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如何死的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如何死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2833 更新时间:2023/12/25 7:39:17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

黄盖剧照(网络图)

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出人头地。之后担任郡吏,再被考察为孝廉,升任公府。公元190年,孙坚起兵,黄盖随即加入孙坚起兵的队伍。

黄盖早年担任了地方郡吏,又被举荐为孝廉,征召至公府,成为一个地方行政官员。这段事实在史籍上的记载并不多。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清除的知道,这段做地方官员的经历,为黄盖以后担任武陵太守这一职提供了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因此黄盖的一生除了在生死一线的战场上表现突出之外,在地方管理上也是能力不凡。

黄盖一生中最为人所知的功劳就属于赤壁之战了。赤壁之战时,黄盖随周瑜代表东吴参与战争。黄盖建议用火攻曹军,周瑜随即采纳了这个决定。赤壁之战蜀吴联军大胜,黄盖当记首功,被拜为武锋中郎将,又领武陵太守。在任职期间,黄盖在外讨山越寇盗,在内平县邑吏治。黄盖一生的后期主要从事的是平叛和地方管理事物,由于成绩突出,被孙权任命为偏将军一职,直到病逝。

黄盖性格特点

黄盖一生,智勇双全,文武兼备。经历了东吴三次的权力更替,却依然能立于不败之地。孙坚、孙策、孙权都十分重用他。黄盖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就已经跟随在孙坚左右,随他征战四方。

黄盖游戏形象(网络图)

黄盖这一生中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忠勇。他作为三朝元老,对每一位主子都十分的“忠”。而在赤壁之战中,他主动提出做苦肉计的受害者。当时他被打得皮肉绽开,血肉模糊,他还是一声不吭,将计划进行到底,就连平时相熟的人也不肯透露一个字。这点体现出他的“勇”。所以黄盖的第一个性格特点就是忠勇。

黄盖的第二个性格特点是足智多谋。虽然他为人严肃,但是对训练士兵很有一套,每次出去打仗,他的部队都勇猛善战,令人敬佩。在赤壁之战之后,黄盖被派出去平定武陵郡的蛮夷叛乱。而当时武陵郡兵力只有五百,与蛮夷之间的兵力差距有些大,但是黄盖还是凭借着自己的战术,大胜蛮夷,将他们赶出了武陵郡。

《三国志·吴书十》中写到:“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就是说黄盖每次出去带兵打仗,士兵们都争先打头阵,将黄盖留在后面,说明他深受士卒爱戴;“当官决断,事无留滞”,说明黄盖为人做事果断,深受各地百姓拥护;黄盖战功卓著,身先士卒,吴主孙权称帝以后,“追论其功,赐子柄爵关内侯”。

黄盖怎么死的

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放火烧了自己的船,与剩下人员一起跳入江中,游回自己的领地。但是,黄盖跳入江前,被张辽的箭所射中,最后被救上来的时候,甚至许多人都认不出来这是功臣黄盖。还是黄盖自己叫了韩当一声,才被韩当认出来。

黄盖剧照(网络图)

赤壁之战之后,黄盖因为受了箭伤,一直在东吴修养,远离孙权的政治中心。因此,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黄盖基本上已经不出场了,这也导致了许多人误认为黄盖在赤壁之战后因伤重死亡了。其实这是不对的,黄盖在赤壁之战后,被拜为武锋中郎将,还是为东吴的江山社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公元219年,武陵蛮夷叛乱,进攻城邑,孙权任命黄盖为太守,平定叛乱。当时武陵郡内兵力只有五百,于是黄盖运用战术,大开城门,将蛮兵引入城内。等那些贼兵进入了一半的时候,立即发动攻击,斩杀了数百人,还收复了之前失去的城邑,斩杀叛军领袖,放了投降者。用从春季到夏季的时间,平定所有的乱事,当地的各部落的头目都对他以礼相待。一直到这时,武陵郡的叛乱才彻底清除。

