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史上一大悲剧?定陵地下宫殿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定陵挖掘是史上一大悲剧?定陵地下宫殿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152 更新时间:2024/1/24 5:57:16

定陵的挖掘出土了哪些东西?为什么说定陵的挖掘是悲剧?

万历皇帝朱翊钧,想必很多人很多人也有不少了解吧,对于这位皇帝,可能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几十年没有上朝的事情了。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并不是他上不上朝的问题,而是他的陵墓,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定陵是一座被发掘过的古墓,但也是考古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损失,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们的思想,使得定陵中的很多文物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最终都被毁了。而定陵作为一个被发掘过的古墓,它在地下的宫殿又是什么样的呢?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这里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孝靖)。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被发掘了的陵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定陵被当做“牛鬼蛇神”批斗,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尸骨棺椁被毁。且由于当时人们文物保护意识不强和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和破四旧),使定陵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未得到有效保护,迅速风化,因此,定陵的发掘也被认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剧。

定陵地下宫殿

定陵地下宫殿是中国着名地下建筑之一,明代神宗皇帝朱翊钧(1573~1620年)的陵墓。明十三陵之一。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南麓。1584年开始兴建,1590年陵墓全部完工。

其地下建筑一般称“地下宫殿”(简称地宫),于1957年发掘。定陵的建筑主要有祾恩门、祾恩殿、明楼、宝城和地宫等部分。定陵的地宫位于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建筑中的主要部分,其中埋葬着明神宗朱翊钧和孝端皇后、孝靖皇后

1958年,在夏鼐亲自指导下进行的明定陵发掘,历时两年多顺利结束。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出土了大量珍贵的丝织品、玉器、金器等文物。然而,由于技术水平落后,无数奇珍异宝无法保存,发掘的丝织品变硬腐化,三口金丝楠木精制而成的巨大红漆棺椁以及万历帝后的尸骨也在“文革”前后被红卫兵和革命干部遗弃及毁坏。

地下宫殿距地面27米,总面积为1195平米,由前、中、后、左、右五个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全部是拱券式石结构(拱顶直墙石衬砌),不用梁、柱,前、中殿连成一个长方形的甬道,后殿则横在顶端(见图)。前、中、后三殿之间,各设一道结构相同、全部用料石构筑成的券门,券门下是两扇汉白玉石门,其高为3.3米,宽1.7米,重约4吨。石门制作工整细致,又十分合理,大部由原石雕凿而成。前、中殿的空间较大,由地坪至拱券顶高7.2米,两殿连接长为58米。殿内地坪均用“金砖”铺地。中殿左、右两侧有两条甬道,通向左、右配殿,甬道口装有青石门,形体较小。两个配殿全部用料石起券(即石衬砌),殿高7.1米,宽6米,长26米。后殿的空间最大,其高为9.5米,宽9.1米,长30.1米。殿内设棺床,地坪铺以磨光的光斑石。

建筑历史

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和皇后的陵墓,它是分布于北京的十三座明代皇陵中一座进行了考古发掘的陵墓。定陵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动工,历时6年完成,共耗用白银八百万两。

陵墓建成时皇帝只有28岁,直到1620年才正式用,该陵墓整整闲置达30年之久。定陵成为十三陵中最大的三座陵园之一(成祖长陵、世宗永陵、神宗定陵)。完全仿照他的祖父世宗的永陵建造。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再往后就是陵园最外面的围墙-外罗城(围墙外的围墙,由明世宗开始,由于明神宗建陵时仿照世宗所以有外罗墙)。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攻入昌平,地上木构建筑大部分被焚毁。同年清兵入关,陵园再遭破坏。

