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唐太宗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 一件事又让他后悔了

唐太宗为什么要砸毁魏征的墓碑? 一件事又让他后悔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851 更新时间:2024/1/16 9:18:28

代沟并不是现代人之间才会出现的概念,其实现在看来很多古时候的问题,都能够理解为两代人的思想观念差异导致的结果,最经典的例子就是唐太宗和魏征君臣二人了。

唐太宗和魏征,一直被看作是历代贤君直臣的楷模。魏征活着的时候,唐太宗把他当作“镜子”,主动结成亲家;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废朝五日”,亲笔撰写碑文。然而魏征尸骨未寒,唐太宗就出人意料的变了卦,不但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一怒之下竟然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对于唐太宗这种“雷人”的异常举动,有人认为是魏征生前大力举荐的杜正伦、候君集接连落马,伤了唐太宗的心;也有人认为是魏征曾将自己记录的与太宗一问一答的谏诤言辞,拿给负责编写起居录的褚遂良作参考,犯了唐太宗的忌。这两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究其根源却是因为魏征屡次过火的“犯颜直谏”,使唐太宗产生“逆反心理”,推到墓碑不过是唐太宗因为长期受到压抑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歇斯底里的发泄。

唐太宗是历史上少有的开明君主,为了开创大唐盛世的局面,为了实现千古一帝的梦想,所以他给了魏征“无限话语权”,让魏征时刻提醒和劝谏自己。在国家大事上,魏征像一位元老,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好像在教诲一个没有主见的幼主;而在皇帝私生活上,魏征像一位长辈,苦口婆心,声泪俱下,更像是在教育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据史料记载,魏征在为唐太宗效力的十七年内,有史藉可考的谏奏前后达二百余次,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诸多方面,甚至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上一管,很多时候都让唐太宗下不了台。

魏征比唐太宗大20岁,如果放在时下,就是“60后”与“80后”的关系。年龄上的差距,代沟上的隔阂,意见上的分歧,必然会造成二人之间的冲突。魏征在呕心沥血的同时,却忽略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有自己的主张、理想、爱好和私生活。唐太宗那种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标新立异的开拓劲,以及自由生活的做主权,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了魏征的干涉和阻扰。难怪有一次唐太宗守着长孙皇后的面大骂魏征:“早晚有一天,朕非杀了这个庄户佬不可!”能把“从谏入流”的唐太宗逼到这个份上,魏征的进谏确实过了头。

爱太深,容易出现裂痕。魏征这种慈父般的过火关爱,在唐太宗眼里却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阴影”。当皇帝的在很多时候说了不算,反而要看大臣的脸色,这种长期逐步积累起来的压抑,总有一天就会像火山一样突然喷发,而魏征的“荐人失察”和“谏言外流”不过是唐太宗“悔婚砸墓”事件的导火索。贞观十八年,不听劝谏、一意孤行的唐太宗在攻打高丽受挫后,不由得发出了“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的长叹,立即“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人,总是在受到挫折后,才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真谛,皇帝也不例外。

标签: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越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衰弱并被灭国的,越国为什么没能名列战国七雄?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越国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也是春秋时期最后的霸主。一直到战国前期时,依然是响当当的超级大国。越国吞并吴国,连败齐国,却为何最终没能名列战国七雄?越国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就衰弱并被灭国的?公元前403年,赵、韩、魏三家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拉开了战国时期的序幕。而在战国这个诡谲多变的格局之中,有七个国家脱

  • 这个皇帝总是“语出惊人”,最终因为一句醉话丧命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美酒向来对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但是喝酒误事的事情在历史上也发生了无数次了,张飞就是因为醉打部下引来杀身之祸,可见喝酒还是适量为好啊。魏晋时期,玄学盛行,人们立言玄妙,行事雅远。在这方面,名士如此,皇帝也如此,东晋简文帝和他的儿子孝武帝司马曜就是代表人物。当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司马曜似乎比他老爹还强

