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三国后期没有很多知名人物和战役,原因为什么?

三国后期没有很多知名人物和战役,原因为什么?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923 更新时间:2024/1/22 2:51:55

我们了解三国历史最早的途径可能就是《三国演义》了,这是一本影响深远的古典名著,也是大多数人三国情节的开端。

在三国历史上,大家耳熟能详的几个人物,比如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等,基本上都存在于东汉末年和三国前中期。但是,反观三国后期,除了姜维邓艾等少数几个比较出彩的历史人物。似乎在三国后期,不仅蜀汉人才比较匮乏,连带着魏国和东吴也是人才凋零。那么,三国后期是否真的人才凋零,为什么会给人这种感觉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三国后期的人才可能没有前期那么出彩,但是,远远没有达到人才凋零的程度。之所以三国后期给人一种人才凋零的感觉,主要还是受到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影响。在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罗贯中将笔墨重点用在了三国前期的历史人物,而在后期的三国人物上,除了姜维、邓艾、钟会等人,并没有着墨太多。在三国演义巨大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下,三国前期英雄荟萃,三国后期则鲜有出彩的人物。而这,主要还是角度和渲染后的结果。好比一个人往往优缺点并存的,尽说优点和尽说缺点,显然会引起误解,也是不符合真实情况的。

其次,如果结合《三国志》、《晋书》等正史来理解的话,在三国后期,蜀国存在姜维、夏侯霸、王平张嶷廖化、傅检等人才,曹魏和晋国这边则有司马昭司马师、邓艾、钟会、孙礼、羊祜、王睿、王浑、石苞、胡遵等出彩人物,而在东吴政权这边,也存在陆抗丁奉全琮、全端、朱桓徐盛周鲂等。进一步来说,在笔者看来,三国后期可能没有曹操、诸葛亮、关羽等相对逆天的人物,但是在数量和规模上,并不逊色于三国前期。

再者,三国前期之所以诞生出精彩绝伦的历史人物,一方面激烈的动乱和战争局面,这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的人口锐减,就已经可以体现出来了。而且,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存在着至少十几支诸侯势力。正是因为单个势力的相对弱小,谋士和武将的作用得到彰显。至于三国中后期,三足鼎立的形势稳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比拼的是兵力、粮草等资源,而个人能力在资源战争中的作用,则很难得到充分发挥。换而言之,三国前期的逆境,往往让一个历史人物的潜力无限爆发。而在三国后期,步步为营般的攻守,不是一个充分展现英雄人物的舞台。

最后,总的来说,三国前期,各个大小军阀都讲人才视为稀缺资源。而在三国后期,虽然没有完成统一,但是政治局面相对稳定。也即在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加上三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才的稀缺性大大降低。进一步来说,如同创业期和守业期一样,大家都明白守江山更难,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去赞赏那些打江山的历史人物。

标签:

更多文章

  • 日本艺伎的前世今生,她们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我们常在影视作品中看到日本的艺伎形象,画着夸张的妆容,穿着精美的服饰,但是你知道吗最开始的艺伎其实全部都是男性。日本艺妓(geisha)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伎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大约175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女艺伎。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

  • 晚清时期的中德美同盟计划,就这样被日本搅黄了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中国长久以来都很少与外国结盟,一是由于天朝上国的古板思想,二是由于清朝时期国力弱小没人愿意跟你玩。晚清时期的中国尽管积贫积弱,但毕竟是一个地大人多的大国,各国在考虑世界格局时都不能忽视它的存在。20世纪初,欧洲强国之一的德国就曾想拉中国建立中德美三国同盟,但是很不幸,日本给搅黄了。当时,德皇是威廉二

  • 这个大港口唐代才开启,却是一个重要的港口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从考古发掘的情况看:余姚江的人居历史最为久远,余姚江的船舶历史也最为久远。在余姚“河姆渡”新石器遗址,人们不仅发掘出了6000多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历史线索,而且还发现了7只木桨和一个陶制的独木小船。站在“河姆渡”古渡口,我不禁遥想6000多年前的这些栽培水稻的先驱,是否会划着独木小船顺江而下,不出

  • 那些在古代混得风生水起的外国人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现在,出国留学似乎已经成为风潮,很多学生都觉得到国外学习到的知识一定要比在自己国家强,就算学习不到很多的东西,个人的见识也一定有所增长。而国外也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或者是爱好者来到中国学习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这种现象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因为史书中只有少数被记载下来,而且我们对这一部分历史也并不是

  • 朱元璋轰走“亚圣”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去过孔庙的人都知道,里面除了有孔子的塑像外,还有孟子的牌位。众所周知,“孔孟之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庙里陈列孟子的牌位再正常不过。但明朝时,朱元璋曾下令将孟子的牌位清理出孔庙。那么,朱元璋为何这么做?其中又透射出朱元璋怎样的性格及心理呢?孔子,能动吗历史后退到明洪武五年(1372),明太祖

  • 历史上最无耻的国家,他称第二,日本不敢称第一

    野史秘闻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

    在上个世纪,英国凭借着工业革命积累的优势不断发展海上力量,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凭借着最先解锁新世纪科技的优势,疯狂攫取各国利益。将近来自200多个国家的历史资料显示,世界上仅有22个国家没有被英国染指。染指包括军事占领,军事威胁,军事谈判,军事赔款,还包括英国资助的海盗,武装的英国探险家以及官员

  • 脑残皇帝司马衷是西晋之乱的罪魁祸首吗?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从司马家族篡位以来,蜀国东吴先后灭亡,魏晋建立起了统一的中原王朝,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西晋恐怕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王朝。西晋统一的时间短,公元266年到316年,共计51年,共5位皇帝,如果从灭东吴开始算起,则仅37年。本来时间就短,而就在这短短的半个世纪里,除了晋武帝司马炎立国初期似乎励精图治

  • 清史上最大疑案:孝庄是否下嫁多尔衮,顺治是否真的出家?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大清由于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因此许多历史还是相对清楚的,但是还是有一些记载不明确的地方,下面就给大家说两个。“孝庄下嫁”说的由来及其论争关于孝庄太后下嫁其小叔多尔衮的传说,在《清朝野史大观》、《清史演义》及《清宫轶闻》、《多尔衮轶事》中,多有记载,且绘声绘色,十分具体。但这些文人骚客的描写,与

  • 曹操动用了全国近半兵力,挖开一个陵墓,里面财物养活了军队十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不知何时起,聚集了大量社会财富的帝王们在死后喜欢把财宝带进自己的陵墓,这巨大的诱惑让许多人甘愿冒着风险趋之若鹜,盗墓这个行业也就越来越猖獗,甚至还出现了一个美称——摸金校尉。摸金校尉这个名称并不是杜撰的,这确实在历史上出现过,而且他是曹操专门为盗墓而设立的官职。众所周知,曹操有很多头衔,例如政治家、

  • 秦朝灭亡到底是不是归罪于赵高?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秦朝灭亡到底是不是归罪于赵高?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赵高也许跟秦朝的灭亡脱不了干系,但我认为,即使没有赵高的推波助澜,秦朝也不会长远的走下去,赵高的出现只是历史的偶然,而秦朝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秦王的治国理念没有根据时代的改变而做出变化从根本来看,秦朝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