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登基称帝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朱元璋如此大开杀戒,为什么却没有人敢去刺杀他或者是谋反呢?

登基称帝的朱元璋为什么要大肆屠戮开国功臣,朱元璋如此大开杀戒,为什么却没有人敢去刺杀他或者是谋反呢?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498 更新时间:2024/1/15 8:51:52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本是一个小乞丐、小沙弥,能够从25岁起在短短十五年内称霸帝业,少不了各路小伙伴的帮助。但朱元璋在登基为帝后,却开始疯狂屠杀功臣,朱元璋大杀功臣到底是因为什么?朱元璋屠戮开国功臣,为何没人敢刺杀他或者谋反?

朱元璋,幼名重八,参加农民起义军后改名元璋,字国瑞,元末农民起义军首领,明朝开国皇帝,史称明太祖,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统帅。朱元璋称帝以后,仍不放心,便设立了一个特务机关“锦衣卫亲军指挥使”,简称“锦衣卫”,随时监视大臣们的行动,向皇帝报告。至于政治、经济方面,朱元璋也做了些事情,这里不再一一详述。但任凭朱元璋打算得多么周密,有些事情却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他的意愿去实现。比如那些功臣,他们依恃有功,不免跋扈一些。

偶加责备,便怀怨望。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再加以挑拨利用,自然会生出事来。而朱元璋本人,年纪越来越大,性格也渐渐发生变化,原先当红巾军头目时那种坦诚待人的长处,现在已经不见了,代之以刻薄猜疑,凶残好杀。而他更为不安的是,太子朱标很像他的母亲马皇后,性情朴实,待人宽厚。在朱元璋看来,太子将来无论如何是驾驭不了那些功臣的。

朱元璋狠狠心,于洪武十三年借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和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谋反案,两次大杀功臣,死于胡案的有李善长、陆仲亨、费聚、唐胜宗等人,死于蓝案的有张温、曹震、陈桓等人,这些人中不少都是当初随同朱元璋一同起兵的将领,沙场上拼死拼活,让朱元璋当了皇帝,最后却死于朱元璋之手。

胡惟庸是定远人,朱元璋占和州后他来投奔,起先不过在帅府当奏差,以后在外县衙里当主簿、知县。后来调到南京任职。他善于逢迎,把侄女嫁给李善长的侄子李祐,又以同乡的关系拉拢淮西出身的大将,慢慢地从中书省参知政事做到了左丞相,深得朱元璋信任,从洪武六年一直做到十三年。但他后来一意专行,朝廷大事有时不奏明皇帝便自行处理,有些奏章不合己意的也私自扣押下来。许多想做官的人,或是失意的功臣将领,奔走于他的门下,形成了一个军人与政客结合的小集团。

朱元璋于洪武十三年,以擅权妄法和谋反罪杀了胡惟庸,趁此机会取消了中书省,不再设丞相,让分管行政的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同时借机株连,凡是心怀怨望,行动跋扈,或是朱元璋认为可能影响朱家政权安全的,统统罗织为“胡党”,处死抄家。

而且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人也越杀越多,朱元璋只要想杀谁,给他安上个“胡党”的罪名就行了。李善长就是胡惟庸案发后的第十年,即洪武二十三年,被株连进去的。朱元璋还提出个理由是发生了“星变”,得杀一个大臣消灾。便以李善长和胡惟庸是亲戚为由,把李善长一家七十余人统统杀掉。

那年李善长已七十七岁。蓝玉也是定远人,是常遇春的妻弟。以前在常遇春麾下,屡立战功。徐达、常遇春死后,许多大将的年纪也多已老了,他便成为大将军,封凉国公。蓝玉依恃功高,骄傲自大,横行不法,光干儿子就收了一千多个。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的特务组织锦衣卫搜集了蓝玉的不法行为,告他谋反,这就构成了一件蓝玉谋叛案。朱元璋趁机大杀军事将领,淮西出身的军官包括“二十四将”在内,几乎都被他杀光了。就这两件案子,朱元璋一共杀了几万人。

徐达是洪武十八年死的。朱元璋自当上吴王后,便不再统兵亲征,一切军事都交托给徐达。徐达虽然也是放牛娃出身,但他勤奋好学,有勇有谋,而且军纪严明,赏罚公平,很受将士们拥戴。同时他又洁身自好,从不拉扯什么乡里亲族的关系。所以朱元璋虽然忌他深得人心,却又抓不住他的把柄。洪武十八年,徐达患背疽,这是一种恶疮,不易治疗。

据医书上说,得这种病的患者不能吃蒸鹅肉,吃了病便会大发,以至不治。有一天,宫里的内侍带一个大食盒来见徐达,说是皇帝关心他,特赐肉食让他补补身体。徐达挣扎着爬起来谢恩。待到揭开食盒盖一看,盒里放的竟是一碗鹅肉。徐达明白,这个当初一同光着屁股放牛的老伙伴,对他不放心,来索取他的性命了。徐达当着使臣的面流着泪把鹅肉吃下,不久便去世了。

朱元璋杀人红了眼,对自己的亲戚也不客气。他的亲侄子,那个坚守洪都立了大功的朱文正,被他用乱杖打死。外甥李文忠也是被他派人毒死的。他还大兴文字狱。他早年当过和尚,剃过光头,因此忌讳“光”、“秃”等字,“僧”字当然更不行了,推而广之,连跟“僧”同音的“生”宇,也不许用。如果在奏章上看到这些字,不问青红皂白,一律以“讥刺”论罪,捉起来杀头。

朱元璋可能是历史上屠杀自己臣子最多的一个皇帝,这到底为什么呢?

