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同是开国皇帝,唯独此人是唯一没有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他立下两条密令,子孙后代无一敢违背

同是开国皇帝,唯独此人是唯一没有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他立下两条密令,子孙后代无一敢违背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042 更新时间:2024/1/5 9:31:08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而每个朝代都有位功绩斐然的开国皇帝,可是几乎所有看过皇帝都有杀过功臣,但也有例外此人是唯一没有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他立下两条密令,子孙后代无一敢违背。

首先我们说说最著名的两位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

刘邦和朱元璋除了同样是草根出身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杀功臣。刘邦诛杀的开国功臣是那些位高权重的异姓王。这些异姓王在汉朝建立的过程中,功勋卓著,所以在国家建立之后他们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不但享有王爵的爵位,还拥有自己的独立封地和武装力量。这些异姓王名义上是汉朝的臣子,实际上都是各自独立王国中的国王。所以,对刘邦而言,这些异姓王就成了自己的心腹大患。

从公元前202年到公元前196年,刘邦通过各种手段相继“解决”了燕王臧荼、楚王韩信、赵王张敖、代相国陈豨、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韩王信、燕王卢绾(臧荼被消灭后,接替臧荼成为燕王)。最终,除了地处偏远又势力弱小的长沙王吴芮外,其他异姓王悉数被刘邦铲除。

不过,和朱元璋相比,刘邦诛杀异姓王的行动几乎不值一提。可以很肯定的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比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更倒霉的开国功臣了。与其说朱元璋杀了哪些功臣,不如说朱元璋没杀哪些功臣。在朱元璋的那些著名开国功臣中,除了早年战死和病逝的那几位外,真正得到善终的就只有信国公汤和(晚年中风了,所以朱元璋实在没杀他的必要)。其他功臣或是被诛杀,如韩国公李善长、永嘉侯朱亮祖、江夏侯周德兴;或是被赐死,如宋国公冯胜、颖国公傅友德、德庆侯廖永忠;或是死得蹊跷,如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诚意伯刘伯

最终,朱元璋终于完成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壮举”,将当年陪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小伙伴”全部清除干净。

而同样是开国皇帝,宋朝赵匡胤算的上最为温情的了,因为他是唯一没有杀戮功臣的开国皇帝。

五代十国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存在,昙花一现唐朝盛世崩盘后,各地出现了许多的割据势力,藩王武将纷纷自立为王,这个时期的混乱程度却比得上战国春秋和三国时期,战乱也更是频繁,他们大多通过武力手段决定胜败,胜者能够成为一国之主,而失败者则湮没在历史尘埃中。

十国地处于中原南方,五代则占据北方,相对南方来说,北方一直都是政治中心,政权更替也发生得较为频繁,南方人则是喜好安居乐业,能不发生战争,就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北方野心家们想要占据更多的资源和土地,所以在短短的五十三年中,就更换了五个政权,也就是“五代”的由来。

在短暂的时期中,有一位皇帝十分出色,之前的武将皇帝似乎只有勇而无谋,所以才会被新的统治者取代,但这位皇帝并非如此,有勇有谋,被誉为五代第一君,这位皇帝便是柴荣,也是五代中的最后一位,所以在与前四位的对比中,柴荣显得很是优秀。

二十四岁那年,他被封为将军,而只是在九年后,他便当上了皇帝,三十三岁的柴荣没有想到自己的在位时间会如此之短,短到他来不及施展抱负,他收复失地之后,国家也逐渐变得强大,但柴荣突然身患重病去世,国家一时无主。

朝廷只能依仗大将军赵匡胤了,赵匡胤曾经是柴荣的心腹,在他临死之前,将国家大事委托给赵匡胤暂为管理,尚且年幼的皇子也交给了赵匡胤照顾。皇帝以为自己安排妥当,觉得大将军对自己忠心耿耿,一定会按照遗嘱办事,但没想到仅仅是在第二年,赵匡胤就发起了兵变,夺了小皇帝的皇位,自己坐上了皇位,一手建立了宋朝。

通过这样的方式当上皇帝,皇帝心中通常也是害怕自己将来会重蹈覆辙,因为拥有兵权便可以伺机造反,所以他们通常会夺了曾经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将军们的兵权,甚至是处死他们。赵匡胤也并不例外,他也害怕失去自己的皇位,“杯酒释兵权”就是很著名的例子了,但众人的结局还是很好的。

武将们没有被处死,赵匡胤将他们送回了老家,还给了丰厚的赏赐,即使是前朝余孽,他也没有赶尽杀绝。有着重大功劳的武将们虽然是没有了威胁,但朝中还是需要武将的,他们也还是具有一定威胁的,所以他采用了“重文轻武”的方式,提高文臣的地位,抑制武将的发展,不给他们将来造反的机会。

安排各地官员,他也尽量是安排文臣,除非必要,才会安排武将,还会让其他的官员去互相牵制。虽然边关远离政治中心,但赵匡胤还是想出了法子,经常更换将领,让士兵对将领的依赖没有那么重,可这样做的话,长期下去将军们也就失去了威信,军事力量就会变得薄弱。但相比后果,赵匡胤更希望自己的皇位不会受到威胁。

除去“重文轻武”,皇帝在其他方面上,可以说是一位贤明的君主,励精图治,提高农业生产力,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文人们也积极报效朝廷,整个国家显得繁荣富强。可军事上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等到赵光义继位的时候,与契丹、辽国、西夏等国的交战中,也讨不得好,赵光义御驾亲征,结果却是落荒而逃,成了他国的笑柄。

赵匡胤知道自己是篡权夺位,心中有愧,所以面对柴氏后人,他下了禁令,不准以后的皇帝重罚他们,若是滔天大罪,也要让他们可以有尊严的受罚。这条禁令被写进了石碑中,只有历任皇帝能够看见,若是违背的话,那么便会遭到天谴。

