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越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衰弱并被灭国的,越国为什么没能名列战国七雄?

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越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衰弱并被灭国的,越国为什么没能名列战国七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210 更新时间:2023/12/30 23:21:07

越国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也是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一直到战国前期时,依然是响当当的超级大国。越国吞并吴国,连败齐国,却为何最终没能名列战国七雄?越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衰弱并被灭国的?

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拉开了战国时期的序幕。而在战国这个诡谲多变的格局之中,有七个国家脱颖而出,分别是赵、韩、魏、齐、楚、燕、秦,史称战国七雄。可惜,今天咱们的主角并不是他们,而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越王勾践所在的国家——越国。

大家或许都听说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消灭吴国的故事。的确,越国在越王勾践的手上得到了强大,并且成为了春秋末期最后一位霸主,这也就是为何在某些“春秋五霸”的版本中会出现越王勾践的原因。越国如此厉害,并且越王勾践还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那么为何战国七雄里没有它,难道越国在霸业之后就马上覆灭了?

没错,越国尽管在越王勾践手上盛极一时,在战国初期更是四霸之一。可惜,成就霸业艰难,摧毁霸业却如此简单。在战国初期,越国内部发生了极为严重的内乱,直接导致越国国力大损,直到被楚国吞并。

越王勾践卧忍常人所不能忍,终于消灭吴国

越国和吴国在现如今就是江浙一带,它们彼此临近,同楚国也是邻居,因此摩擦不断。在越王勾践刚刚即位之时,吴王阖庐听说新君即位,想要趁机讨伐越国。

越王勾践一听,顿时大怒,觉得自己被人小瞧了,于是便安排了一队敢死队,在吴越争斗之时在阵前自杀。吴军一看,我的个乖乖,这是什么路数,被吓得目瞪口呆。越军就趁着这个机会,偷袭了吴军,大败了吴国,就连吴王阖庐都被射伤了。

吴王阖庐死后,夫差即位。为了报先王的一箭之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攻击越国。越王勾践听说以后,不顾范蠡的劝告,决意偷袭吴军。可惜,这一切早已被吴王洞悉,吴王收拢所有精兵迎战,大败越军。

越王勾践也因此逃亡,只剩下一队残兵在会稽驻守。吴王夫差自然不会放弃这个大好时机,派人围困会稽。越王勾践自顾无法脱身,就采纳了范蠡等人的意见,一边对吴王表示臣服之意,一边又表明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最终,或许是越王的决心吓到了吴王,亦或是吴王相信了奸臣的谗言,吴王决定放越王勾践回国。

越王勾践回国以后,每次想到这种耻辱,都无法抑制住自己内心的不忿。为了一雪前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广纳贤才,事必躬亲,终使国力大增。

在越国韬光隐晦之时,吴国却一直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当时的吴国,算是周边诸侯国中比较强大的。因此吴王夫差就十分自满,在与越国有仇的基础上,还不断的得罪楚、齐、晋等大国。最终,吴国在几次三番的战斗中,国力不敌越国,被越国吞并。越国也由此强盛,并成为了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越国内乱,国力大损

越国在越王勾践之后,后代子孙依旧保持了以礼相待诸侯的传统,并且延续了越国的霸业。直到,越王朱勾时期,这一时期,越国的国力达到了鼎盛,却为后面越国内乱埋下了伏笔。

原来,越王朱勾是杀了父亲自立的,这起了一个极坏的头。正如宋宣公打破了父子相承的传位制度,导致宋国后代为了王位内乱不断一样。越国也是如此,越王朱勾的行为使得他的后代一直为了王位内乱不断,使得越国国力大损。

在越王翳时期,其弟豫为了王位连续杀害了三个王子,并将矛头指向了当时的太子诸咎。诸咎为了自保,及时出兵,赶走了豫,连带着杀死了越王翳。这一事件就像导火索,被迅速扩大。无数王孙贵族为了王位争夺不休,使得越国国力大损,这一场内乱被称为“诸咎之乱”。最终,越王之侯即位。而在这之后,弑君夺位的事情屡有发生,越国称霸的局面也一去不复返。

越国成为历史,为楚国所灭

越国经历过数次内乱,国力早已不复当年。可偏偏,越王没有及时地审时度势,还要参与中原的争霸。越王无彊时期,越国向北讨伐齐国,向西讨伐楚国。而此时楚国在位的是楚威王,齐国在位的则是齐威王,都不是什么昏君。这不,齐威王眼见越王如此嚣张,就欺骗他说:“楚国如今兵分三路,战线绵长,国内空虚,正是讨伐的好机会。”

