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西汉张释之:既是治国良师,又是执法先锋

西汉张释之:既是治国良师,又是执法先锋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684 更新时间:2023/12/28 7:39:37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官员,但是要谈论道西汉时期的著名执法的官员,那么非张释之莫属了。

张释之,是河南南阳人。早年间张释之和兄长张仲一起生活,张家比较有钱,所以张仲花钱给弟弟捐了一个官。于是张释之做了骑郎,可是十年的时间,他一直默默无闻,没有得到升迁。张释之感到很愧疚,毕竟花了兄长不少钱,于是他打算辞官回家。中郎将袁盎闻讯,“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

帝亲自召见了张释之,双方进行了一场谈话,“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汉文帝听后非常高兴,“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谒者仆射是皇帝身边的近臣,能够时常伴随皇帝出巡。张释之很有才能,因此他很快又得到了升迁的机会,“上拜释之为公车令”。

公车令的级别、待遇并不算太高,“秩六百石”,但是作用很重要,“掌殿司马门,夜徼宫中,天下上事及阙下,凡所征召,皆总领之”。上任没多久,张释之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太子与梁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按照规定,任人到司马门,都应该下车,否则就是违反宫卫令,要受到处罚。

太子、梁王那是皇帝的爱子,更是太后的掌上明珠,他们两人地位特殊,根本没把宫卫令放在眼里,而以前的公车令也不敢管。但张释之不一样,他坚持秉公执法的原则,他率领卫士追上了太子、梁王,然后将其扣押,不允许他们进宫。接着张释之进宫,汉文帝上奏,弹劾太子、梁王的罪行。

汉文帝免冠谢罪,说道:“教儿子不谨。”薄太后听说自己的两个宝贝孙子被扣押,赶紧下旨“特赦”,张释之这才将太子、梁王放入宫中。这件事之后,张释之不但没有被贬,反而接连升官,后来被封为九卿之一的廷尉,即西汉王朝的“最高大法官”,负责审理全国的刑狱案件。

张释之在任期间,“守法不阿意”,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审理案件,不惜多次顶撞汉文帝。比如有一次,汉文帝乘车出行,突然有一个人从桥下走出,惊了皇帝的车驾。张释之了解情况后,原来此人是无意之中惊驾的,所以只判了罚金。汉文帝非常生气,认为惩罚太轻,张释之却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过了一会儿,汉文帝称赞道:“廷尉当是也!”

而关于张释之事迹还有许多,例如:张释之任廷尉后不久,汉文帝出行经过中渭桥,有一个人突然从桥下跑出来,使汉文帝驾车的马受了惊。文帝大发雷霆,命令随从骑兵将那人抓了起来,把他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审问了那人,那人战战兢兢地说:“我是长安县的乡下人,来这里听到清道戒严,急忙躲入桥下。过了好久,以为皇上已经过去了,便从桥下出来,却看到皇上的车马、仪仗和卫队正在过桥,连忙回身跑开,实在是不得已的。”

张释之据此奏请判处相应的刑罚,说这个人违反清道戒严的禁令,按罪应处以罚金。汉文帝听了大怒,说:“这个人惊了朕的马,幸亏朕的马脾性温和,假如是别的马,不就把朕摔伤了吗?而你却只处以罚金。张释之说:“法律是天子与天下人所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是这样规定的,陛下却要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无法取信于民了。况且在当时,陛下令人立刻杀掉他也就罢了;如今既然把他交付给我这个廷尉,廷尉是天下公正的象征,一旦出现偏差以后百官使用法律时也都会任意地轻判或重判,那么老百姓就会手足无措了。希望陛下明察!”

过了许久,汉文帝才勉强地说:“你的判处是对的。”又有一次,有人偷了高祖庙内神座前的玉环,被抓住了汉文帝大怒,把他交给廷尉治罪。张释之按照法律中盜窃宗庙服饰物品的处罚条文,奏请将那人在闹市区斩首。汉文帝勃然大怒,说:“那个人胡作非为,居然偷窃先帝宗庙中的器物。朕之所以把他交给你,是想灭他的族。而你却按照通常的法律条文奏请斩首,这不是朕用以供奉先帝的本意。

张释之听了,就脱下官帽叩头谢罪,但仍坚持说:“依照法律条款,这样的判决已经达到极限了。况且灭族和斩首都是死罪,但因犯罪的轻重程度而有差别。如今因为盗窃宗庙的器物而判他灭族,如果万一有愚民盗挖了高祖长陵的一捧土,陛下又将给他们施加什么刑罚呢?”