石碑上还有另一条禁令,皇帝们不能伤害朝中的士大夫,只要是能够敢于谏言的人,即使忠言逆耳,也不能处罚他们。这两条禁令也确实是被历任皇帝谨记遵守,从来没有人违背,也是因为违背的代价便是会损害到赵氏江山的利益。

本来这块石碑是放在庙祠中的,只有在皇帝继位的时候,皇帝才会带着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进去,大臣们是不准进去的,所以这位石碑上的内容只有赵氏历任皇帝知道,但等到宋朝灭亡以后,这位石碑的内容也就被敌军昭告天下了。

不可否认的是,赵氏江山的繁荣发展也得益于这两条禁令,善待文人和士大夫,积极谏言,所以宋朝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发展还是不错的,至今军事力量,“弱宋”也并非真的弱,只是相对于过分注重军事力量的秦汉两朝,它的军事要薄弱一些。

实际上,能在强敌环伺的背景下存活下来,怎么看宋朝也不能说是“弱宋”,历史是不是对宋朝有什么误解呢?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

标签: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守宫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难道真的能够由此来验明正身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在古代的时候有一项很神奇的发明,这个发明就是守宫砂,这个东西可惜证明女子的清白之身,一旦行房之后身体上点缀的那个红点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个守宫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已经没有人再根据守宫砂标明自己是否是清白之身了,不过我们却常能听到一个名词"守宫",提到这个词时,人们一般是指一种蜥蜴。其实,守宫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刃了自己的兄弟 为什么没有当场将李渊也杀掉?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唐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时候手刃自己的亲兄弟逼迫李渊禅位,那为什么在当时李世民没有直接将李渊给一起杀掉直接做皇帝呢?学界对他的雄才伟略和他对中国历史所作出的重大贡献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在客观上对唐初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公元626年,李世民先发制人,在帝都长安城玄武门附

  • 李世民能力出众 为什么李渊不立其为太子?其实原因很简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历史上能被称作千古一帝的皇帝屈指可数,唐太宗李世民便是其一,李世民的能力自然不可忽视的,在当时李渊不可能不知道李世民的能力,但为什么李渊却没有立李世民为太子呢?首先从周朝开始,中国的皇权一直秉持着,要立嫡长子为储君的规定,几乎唐朝之前,所有的废长立幼,都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三国时期的袁绍和刘表,隋朝的

  • 汉高祖刘邦和刘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两人相差了多少年?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东汉末年时天下大乱,各地群雄割据一方,其中以刘姓的并不在少数,这时候就有人开始怀疑刘备的身份了,有人怀疑建立蜀汉的刘备是假冒汉室宗亲,和刘邦没有血缘关系。那刘备和刘邦到底有没有关系呢?刘邦是汉朝时期的开国皇帝,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沛丰邑中阳里。刘邦并不是什么大户人家出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农家出生的人

  • 李善长是朱元璋的亲家 又手握免死金牌为什么会被满门抄斩?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众所周知,朱元璋是一个草根皇帝,他的身份从当年的放牛娃、和尚、乞丐,摇身一变,成了皇帝,成了皇帝的朱元璋,为何要将自己的亲家,都已经辞职归乡的李善长给满门抄斩呢?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的开国功臣。李善长自幼爱读书,非常的有智谋,后来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建立明朝立下汗马功劳。可这

  • 晏子为什么要用二桃杀三士,晏子二桃杀三士是否做错了?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春秋时代齐景公帐下有三员大将: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他们战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骄,晏子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害,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祸患。晏子设了一个局,让齐景公赐三士二桃,让他们论功食桃,终致三士自杀而死。话说齐国有了晏婴(晏子)为相,齐景公也就有了恢复齐桓公时期的霸业的雄心,但是时间一长,这位

  • 诸葛亮那么厉害,为什么他的儿子诸葛瞻却能力平平呢?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诸葛瞻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丞相诸葛亮之子。诸葛亮的故事太精彩了,隆中对、三分天下、舌战群英、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孔明灯、木牛流马等等。从基因的角度看,优秀人的基因自然不会差。诸葛亮智慧过人,为什么儿子诸葛瞻能力平平呢?有句俗话叫:虎父无犬子,其实这句话说的挺有道理的,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看待,一是做父

  • 为什么兵多将广的北宋始终无法消灭西夏?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西夏王朝是由党项人11世纪初在我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少数民族割据政权。西夏从唐末立足于陕北以来,终北宋一世,始终顽强地挺立在西北的陕甘宁之地,成为中原政权的心腹大患。宋夏之间战争持续已久,长达百年。那么,为什么北宋始终无法铲除西夏呢?宋夏之间战争持续已久,长达百年。期间,西夏打败北宋应当说是阶段性的,

  • 武则天这个人注定不平凡 从她的名字里面就能看出来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历史,历经400多位皇帝,在这其中出了女性皇帝,大家都知道,她就是武则天,虽然说历史上不止武则天一位女性皇帝,但武则天却是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性皇帝。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不一,反倒是武则天自己没有评价自己,在乾陵前面立一块无字碑,留给后人评说,也任由后人去评说,而后人其实并不

  • 花木兰替父从军 那么她攻打的敌军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相信大家对《木兰辞》非常熟悉,她替父从军,女扮男装,抗击入侵者,最终还立下大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尽忠尽孝,不畏强暴和保家卫国等价值观,那么真实历史上花木兰真的存在吗?她所攻打的敌军是谁?花木兰是哪个朝代的人?《木兰辞》中有一些线索。第一,《木兰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代。由此可知,花木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