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孙膑和庞涓这一对千古世仇,到底谁更有才能?

孙膑和庞涓这一对千古世仇,到底谁更有才能?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84 更新时间:2024/1/16 6:54:00

嫉妒会使人做出十分可怕的事情,古往今来,很多事件的起因,往往都是因为嫉妒,孙膑庞涓的故事,就是因此而起。

一代奇人鬼谷子门下有两位得意门生,此二人便是魏人庞涓与齐人孙膑。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的风云人物,春秋战国的舞台,因为有了这两个人的加入而显得更加精彩。

孙膑是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年少时期家里贫困,年长后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和纵横之术,在鬼谷子门下显示出惊人的军事才能,却不想遭到了同窗好友庞涓的算计。庞涓和孙膑是同学,他的出身和学习成绩都比不上孙膑,因此心里十分嫉妒孙膑,表面上与孙膑友善,其实背地里摆弄权术,勾心斗角。

庞涓比孙膑先下山,他告别师父鬼谷子后就投奔到了魏国,在魏国带兵、练兵、打仗,混得风生水起,很得魏惠王的信任,庞涓就做了魏国的将军,但他的心里一直放不下孙膑,因为孙膑实在是个极大的隐患,不管是他留在哪个国家,都会给自己产生极大的威胁。庞涓计上心头,想要把孙膑骗来魏国。

而在山中潜心修学的孙膑并不知道庞涓心里酿造的大阴谋,他收到庞涓的来信后很高兴,信上庞涓说要推荐孙膑做魏国的大将,孙膑听信了庞涓的话,只身前往魏国。受到了庞涓的热情款待,但是孙膑却苦等多日无果,最后等来的是手足的残害。庞涓以孙膑私通齐国为借口,把孙膑的膝盖给挖去了,再将他丢在猪圈,多亏孙膑机智,装傻才骗过了众人之眼,随后齐国的官员出使魏国,暗地把孙膑带回齐国。至此,孙膑才算真正摆脱了厄运,他的人生也从此走上了正路。

孙膑后来通过齐国使者逃到齐国,深得齐威王器重。“取君下驷于彼上驷,取君上驷于彼中驷,取君中驷于彼下驷,失一而得二”,人尽皆知的田忌赛马就是发生孙膑在齐国时候发生的事。孙膑初到齐国因为智谋过人,深受齐国君臣的礼遇。因为这次赛马,孙膑的聪明智慧举国知晓,齐威王拜孙膑为“军师”。

公元前354年,魏国受命庞涓发兵八万,突袭赵国,将赵国的都城邯郸包围。赵国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弄得措手不及,慌乱之中,只得向齐国求助,齐威王本打算派孙膑的,但是孙膑说自己是残疾人带兵多有不便,建议让田忌为将军,自己则担任军师,前往救赵。田忌与孙膑商议策略,田忌认为应速战速决,直奔赵国邯郸解救。而孙膑则提出应趁魏国国内空虚,发兵直捣魏都,这样魏军便会不顾一切回魏国解围,田忌采取了孙膑的做法,结果此战魏国被打得落花流水,大败而逃,主将庞涓被活捉,不过孙膑并没有对庞涓怎样,训导他一番后,又将他放走了。这便是“围魏救赵”的故事。

桂陵之战十二年后,魏又大举攻韩,韩国向齐国求助,这时齐国的国君是齐宣王,齐宣王对出兵之事多有迟疑,孙膑在此事提出:

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建议先让韩魏两国交战,待魏国兵疲之时才出动,这一次故技重施又以“减灶之计”示弱于敌,让魏国放松懈怠,滋生骄傲心态。最后魏国还是被孙膑降服了,而魏国的庞涓也被齐国的军队射杀了。也有另一种说法是庞涓两次战争失利后,羞于面对魏国,于是自刎而死,不管是哪种说法,庞涓是孙膑的手下败将无疑。

标签:

更多文章

  • 战国名将吴起有什么功与过,吴起是个如何的武将?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说起战国时期的全能型人才,吴起应该是最优秀的一名了,他文韬武略,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是一员非常著名的将领。吴起是集兵、法、儒三家思想于一身的战国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技多不压身,吴起到底是如何将三者联系起来的,他的军事思想是怎么样的?由于集中了三种不同的学术体系,吴起的军事思想较为灵活和全面,在《

