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奇葩的皇帝,皇位不传儿子传义子,最终自己下场悲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后梁高祖朱温是开国皇帝,他原是唐朝的宣武节度使,后来通过武力征讨,才获得了对洛阳的统治。朱温晚年曾弒杀昭宗,在亲信的支持下,他最终于公元907年登基为帝。朱温是一个残暴之君,其在世时,曾有意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义子朱友文,因为这个原因,他最终被亲子朱友珪弒杀。
朱温所建的后梁,其实是五代众多诸侯割据势力的一支,后梁王朝并未统一全国,所以它完全属于割据性政权。作为后梁的开国皇帝,朱温生性残暴,他残忍好杀,为诸子所不容。朱温完全就是乱世之中的一朵奇葩,此人之荒淫程度,世所罕见。继位后,他整日沉醉于歌舞佳肴之中,甚至还多次欺辱诸子之妻。他形同禽兽,其子朱友珪、朱友贞等人都对其有所愤恨。
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朱温瞩意于他的义子朱友文,正因为如此,这才引起了朱友珪等人的不满。朱友文是朱温早年收留的养子,他容貌俊秀,深得朱温的喜爱。不过,朱友文和朱友珪等皇子一样,也有一颗夺嫡之心,在朱温晚年的时候,朱友文为了取悦养父,甚至将其妻王氏主动献给了朱温,当然,这一切也是为了自己能够继任大统。
朱友文有意,其实和朱温的放纵离不开关係,朱温本来就非常欣赏这位义子,而恰好朱友文又将自己的妻子送予养父,这就更加引起了朱温的宠信。
朱温作为一代枭雄,自然有自身的考虑,他瞩意于朱友文,绝非是因为朱友文的取悦,而是另有意图。在朱温所有的儿子义子当中,尤以朱友文最有才干,也最富韬略,朱温从一开始就有意培养此人。朱友文年龄较长,适合作为储君,这是朱温考虑其继位大统的关键因素。
朱温明白,自己虽然一时统治中原,但其实各地势力还对其有所抵触,特别是河东的李存勖,更有一定的实力。为了对付李存勖,也为了使得后梁的国祚能够延续,朱温就不得不考虑在诸位儿子之中选择一个年长者。义子朱友文一直是自己亲赖的皇子,他极富韬略,又有治国之才,自然成为了不二人选。
对于朱温来说,后梁国祚的延续要高于亲子或义子的选择,在列强环伺的环境下,朱温要考虑的并不是嫡庶之分,而是谁最有担当能力,他才选择谁为继承人。在这一点上,朱友文要远胜于朱友珪等人,只不过后来由于消息走路,朱友珪才趁势篡夺了大权。
年长者担任国君,有利于后梁王朝,这是朱温所在意的。朱友文无论从资历上,还是阅历,都要远胜朱友珪。故而,朱友文客观的影响力也佔有一定的因素。
当然,朱友文能够得到朱温的亲待,也和自己的妻子王氏有一定的关係。在朱温所有宠信的妃子当中,王氏是最得宠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朱友文才不断受到提拔。朱友文本身就有能力,再加上其妻在朱温面前经常吹枕边风,朱友文自然便受到了朱温的亲待。朱温深知,朱友珪虽然是自己的嫡子,但其却生性残暴,和自己颇为相似,为了后梁王朝的安危,朱温就不得不忍痛捨弃朱友珪而选择朱友文。
朱温选择朱友文,是出于国家层面的考虑,而后来朱友珪起兵造反,则是因为朱温的过度偏心。朱友珪起兵后,他们父子二人最终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