汉文帝犹豫了很长时间,又与薄太后商量了这件事,这才批准了张释之的判决。

张释之不畏强权,坚持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是他的人格魅力的表现,绝对是汉代的执法先锋。而且小编认为他对汉文帝的教育和指正也对汉文帝的明智统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说他是汉文帝的良师真的一点不为过。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大臣上朝的时候手中为什么会举着一块板子,这块板子有什么用?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在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一些大臣商朝的时候手中拿着一块板子举在胸前,这块板子有什么用呢?在当时这块板子又叫做什么?首先我们要先讲一下什么是朝会,在古代君见臣为朝,臣见君为会,朝会也就由此而诞生了,朝会有两种,一种是大朝,为了庆贺的,在每年的冬至,元旦和重大的节庆之日(皇帝生日)举行,另外一类是日常的朝会

  • 古代走夜路时人们为什么宁肯睡坟头也不去庙里?原因让人意想不到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时候人们出远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一些有钱人可能会雇辆马车,而一些穷人只能步行,那时候晚上的时候露宿荒郊野外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有这么一句话是说宁宿荒坟,不住破庙,这是为什么呢?现代人出门在外的住宿条件非常好,只要兜里有钱,想住什么样的酒店宾馆都有,再不济也不至于夜宿街头吧!首先,古

  • 历史上第一位活着坐上太上皇的刘太公 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他开创了我国古代重要的朝代汉朝,并为其奠基,使它存续了数百年,也为如今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赋予了姓名。刘邦的父亲则是史上第一位生前就当上太上皇的人,那么,刘邦的父亲的结局是什么呢?周赧王三十三年(前282),一说周赧王四十四年(前271),刘邦的父亲刘煓出生在沛郡丰邑,

  • 县令和知县两个官职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哪一个官职比较大一些?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在影视剧中一个地方官有的叫县令,有的叫知县,直接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只是叫法不一样而已,虽说只有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是相差甚远,那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又是哪一个官职比较大?一听“县”,许多人会想起郡县制,认为这个官职起始于秦朝。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道光皇帝素来节俭 为什么要给自己修建豪华陵墓,他的节俭是装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在历史中皇帝一般都是比较奢侈的,毕竟身为一国之主,自然可以支配最好的资源,在皇帝中很少能遇到节俭的,在清朝时期便有一位非常节俭的皇帝,这位皇帝便是道光,但道光的一个举动很令人费解,他一生都在节俭,但最后的时候却修建了一座豪华陵墓,这是为什么?倘若说起皇帝,世人都会觉得他们十分幸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 此人是盗墓祖师爷,为了防止自己的墓穴被盗,他做了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现代许多小说都对盗墓这个古老的行业有精彩的描写,让人不得不对这一神秘的职业心生向往。古往今来,封建王朝的帝王陵墓中埋藏着大量的财富任何人看了都会心动,但是碍于道德层面的压力和恐怖的机关陷阱,许多人都望而却步。在我国盗墓是一个古老的行当,而盗墓的人都信奉祖师爷,他们的祖师爷就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曹操。

  • 刘备白帝城托孤是虚伪还是坦荡?十分钟读懂三国之白帝城托孤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刘备白帝城托孤表达了主公对心腹大臣的信任,如果抛开当时的历史背景,这也是一桩美谈。三国这段历史我们说了十多期,有点乱。我们撸一下,先是黄巾起义乱天下,阉戚相争引董卓,诸侯并起讨董卓,袁绍征幽霸河北,曹操许昌迎献帝,官渡一战定雌雄,征辽讨荆意太满,赤壁火起三国分。刘备入蜀占汉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妥了。

  • 父亲节来了,你知道父亲节的来历吗?美国三总统共设立,多种花语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今天又是父亲节了,你知道父亲节的来历吗?今天这个节日是从美国发源的,时间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美国华盛顿州有一位叫布鲁斯-多德的夫人,在庆贺母亲节的时候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既然有母亲节,为什么不能有父亲节呢?原来多德夫人和她的5个弟弟早年丧母,是因在生育第六个孩子时难产而死,多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

  • 三国影帝司马懿,刀砍过来都不忘表演,把曹操都骗了,实至名归啊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为了争夺权利,所有你能想到的手段几乎都被用上了,演技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而这其中翘楚,非司马懿莫属。要说三国时代谁能靠表演天分获得影帝,应该非司马懿莫属,司马懿善于伪装表演之才能,真可谓旷古绝今,他也正是靠此篡得了魏国大权。司马懿出身于士族地主家庭。在曹操刚刚掌权的时候,曾经征召司马懿出来做官

  • 西方人总结为啥打不过蒙古人:他们有“怪兽”帮忙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被欺负,用血泪换来的教训。所以我们现在才要大力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鸦片战争中,咱们第一次看到金发碧眼的英国人和他们的坚船利炮,以为是怪物,居然想用粪便去泼,将其打回原形,使其失去法力。此事至今思之犹耻。曾几何时,西方人也被一支东方军队打得胆战心惊,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