乾隆五十至五十二年(1785-1787年)修葺时,祾恩门、祾恩殿被缩小规制重建,但民国年间再次被焚。陵园建筑中只有宝城、明楼、重门和陵垣始终未遭严重破坏。

考古发掘

1956年-1957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地下玄宫进行了发掘,此后有关部门又对出土文物进行修整,修葺地上古建筑,公元1959年就原址建为定陵博物馆。出土时,孝端皇后上盖缎被,尸体身下铺一床织金缎被,再往下有四层褥垫,其中一层褥垫上缀着100枚“消灾延寿”金钱。皇后头戴黑纱尖形棕帽,装饰着金簪,上身穿绣龙方补黄绸夹衣,下身穿黄色缠枝莲花缎夹裤,足蹬黄缎鞋,腰间系着绣云龙纹长裙。神宗的棺椁内塞满了各种陪葬品,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尸体的下面垫着一条锦被,被下还有9层被褥,其中一件被褥上缀着17枚“吉祥如意”金钱。神宗头戴乌纱翼善冠,身穿刺绣衮服,腰系玉带,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经过仔细清理分类,共发现各种珍贵金器数百件,其中以帝、后的金冠最为精美;各种袍料、匹料和服饰用品达600多件,尤以皇帝的缂丝十二章衮服龙袍和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最为珍贵。

神宗头侧圆盒内的一顶金丝翼善冠,全用极细的金丝编织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孔眼细小而均匀,造型生动活泼。如此繁复的制作,外表却不露丝毫接头,体现出高超的手工技艺。

皇后凤冠有三龙两凤冠、六龙三凤冠、九龙九凤冠、十二龙九凤冠。其中六龙三凤冠上六条龙均由金丝编织而成,栩栩如生,三只用翠鸟羽毛粘贴的凤居下,仿佛要破空而起。龙、凤口衔珠宝,在由珍珠宝石缀编的牡丹花、如意云、花树之间穿行。凤冠后的六扇博鬓左右分开,珠光宝气,极其奢华,其上共装饰红、蓝宝石128块,各种珍珠多达5400余颗。衮服龙袍是皇帝参加祭祀天地、宗庙、社稷等最为隆重的典礼时才穿的服装。缂丝十二章衮服的底纹上布满字图、寿字图、蝙蝠和如意祥云,寓意万寿洪福。前后身和两袖缂丝制作12个团龙,每个圆形的团龙周围饰有8种吉祥图案:法螺、法轮、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另外繁复的十二章图样也全收其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象征王朝的统治,皇帝的文武兼备。织造龙袍所使用的缂丝技术也是非常独特的,然而这种技术到今日已是失传已久。史料记载,明朝初期开国皇帝朱元璋励精图治,生活节俭,严禁缂丝制作服饰,因为缂丝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熟练织工一日只能完成一寸,制作一件长衣的缂丝面料需要连续不断织造10年之久。自明朝宣德年间开始,缂丝才在皇室奢侈之风作用下重现世间,而神宗皇帝的衮服需要再加上孔雀羽、真金丝线等等工序,可谓绝代奢华。

罗地洒线绣百子衣出于孝靖皇后棺内,图案优美,极富感染力,升龙、行龙左右盘绕,龙身四周饰以云水,极其威严。在前后襟与衣袖上共绣有100个活泼童子,姿态各异,或读书,或出游,或沐浴,不一而足。周围饰金银锭、方胜、古钱、犀角等八宝,还有以梅花、荷花、桃花、菊花、山茶等花卉组成的春、夏、秋、冬图案,蕴含“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寓意。

定陵地下宫殿出土了各类器物3000多件,其中有金器、银器、玉器、珠宝、金冠、凤冠、兖服、冕旒、百子衣等。明定陵的发现,为明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其地宫结构堪称明代皇陵规制的代表。

标签: 定陵

更多文章

  • 贾母宠爱宝琴,小心眼的黛玉为什么一点都不吃醋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我们都知道林黛玉虽然面容姣好惹人怜爱,但是“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身体孱弱同时还很小心眼,是个十足的醋坛子。白雪红梅时节,贾府一气儿来了一群亲戚,薛姨妈的侄子薛蝌和侄女薛宝琴,李纨的寡婶和两个女儿李玟李琦,邢夫人兄嫂及女儿邢岫烟。(图)红楼梦87版剧照爱热闹的贾母对宝琴姑娘青眼相加,喜欢的无

