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励精图治的崇祯帝为什么拯救不了大明朝?

励精图治的崇祯帝为什么拯救不了大明朝?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570 更新时间:2023/12/31 17:50:44

明朝皇帝多奇葩废物,几位倒是有真才实学,而亡国皇帝崇祯就是这么一位。

崇祯,一位渴望拯救国家的皇帝,可也是大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在数位荒唐明朝先祖的统治下,大明朝江河日下的大势难挡,满族军队又日益强大,国内的李自成更是慢慢壮大,纵然励精图治的崇祯皇帝想救国,可明朝还是永远地倒下了,留给后人无数的感叹。自此,历史翻过了明朝的一页,掀开了属于清朝的一页。

崇祯,全名朱由检,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朱由校异母弟,于1622年(天二年)年被明熹宗册封为信王。1627年-1644年在位,年号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崇祯皇帝在幼年时并不受重视,由于在他五岁时,亲生母亲刘氏犯了罪被杖杀,崇祯就由一位庶母西李抚养。之后,由于第一位庶母自己也有孩子照看不过来,崇祯又被交给了另一位庶母东李抚养直至长大。就这样,崇祯度过了自己的黯然失色的童年。

幸运地是,后来被封为了信王。由于朱由校患病,并且服用“仙药”导致奄奄一息,死时仅23岁,临终前传位信王朱由检。就这样,朱由检登基,年号崇祯。可是,做了皇帝不一定就是一件开心的事,因为交到崇祯手上的明朝江山,是一个宦官专政、民不聊生、时刻面临金人威胁的处境,要想拯救它一点也不容易。可是,既担当了大任,崇祯就决心做好这个皇帝,一心复兴明朝曾经的辉煌。就这样,崇祯17年的皇帝之路开始了,当时崇祯仅仅17岁。

(图)大明初期的版图

执政之初雷厉风行,铲除魏忠贤阉党。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期间纵容乳母客氏,重用客氏相好的宦官魏忠贤,任他二人胡作非为,在朝则陷害忠良,在后宫则荼毒妃嫔,而朱由校却不加规制。魏忠贤遍树党羽,自称“九千岁”,排斥异己,尤其将东林党人视作眼中钉,必欲除尽。朝廷上正人君子殆尽,政治黑暗已极深,大明江山岌岌可危,熹宗就是将这样一个烂摊子留给了继位的弟弟崇祯。弥留之时,还不忘叮嘱崇祯帝要重用魏忠贤,然而志在振兴的崇祯在三个月后就铲除了这个大害。崇祯即位后,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之后下令捕捉魏忠贤,令其自杀,并下令陈尸于河间。自此,阉党被崇祯一网打尽,尽得朝廷上大臣们的信服,俘获了不少人心。

(图)崇祯皇帝颁毕自严祖父母的圣旨

励精图治,重用贤臣,六下“罪己诏”请求民心。

在铲除了魏忠贤阉党后,崇祯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之后,崇祯勤于政务,有一次因“偶感微恙”而临时传免早朝,竟遭辅臣的批评,崇祯帝连忙虚心自我检讨,曾一度使明王朝有了中兴的可能。历史记载崇祯“然在位十有七年,不迩声色,忧劝惕励,殚心治理”,晚睡早起,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劳的一位皇帝。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夕惕朝乾。为了治理好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重新得到百姓的支持,遇到天灾人祸、没有做好的事情时,都向百姓下书《罪己诏》,而且每每说的都是极尽自责之能事,表现出自己的自责。就这样的《罪己诏》,崇祯一共颁发了六次,可见他的确非常用心地去管理国家,恳求得到百姓的体谅与爱戴。

然而,看上去如此勤劳、努力争取民心、重用贤臣的好皇帝,又怎会是一位亡国之君呢?崇祯即使有着以上所说的优点,可他也有重大的缺点,加上一直以来明朝日益颓败的时势,崇祯终究还是无法挽救大明朝灭亡的命运。

(图)北京明皇蜡像宫–清军入关

生性多疑,且错杀忠臣致官员人心涣散。

崇祯帝不仅对皇宫内的大臣和妃子疑心重重,对边关将领更是不放心。他派出宦官前去充任监军、监视。他担心这些监军、监视欺蒙,就又暗中派出“视监视”,即层层监视,明监视再加暗监视。文武大臣们都处于被监视之中,整日提心吊胆,勇于任事的人自然就极少了。如果有谁破例为国杀敌,崇祯帝也会怀疑他用心不良。

千古奇冤的莫过于忠臣袁崇焕。他戎马一生,为守卫明朝东北边疆、抵御清军进攻,立下了赫赫战功。在一次皇太极派兵进攻京城的过程中,袁崇焕千里回援京城,还没来得及休整,崇祯便急迫地希望袁崇焕进攻清军,可袁崇焕认为攻打外敌的时机尚未成熟。历史证明,袁崇焕的想法是正确的。可是,崇祯却怀疑袁崇焕是拥兵自重,要挟持自己甚至想谋权篡位,在奸臣宦官的进谗下,更是怀疑袁崇焕。皇太极得知后,马上利用这一点,使用离间计反间崇祯和袁崇焕。刚愎自用的崇祯果然中计,冤杀袁崇焕,并将其凌迟处死,悲哉!