  • 他娶了朱元璋的幼女,姬妾百余人,重口味,活到九十岁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历史上重口味之人数不胜数,但是史书记载的这位可以说重口味到恶心的程度了,具体是咋回事,请各位细细往下看。明太祖朱元璋活了七十一岁,一生共有二十六个儿子,十六个女儿。其中,宝庆公主是他的幼女,也是他最小的孩子。关于宝庆公主的生年,《明史》称“成祖即位,主甫八岁”,说明成祖朱棣即位的时候,其幼妹宝庆公主

  • 皇帝霸占了他的继母,还当众侮辱他,他造反了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祸从口出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至理名言,有多少人是因为一张嘴而招来灾祸,甚至丢了身家性命。不过像下面这位身居高位而出言不逊的,估计应该也不会有第二个了。有的皇帝早年很聪明,后期很糊涂;有的皇帝早年很振作,后期很颓靡;有的皇帝早年很能干,后期很荒淫;有的皇帝早年很仁厚,后期很残暴。相比之下,前秦皇帝苻健的前

  • 我造反有理,你造反有罪,朱元璋教你如何一本正经地说瞎话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早年间曾靠乞讨度日,阶层的不可跨越导致他对当时的社会充满了怨恨,因此发愤图强一路坐上了皇帝宝座。朱元璋为了维护自身统治的正统性,不得不忍恨对元朝感恩戴德。用以告诉天下“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不管我老朱家统治的好,还是坏,你们都不能造反。既然朱元璋认为他们家世受元朝皇恩,那他怎么解释自

  • 宇文泰一生征战 开创关陇集团 是北周王朝的奠基人 实权派的宇文泰为什么终其一生都不称帝?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宇文泰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宇文泰一生处在由乱到治的历史转捩点,他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观时而变,顺乎历史发展的潮流,终至取威定霸,转弱为强,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北控沙漠,奠定了北周王朝之基础。堪称是中国历史上继孝文帝元宏之后的又一位鲜卑族杰出的人物。宇文泰在早年的时候就经历了不少的战乱。

  • 孙策死时孙权只有十几岁 被人称为少年将军的他是如何继承父兄的家业 稳坐江山的?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孙权是三国时期孙吴的建立者,孙权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建安五年,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孙权是怎样稳坐江山的?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人。他一生下来的时候,眼神犀利,目露精光。他的父亲孙坚非常惊讶,认为将会有吉兆。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嗣位。孙权常常

  • 唐僧多次遇到“天难”,天界妖怪做坏事为什么能全身而退?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充满坎坷,其中各路妖怪造成的阻碍是最大的,然而那些天界偷跑出来的妖怪,在闯了祸之后都被收回去好好管教留得了一条性命,而那些没有后台的妖怪都被一棒子打死了。读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师徒四人历经十四年的磨难,一路上翻山涉水,风餐露宿,前后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

  • 光绪皇帝叫慈禧太后“亲爸爸” 原来是独有的称呼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慈禧太后的亲儿子,十九岁的同治皇帝去世后,皇位后继无人,掌权的当家太后慈禧为了继续垂帘听政,就选择了醇亲王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继位,也就是后来的光绪皇帝。为什么选他呢?因为当时的光绪皇帝只有四岁,慈禧太后可以完全可以掌控他。而且光绪皇帝的父亲是咸丰帝的醇亲王,母亲是慈禧太后的妹妹,不必担心他们会心生

  • 为什么说红颜祸水?原来一女就能灭国,看看史上最经典的美人计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迷晕夫差的大美人西施美女西施人们常说红颜祸水,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什么道理呢!看看妹喜、妲己,褒姒,西施等人的故事,就能看出女人在其中的作用,也许你会说那怎么能怪女人呢!是男人太好色太无能罢了,当然也有这样的原因,但男人大都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被漂亮女人所迷惑,其实是天性使然。所以如果这个女人很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