后来长沙益阳县也被山贼所占领,黄盖又前去征讨,顺利地将山贼赶了出去。于是孙权便升他为偏将军,在升任偏将军不久后,黄盖便病逝了。所以,黄盖并不是在赤壁之战后去世的,而是在担任偏将军之后,病逝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白的家世之谜为什么至今未解 ?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我国文坛上,李白无愧彪炳千古的大诗人。然而,一千多年来,许许多多学者对他的家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可是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祖先到底又是谁?这一些疑问,始终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定论。李白对于自己的家世,在他的一些著述中也有过一些简略介绍。《与韩荆州书》中有“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的

  • 解析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谋士李岩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明末风头最盛的闯王李自成麾下可谓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现今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谋士就只有李岩和牛金星这二人。李岩画像李岩,出身与官宦之家,父亲李精白曾官至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但因为“魏忠贤逆案”的牵连,被削职为民。李岩少时中举,文武全才,爱好打抱不平,时常接济穷人,在家乡的名声极好。李岩是在李自

  • 明大将吴三桂:为什么甘愿做三姓家奴的耻辱之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三姓家奴”原本是张飞辱骂吕布之言,指责其本姓为吕,却投奔干爹丁建阳,后又认董卓为干爹,将丁建阳杀害。在这里以“三姓家奴”形容吴三桂实在是冤枉他了,吴三桂反复无常,在明清交接之际左右摇摆实为形势所迫,他并不是为了忠义虚名而罔顾一切的人,他要对忠诚于他的十几万将士的性命负责,并不能因为他的一时起意而另

  • 武则天这一生到底爱过多少个男宠?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 解密:历史上的柔然古国究竟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柔然”这个民族,对有的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族名。似乎,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是无足轻重的。实则不然,这个和北魏同时期的游牧民族,在五世纪初就建立了政权,成为北魏政权的一个有力的对手。后来,她是因为没有答应她属下突厥的求婚或者说拒绝了和亲,突厥开始反抗,在反抗中突厥迅速强大起来,柔然抗击不了突厥的打击

  • 历史两千多年前:匈奴单于冒顿的理想国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和欧洲的中世纪史书均留有些记载。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来自中亚的匈人,与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

  • 沈阳故宫住过几个清朝皇帝 中国第2大故宫沈阳故宫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沈阳故宫又名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是中国现在保留下来的第2大故宫,它跟北京故宫不相同的是,沈阳故宫建筑具有鲜明的满族文化特点,沈阳故宫一共住过3位清朝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从辽阳向南搬到了沈阳;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则在沈阳建立了清政权;最后从沈阳出发进北京紫禁城的,

  • 一代良相房玄龄是古代宰相的典范 房玄龄一生三起三落 为什么能二十年稳居相位不倒?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房玄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作为唐太宗的高级智囊,房玄龄极善谋划、人品又好。在相位的十五年里,功绩卓著,是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个成功的宰相,他的事迹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妇孺皆知。房玄龄为什么能20年稳居相位?房玄龄,大唐开国名相,对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可说是居功至伟,无人能

  • 他被奉为神仙,拒绝当皇帝,官居丞相,活了130多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要说起长寿之人,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张三丰,其实道教中的大人物许多都是长寿之人,下面这位不仅是道教的大成者,同时还是蜀汉地区威望极高的人物,甚至皇帝都要敬他三分。八仙过海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八仙这个说法,如“酒中八仙”“蜀中八仙”。东汉魏晋时期的范长生就是“蜀中八仙”之一。范长生

  • 崇祯皇帝一上台就杀了魏忠贤 崇祯皇帝杀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为什么说崇祯帝不该杀魏忠贤?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魏忠贤是明朝末期的大宦官,明熹宗时期,出任司礼秉笔太监,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崇祯皇帝朱由检继位后,打击惩治阉党,治魏忠贤十大罪,命逮捕法办,自缢而亡,其余党亦被肃清。崇祯帝杀魏忠贤到底是对还是错?为何说崇祯帝不该杀魏忠贤?明末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