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梁太祖朱温如何谋得帝位的,为什么说他荒诞无耻?

梁太祖朱温如何谋得帝位的,为什么说他荒诞无耻?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胖次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9 8:22:07

要说历史上最淫荡无耻的皇帝应该就是这个五代后梁太祖朱温,仅做了5年皇帝,就被儿子朱友珪所杀。说起他我想大家都应该很熟悉,并不是他的什么丰功伟业被大家所知道,也不是他政绩有多无能,而是他竟然喜欢睡儿媳,给儿子带绿帽子。

朱温出身寒苦,其父朱诚为乡村私垫教书先生,然而却壮年病亡。其母王氏,迫于生计,带着他们兄弟三人投奔萧县同乡刘崇,刘崇怜悯母子四人,收留了他们

然而,刘崇对性格暴虐,游手好闲经常打架的朱温很反感,乡里人也深恶之。公元877年,唐末的黄巢农民义军途经砀山,朱温与其兄朱存参加了义军,而后改变了人生轨迹,走上了历史舞台。朱温在参加义军后,由于深通谋略,作战勇猛,立了许多战功,很快就由普通士兵升为手握重兵大将,深得黄巢信任和倚重。

公元881年,黄巢率六十万义军攻入唐朝都城长安,建立大齐称帝。朱温因功封同州刺史。第二年,朱温奉命攻打河中,但数败于兵精将广的河东节度史王重荣之手。没办洁,只得数次向黄巢求救,右军事孟楷与朱温不和,扣押了求援信。走投无路的朱温无奈,杀了监军,投降王重荣,认王重荣为义舅。唐僖宗闻之大喜,赐名朱全忠,封其为左金吾卫大将军。公元883年,朱温镇守大梁,任宣武军节度史,反过来对起义军进行疯狂的镇压。黄巢兵败退出长安后,朱温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追杀至泰山虎狼谷,被困而亡。朱温也因追剿之功食邑千户,封为沛郡候,后又加封吴兴郡王,领三千食邑。此时的朱温,野心勃勃,不断兼并土地,扩张势力。公元884年,黄巢手下部将秦宗权称帝,定都蔡地。朱温属地汴州与蔡州接壤,令朱温极度不安,于是他联合别人讨伐秦宗权。秦宗权不支,兵败而亡。朱温占据蔡州。随后,他又打败了卢龙,天平,泰宁等地节度史,占了河南,山东以及山西部分地区,一跃而成为最大让藩镇割据势力。势力雄厚,羽翼丰满的朱温,野心逐渐膨胀起来,伺机问鼎天下。

公元888年,僖宗病亡,僖宗帝李哗登基,即唐昭宗。面对宦官干政,昭宗决定借助大臣的力量来削弱宦官的权力。引起了宦官刘季述等人的不满,他们囚禁昭宗,拥立太子李裕为帝。公元901年初,宰相崔胤依靠朱温做外援,与左神策军指挥使领兵将刘季述一党诛杀,重新迎昭宗复位。朱温因功封东平王。同年六月,宦官韩全海暗中联给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对抗崔胤。崔胤力薄,密信求救于朱温,谎称昭宗要他领兵勤王。此举正中朱温下怀,遂欲七万之众,一路杀到长安城下。韩全海见势不妙,挟持昭宗投奔凤翔节度史李茂贞。朱温挥师西进,包围凤翔。这年冬天,被围困的凤翔天降大雪,饿死,冻死的人难以计数。被困了几个月后,第二年正月,城中粮屋,李茂贞乞和,并将韩全海等七十多人宦官尽皆杀死。朱温夺回昭帝,回到长安,挟天子以令诸候l昭宗成为他的傀儡,朝中大权尽落朱温之手。

朱温听从崔胤的建议,废神策军,杀尽七百多宦官,控制了皇室。不久,找借口将宰相崔流也杀掉了。唐昭宗进封朱温为梁王,任诸道兵马副元帅,加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朱温为了更好的控制皇帝,稳固自己的地位,请求昭帝迁都到自已属地洛阳,几次秦请后,昭宗无奈,只好迁都。途中,把昭宗二百多亲随偷偷杀掉,昭宗怒不敢言。公元904年,朱温为绝后患,杀死昭宗,假借皇后之命废了太子李裕,立年仅十三的李祝为皇帝,即唐哀忠。朱温的所为,引起朝臣不满,为了控制局面,朱温将昭宗诸子,以及左仆射崔枢等一些大臣三十余人诛杀,弃尸滑州白马驿黄河岸边,后世称为“白马之祸”。经过一系列清洗,所有势力尽被清空。公元907年,朱温废李祝称帝,改名为朱晃,建立大梁。第二年,杀死哀帝。唐朝灭亡。建立政权,登上帝位的朱温,在内政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对以前因严法为盗的逃兵,进行了赦免,解决了大部分地区的匪患问题。有感于唐未宦官干政之弊,不再用阉人,只用文人,设崇政院,废枢密院。对手下武将,更是严加防范,一旦犯错,绝不姑息。另外,为了恢复经济,奖励农耕,减轻赋税,这些举措使经济有了一定的恢复。这些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之后朱温更是在之后的战争中,很快的成长,无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朱温都如鱼得水。朱温也看清楚了起义军的未来,于是就投靠唐朝,受到唐僖宗的重用,所到之处战无不克。随着朱温的成长,也成为了权臣,之后也有了野心,最终付诸实践,称帝后建立了后梁。但是有句话说得好,英雄难过美人关,朱温也是,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心爱的女人告白,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元贞皇后张惠,但是张惠去世之后,朱温就性情大变,趁着儿子不在家,将所有儿媳召进宫侍寝!