(图)北京明皇蜡像宫–崇祯上吊煤山

时局动荡,刚愎自用的崇祯根本难以扭转。

当时明朝面临的不仅仅是皇太极等外敌的入侵,更是面临国内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反抗和朝廷的不稳定。明朝后期由于常年的苛捐杂税和自然灾害,当时天下饥馑,疫疾大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于是农民起义军的力量不断壮大;同时,北方皇太极又不断进攻;而且明思宗求治心切,却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官,后期又重用宦官,更是错杀忠臣。种种形势包围之下,崇祯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抵挡,虽有兴国之心也有兴国之努力,可是生性多疑导致用人多疑,灭亡之日终究到来了。最终,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不愿迁都和投降,上吊于煤山。

励精图治的崇祯,曾想以自己的勤政挽救国家,可是主要败于自己生性多疑的性格。笔者认为,虽然时局动荡,倘若崇祯能大胆重用贤臣,就算最后北京不保,以南明朝继续抵抗,未尝会输给清朝。只可惜,崇祯以一个非亡国之君的的施政努力,却迎来亡国的悲剧。

标签: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第一功臣黄盖最后是如何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黄盖,东汉末年孙吴名将。字公覆,零陵泉陵人。先后辅佐东吴孙坚、孙策、孙权三位掌权者。最初只是乡间小官,后被举荐为孝廉,追随孙坚打天下;孙坚死后,便追随孙策;孙策死后,便追随孙权。黄盖剧照(网络图)黄盖喜好学问,从小爱读书。年少时家境贫寒,便倚靠卖柴维持生计,生活困苦,因此他更加努力的读书,希望自己有

  • 李白的家世之谜为什么至今未解 ?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在我国文坛上,李白无愧彪炳千古的大诗人。然而,一千多年来,许许多多学者对他的家世进行了研究和考证,可是李白的父亲李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祖先到底又是谁?这一些疑问,始终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定论。李白对于自己的家世,在他的一些著述中也有过一些简略介绍。《与韩荆州书》中有“白本陇西布衣,流落楚汉。”的

  • 解析闯王李自成为什么要杀自己的谋士李岩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明末风头最盛的闯王李自成麾下可谓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现今为人们广为流传的谋士就只有李岩和牛金星这二人。李岩画像李岩,出身与官宦之家,父亲李精白曾官至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但因为“魏忠贤逆案”的牵连,被削职为民。李岩少时中举,文武全才,爱好打抱不平,时常接济穷人,在家乡的名声极好。李岩是在李自

  • 明大将吴三桂:为什么甘愿做三姓家奴的耻辱之事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三姓家奴”原本是张飞辱骂吕布之言,指责其本姓为吕,却投奔干爹丁建阳,后又认董卓为干爹,将丁建阳杀害。在这里以“三姓家奴”形容吴三桂实在是冤枉他了,吴三桂反复无常,在明清交接之际左右摇摆实为形势所迫,他并不是为了忠义虚名而罔顾一切的人,他要对忠诚于他的十几万将士的性命负责,并不能因为他的一时起意而另

  • 武则天这一生到底爱过多少个男宠?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死后,武媚娘(武则天)作为太宗的嫔妃,都被送到感业寺出家为尼

  • 解密:历史上的柔然古国究竟从何而来?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柔然”这个民族,对有的人来说,是个很陌生的族名。似乎,这个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是无足轻重的。实则不然,这个和北魏同时期的游牧民族,在五世纪初就建立了政权,成为北魏政权的一个有力的对手。后来,她是因为没有答应她属下突厥的求婚或者说拒绝了和亲,突厥开始反抗,在反抗中突厥迅速强大起来,柔然抗击不了突厥的打击

  • 历史两千多年前:匈奴单于冒顿的理想国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集团,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的寒温带森林和草原的交界地带,他们披发左衽。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和欧亚大陆的历史进程,《史记》、《汉书》和欧洲的中世纪史书均留有些记载。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来自中亚的匈人,与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

  • 沈阳故宫住过几个清朝皇帝 中国第2大故宫沈阳故宫简介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沈阳故宫又名盛京皇宫,为清朝初期的皇宫,是中国现在保留下来的第2大故宫,它跟北京故宫不相同的是,沈阳故宫建筑具有鲜明的满族文化特点,沈阳故宫一共住过3位清朝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努尔哈赤把后金都城从辽阳向南搬到了沈阳;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则在沈阳建立了清政权;最后从沈阳出发进北京紫禁城的,

  • 一代良相房玄龄是古代宰相的典范 房玄龄一生三起三落 为什么能二十年稳居相位不倒?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房玄龄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相,作为唐太宗的高级智囊,房玄龄极善谋划、人品又好。在相位的十五年里,功绩卓著,是李世民“贞观之治”的重要人物。他是一个成功的宰相,他的事迹千百年来广为传颂,妇孺皆知。房玄龄为什么能20年稳居相位?房玄龄,大唐开国名相,对唐朝初年“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可说是居功至伟,无人能

  • 他被奉为神仙,拒绝当皇帝,官居丞相,活了130多岁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要说起长寿之人,大家可能都会想到张三丰,其实道教中的大人物许多都是长寿之人,下面这位不仅是道教的大成者,同时还是蜀汉地区威望极高的人物,甚至皇帝都要敬他三分。八仙过海的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其实,在历史上还真有八仙这个说法,如“酒中八仙”“蜀中八仙”。东汉魏晋时期的范长生就是“蜀中八仙”之一。范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