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此人智谋能臣却一生悲情,曹操刘备曾屈尊求降,他却至死只认一人

此人智谋能臣却一生悲情,曹操刘备曾屈尊求降,他却至死只认一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01 更新时间:2024/1/8 18:58:34

在三国这样的乱世中,想要活下去,除了有超长之才,还要有审时度势的慧眼,以及能屈能伸的性格。

三国时期,绝世谋士层出不穷,但这是个乱世,乱世能成就许多人,也能毁灭许多人,因此,被这个无情的乱世抛弃的一流谋士不在少数,今天,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二十八讲就大家来聊一位令曹操又爱又恨,欲用之却又不能用的人–陈宫

陈宫,表字公台,是东郡东武阳人。山东人自古就是这么的性情刚直,陈宫就是其中典型。他足智多谋,年少时候就与许多海内名士互相结交,因为和曹操从小便是同窗,黄巾之乱爆发时候,陈宫就跟随曹操进行平叛,那时候曹操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校尉,陈宫用他的智慧帮助曹操迅速强大起来。

正巧,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余孽的时候意外战死,陈宫便主张曹操入主兖州,依托兖州四战之地的棘手,通过外交手段不费一兵一卒地占据兖州偌大的地盘,并且还帮助曹操争取到周围诸侯的支持,使曹操得以平定青州黄巾并将其收编为一支生力军。陈宫在曹操的发展早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曹操一直将陈宫视为心腹,然而,好景总是不长。

曹操本身是宦官亲缘出身背景,一些兖州名士就据此评议,认为曹操没有资格担任兖州的刺史,曹操得知后大怒,将这些口不择言的家伙全部斩首,可是,这些人都是与陈宫交好的名士,曹操如此行径,是陈宫觉得自己好像是跟错了主公,这么一个肚量狭小,残忍至极的曹操不应该是自己心中的明主,于是,陈宫心里产生了芥蒂。

很快,曹操得到了一个进攻徐州的绝佳机会,于是,他留下自己还信任着的陈宫留守大本营兖州,自己率领大军征伐徐州。他未曾想到,陈宫见曹操竟然利用自己父亲的死作为征伐徐州的契机,完全不顾及两地百姓的生计,执意发动侵略战争,所以,陈宫下定自己的决心,他要反了。

无巧不成书,曹操东征的时候,吕布因为长安的败仗逃往中原,正好就在兖州附近,于是,陈宫和陈留太守张邈等人密谋,趁夜引吕布进入兖州并奉他为主,一时之间兖州数郡郡守云起响应,曹操辛苦打拼下的地盘,顿时就只剩下了三座小县城。

逼得曹操只得从徐州退军回防。陈宫辅佐吕布与曹操在兖州大战三次,虽然两次打退曹操,还差点令曹操命丧大火之中,可惜,曹军还是棋高一着,最后一战,打得吕布溃不成军,逃亡徐州与刘备联合。

陈宫在后世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可是最终,依旧是在下邳受戮,这主要有两种原因:其一,吕布并非是个明主。吕布就像个天真的孩子,他只知道眼前的利益,屡屡不听陈宫的建议,致使许多大好时机错过不说,还树立的不少敌人。

而吕布和陈宫的关系也并非就是十分融洽,陈宫曾经被指认为合谋反叛吕布的人,虽然吕布以为陈宫过去的功绩不予追究,但是心中还是提防着陈宫,于是,陈宫无法发挥出自己全部的能力;其二,就是陈宫自己的问题。

曹操手下谋士荀攸评价陈宫,虽有谋略但是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思考,所以陈宫的妙计来的慢,然而战机稍纵即逝,片刻不能犹豫。曹操就曾利用陈宫的弱点,成功激化了刘备和吕布的矛盾,使其同盟的关系瓦解,自己从中渔翁得利,不得不说,陈宫虽然智慧过人,但是,应变能力太差,所以,最后他们才会一败再败,为曹操所擒。

不过,纵然陈宫对曹操有诸多不满,曹操还是十分喜爱他的才能。陈宫被抓后,曹操就愿意对他既往不咎,只要陈宫再度出仕辅佐曹操,可是陈宫不为所动,一心只要寻死。

二人的对话十分经典,曹操说:“公台啊,你死了之后你的儿子怎么办?你的老母亲怎么办?你走了以后,他们都会活不下去啊!”陈宫凛然回答道:“我知道以仁治天下的明君,是不会杀别人的儿子的;以孝治天下的明君,是不会杀别人的母亲的。所以,我相信他们会活的很好的。”曹操还是舍不得杀陈宫,陈宫就说:“今日你不杀我,明日我为他人臣子,还是要和你作对的!”曹操一听,心里只好发狠,将陈宫斩首示众。陈宫的母亲和孩子,曹操都看做是自己的一样,所以也就一直由曹操供养着。

这世界就是这样的残酷,即便你智计无双,一旦走错一步路,也就像是步入了万丈深渊,再也回不了头。

标签:

