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破曹操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到底谁才是赤壁之战中最大的功臣?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破曹操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到底谁才是赤壁之战中最大的功臣?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483 更新时间:2023/12/25 5:44:08

赤壁之战是指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此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那么,到底谁才是赤壁之战的第一功臣?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平定了北方后,决定南下,一统天下。恰逢荆州刘表病逝,曹操认为时机已到,率领十六五万的大军南下,大军压境,刘备的次子刘琮直接投降,将荆州拱手相让,曹操直接得到了七八万的荆州水兵。随后,曹操率领20万大军,对外号称“80万”大军,继续南下,收拾刘备和孙权。

刘备在长坂坡之战,损兵折将,刘备逃到了樊口,此时他手上只有一万精兵,刘琦集结江夏郡的士兵也就一万人左右。面对曹操的大军压境,刘备无路可逃,只好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劝说孙权一起联合抗曹。后来,在诸葛亮、鲁肃周瑜的努力下,孙权终于下定决心联合抗曹,调派三万大军,让周瑜去跟曹操拼命。

于是,刘备和周瑜两军合兵抗曹。公元208年12年,孙刘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由于当时曹军瘟疫横行,再加上曹操的水军与荆州的水军难以磨合,士气低落,赤壁初战,曹军被周瑜的水军给打败了。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由于曹操北方的士兵不习惯坐船,于是他让下令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这样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周瑜部将黄盖见此情景,就向周瑜建议采用火攻,击败曹军。于是,黄盖就给曹操写信,说自己要向曹操投降。一向多疑的曹操,还沉浸在平定北方的喜悦中,认为自己霸气侧漏,大军压境,黄盖投降理所应当,就放松了警惕。

于是,黄盖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十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在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的时候,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一时间,火光冲天,曹军死伤无数。

随后,周瑜和刘备率军痛打落水狗,曹军伤亡惨重,曹操从华容道逃跑,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历史上真实的赤壁之战就是这么简单,没有什么“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蒋干盗书”,更没有什么“诸葛亮借东风”。《三国演义》本就是一本小说,为了情节的跌宕起伏,虚构一些情节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三国演义》就是小说,不可以拿来当正史来看,但我们很多人却是误将小说当历史来看,就尴尬了。

赤壁之战的失败不仅打碎了曹操一举平定天下的梦想,而且还给孙刘两家联合作战提供了契机,算是形成三足鼎立局面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这场战争太重要了,所以人们经常提及里面的功臣,有人说是周瑜妙计,也有人说是诸葛多谋,其实大家都忽视了在此次战争中功劳最大的角色,此人就是鲁肃。

鲁肃一直都是三国演义之中最被小看的大才,他无论在军事指挥才能还是政治远见格局上面都是不输诸葛亮和周瑜的。据史书记载,鲁肃生于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年轻的时候就常常喜欢结交英才,喜欢骑马耍剑和熟读兵书,对待朋友还非常的大方。后来有次周瑜听到了他的名声就来向他借粮,鲁肃就非常慷慨的送给了他很多粮食,两人也因此成为了很好的朋友,鲁肃后来在周瑜的引荐下投奔了孙权,开始了自己一生伟大的事业。

孙权见到鲁肃后就感觉这个人不一般,和他相谈甚欢,有着刘备遇到孔明的那种感觉吧,就向他询问国策,鲁肃仔细分析了当时乱世之局面,然后提出了一个平分天下划江而治的宏伟蓝图,这个计策和后来诸葛亮的隆中对类似,但是却比它足足早了七年。由于这个策略非常得到孙权的器重,所以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好,鲁肃认为孙权就是值得自己辅佐的明主,而孙权呢也认为鲁肃是一个能够帮助自己成就霸业之人。

此后我们都知道曹操平定北方后准备一统天下,在这种危机的时候,鲁肃就像孙权建议不如联合刘备共同抵抗曹操,所以说孙刘联合的最开始就是鲁肃提出来的,这种政治眼光和远见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正是鲁肃的这一提议才开始了孙刘联合的后续发展,期间鲁肃更是多次巩固这个基础,坚定执行这项决议,给孙权下了一剂定心丸,才有后来的胜利。赤壁之战的第一功臣理应是他。赤壁之战后曹操本来并没有丧失信心,他知道孙刘两家只是因为利益关系才联合在一起的,自己败了他们两家肯定会发生内斗,但是鲁肃看得非常长远,他决定将荆州借与刘备作为立足之地。曹操听完这个消息瞬间就绝望了,因为这个借荆州的计划是非常牛的,进可以和刘备联盟合力破曹,退可以让刘备率兵在荆州抵抗曹操,江东则可以在其后安全的休养生息,相当于多了一道保障,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还可以拿下荆州去争夺天下。

