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史上最恶毒的废君理由:权臣硬说皇帝“阳痿”

史上最恶毒的废君理由:权臣硬说皇帝“阳痿”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709 更新时间:2024/1/16 5:12:02

皇帝被废或者做成了傀儡皇帝,本来就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了,如果还要被人说,这个皇帝被废的原因是因为阳痿,无法留下子嗣继承皇位,那可真是要被人耻笑了。

傀儡皇帝大都活得比较窝囊。因为皇权旁落,因为地位特殊,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政治漩涡,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一部皇权沉浮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皇权与臣权此消彼长的斗争史。权臣一旦爆发野心,无所顾忌,傀儡皇帝多半没有好果子吃,不是被杀,就是被废,理由不外乎荒淫、昏庸、无道、失德、暗弱、年幼、无能。然而,东晋皇帝司马奕被废掉的理由却很雷人,权臣硬要说他患有阳痿。

本来生理正常,却被人污蔑说患了阳痿,是一种极恶毒、极下流、极卑鄙的诬蔑手段,即使在残酷的政治和权力斗争中也难得一见。一般的男人,被人说阳痿,被人说不行,尚且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如果换作皇帝,换作是国家首脑,哪怕只是有名无实的帝国傀儡,他也会猥猥琐琐地颜面扫地。只要话语权在权臣手中,傀儡皇帝就逃不出这种欲哭无泪的屈辱厄运。司马奕被废就是一个极典型的例子。

司马奕(342年—386年),字延龄,晋成帝司马衍之子,晋哀帝司马丕之弟,初封东海王,后改封琅邪王。兴宁三年(365年)二月,晋哀帝因常年吞食丹药中毒而死,身后无子嗣。国不可一日无君,三度垂帘的褚太后下诏让“明德茂亲,……宜奉祖宗”(《晋书》)的司马奕即位,司马奕由此成为东晋第七任皇帝。在位期间,大将桓温手握实权,骄横跋扈,有位无权、有名无实的司马奕形同傀儡。

桓温为人强硬而诡诈。据《晋书》记载,桓温从小就是一个有“雄略”的“英物”,长大后“姿貌甚伟”,成为皇亲国戚之后更是不可一世。晋哀帝时,桓温就开始掌权当国;司马奕时,桓温更是权倾朝野。中国最恶毒的那句“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资治通鉴》),《晋书》作“既不能流芳后世,不足复遗臭万载邪”,便出自他口。遇到桓温这样的权臣,司马奕注定命运多舛。

司马奕即位时,东晋王朝正处于皇权旁落的风口浪尖。当时,桓温身兼数职,从部队都后勤,从中央到地方,几乎所有重要职位集于一身。在其淫威下,司马奕只能战战兢兢地看其颜色,而桓温却意在取而代之。为了建立威望,捞取政治资本,桓温“欲先立功河朔,以收时望”。太和四年(369年)四月至九月,桓温北伐前燕,遭遇枋头(今河南浚县西)大败而归,致使“百姓嗟怨”(《晋书》)。

枋头大败,为桓温指挥失误所致,是先胜后败,而且败得很惨,桓温难辞其咎。对于“有不臣之心”的桓温来说,“及枋头之败,威名顿挫”,无疑是政治上的沉重打击。是一路下滑,一蹶不振,还是强做英雄,强行废立,桓温和觊觎皇位已久的会稽王司马昱一拍即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太和四年(369年)十一月“辛丑,桓温自山阳及会稽王昱会于涂中,将谋后举”(《晋书》)。

“将谋后举”,即图谋废掉司马奕。通过废立,声誉直线下降的桓温可以凭此挽回颜面,重树人望,“以长威权”。废立是一件天大之事,没有杀手锏,褚太后这一关未必能通过;再者,司马奕即位以来,一向“守道”(《晋书》),处处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并无过错,无故行废立之举,恐遭非议。因此,桓温并不敢贸然行动。政治上找不出借口,就从私生活上下手,这是历代权臣废黜皇帝的惯用伎俩。

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在听取部下关于“宫阐重闷,床笫易诬”的建议后,于是“言帝为阉”,“诬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龙、计好、朱灵宝等参侍内寝,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晋书》),污蔑司马奕如同阉人,早在封地时就患阳痿,不能行男女之事,他的三个儿子均为其后妃与其男宠私通所生。桓温还广造舆论,混淆视听,“密播此言于民间,时人莫能审其虚实”(《资治通鉴》)。

一国之君患有“痿疾”,三个皇子“莫知谁子”,这是一件关乎皇家尊严、皇室血统和政治稳定的惊天大事。褚太后闻知这一宫廷丑闻后,登时“感念存没,心焉如割”,不辨真伪地指责司马奕“人伦道丧,丑声遐布。既不可以奉守社稷,敬承宗庙,且昏孽并大,便欲建树储藩。诬罔祖宗,颂移皇基,是而可忍,孰不可怀!”,于是以皇太后的名义下诏“废奕为东海王,以王还第”(《晋书》)。

这一年,马奕刚刚三十岁。被废之前,司马奕也时常对自身的处境感到不安,他曾秘密“召术人扈谦筮之”,结果卦象为“晋室有盘石之固,陛下有出宫之象”,如今被废,竟真如术人卜卦所言。桓温为了谋图废立、揽权夺势,出此卑鄙下流的阴招,迫使司马奕当了六年傀儡的政治生涯告终。“帝著白帢单衣,步下西堂,乘犊车出神兽门”(《晋书》),在一片唏嘘声中,司马奕灰溜溜地离开了皇宫。

