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韩信混得有多惨,他为什么落得被吕后诱杀的下场?

韩信混得有多惨,他为什么落得被吕后诱杀的下场?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04 更新时间:2023/12/4 16:13:50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被后世奉为兵仙,但这样一位建功立业的猛将,最后却被吕后诱杀,被杀后也没有手下的亲信士兵前来营救,甚至他死后都没有人为其收尸。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将之一的韩信,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在历史上可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经典事迹,在楚汉战争中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韩信这个人物是汉朝建立起来的重要筹码,也正是韩信的存在让汉朝的江山得以发展壮大。

虽然韩信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一生战功显赫,同时也是位居高位,但是没想到的是这样一个人物不仅没能得到善终,最后竟然还被吕后诱杀在长乐宫之中。

而韩信被处死既有汉高祖刘邦的原因,也有韩信自身的原因,总的来说韩信的有这样的结局是诸多因素作用下的必然结果。

01军事奇才,汉朝开国将领

韩信在中国历史上诸多将领中,可以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名将,而且有着让人难以企及的军事天赋以及远超常人的意志和信念。

就比如韩信在还未从军就能受胯下之辱,可见他是有着怎样的顽强意志和信念,再就是韩信在用兵和军事作战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天纵奇才的人物,他对于战场的把握和用兵之道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见解,他先后平定了赵国和齐国,同时在这期间也创下了很多著名的战役。

其中不乏一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就比如背水一战,后来也是帮助刘邦在垓下之战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所以综合来看,韩信不仅在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扩展了自己的势力,也帮刘邦打下汉朝的天下,成为了汉朝的开国功臣,所以他被定为中国十大名将之一也是情有可原。

而正是因为他这样突出的军事才能和统兵打仗头脑,在很多方面隐隐盖过了刘邦,并且还毫不遮掩扩张自己的势力,这让身为主公的刘邦对于韩信自然是心存防备之心,所以刘邦通过张良等谋士谋划,三番五次的从韩信手里以各种方式和理由夺取他的军队。

可即使这样,仍然无法阻挡韩信军队的扩大,这也就为两人日后关系的破裂埋下了很大的隐患,毕竟没有哪一个帝王希望自己的部下能力要比自己还要突出功高盖主的情况,任哪个帝王也都心怀芥蒂。

02天下大定,封王却成列侯

等到楚汉战争取得了胜利,天下的大局已定,刘邦也顺势建立了汉朝,同时随着王朝的建立,自然要对这些曾经建立汉朝的开国功臣论功行赏。

其中韩信的功绩,可以说是在众多功臣中数一数二的,所以最终韩信因为战功显赫被封为楚王,这样的分封对于韩信也是极大的肯定。

他能够得到这样的地位也是名副其实,而韩信因为作为封国的诸侯王自然有着自己的军队,所以事后刘邦反过来一想,韩信用兵如神,如今又有自己的军队,若是将来起了谋反之心,那不是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所以在韩信当上楚王没过多久,刘邦便莫须有的理由,取缔了韩信的诸侯王之位,而是封为淮阴侯,这对于韩信来说可谓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虽然作为淮阴侯有着百余户的食邑,不愁吃穿,但是却彻底失去了自己的军队和兵权,不仅如此还要生活在京城,受其监视,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王侯罢了,这对于尚武重兵的韩信来说无疑是拿走了自己的依仗,那韩信怎么可能愿意。

同时刘邦这样的做法也很明显表现出了他对于韩信的怀疑,怀疑他的忠心,担心他起兵造反,韩信对于刘邦的想法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身为人臣又能怎么办,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上都是顺皇帝心意而为,悄然度过余生罢了,可偏偏韩信不一样,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一生立功无数,在战场上也是奋勇杀敌,而如今却失了兵权还遭人怀疑,可谓是十分憋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韩信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便开始谋划如何造反。

03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韩信在失了兵权还受刘邦监视的状况下要是想起兵造反简直难如登天,孰不知韩信还留有后手,这个后手就是外援陈豨,他与陈豨是昔日的好友。

而且韩信也是陈豨一直以来尊崇的将领,所以韩信想通过他来分散刘邦等人的注意力,而他借机释放刑犯在内发动叛乱,两人里应外合就可以夺得汉朝的政权。

这样的想法虽好,谋划看上去也是天衣无缝,可殊不知计划赶不上变化,韩信的部下提前向吕后告了密,韩信还没等到陈豨与刘邦交战取得战果的消息,自己这边先翻了车,被吕后和萧何用计谋诱骗到长乐宫,然后被处死。

说来韩信死的也是凄惨,韩信因为丰功伟绩被刘邦赐“三齐五不死”,就是见天、地、君王皆可不死,不能用绳捆和用刀杀他,这简直就是妥妥的免死金牌,所以韩信也是自信满满,不相信能有人杀了他。

可没成想,进了长乐宫,被人用麻袋装了起来,不见天地和君王,也没有用绳子捆他,而杀死他的武器竟然是竹签,最后他被一群宫女用竹签活活扎死,这样的死法也属实悲惨。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万人敬仰的人物就这样死不明不白,怪只怪他太过自大,也没有想到吕后能有这样的手段。

这时候的韩信失了兵权,失了军队,唯一亲信也就几个文臣门客,这些人也都是墙头草随风倒的人,所以韩信也就没亲信的士兵,更没有为他舍生忘死的部下,而且所有的军队早就被刘邦拿走,他也只剩一个空名而已,最后也是下场十分悲惨。

