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内幕:直到最后才下定决心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内幕:直到最后才下定决心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56 更新时间:2023/12/24 22:20:46

魏忠贤是明朝臭名昭著的宦官,他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贪赃枉法同时陷害忠良排除异己,终于在崇祯年间被皇帝下决心除掉,但是就是这个决定,还是崇祯最后才下定决心的。

徐应元,原信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蒙混过关的时候,他及时发出了预警。

这是最后的时刻,也是最关键的时刻,所谓雷霆雨露莫非王恩,您可千万别看走眼了。

怎么办?凉拌!赶快称病走人吧……走快了,还能全身而退;要走慢了,您老人家也就别走了。

魏忠贤还在犹豫。他还想写检讨书,还想以最小的代价以图自保。

到底怎么办,您老人家回府自个儿慢慢琢磨,出了这个门,千万别说你来过我这儿。

不至于吧?

不至于?我告您,就这世道,也就我徐某人还有古道热肠,还能够为朋友两肋插刀,多少人现在是上赶着插朋友两刀啊。要不信您往这大明的官场走走,还有第二家府第为您洞开大门吗?出了这门您也就孤孤单单一个人往回奔吧!

徐应元说的没错,现在整个大明官场那是处处鸦雀无声、人人关门谢客。魏忠贤形单影只地在长安街上一路狂奔,路人避之唯恐不及。一切都结束了,人生也就这样了。谁说风景总是在远方?远方无风景,远方是荆棘遍地的陷阱。世事变幻莫测、繁华转眼成空,魏忠贤收拾旧行囊,倦鸟思归地跪在崇祯面前,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

崇祯闭上眼睛。终于等到这一天了,这个老东西,现在开始思退了。

给不给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退一步会不会放虎归山?

崇祯:你真想还乡?

魏忠贤:是。

崇祯:你一个太监,还什么乡?!

魏忠贤:……

崇祯:你恶事做尽,还了乡,以后死了还能进祖坟吗?

魏忠贤:请求皇上给魏某指一条生路。

崇祯:这样吧,你到凤阳去看管我们朱家的祖坟吧。这辈子,就别再回宫里了。

魏忠贤整个人趴在地上,半天起不来:谢主隆恩!

两天以后,明白过来的崇祯愤怒地出手了:徐应元被贬到显陵去当差,紧接着魏忠贤被勒令必须在十一月初一离开北京火速前往凤阳祖陵。崇祯还为此专门下了一道谕旨,严辞呵斥魏忠贤:朕思忠贤等不止窥攘名器、紊乱刑章,将我祖宗蓄积贮库、传国奇珍异宝、金银等朋比侵盗几空;本当寸磔,念梓宫(先帝棺材)在殡,姑置凤阳。(客、魏)二犯家产,籍没入官。其冒滥宗戚倶烟瘴永戍。崇祯还下令,把魏忠贤的生祠全都拆了,折价变卖资助辽饷。

本当寸磔……本当寸磔……魏忠贤突然觉得崇祯有些过了。作为先帝爷力保的人,崇祯不给我面子那就是不给先帝爷面子啊。什么以孝治天下,说到底人人都是心藏大恶。魏忠贤在万历十七年自阉后入宫,见识了宫中的人事春秋,领略了人心的最黑暗、最无耻处,知道高手过招,讲究的就是以势易势。魏忠贤的势是什么,崇祯的势是什么,这都是要火拼以后才知道结果的。如今,火拼尚未开始,崇祯就来了个黑虎掏心,也太不把他魏某人放在眼里了。

魏忠贤出手了。这是迟到的出手,也是最具有挑衅意味的出手。拜托,在庙堂混,大家都要讲面子的。你是皇帝了不起啊?我是太监头子我怕谁?乞丐急了抱成团,太监急了也不含糊!

魏忠贤出京了,浩浩荡荡地出京了。紫禁城里上万名太监如丧考妣,匍匐在地号啕大哭;一千多个卫队随从全副武装、鸣锣开道,魏忠贤面无表情地坐在轿子里高昂着头,脸色铁青铁青的;身后,四十辆大车拉着他的全部身家缓缓地碾过长安街。北京城当时看魏忠贤出京的几乎占了这个城市的一半人口。有野史说那一天一共走失小孩十三名,发生偷盗事件六十五起,一百六十八名妇女受到性骚扰,二千三百七十六名失意男子被河东狮吼。

当然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严重的结果是有一个人动怒了。

这个人就是崇祯。

如此的“籍没入官”?我大明朝的官员为什么执法尺度就这么宽呢?

如此的浩浩荡荡,他魏忠贤不仅是在打我的脸,而且是在打大明朝的脸啊。

我的脸可以不要,大明朝的脸不能不要。

曾经有一个本当寸磔的人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寸磔他,直到他溜走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苍能给我再选择一次的机会,我要说:魏忠贤,我寸磔你;如果一定要在寸磔前面加上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马上!