  • 秦国大将章邯有什么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秦国后期,优秀的将领只剩下了章邯一人,但是即使只有他一个,也让反叛秦国的各路大军吃尽了苦头,足以得见章邯是一员多么优秀的将领。蔡东藩:“盖章邯为秦之骁将,邯不败,即秦不亡。且山东各国,无敢敌邯,独羽以破釜沉舟之决心,与拔山扛鼎之大力,一往直前,九战皆胜,虏王离,杀苏角。”章邯是秦国的一员大将,他骁勇

  • 战国时代的历史是如何的?秦灭六国的顺序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战国时期开始后,国家之间的吞并和灭亡开始,那么三家分晋之后,各个国家经历了怎样的状态,又形成了怎样的格局呢?战国时期最后又是怎样收场的呢?经历了春秋时期一系列的大筛选,各个诸侯诸侯的相互厮杀,所以在弱肉强食的混战中,使得数量众多的诸侯国减少到了个位数。到了战国时期,只剩下了7个诸侯国,他们并称为战国

  • 清太祖努尔哈赤如何死的?清太祖努尔哈赤死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努尔哈赤是后金的建立者,他统一了后金松散的部落,使得后金也就是后来的大清成为了当时一只团结强大的势力,那么功绩显赫的努尔哈赤,最后是怎么死的,又是死在了哪里呢?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

  • 宦官误国的开山鼻祖赵高是怎么做到祸国殃民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秦朝国力强盛,但是却二世而亡,与秦始皇的暴毙有很大关系。综合各种分析,秦始皇很可能是被赵高谋害,因此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很大可能是由于权臣赵高作乱引起的。赵高是赵国的宗室的远亲(也有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家族败落后流亡到秦国。赵高的母亲因为触犯刑法,导致身体部分残缺,后面被收入隐宫——秦朝专门收容刑

  • 骆秉章是清朝大将,他有什么有趣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汉人在清朝为官一直很难得到重用,但是在国家危机的关头,还是有很多汉人官员挺身而出,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清朝末年,国家危难,危机重重。正是因为这样一个时局,在清朝前中期受到严重钳制的汉族官员,在这时候开始突显出来。在这个时期,汉族官员英雄辈出,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本文的主人公骆秉章,便是

  • 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继续北伐结果会怎么样,蜀汉结局又将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随着《三国演义》的不断热播,剧里边的人物被刻画的十分传神,尤其是诸葛亮死后,魏延被以脑后有反骨的罪名处死,让人惋惜不已,那么如果诸葛亮死后,魏延没有被处死,继续北伐结果会怎么样?蜀汉结局又将如何?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在知道司马懿会固守不战的情况下,做好了与魏

  • 战国初期的霸主魏国到底有多强大,魏国称霸战国百余年未逢对手 为什么却衰落到水淹大梁国破家亡?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公元前40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华夏大地进入了七雄争霸的战国时代。在战国250余年历史里,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战国初期的魏国到底有多强大?魏国最后是如何沦为二流国家的?公元前453年,晋国的赵、韩﹑魏三家联合灭掉了智氏,三家分晋的局面基本形成。三家中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

  • 范文程是第一个投奔满清的文人 满清能得天下全靠他出谋划策 范文程在明末清初的政治舞台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范文程是清初一代重臣,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范文程韬略过人,又能悟移人主,把自己的政治抱负巧妙地转变为现实,不愧为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作为清朝开国重臣,范文程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而说起他的十七世祖——宋朝名相范仲淹,那就可以

  • 东汉是如何走向衰败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 为什么没能挽救汉室衰退的局面?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东汉末年,由于土地兼并越加尖锐,地主豪强拥有自己的私人武力,加上中央政府政治黑暗,皇权虚弱无力,对地方过度放权,因而造成群雄割据、彼此混战的局面。东汉是如何走向衰败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为何没能挽救汉室衰退的局面?东汉和西汉差不多都存在了20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是中间王莽篡权,整个汉朝还能连接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