  • 宋氏五姐妹:唐朝的职场精英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中国古代虽是男权至上,却也有许多杰出的女性,她们让世人知道了巾帼不让须眉,其中不乏非常优秀者,不过如果是一家姐妹五个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那历史上可就只有这么一例。历代红颜,唐朝女子有着最多姿多彩的形态,如园中百花,争奇斗艳,芳香四溢。而宋氏五姐妹,犹如寒冬枝头的那一点梅花,即使万花凋零,亦独自绽放,

  • 清朝皇宫“正大光明”牌匾后真的有遗诏吗?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清朝灭亡后,关于清朝王室中的各种谣言也传了开来,对于神秘的紫禁城,普通老百姓之前是万万不可能进去的,这也更增加了一份神秘感,甚至还传出了谣言说正大光明牌匾后面藏着的是清朝历代帝王传位用的秘密立储鐍匣。明清皇位的传承原则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是太祖朱元璋在时定下的规矩,他要子孙们严格遵守。只不过,

  • 这场惨烈生死对决,赢来大明王朝天下一统与铁血崛起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元朝腐朽的统治决定了它必将被时代所淘汰,作为压死元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大明王朝的北伐征途是非常必要的,新生的政权,最重要的就是对旧势丽斩草除根。一,欢天喜地北伐洪武元年(1368年),仿若一把缓缓出鞘的青锋宝剑,新生大明王朝第一场重量级演出:北伐!傲然闪亮登场。这一战的伟大意义,正史中妙笔生花的赞,但

  • 大宋拖垮大辽和金国只用了这一招,最终也因为这一招被蒙古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宋朝与蒙古结盟灭掉金国,是千古有名的一步臭棋,这属于结强灭弱,打破了均衡的势力格局,蒙古在灭掉金国之后立刻展开了对宋的军事行动,此时孱弱的宋已经没有可以结交的盟友了。多数史学家对宋朝的评价都是“积贫积弱”,在对抗外族入侵方面,一直都是被动挨打,主动和辽议和,订立“澶渊之盟”,被金国打得向金国称臣。即

  • 宋朝的官帽上那一对又细又长的“翅膀”是怎么来的呢?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宋朝官员与其他朝代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官帽上两边有两个长长的像木条一样的横突,像飞机的机翼一样。宋朝百官常朝视事所穿的朝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即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这里着重说一说幞头。幞头是由幅巾发展而来的。古时候,那些身份低贱的人是不能戴冠冕的,为了免

  • 古代是否与现代一样有休假制度呢?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人需要劳逸结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产能,古代人也深知这一点,因此休假制度也一直有所保留,一直延续到今天。“士农工商”是古代所说的四民,我们就分类考察一下他们的休假情况。先看太学生。明朝、清朝时太学即国子监的俗称。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与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太学生就是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亦是最高级的生员。太学

  • 千年美玉和氏璧,失传之后到底有没有在后世重见天日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都听过,蔺相如用自己的性命做赌注,将和氏璧完整带回了邯郸,从此和氏璧几经辗转,最终逐渐下落不明。看过热播电视剧《芈月传》的朋友应该对这样一个情节印象深刻: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一块传世珍宝和氏璧带着传说辗转在各国之间,不论这块玉到了哪里,都会引起巨大的矛盾,巧舌如簧的张仪就是因为和氏璧

  • 堂堂皇帝为什么向自己的女人下跪?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古时候的爱情虽有着诗句文章中描写的美好的一面,但也是少数,大部分情况下爱情并不是一个必要的东西,只是两个人在一起过日子罢了,在一起的时间越久,越能体会到这一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出自诗经描写男女恋爱的诗歌。自古以来恋爱是男女之间非

  • 紧急修复文物:古代佛像享受现代SPA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佛像

    紧急修复文物:古代佛像享受现代SPA,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摘要:古代佛像享受现代SPA古代佛像享受现代SPA据史料记载,千余年前成都城内可考寺庙达43所■《成都再现大量南朝佛像,这次是在下同仁路》追蹤成都市下同仁路126路(原成都水表厂厂区)出土了一批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出土佛像共百余尊,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