十一月初六,魏忠贤庞大的队伍走到阜城县南关的时候,崇祯的谕旨已经是如影随形地跟到了:……岂巨恶不思自改,辄敢将畜亡命,自带凶刃,环拥随护,势若叛然。朕心甚恶……但是,崇祯终究没有等到寸磔魏忠贤的机会,魏忠贤抢先一步自缢了。尽管在此后的岁月里崇祯寸磔过袁崇焕等人,但没有机会寸磔魏忠贤,竟成了他终生的隐痛。

标签: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晋朝是篡位后的司马家掌握实权后建立的朝代,但是由于曹操唯才是举,许多有才能但是品行不端的人得到重用,因此给后世埋下了严重的祸根。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

  • 探秘古代武举人臂力考试,唐举原木清举巨石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古代的武举人考试,是一种武将人才的选拔方式,不过其重视程度相较于文举要差很多,直到清朝时期才逐渐重视,不过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而逐渐没落了。掇石,也称“制子石”“武功石”。石上皆标有重量,主要考臂力,以重量多少定名次,并刻有科举吉语。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举和武科举两类。反映文科举的书籍及影视作品

  • 明清时期的这两位皇帝面对类似的动荡格局,迎来了同样悲惨的结局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许多皇帝也曾经在类似的局势环境中面对同样的窘境,下面我们要说的两位皇帝,就是有着十分相同的悲惨命运的二人。这两个皇帝很可怜,我对他们的评价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但是虽然他们很努力,怎奈生不逢时。最终也难逃失败的下场,结局令人唏嘘。第一位皇帝就是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我们翻开历

  • 这个奇葩皇帝将自己岳母痛打一顿,理由让人哭笑不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高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皇帝,他以嗜酒嗜杀而臭名昭著,但是他偶尔也会做一些搞笑的事情,下面几个故事虽然残忍,但是还是能反映出高洋的搞笑天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南北朝时期的一位奇人,此人就是北齐的开国皇帝:高洋。高洋大概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酒鬼皇帝。他不但嗜酒如命,喝醉后更是好耍酒疯。一旦耍酒疯,不是杀人

  • 清朝时期的各种奇闻异事,且看现代的书籍是如何记载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关于清朝民间的真实情况,史书并不会花篇幅去记载,但是我们能够从一些民间书籍中窥得一二。北京街上之污浊,真是令人可怕,城中并无公家清道夫之设,所有一切残物皆随意抛在街头,以听犬鸟前来为之扫除。因此城中常有大批全野或半野之野狗,饱尝人肉。”——《清朝时的京津有多脏》“有司官吏隐瞒了的,将那有司官吏处斩。

  • 蜀汉为什么会最终走向灭亡呢?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三分天下之后,中国的格局就已经基本形成,但是曹操占据着最为富庶的北方,掌管着众多交通要道,如果放任不管,其他两国的灭亡是必然的。一部《三国演义》造就了无数英雄,读起来令人酣畅淋漓,欲罢不能!但《三国演义》与史实出入很大,那我们要怎样真实正确的看待三国呢?今天,三国君与你一同探索蜀国灭亡之谜.毛宗岗曾

  • 三国排名前十的谋士看看诸葛能排在哪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三国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人才,他们有着超凡的远见卓识和渊博的知识储备,并能够审时度势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个三国时期谋士的排名。郭嘉曹操早期军事智囊团的核心人物之一,具有超卓不凡的战略眼光和入骨三分的察人目力。因为其大局观出色,在对于作战目标的选择和作战时期的把握上经常有精辟独到的

  • 揭秘史上八大奸臣,仇恨满心,手段凶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中国古代出了不少奸臣,许多王朝的覆灭都与奸臣作乱有非常直接的关系,还有些奸臣陷害忠良简介导致各种危机的产生,因此,历史上奸臣的作乱比昏君更具有危害性。奸臣,是在决策中总是想着谋取私利,或者更猛些的想要篡位夺权。大多数奸臣都与皇帝有密不可分得联系,他们的“奸”多是皇帝纵容出来的。所谓的忠奸阵营分布,都

  • 晚清的戊戌变法到底有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戊戌变法是我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尝试,不出意外,它像中国历史上无数次变法运动一样失败了,但是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如果它成功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1898年9月28日,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在北京菜市口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复生一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成为其

  • 为什么有的孩子喜欢读书?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喜欢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很少有小朋友喜欢坐在那里安安静静的看上一本书,但是总有一些小孩子是这样的,其实并不是他们天生能够坐得下来看书,而是需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培养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常常抱怨,孩子不爱读书,给买了很多书,可就是看不进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常常会把矛头对准老师,说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