越王无彊一听,觉得有道理,就前去攻打楚国。怎知楚国早有防备,大败越国,把原来吴国一直到浙江的土地全部吞并。越国因此分崩离析,只留下一些残党在别处苟延馋喘。

越国曾经在越王勾践手里得到发展,国力大增,称霸中原。如果后世子孙能够循规蹈矩,越国未必不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活到战国末期。可惜,越王勾践后代子孙中的越王朱勾犯了大忌。在王室中,最忌讳的就是王室内斗,引起国本动摇,更别说弑君这种行为了。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还是后代封建王朝的末期,都是因为王位不稳而惨遭衰亡。因此,越国能够衰亡的如此迅速是有缘由的。

越国强的时候够横,衰落却也十分快。到战国中期时竟就找不到影儿。如此刺激的大起大落,主要也因三条原因。

一:放弃琅琊

越国在战国时代的霸业,以越王勾践公元前468年迁都琅琊为开始。凭着这优越的战略位置,越国才可以北揍齐国西怼楚国,不停的扩张霸业。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以琅琊为跳板北进中原的越国,等于是陷入到齐楚两强的夹击里。从越王勾践的亲外孙楚惠王在位起,楚国就趁越国鏖战齐国的机会,频频对江淮用兵,到楚惠王过世后不久,楚国更灭了越国的小弟莒国,兵锋直逼越国都城琅琊。

哪怕对手下败将齐国,越国的仗,也是越打越难。虽说战场上不太给力,但齐国毕竟经济发达,每次再大的损失,经过一段和平建设就能恢复过来。越国却不成,别看多年以来兵力强悍,可其治下的江淮乃至长江地区,当时全是老少边穷,经济条件相当差。战场上猛如虎,后劲也越来越不足。嚣张下的窘境,正如学问家庄子一针见血:(越国)虽猛虎也,而今已死矣。

偏偏战场上生猛的越国,外交政策也十分迟钝,长期以来的风格,就是能动手绝不吵吵。无论对齐国还是楚国,常见一言不合就开打。地处直面齐楚兵锋的琅琊地区,粮食物资都不能自给,还要千里迢迢从江南运输,越打胜仗越吃力。所以就是在“拉风”无比的越王不光时代,越国再次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放弃琅琊,迁都姑苏。

乍一看,放弃琅琊,可以躲避齐楚两国的兵锋,更可借长江天险避险。可如此一来,进取中原的跳板,也就拱手送人。北上中原?争霸天下?这路,越国自己给堵死了。从迁都姑苏的那一刻起,越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也就打了折。争锋中原的威武,不复存在。

二:越国内乱

迁都姑苏的决定,虽说槽点满满,但也情有可原:越国家底不足,迁都至少是卸了大包袱。可问题是,为什么做了几十年的大国。越国的国力,怎么还这么不赶趟呢?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越国高层,多年来无休止的内耗。

其实,当中国历史进入到战国时代时,新兴的越国,正面临空前的历史机遇:秦国此时还羽翼未丰。北方老牌强国晋国,正陷入内乱瓜分里。齐国与楚国也是一堆麻烦。如果越国能抓住机会玩命发展,别说称王称霸,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也是十分大。

可越国高层的一出出内乱,却不停拖慢了越国的脚步。先是越王勾践的重孙子朱勾,就是靠杀了父亲越王不寿“上位”。虽说“政变上台”后,朱勾也不停向北拓疆,把越国版图推到极盛,可这“坏头”,遗患无穷。

所以,待到朱勾的儿子越王不光迁都姑苏三年后,大乱再次爆发:先是越王不光听信弟弟谗言,杀死自己三个儿子,太子诸咎愤然发动政变,又把越王不光杀死。而后越国战乱不停,诸咎死于战乱里,诸咎儿子错枝几年后被废,最后由越王不光另一个儿子无余登上王位。

这场“诸咎之乱”,庄子感慨说“三世弑其君”,王宫血流成河,战乱波及越国全境。然后无余在位十年后,又在政变里被杀,由无颛继承了王位。意图重振国威的无颛,将都城又搬回老家会稽,然后又进行了十八年励精图治。可是,经过前面一系列元气大伤的折腾,越国想要重现荣光,已是镜花水月。

三:变法图强的邻居

就在越国陷入无休止的内乱时,战国历史恰进入新阶段,各大强国纷纷变法图强,国力加速度发展。就算无颛等人奋起追赶,可内耗加发展良机的错失,已让他们不赶趟。

偏偏两大邻居齐国和楚国,都赶上了这变法春风。特别是楚国,当越国还是贵族分封制时,经过吴起变法的楚国,已建立强大中央集权,制度和国力遥遥领先。偏偏看不清形势的越王无疆,还要高调北伐中原,然后就被齐楚两国带进沟里:齐国派使节,鼓动越王无疆打楚国,早把越国当肥肉的楚威王呢?当然也是顺水推舟,一顿“反杀”把越国打的稀里哗啦。然后越王无疆被杀,越国大地,尽数被楚国吞并。

