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他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靠奸诈当了皇帝,嗜血成瘾

他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靠奸诈当了皇帝,嗜血成瘾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14 更新时间:2024/1/3 2:23:27

貌似越靠近北极的位置,人们的战斗属性就会越发的强悍,下面这位人物可谓人中之狼,自小目睹父亲被杀,年幼的他独自摆脱追兵,长大后卧薪尝胆,终于复仇成功,可谓真男人。

狼是一种可怕的动物,以其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血称霸于草原。当然,这些词语不光是用来解释狼的,也是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尤其是那些曾经不可一世的皇帝。在历代皇帝中,机警的,奸诈的,凶残的,狡黠的,嗜血的,均不可胜数;但将这些狼性融贯于一身的,却极其罕见。十六国时期胡夏建立者赫连勃勃,就是这样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赫连勃勃(381—425),原名刘勃勃,匈奴铁弗部首领刘卫辰之子。狼烟四起的环境,战火连天的时局,使赫连勃勃小小年纪就成为一个像狼一般机警的汉子。东晋太元十六年(391)十一月,拓跋珪袭杀刘卫辰,赫连勃勃凭着灵活头脑成功摆脱北魏骑兵,孤身一人逃到了叱干部。由于拓跋珪派人索要赫连勃勃,叱干部的阿利便将他送给了后秦高平公没奕于,没奕于“以女妻之”。赫连勃勃在经历一段流亡之后,终于有了一个栖息之所。

困顿之时,狼最善于伪装。赫连勃勃寄寓期间,处处夹着尾巴做人,竟也赢得了“性辩慧,美风仪”的口碑,后秦国君姚兴“见而奇之,深加礼敬”,不仅封他为骁骑将军,加奉车都尉,还经常让他“参军国大议”。赫连勃勃“宠遇逾于勋旧”,成为后秦政坛新秀。时间一长,赫连勃勃便露出了“奉上慢,御众残,贪暴无亲”的狼尾巴,姚兴不以为然,反而“以勃勃为持节、安北将军、五原公,配以三交五部鲜卑及杂虏二万余落,镇朔方”。

狼终归是狼,它是不讲究知恩图报的。没有岳父的庇护,赫连勃勃不可能远离追杀;没有姚兴的青睐,赫连勃勃也不可能出镇一方。有了军队和地盘后,赫连勃勃的本性便暴露无遗。赫连勃勃到朔方不久,遇到河西鲜卑向姚兴进贡八千匹马,赫连勃勃不念姚兴对自己的礼遇,强行扣留了马队。有了骑兵后,赫连勃勃召集三万部众,以打猎为名袭击高平,杀害了岳父没奕于,并改编了他的部队。狼,永远是喂不熟的,恩将仇报是狼的天性。

东晋义熙三年(407)六月,二十七岁的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昇,署置百官,国号大夏,史称胡夏。通常情况下,一个政权建立时,往往会有一个象征国家根本的都城。然而,当诸将“谏固险”时,赫连勃勃却“不从”。赫连勃勃当初之所以不设都城,除了胡夏“大业草创,众旅未多”,力量相对薄弱外,还在于赫连勃勃像狼一样喜欢搞游击战术,即他讲的“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

这种“游食自若”战略,既壮大了胡夏的实力,也成就了赫连勃勃的狼子野心。《晋书》记载赫连勃勃利用游击战术“进讨姚兴三城已北诸戍,斩其将杨丕、姚石生”,又“侵掠岭北,岭北诸城门不昼”,让后秦饱尝了苦头。胡夏龙昇二年(408),赫连勃勃与后秦大将张佛生大战于青石原,再次成功运用迂回战术,俘虏后秦官兵一万三千人,岭北全部都归附胡夏。赫连勃勃“不及十年,岭北、河东尽我有也”的计划,正在一步步实现。