更多文章

  • 刘备始终防着诸葛亮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和诸葛亮,真乃是君臣之间最好的榜样了,互相信任,各为其事,关系还处的非常好,可这毕竟只是小说中的描写,真实情况远不是这样的。诸葛亮在历史上一直备受推崇,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诸葛亮能够忠心事主,甚至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封建王朝自然对诸葛亮的事迹大加赞赏和推崇,并由此激发自己的臣子能够

  • 民国盗墓神器“洛阳铲”是怎么得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随着近几年盗墓小说的风靡,洛阳铲这一盗墓专用器具也被人们所熟知,那么这玩意儿到底是谁发明的呢?“洛阳铲”的叫法太丰富了,但这些叫法没有一个叫得响,没有一个能深入人心的,只有“洛阳铲”一名为大家熟悉。那么,“洛阳铲”这个名称又是谁首先叫出来的?有以下四条趣闻。第一种说法是外地盗墓贼叫出来的。“洛阳铲”

  • 唐高宗仅用5个月,就把割据海东近五百年的朝鲜古国百济“秒灭”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大唐时期,朝鲜半岛上三个国家正打得火热,唐太宗自然是不乐意自家门口这么乱糟糟的,于是决定出面干涉一下这几位小兄弟。对于攻战不休的朝鲜三国,唐朝一开始采取了斡旋调解的政策。(图)朝鲜三国时代公元627年(唐贞观元年),唐太宗借三国使者赴唐朝朝贡之机,分赠朝鲜半岛三国国王以玺书。在给百济王的玺书中这样说

  • 清兵入关,要求留发不留头,哪为什么清人要留小辫子呢?多难看啊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清朝时期与我国其他朝代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人人都剃掉额发,然后在脑袋后面留起一根大辫子,这是少数民族的习俗,不过确实很让人好奇,这样的传统是怎么来的呢?对啊,清朝为什么要留辫子呢?大家知道这是满清入关下的一个命令。当时清顺治皇帝下令,要求各省必须剃发蓄辫,这是清朝国策,不允许妄议,必须执行,不剃发蓄辫

  • 别人都在坑爹,他却被爹坑,所以刘备只好去练摊卖草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看过三国演义的亲们都知道刘备刘皇叔吧,见人先是一句:在下中山靖王之后,以后多多关照。可是,你说你是靖王之后,为啥还在街头卖草鞋呢?这不科学啊,王侯之后,不是都天天吃了睡,睡了吃,没事考考察,坐吃等死吗?这是因为别人都是坑爹的,刘备,是被爹以及爹的爹以及爹的爹的爹们一起坑的。这个要说清楚,得讲讲爹系统

  • 一口气读懂《三国志》原著:亲们不要再被三国演义骗了好吗?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三国,其实说的是三个猛男抢地盘的故事。说话东汉末年,宦官专政,上层社会乌烟瘴气。外戚何太后的大哥何进听了马仔袁绍的建议,准备一个也不能少的干掉太监。狗头军师袁绍出了一个主意,广发江湖救急令,邀请各地大佬入京共襄盛举杀太监,这个事情遭到了曹操的反对,曹操认为,弄死几个太监,派几个户警就妥妥的,有必要请

  • 《水浒传》中功夫最高的三个人只能是他们三个,不服来辩!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各个英雄好汉,那么单论武力,哪一位是最强的呢,这可就不好说了,毕竟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下面是比较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武力值前三。1、卢俊义:s级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卢俊义。他不仅有一顶“枪棒天下第一”的大帽子,战绩上也是高处不胜寒鲜逢对手,在梁山上是大有一览众山小的即视感!具

  • 中国明朝就已经出现了“坦克”,看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制造了一种攻击性极强的武器,给敌军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创伤,这种武器就是坦克。坦克就此成为战斗中必不可少的武器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坦克就立功无数,成为战斗中的利器。在我国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坦克”,但是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坦克,是一种类似于坦克的武器,这种武器被称

  • 明朝皇帝朱棣不太厚道,换着花样打蒙古两大军事部落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我们都知道朱棣是一个很会打仗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武运昌隆打了不少胜仗,可能整个大明都没有比他军事才能更强的皇帝了。朱棣的军事才能也是棒棒哒啊。尤其是对付蒙古军很有一套。好吧,今天就跟亲们聊聊朱棣的军事才能,也就是他怎么打蒙古。说起来,朱棣有点不厚道啦,竟然将蒙古的两大部落瓦剌跟鞑靼换着手打着玩。这是怎

  •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管理结构的现代化历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是一个制度非常完善的庞大帮会,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等级分明,制度明确,完全就是一个成熟的国家机器。1在倚天中,明教传至阳顶天是第三十三代教主。如果按20年一代计算,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也就是可上溯至唐朝。在由唐至元末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明教发展为江湖第一大教,独自一家就可与正道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