越国,这个战国早期曾震撼天下的超级大国,就这样划上句号。从内耗的伤害,到战略眼光与发展理念的偏差,越国“加速度”衰败的过程里,太多教训,值得深思。

标签:

更多文章

  • 这个皇帝总是“语出惊人”,最终因为一句醉话丧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美酒向来对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是喝酒误事的事情在历史上也发生了无数次了,张飞就是因为醉打部下引来杀身之祸,可见喝酒还是适量为好啊。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人们立言玄妙,行事雅远。在这方面,名士如此,皇帝也如此,东晋简文帝和他的儿子孝武帝司马曜就是代表人物。当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司马曜似乎比他老爹还强

  • 他娶了朱元璋的幼女,姬妾百余人,重口味,活到九十岁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历史上重口味之人数不胜数,但是史书记载的这位可以说重口味到恶心的程度了,具体是咋回事,请各位细细往下看。明太祖朱元璋活了七十一岁,一生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其中,宝庆公主是他的幼女,也是他最小的孩子。关于宝庆公主的生年,《明史》称“成祖即位,主甫八岁”,说明成祖朱棣即位的时候,其幼妹宝庆公主

  • 皇帝霸占了他的继母,还当众侮辱他,他造反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祸从口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有多少人是因为一张嘴而招来灾祸,甚至丢了身家性命。不过像下面这位身居高位而出言不逊的,估计应该也不会有第二个了。有的皇帝早年很聪明,后期很糊涂;有的皇帝早年很振作,后期很颓靡;有的皇帝早年很能干,后期很荒淫;有的皇帝早年很仁厚,后期很残暴。相比之下,前秦皇帝苻健的前

  • 我造反有理,你造反有罪,朱元璋教你如何一本正经地说瞎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间曾靠乞讨度日,阶层的不可跨越导致他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怨恨,因此发愤图强一路坐上了皇帝宝座。朱元璋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正统性,不得不忍恨对元朝感恩戴德。用以告诉天下“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不管我老朱家统治的好,还是坏,你们都不能造反。既然朱元璋认为他们家世受元朝皇恩,那他怎么解释自

  • 宇文泰一生征战 开创关陇集团 是北周王朝的奠基人 实权派的宇文泰为什么终其一生都不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宇文泰一生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宇文泰在早年的时候就经历了不少的战乱。

  • 孙策死时孙权只有十几岁 被人称为少年将军的他是如何继承父兄的家业 稳坐江山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孙权是怎样稳坐江山的?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人。他一生下来的时候,眼神犀利,目露精光。他的父亲孙坚非常惊讶,认为将会有吉兆。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嗣位。孙权常常

  • 唐僧多次遇到“天难”,天界妖怪做坏事为什么能全身而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充满坎坷,其中各路妖怪造成的阻碍是最大的,然而那些天界偷跑出来的妖怪,在闯了祸之后都被收回去好好管教留得了一条性命,而那些没有后台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的磨难,一路上翻山涉水,风餐露宿,前后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 光绪皇帝叫慈禧太后“亲爸爸” 原来是独有的称呼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后,皇位后继无人,掌权的当家太后慈禧为了继续垂帘听政,就选择了醇亲王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为什么选他呢?因为当时的光绪皇帝只有四岁,慈禧太后可以完全可以掌控他。而且光绪皇帝的父亲是咸丰帝的醇亲王,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不必担心他们会心生

  • 为什么说红颜祸水?原来一女就能灭国,看看史上最经典的美人计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迷晕夫差的大美人西施美女西施人们常说红颜祸水,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什么道理呢!看看妹喜、妲己,褒姒,西施等人的故事,就能看出女人在其中的作用,也许你会说那怎么能怪女人呢!是男人太好色太无能罢了,当然也有这样的原因,但男人大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被漂亮女人所迷惑,其实是天性使然。所以如果这个女人很善良

  • ​苏东坡被贬黄州没有官俸 如果解决“经济危机”还发明了“东坡肉”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苏东坡,煮“东坡羹”,做“东坡肉”,酿“东坡酒”,撰“东坡长短句”,这些都是他在被贬黄州时的生活,最有名的东坡肉也是那时候开始流传开来,刚到黄州的苏东坡是犯官身份,没有官俸,他是靠什么方法解决“经济危机”的呢?《猪肉颂》:“尽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