对上司如此,对别人更甚。建国后,不可一世的赫连勃勃曾向秃发国君傉檀求婚,结果遭到拒绝。赫连勃勃盛怒之下,狼性大发,“率骑二万伐之……杀伤万余人,驱掠二万七千口、牛马羊数十万而还”。狼再凶狠,也有退败的时候,而赫连勃勃在受伤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比狼还要凶狠,还要恐怖。“傉檀遣善射者射之,中勃勃左臂。勃勃乃勒众逆击,大败之,追奔八十余里,杀伤万计”。赫连勃勃称得上是五胡乱华时期一代猛将。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凤翔元年(413),实力变强的赫连勃勃着手建造都城。赫连勃勃一心想“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便为都城起名“统万”。统万城的名字猖狂,四个城门的名字更猖狂。昌武元年(419),统万城建成后,赫连勃勃将称南门为朝宋门,北门为平朔门,东门为招魏门,西门为服凉门。当时,胡夏政权周边南有宋公刘裕,北有朔方重镇,东有北魏,西有北凉。赫连勃勃想把周边政权乃至整个中国全部吞并,胃口实在不小,其猖狂的狼子野心由此略见一斑。

除了野心大,赫连勃勃还相当狡黠,刘裕就轻而易举地上了他的当。凤翔五年(417)九月,刘裕杀入长安灭掉后秦,接着派人给赫连勃勃送去一封信,要求与胡夏建立外交关系,“请通和好,约为兄弟”。接见刘裕使者之前,赫连勃勃事先背熟回信内容,然后对着使者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口授舍人为书,封以答裕”。不明内情的刘裕看到这封言辞优美的回信时,顿时对赫连勃勃产生敬意,自叹不如。“裕览其文而奇之,使者又言勃勃容仪瑰伟,英武绝人。裕叹曰:‘吾所不如也!’”

刘裕把赫连勃勃当英雄,但赫连勃勃却没把刘裕当兄弟。当时,刘裕“欲速成篡事”,无暇顾及中原,便把长安交给了儿子驻守。孰知,刘裕前脚一走,赫连勃勃便露出了狼的嘴脸,单方面撕毁和约,杀气腾腾地破城而入。狼,还有虚伪的一面。赫连勃勃一直相当皇帝,然而占领长安后,大臣们劝赫连勃勃称帝时,他却表示要“归老朔方,琴书卒岁”,意思是想急流勇退。说归说,做归做。凤翔六年(418)十一月,在“群臣固请”下,赫连勃勃于灞上筑坛即皇帝位,改元昌武。

权力,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本性,尤其是赫连勃勃这样的狼性皇帝。赫连勃勃称帝后,变得更加残暴,杀人成性,嗜血成瘾。他时常拿着弓箭站在统万城上观察路上的行人,看到谁不顺眼,拉弓就射。如果哪个大臣露出不恭敬的眼神,就下令挖出那个大臣的眼睛;如果大臣笑他,就让人撕裂大臣的嘴唇;如果大臣劝谏他,他就以诽谤罪割掉大臣的舌头,然后残忍地将其杀害。这种野蛮血腥统治,致使“夷夏嚣然,人无生赖”,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机警、奸诈、凶残、狡黠、嗜血,赫连勃勃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狼性的皇帝。赫连勃勃靠狼性起家创业,最终却落得声名狼藉。《晋书》评价他“虽雄略过人,而凶残未革”,又说他“虽弄神器,犹曰凶渠”。刘宋元嘉二年(425),赫连勃勃病死,谥号武烈皇帝,庙号世祖,葬嘉平陵。赫连勃勃死后,对胡夏政权虎视已久的北魏猛虎拓跋焘,很快就活捉了赫连昌赫连定两位狼崽皇帝,胡夏也随之灭亡。狼虽然厉害,终究不是虎的对手。

标签: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人品最好的皇帝是谁?竟死于非命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在古代社会,皇位传承一般都讲求“父死子继”,一旦刻意打破这个规律,舍近求远,避亲就疏,让宗族子弟入继大统,而把亲生儿子撇在一边,坐冷板凳者必然与承袭者势同水火,极易引发宫廷政变和国家动荡,除非承袭者有刚猛的政治铁腕和雄厚的武装势力。十六国时期成国开国皇帝李雄大概没有料到,在他死后不久,以侄子身份即位