鲁肃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牛的战略家,他的政治远见和眼光遍观整个三国都是数一数二的,而他的好友周瑜也深知他的能力之高,所以在自己死后全力推举鲁肃为都督掌管东吴军队。鲁肃活着的时候一直提倡孙刘联合,共拒曹操,他也成为了维系这个关系的纽带,后来鲁肃去世,孙刘联盟的关系仅仅维持了两年之后就破裂了,关系再也不像之前那样牢固了。

标签:

更多文章

  •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北魏灭亡的元凶吗,如日中天的北魏王朝为什么走向了灭亡?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汉化改革,缓和了民族矛盾,国力达到巅峰,公元499年孝文帝去世,然而仅仅三十多年,如日中天的北魏王朝就走向了尽头,这是什么原因呢?北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方统一少数民族政权。公元49

  • 让咸丰帝神魂颠倒的四春娘娘,咸丰驾崩后,慈禧太后如何对待她?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而咸丰帝可以说是最后一个实际掌权的皇帝,可是你知道让咸丰帝神魂颠倒除了慈禧外,还有四春娘娘吗?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让咸丰帝神魂颠倒的四春娘娘,咸丰驾崩后,慈禧太后如何对待她的。据《清史演义》中的描述,咸丰帝后宫中的四春娘娘分别是牡丹春、杏花春、武林春、海棠春。这四春的名号不

  • 登基称帝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朱元璋如此大开杀戒,为什么却没有人敢去刺杀他或者是谋反呢?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一个小乞丐、小沙弥,能够从25岁起在短短十五年内称霸帝业,少不了各路小伙伴的帮助。但朱元璋在登基为帝后,却开始疯狂屠杀功臣,朱元璋大杀功臣到底是因为什么?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为何没人敢刺杀他或者谋反?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

  • ​曹冲身为曹操的儿子 从小智慧超群 他究竟是如何死的,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曹冲是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公元208年,即建安十三年,对于大枭雄曹操来说,是非常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最喜欢的儿子曹冲夭折,死时年仅13岁;他本

  • 江东小霸王势如破竹 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小霸王孙策是如何一步步一统江东?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孙策是东汉末年诸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但是在一次狩猎中为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说起霸王项羽,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他的英勇神武。那么在小说中被冠之“江东小霸王”称号的孙策,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勇猛程度定也不亚于项羽。虽

  • 古代版凤姐啊!本是个丑女,却嗷嗷叫着要嫁给国王,竟还成功了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本是一名丑女,却扬言要嫁给国王,不怕别人笑话,自己还真就去做了,然而她还竟然成功了?后世人还夸她这事做得好,这事儿够奇葩吧!这比现代版的凤姐更励志呀!但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儿。这事的女主角名叫无盐,本名钟离春,战国时齐宣王的妃子,河北无盐县人,人称“无盐”。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传说长相

  • 强大的元朝竟毁在一个高丽太监的手里,真是一个坏人灭一国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元王朝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外族入侵,即使再汉化也不能算是中华民族,也有人说他就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王朝。不论何种论调,都不能否认他的强横。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王朝,竟然毁在一个高丽太监手上。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元代的强盛时期,中国的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不对元朝恭

  • 他向孙权说了一句话,吓得曹操连笔都握不住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演义小说往往会有着许多虚构的成分,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在小说中的配角为了衬托主角,很多时候都会被强加一些负面形象,而真实记载的人物可能并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一提起鲁肃,人们总想起那句歇后语: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赤壁》等诸多影视作品中,鲁肃都给人一种忠厚老实、

  • 周亚夫半生戎马军功赫赫 将军从政遗憾终生 周亚夫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军事美如画的统兵大将汉景帝时期,经过几十年发展的的诸侯国,渐生骄横,不法之事时有发生,逐渐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公元

  • 粟裕1958年因何事蒙冤:两大元帅的一场误会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粟裕戎马一生,究竟让了多少次司令,谁也说不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诬为“饶漱石”帮凶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有两条:一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说粟裕是“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