不仅是儿媳,就连大臣的妻子女儿朱温都没放过,这么荒淫的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很少见,更加奇葩的是,朱温一共有七个儿子,四个养子,亲儿子活得好好的,才干也不错,可朱温却偏要将皇位传给养子,大臣们知道以后纷纷傻眼。而朱温的皇位继承,居然是因为朱友文的妻子王氏很是讨好朱温。经常在朱温枕头边吹风,朱温经不起,最后就同意了。后人对朱温的评价也很差,不是骂他流氓,就骂他是禽兽,恐怕也只有朱温这种皇帝,才能在那样的情况下,把皇位传给养子吧!

标签: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后,为什么朝臣都帮李世民而不再是李渊了呢,李渊后来怎么样了?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皇帝即位都是嫡长子,可是在唐朝建立第二个皇帝却不是的,李世民通过宣武门之变,杀了自己的两个亲兄弟,逼父亲将皇位让给他。那为什么当时所有的朝臣一面偏倒李世民,而不是当今皇帝李渊了呢?对于唐朝历史比较了解的就知道,李世民虽然杀了自己的兄弟,但是他的父亲李渊依然在皇位之上,如果不想把皇位传

  • 盘点古代最厉害的三大神射手 第一竟死在自己最擅长的箭下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在古代战场上,弓箭是必不可少的战争利器,若想再战场上建功立业首先得有一身过硬的箭术,所以历代名将当中大部分都是有名的箭手,那么,在这些人中,谁的箭术最高明呢?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古代最厉害的三大神射手。第三名:薛仁贵薛仁贵虽然出身穷苦,但却是个将才。李世民远征辽东之时,薛仁贵报名参军,走向了战场,后

  • 古代闹饥荒,为什么会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呢?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经常看到电视剧里面闹饥荒,然后路边上到处是尸横遍野,白骨苍苍。其实如果遇到灾年,百姓就会流离失所,食不果腹,听过这样的一句诗句形容最贴切不过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晋书·惠帝纪》:“帝曰:何不食肉糜?”实际上我们就像晋惠帝一样被误导了,我们相信,饥荒的时候,人们吃树皮、吃草根、观音土,甚至

  • “鞑靼”源自哪个民族?“鞑靼”的发展史!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鞑靼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鞑靼”的发展史!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鞑靼是一个神秘而又古老的民族,它在中国和西方的历史中都曾出现过。不过,西方人史书里的鞑靼和中国历史上的鞑靼并不完全一样。“鞑靼”一词在中国出现的很早,它最早出现是在一个突厥碑文里。唐代以后,中国的历史典籍中对鞑靼一词有着不同的音译,像:达打、

  • 他临终前预言:我死后大清必亡!结果字字应验,此人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人是

    他临终前预言:我死后大清必亡!结果字字应验,此人是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随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废除,中国的皇室统治也已经走向了结束,虽然后来袁世凯想要复辟帝制,但是却也同样失败,而清朝的结束除了当时有帝国主义者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以及慈禧太后的腐败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当时的清王朝不

  • 野生鳖怎么煲汤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煲汤

    西洋参甲鱼汤材料活甲鱼一只(约500克)清水1500ml西洋参片25克红枣8颗姜3大片黄酒1茶匙(5ml)盐1/2茶匙(3克)做法1)将甲鱼去头和内脏,斩成四大块,洗净后备用。2)汤锅中倒入水,大火煮开后,倒入黄酒,将甲鱼块和壳,一起放入沸水中焯2分钟后捞出,并撕去甲鱼壳内侧透明的硬皮。3)把西洋参

  • 春秋刺客要离基本资料,要离刺庆忌的故事

    野史秘闻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要离

    春秋刺客要离基本资料,要离刺庆忌的故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刺客要离刺客要离是春秋时期中国古代着名的四大刺客之一。传言刺客要离家里住在今无锡鸿山的背面,主要是以打渔为生的,要离身高矮小只有五尺左右,相貌丑陋,但是他一身剑术,武艺极高。要离刺庆忌刺客要离一生本应该很平凡的过下去,但是他遇到了伍子

  • 周文王是谁的儿子?周文王是在哪遇见姜子牙的?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是在

    周文王是谁的儿子?周文王是在哪遇见姜子牙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文王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为周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周朝一片昌盛,且创作了《周易》,八卦演变成64卦,每卦都对应不同的结果,广受后人推崇。那么他的本名是什么?周文王是周太王的孙子,周西伯季历的儿子,按照现在的姓名来看,周文王

  • 纳粹头目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希特勒

    纳粹头目希特勒为什么要杀犹太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西方文化中,自古存在着一种排犹的情绪,犹太人被说成是:出卖耶稣的人、投机商人、不洁的人。犹太人是分布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游牧民族,原为古代闪族的一支,曾建立古以色列国及犹太王国,后为罗马帝国所灭。由于不甘被奴役,数十万人民惨遭杀害,其余人口

  • 中国刺绣的历史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刺绣

    中国刺绣的历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刺绣,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史传黄帝时代就有彩绘花纹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代原始人类早懂得用色彩来美化自己。开始时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再进一步刺在身上,称“文身”;后来就画在衣服上,再发展成绣在服装上。《尚书》说虞舜的衣服有五彩花色,上衣六种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