  • 这个皇帝喜欢给大臣起外号,死后却被儿子骂作“大齄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一个人如果以挖苦讥笑别人为乐趣,那确实是一件很low的事情,越是地位显赫财大气粗,就越是要注意这一点。历史上的皇帝们虽然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很少有刻意侮辱他人的行为,不过下面这位却是个特例。南朝宋孝武帝刘骏除了嗜杀、好色,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狎侮大臣,给大臣们起外号。刘骏文武双全,人也长得很漂亮,史

  • 史上最恶毒的废君理由:权臣硬说皇帝“阳痿”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皇帝被废或者做成了傀儡皇帝,本来就是一件很耻辱的事情了,如果还要被人说,这个皇帝被废的原因是因为阳痿,无法留下子嗣继承皇位,那可真是要被人耻笑了。傀儡皇帝大都活得比较窝囊。因为皇权旁落,因为地位特殊,所以他们很容易陷入政治漩涡,成为权力争斗的牺牲品。一部皇权沉浮史,说白了,就是一部皇权与臣权此消彼长

  • 铁骨铮铮的陈赓大将,年轻时候做的这件事让他后悔不已!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周恩来曾说过,他最喜欢两个知识分子战将,一个是陈赓,另一个是彭雪枫。而毛泽东与陈赓更是有缘,两人是两县相邻的老乡。陈赓曾进入毛泽东倡导开办的自修大学,多次聆听毛泽东的讲演,并与革命团体开始有了密切的接触。陈赓是将门之后,他的祖父是湘军名将,随曾国藩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他自幼聪慧顽皮,不仅跟祖父学了一

  • 他坐过牢,当过傀儡,却成为汉朝七个著名皇帝之一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皇位的争夺从来都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有不少皇帝曾经也是过着非人的颠沛生活,最终厚积薄发,成就一番事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诠释的这个道理,既适用于普通百姓,也验证于尊贵帝王。汉宣帝刘询,就是出生后遭遇家破人亡,幼年时经历牢狱之灾,

  • 他不近女色,皇帝召他做官,他捋着皇帝胡子说了五个字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淡泊名利之人自古就受到人们的敬佩,下面要提到的这位,可以说是淡泊名利圈的典范了,一生不近女色不贪富贵,只求自己活的潇洒自在,率性而为好不洒脱。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乱世。乱世出英雄,也出奇人,庐江人何点就是一个可圈可点的奇人,《南史》《梁书》均为其立传。何点是个至孝之人,十一岁时,担任宜都太守的父亲

  • 他被万民呼为“慈母”,为隋朝鞠躬尽瘁却为什么被隋炀帝罢官?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在《史记》中,清明廉洁、为国为民的好官被称为循吏,下面这位可谓是循吏中的佼佼者,但是他却被免了官职,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了消除地方陋习,他不怕传染,与病人同住在一起;为了医治贫困病人,他不惜钱财,把俸禄全部捐献出来;为了方便断狱审案,他不辞劳苦,把办公室设在了牢狱一旁;为了秉公处理政务,他不畏强

  • 太子遇害后,唐高宗愧疚万分,竟然做出这样荒诞不经的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谥号是在皇帝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而给他起的尊称,一般是只有皇帝才能享受到,也出现过给自己父辈封谥号以示孝敬,但是给自己未继位就去世的太子封谥号的,仅此一位。在历史上,死后被追谥为皇帝的太子不乏其人,如北魏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追谥生父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隋哀帝杨侗被拥立为皇帝后,追谥生父元

  • 他竟敢把脚压在皇帝肚子上!皇帝笑着说了一句话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天子贵为九五之尊,如果对天子有所不敬,那可是要被处以极刑的。不过历史上对天子不敬,却没有因此受到处罚的事情也很多,看来皇帝的气量也是很大的,不然也不会做到皇帝这一步。自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在长安兴办太学以来,历经武、昭、宣、元、成、哀、平、孺子八朝,太学的规模越来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多,到了

  • 上海大亨之子命断匿名信?汪伪高官内斗换来重判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1941年10月27日上海法租界同仁辅元堂验尸所门口,聚集了上海各大报纸的许多记者,他们三三两两地聚集一起,交头接耳。路过的市民见此情景就知道,这个验尸所一定是有什么事发生。至于什么事,第二天沪上的报纸就会事无巨细地一一告知。然而,市民们并没有如愿在第二天的报纸上看到和该验尸所有关的任何新闻。难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