自身不保,焉能保护妻子和儿子?!司马奕被废后,他的三个儿子以及他们的生母便遭到了桓温的毒手。作为废帝,司马奕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让桓温放心不下。不久,桓温奏请褚太后将司马奕改封为海西县公,并命心腹着意防卫,又派属下领兵监管,以防其死灰复燃。接连遭此辱废降级,司马奕一则“知天命不可再”,万念俱灰,二则身处险境,“深虑横祸”(《晋书》),不得不处处小心以求自保。

期间,除了经受住各种诱惑和试探,司马奕还装出“杜塞聪明,无思无虑,终日酣畅,耽于内宠”的样子,甚至“有子不育”,即使又生了孩子也溺死不养,以证明自己确实患有“痿疾”,不敢与桓温所言穿帮。桓温知其心灰意冷,无意东山再起,便没有再加害他,“朝廷以帝安于屈辱,不复为”(《晋书》)。太元十一年(386年)十月,司马奕病逝于吴县,享年四十五岁,史称晋废帝或海西公。

本来风华正茂,阳刚勃发,别人应要说他不行,本来不是废人,不是阳痿,别人硬要说他阳痿,在中国历史上,司马奕是唯一“被阳痿”的皇帝,也是唯一因“阳痿”被废黜的皇帝。皇帝一旦成为摆设,成为傀儡,就注定要成为政治上的弱势个体,就难免会被心怀不轨的权臣从皇位上拉扯下来。从一个部件“被阳痿”,到整个人完全“阳痿”,司马奕的屈辱遭遇,可谓专制制度下权力争斗的真实写照。

标签:

更多文章

  • 铁骨铮铮的陈赓大将,年轻时候做的这件事让他后悔不已!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周恩来曾说过,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枫。而毛泽东与陈赓更是有缘,两人是两县相邻的老乡。陈赓曾进入毛泽东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多次聆听毛泽东的讲演,并与革命团体开始有了密切的接触。陈赓是将门之后,他的祖父是湘军名将,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自幼聪慧顽皮,不仅跟祖父学了一

  • 他坐过牢,当过傀儡,却成为汉朝七个著名皇帝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皇位的争夺从来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有不少皇帝曾经也是过着非人的颠沛生活,最终厚积薄发,成就一番事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诠释的这个道理,既适用于普通百姓,也验证于尊贵帝王。汉宣帝刘询,就是出生后遭遇家破人亡,幼年时经历牢狱之灾,

  • 他不近女色,皇帝召他做官,他捋着皇帝胡子说了五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淡泊名利之人自古就受到人们的敬佩,下面要提到的这位,可以说是淡泊名利圈的典范了,一生不近女色不贪富贵,只求自己活的潇洒自在,率性而为好不洒脱。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奇人,庐江人何点就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奇人,《南史》《梁书》均为其立传。何点是个至孝之人,十一岁时,担任宜都太守的父亲

  • 他被万民呼为“慈母”,为隋朝鞠躬尽瘁却为什么被隋炀帝罢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史记》中,清明廉洁、为国为民的好官被称为循吏,下面这位可谓是循吏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却被免了官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了消除地方陋习,他不怕传染,与病人同住在一起;为了医治贫困病人,他不惜钱财,把俸禄全部捐献出来;为了方便断狱审案,他不辞劳苦,把办公室设在了牢狱一旁;为了秉公处理政务,他不畏强

  • 太子遇害后,唐高宗愧疚万分,竟然做出这样荒诞不经的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谥号是在皇帝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而给他起的尊称,一般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也出现过给自己父辈封谥号以示孝敬,但是给自己未继位就去世的太子封谥号的,仅此一位。在历史上,死后被追谥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谥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隋哀帝杨侗被拥立为皇帝后,追谥生父元

  • 他竟敢把脚压在皇帝肚子上!皇帝笑着说了一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天子贵为九五之尊,如果对天子有所不敬,那可是要被处以极刑的。不过历史上对天子不敬,却没有因此受到处罚的事情也很多,看来皇帝的气量也是很大的,不然也不会做到皇帝这一步。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兴办太学以来,历经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八朝,太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到了

  • 上海大亨之子命断匿名信?汪伪高官内斗换来重判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1941年10月27日上海法租界同仁辅元堂验尸所门口,聚集了上海各大报纸的许多记者,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一起,交头接耳。路过的市民见此情景就知道,这个验尸所一定是有什么事发生。至于什么事,第二天沪上的报纸就会事无巨细地一一告知。然而,市民们并没有如愿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和该验尸所有关的任何新闻。难道是

  • 李斯为什么要帮赵高篡改遗诏,李斯是大权在握的秦国丞相 为什么却斗不过宦官赵高?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李斯、胡亥、赵高从行,不料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赵高与李斯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李斯为何要帮赵高篡改遗诏?俗话说得好世上的人无利不起早,不管是身为一人之下的高位还是处在万民敬仰

  • 秦国消灭六国 一统天下 秦国进攻东方六国的过程中 秦国为什么选择首先攻打韩国?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秦王政于前230年至前221年十年间灭掉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在山东六国中,秦国第一个消灭的是韩国,秦国统一策略中,秦国为什么要先灭韩国?战国末年,七雄之中韩国势力最小而韩国紧靠着的是魏国。魏国和秦国是死敌,本来秦国惠文王与魏联姻,两家本可以成为

  • 刘邦睡了女婿的妃子,结果搞出了一个汉朝,两个皇帝的闹剧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一个国家之中有两个统治政权,这在古代是几乎不可能的,下面这位奇葩就把这种事情变成了现实,不过要是追本溯源,还是要怪他老爹没有管住自己的裤腰带。亲们都知道刘邦是个痞里痞气的人,刚打进咸阳时,就被秦宫里的美女们迷得神魂颠倒,幸亏张良及时阻止,才没有惹得项羽不开心。有句话叫馋猫总改不了偷腥,当了皇帝后的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