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明朝灭亡后,藩属国朝鲜曾想北伐“反清复明”

明朝灭亡后,藩属国朝鲜曾想北伐“反清复明”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117 更新时间:2023/12/19 7:10:07

众所周知,朝鲜国曾经是明朝的附属国,并与大明有着很好的关系,两国君臣相称,在官方和民间都有着密切往来。明朝被清朝灭了,朝鲜自然是不愿看到的。

朝鲜曾一直是明朝的藩属,当时朝鲜国要册封自己的世子(太子)也必须得到明朝皇帝的同意,且明朝曾多次出兵帮助朝鲜抗击日本侵略,所以朝鲜对明朝的宗主国地位是很拥护的。

朝鲜对清朝一直是持一种敌视的态度。1627年和1636年为了除掉明朝的左膀右臂,清朝对朝鲜发动了两次战争,因此朝鲜对清朝有很深的民族仇恨。

明朝灭亡后,朝鲜虽表面上对清朝称臣,但一直在准备北伐,反清复明。当时朝鲜朝私下称清帝为“胡皇”,除对清朝的公贺表之外,内部公文仍用崇祯年号。

李朝孝宗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他对大臣说:“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听者,天时人事,不知日是好机会来时。

故欲养精兵十万,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为了北伐,孝宗首先采取措施,扩军备战。

驻汉城的都城御营厅军由7000人增加到21000人。禁军由600名增加到1000名,全部改编为骑兵。御营厅增加了大炮攻坚部队,还计划将守卫汉城的训练都监军增加10000名,御营厅军增加20000名。

当时李朝君臣还对南明政权、吴三桂和三藩分裂势力、台湾郑成功、准噶尔等反清势力寄予厚望,准备派使臣渡海联络,策划夹击清朝。

台湾郑氏多次请日本联合出师伐清复明,朝鲜对日郑联合乐观其成,甚至建议“假道朝鲜,出送援兵”。但由于清朝前几位皇帝励精图治,北伐大计难以实施。

1683年,清朝统一台湾,南明残存势力灭亡,朝鲜北伐计划寿终正寝。

标签:

更多文章

  • 沈万三富可敌国,却被朱元璋满门抄斩,真的是这样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沈万三是明朝时期巨富,坐拥江南地区的大量产业,对大明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历史对他的结局却记载有分歧,有的说他被朱元璋发配,有的说他被满门抄斩。传说中的江南首富沈万三,他富得让朱元璋都垂涎,以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家破人亡。真是这样的吗?沈家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呢?真是因为太富有了吗?从明代起,沈万三几

  • 坐拥财富和权利的和珅,竟然因为这个原因倒台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和珅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少见的巨贪,他的财富甚至能够超过整个清王朝的国库,算得上真正的富可敌国,那他是怎么倒台的呢?《亚洲华尔街日报》曾推出千年来全球50富人榜,6名榜上中国人中便有和珅。但和珅的巨额家财并未被其后人继承,而为朝廷悉数抄没。那么,权倾天下的和珅,是怎样“卿家荡产”的呢?说清和珅的“

  • 李元霸隋唐第一猛将当之无愧,裴元庆也只能接他三锤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李元霸是小说中虚构的历史人物,在小说中的李元霸被描写成为天神一般的人物,两臂有四象之力,单手举起千斤大鼎还能健步如飞,将宇文成都大将军活活撕成两半,拥有不像是人类的恐怖力量。李元霸是古典小说《说唐》以及评书《兴唐传》、《瓦岗英雄》中的人物,原型:李玄霸(599年~614年),字大德,李渊第三子、李世

  • 朱元璋为了巩固皇权,竟然设计将诸多开国功臣活活烧死在庆功楼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许多开国皇帝在完成政权更替的大业后,会对功高盖主的部下进行一波大清洗,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正所谓兔死狗烹,朱元璋可谓将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让我们把视线跳转回到距今600多年前的明朝初期:朱元璋经过长期艰苦的鏖战,在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时,建立了大明王朝,定都今天的南京。登上了那至高无上

  • 如果刘表当时选择了乘胜追击,可能就没有后来的东吴了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刘表是刘备崛起的垫脚石,在东汉末年也是一个很强大的势力,正是刘表击杀了孙坚,使得东吴的实力大打折扣,但其实刘表本有机会一举拿下东吴残部,彻底剿灭东吴孙氏势力的。刘表截杀孙坚不继续追杀孙坚残部。而是以取得全胜的机会去换取一个败将。虽说此举表现刘表重情重意,但以一个以一统天下为目标的诸侯实乃荒唐之举。如

  • 曾经辅佐太子李治监国辅政的初唐名臣高士廉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高士廉是我国唐朝时期著名大臣,他曾经辅佐太子李治监国,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大臣。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高士廉年轻时很有器量,对文史典籍也有所涉猎,与司隶大夫薛道衡、起居舍人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因此得到公卿的赞许。但他认为自己是北齐宗室,不宜广交名流

  • 秦朝农民起义军领袖吴广是如何死的?吴广死因之谜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历史上有许多次著名的农民起义,但是限于农民阶层受到的教育和眼界,很少有能够成功的,秦朝时期的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如此。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汇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席卷全国,沉重打击了秦的统治,还建立了张楚政权。然而,正当吴广率重兵进攻荥阳(今属河南)时,却被其部将田臧杀死,这一

  • 张辽真的是被丁奉杀死的吗?探究历史上魏国名将张辽死亡的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张辽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大将,他在多次战役中均有优秀的表现,是魏国非常重要的大将军,那么这位大将真的如传言所说,是被吴国将领丁奉一箭射死的吗?张辽不是被丁奉所杀,是病逝的。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

  •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内幕:直到最后才下定决心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魏忠贤是明朝臭名昭著的宦官,他将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贪赃枉法同时陷害忠良排除异己,终于在崇祯年间被皇帝下决心除掉,但是就是这个决定,还是崇祯最后才下定决心的。徐应元,原信王府太监。当崇祯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开始伺候这位主子爷了。可以说他是看着崇祯长大的,深知这位主子爷的脾气。就在魏忠贤企图以检讨书

  • 为什么说晋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晋朝是篡位后的司马家掌握实权后建立的朝代,但是由于曹操唯才是举,许多有才能但是品行不端的人得到重用,因此给后世埋下了严重的祸根。曹魏后期,政治日益腐败,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与此同时,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以曹爽为首和以司马懿为首的两个集团的对立和斗争。公元249年(嘉平元年),曹爽等陪同曹芳出洛阳城南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