不但死了还落个造反的名声,曾经所做的一切也都功亏一篑,可见此时的韩信混的究竟是有多惨,他的结局也是如自己所言,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一代名将就此落幕。

04结语

其实韩信有这样的悲惨的下场也不得不说他自己太过自大,本来就有些功高盖主,自己还居功自傲,这样的部下谁人愿意留着,换做其他帝王也基本上都是杀之而后快。

所以韩信的被处死以及有这样凄惨的结局也是注定的事,所以说做人做事还是要低调,何时何地都要给他人留余地,以免自己身陷囹圄,总而言之小心驶得万年船,莫因自傲毁所有。

标签:

更多文章

  • 萧何曾四次在刘邦的猜忌下死里逃生,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刘邦之所以能赢得楚汉之争,建立大汉,离不开萧何的辅佐。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就只拿刘邦发迹之前的事情来说:首先是没有人引荐刘邦去吕公家贺喜,刘邦很可能娶不上吕雉,其二是刘邦进山后没人邀请他回来县城,刘邦很可能终于流寇生涯;其三是杀了县令后萧何不胆小直接做了沛

  • 希特勒惊人的绘画天赋,一位被元首耽误的画家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希特勒青年时代,曾经浪迹于维也纳街头,而其谋生的手段便是靠着售卖自己的画作而换取生活的金钱。关于希特勒学画的经历没有相关的记录,从而我们也不得而知其绘画早期经历到底是如何的,从而大多数人把这一切归咎于他的天赋。希特勒早年浪迹维也纳街头,成为了一个流浪画师,其后为了成为一名真正的画家,他报考了维也纳美

  • 文鸯也曾七进七出,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七进七出,出自京剧长坂坡、豫剧长坂坡、秦腔剧长坂坡等戏剧艺术,原型为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的长坂坡之战。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因为在长坂坡之战中的勇猛表现,

  • 关羽被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

    关羽被杀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下面历史资料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很多人总觉得,关羽被斩杀,是吕蒙的擅自行为,当初孙权曾百般强调关羽杀不得,但吕蒙却因为个人恩怨而不听劝。但其实呢,关羽就是被孙权直接下令所杀,只不过后来刘备死后,蜀汉和东吴再次结盟,于是关二爷被杀的这段历史,就变得有些遮遮掩掩。

  • 三国时期东吴的皇位继承出现过兄终弟及的现象,是什么时候?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我国古代皇位的继替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同姓相继;一种是异姓相代,接下来历史资料网小编为您讲解王位由哥哥传给弟弟继承,传弟一般按年龄长幼依次继承。兄终弟继,传子有传兄之子、传弟之子和传嫡子几种。古代历史上的夏朝、商朝以及鲁国、宋国等实行这种继承制度。例如鲁炀公熙接替其兄鲁考公酋的位置,宋微仲接替其兄

  • 明成祖朱棣怎么了,为什么下令捕捉天下尼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起小规模的起义事件,人数很少,没有掀起太大水花,更没有对当时的明王朝政权产生任何影像,那为什么要特别说一下呢,因为这次起义是由尼姑领导发起的,并在关键时期让皇上丢了很大的脸,甚至决定了尼姑这一特殊群体在历史中的地位。尼姑,是出家修行的女教徒,讲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朝廷素无瓜葛,

  • 赢得仓皇北顾的元嘉北伐究竟给南朝带来了什么,元嘉北伐为什么三次都惨败而归?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元嘉北伐是指南朝宋于元嘉年间三次主动进攻北魏的征战,三次北伐主要目标及战场均为宋的河南失土,战事耗费了不少兵力及物资,但结果全遭失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曾如是评价刘宋在元嘉年间的三次北伐。元嘉北伐是指南朝刘宋宋文帝在元嘉年间发动的三次北伐,三次北伐都旨在收复中原,耗费了刘宋大

  • 血战长空:志愿军王海飞行大队令美闻风丧胆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其中我军的王牌空军飞行大队王海飞行大队就相当令人敬佩,在与美军的多次交锋中,部队战功显赫,令敌军闻风丧胆。王海(1925.11——)汉族。山东威海人。原名王永昌。1950年5月于东北老航校毕业后,成为共和国空军的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

  • 康熙头疼的“朱三太子”究竟是谁?不是朱慈炯杨起隆,而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清王朝建立之后的很多年间,反清复明的口号一直存在,他们大都打着前朝皇子朱三太子的名号,以此来壮大声势,以及强调自己的“合法性”,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吗,还是说只是被人们杜撰出来的?扯起故国旗号,拥立亡皇后裔,起兵对抗朝廷,是不少野心家在王朝鼎革之际所常用的一种手段。康熙年间发生的伪“朱三太子

  • 东晋权臣是当时最有才干的野心家 权倾天下 为什么最后篡权失败?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桓温是东晋权臣,因溯江而上灭亡成汉政权而声名大奋,又三次出兵北伐,战功累累。后独揽朝政十余年,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终因第三次北伐失败而令声望受损,受制于朝中王谢势力而未能如愿。桓温出身龙亢桓氏,是第三个执政东晋的士族门阀。桓温曾经权倾天下,独揽朝政多年,甚至擅行废立之事,妄图谋朝篡位。桓温曾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