),据那天被召见的新任直隶提学使傅增湘说,“太后神态疲惫,据说几个月的痢疾腹泻不止。而皇上脸色晦暗,说话声音无力,靠座位中间垫了几个靠枕,才勉强支持”。看来,两人在这个马拉松式的争夺中都已是筋疲力尽,随时都有可能会倒下。

很可惜,先倒下的却是光绪。无可否认,光绪的一生是不幸的,正如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中说的,“缅怀先帝御宇不唯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人生苦短,血色残阳,也许只有死去,光绪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图)儿时光绪骑马照

光绪终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而死亡之日又恰好在慈禧咽气的前一天。对此,朝野人士议论纷纷,猜测里面可能的隐情。据《清宫琐谈》(清宫太监的回忆录)中说:“光绪在弥留之际,当时在瀛台侍疾者共六名,其中两人饿死,剩下几人食不果腹,“因饿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绪在死前曾在床上召唤医生周某,周某见光绪两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知道光绪是饿急了,但环顾周围,实在是没有吃的。后来,光绪帝便渐无声息了。

功也曾谈及其曾祖溥良的一件往事:当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传出“快不行了”的消息后,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和其它相当级别的官员也都昼夜守候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之外,以防不测。大臣们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就举哀发丧。由于慈禧太后得的是痢疾,从病危到弥留之际的时间拉得比较长,守候的大臣们时间久了,都有些体力不支,便也顾不得大臣的礼仪,或坐台阶上,或依靠在廊柱边,大家一副疲困不堪的狼狈相。就在宣布慈禧太后“驾崩”前,溥良见一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寝宫中出来,他便上前问这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说:“这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满语“酸奶”的意思)。”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帝驾崩了。而这边屋里的那位还捱了一段时间才算完,也不知道里面是真死了,还是密不发丧,非要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帝决不会轻饶了他,所以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帝毒死。这种说法虽貌似事出有因,但以袁世凯当时的势力毕竟难以接近宫廷,因而也没有什么可信度。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真实情况是这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刘备最开始蜗居在小沛,这是一个小小的县城,地盘就这么大根本无法施展拳脚,因此才向刘表借了荆州,谁知却一借不还,历史上对此众说纷纭。借半个南郡被夸张成“借荆州”,制造这种舆论的动机何在?“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成了一句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刘备的信誉因此大打折扣。《三国演义》说到“三气周瑜”,多围绕荆

  • 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原来姓-诸葛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时期有许多显赫的姓氏,它们的家族中除了很多优秀人才,例如夏侯,袁氏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三国时期的名门望族诸葛家族。三国历史为人们熟知,三国英雄故事广为流传。那么,三国哪个家族最显赫呢?是荀家?王家?夏侯家?陆家?都不是。三国里面最显赫的家族是诸葛家。为什么诸葛家能比其他家族更牛?因为诸葛家是所有

  • 明清以来,票行千里,无处不在的“山陕商人”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中国古代有很多成功的商人,他们走南闯北,带动了商业的发展,也使得自己积累了大量财富,今次我们就来聊一聊陕西、山西两地的商人。从明朝开始,京杭大运河成为南北物资交流的主动脉,两岸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以徽商和晋商为代表的“商帮”纷纷到这里,抢占商机,分攫市利,使这一区域逐渐形成了以运河为商品流通主干线的城

  • “其若不才,君可自取”,诸葛亮为什么没有废掉刘禅自己称帝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亲口说出了“其若不才君可自取”,我们不知道这是一句客套话还是真的有这个诚意,但是从现在的结果来看,或许诸葛亮取代刘禅对蜀汉是一件好事。提到三国中蜀汉帝国的灭亡,很多人将责任推在了扶不起的阿斗身上。甚至有激进的观点表示,如果诸葛亮真的取代了刘禅的王位,说不定就一统中原,恢复汉室了

  • 历史上能讨的原配欢心的小三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小三是婚姻中插足的第三者的俗称,也是现代社会才有的称号,但是这个行为在人类社会由来已久,只不过古代男子能将小三正大光明娶回家称为妾室。女人做小三,往往让人寒心,让人不齿。不过做小三,做到极致,倘若能让原配为之动容,帮腔说好话,方才是真女人。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历史上的确有这样的人,此人名叫聂胜琼

  • 民国七大奇案之:鬼市人头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在上个世纪的天津,文玩市场逐渐兴盛起来,在每天凌晨天还漆黑的时候,就有文玩贩子聚集在城楼根,这吸引了大量的文玩爱好者,久而久之,这里不仅贩卖文玩,越来越多的商品也加入到了小贩的列表中来。在天津西广开,总有那么一群人,天没亮就在那儿转悠,等到天亮了,才散了各自回家,有人说了,你说的这是邪教组织吧?不是

  • 李斯其人,不甘于苟且却又死于苟且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说起大秦的兴衰,我们难免会想到秦始皇的功绩,但其实秦国能够实现迅速富强,与李斯有着很大关系。对于大秦帝国的丞相李斯,想来大家都不会陌生,对于他的很多事迹,我们也是耳熟能详。现在有一个流行词叫“苟且”,我想从苟且的角度,再来解读一下李斯的一生。(图)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

  • 洪秀全死后也不得安宁,被挫骨扬灰,侍女全被连累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洪秀全是我国清朝最大,也是历史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领袖,但是这次起义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他也遭到了挫骨扬灰的对待,死后仍旧不得安宁。《清史稿·卷四百七十五·列传二百六十二》有传,本传中用简短的文字记载了洪秀全墓的兴废情况:“是月洪秀全以金陵危急,服毒死。群酋用上帝教殓法,绣缎裹尸,无棺椁,瘗伪

  • 慈禧亲自督办的刺马案,到底造成了如何的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清朝时期发生的大案有很多,但是能惊动朝廷,让慈禧亲自督办的案件却寥寥无几,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的刺马案则更加离奇,那么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案件呢?刺马案作为清朝四大奇案之首,其影响力之大是其余案件无法比拟的。这件案子当时可谓震惊朝野,就连慈禧太后都被惊动,慈禧太后钦点曾国藩为主审大臣。刺马案是一个怎样的

  • 古代妃子做裸体模特,被皇帝处以极刑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裸模是现代艺术的产物,但是如果在保守的古时候,有女子甘愿做裸模,那可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西汉的这位恃宠而骄的妃子,就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据《汉书·广川惠王去传》记载:西汉时期广川惠王刘去的一名妃子叫做陶望卿的,曾经请画工为她画像,画像时“袒裼粉其旁”,充当裸体模特,这是岂今为止,中国有史料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