1、有些大臣确实有谋反之心和僭越之举,他们威胁到了朱家王朝的统治,也触犯了老朱的底线,老朱可不是怜悯之人,一个杀!如胡惟庸等。

2、有些功臣居功自傲,虽然没有谋反的言行,但是他们功高震主,他们活着就是对老朱家的威胁,等老朱咯嘣一下,难免有些人会出来振臂一呼,有这种可能的老朱依然举起屠刀杀杀杀!如李善长等。

3、老朱的结发夫妻马皇后和大儿子朱标的过失,让老朱性情大变,当他想把皇位给孙子的时候,凡是对他孙子构成威胁的功臣一概杀掉!如蓝玉等。

4、说了这么多,古藏先生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朱元璋本是和尚乞丐出身,从最底层走向云端,看透人间冷暖,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他认为他能当皇帝,别人未必不能,天选之子都是靠自己拼来的,并非上天预定,所以只要是威胁到他和他的江山的人和事一概杀掉和废除!当然,朱元璋对待百姓还是不错的,嗜杀的他从不举起屠刀面对百姓!

朱元璋如此大开杀戒,为什么没有人敢去刺杀他或者是谋反呢?

首先,先说刺杀,刺客一般去刺杀一个人,其目的性很明确,就是让对方死,而这种刺杀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朱元璋早就想到了可能会有刺客这个问题,毕竟秦始皇还遭遇过荆轲刺杀的事情呢,正因此朱元璋才心狠手辣到了极点,在杀人的时候直接诛杀其九族,稍微有点关系的都不放过。这样做虽然铁血残暴,但好处就在于以绝后患,毕竟对方身边朋友亲属全都死光了,自然就没有人替他报仇了,而一些不相关的人更会被朱元璋的狠辣手段所折服,无仇无恨下自然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并且朱元璋特别惜命,他成立了锦衣卫,这些锦衣卫就如同游魂野鬼一样散落在京城每一个角落,将各种各样的消息收集汇总给朱元璋。通过这些锦衣卫,朱元璋甚至可以知道一些大臣夜里面在家做了什么,如此周密的情报组织,再加上朱元璋宫中大量的高手保护,刺客便是想去刺杀,恐怕还没出发就会被抓住了。

其次,我们来说谋反。朱元璋虽然杀人多,但杀的多是朝中大臣,对待百姓朱元璋还是十分体恤的,毕竟他自己以前就是个百姓,感同身受下自然能明白百姓的疾苦。所以在朱元璋在世时,如果想谋反,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首先便是几乎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毕竟百姓才不管谁去当皇帝,他们只要日子过得舒坦,自然不会想不开去谋反。

而恰巧朱元璋就让他们生活过得颇为舒适,起码比起元朝时要强上数十倍。再者,朱家有许多藩王,分散在大明各地,这些藩王都可以很有效的镇压谋反。当然,事情总有意外,朱元璋死后,朱棣就谋反了,但这是自家人打自家人,并且是后话,暂且不提。

此外,朱元璋在任那会,有实力谋反的全让朱元璋给杀了,剩下的都是一些小喽啰,整天担惊受怕的,朱元璋不找他麻烦他就烧香拜佛了,更何谈敢去谋反。不过关于胡惟庸是否谋反,还真令人争议纷纷,毕竟胡惟庸谋反都是朱元璋的一面之词,不得轻信。

总而言之,朱元璋是一个非常有手段的皇帝,他既然敢大肆杀功臣,就做好了万全的准备,关于手下人的谋反以及刺杀,朱元璋必然考虑的十分周密。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世时朱棣不敢反叛,而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就反了的主要原因,因为在朱棣眼中他父亲朱元璋实在是深不可测,永远看不到底,朱棣对他有本能的畏惧。

标签:

更多文章

  • ​曹冲身为曹操的儿子 从小智慧超群 他究竟是如何死的,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曹冲是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之意。曹冲还未成年就病逝,年仅十三岁。曹冲是正常死亡,还是别人给暗害的?公元208年,即建安十三年,对于大枭雄曹操来说,是非常失意的一年。这一年,他最喜欢的儿子曹冲夭折,死时年仅13岁;他本

  • 江东小霸王势如破竹 打下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小霸王孙策是如何一步步一统江东?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孙策是东汉末年诸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但是在一次狩猎中为被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说起霸王项羽,大家肯定都很熟悉他的英勇神武。那么在小说中被冠之“江东小霸王”称号的孙策,大家可想而知,他的勇猛程度定也不亚于项羽。虽

  • 古代版凤姐啊!本是个丑女,却嗷嗷叫着要嫁给国王,竟还成功了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本是一名丑女,却扬言要嫁给国王,不怕别人笑话,自己还真就去做了,然而她还竟然成功了?后世人还夸她这事做得好,这事儿够奇葩吧!这比现代版的凤姐更励志呀!但历史上还真有这样的事儿。这事的女主角名叫无盐,本名钟离春,战国时齐宣王的妃子,河北无盐县人,人称“无盐”。她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丑女之一,传说长相

  • 强大的元朝竟毁在一个高丽太监的手里,真是一个坏人灭一国呀

    野史秘闻编辑:胖次标签:

    元王朝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议,有人说他是外族入侵,即使再汉化也不能算是中华民族,也有人说他就是中华民族的正统王朝。不论何种论调,都不能否认他的强横。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强大的王朝,竟然毁在一个高丽太监手上。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朝代,元代的强盛时期,中国的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无不对元朝恭

  • 他向孙权说了一句话,吓得曹操连笔都握不住了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演义小说往往会有着许多虚构的成分,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在小说中的配角为了衬托主角,很多时候都会被强加一些负面形象,而真实记载的人物可能并不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一提起鲁肃,人们总想起那句歇后语:鲁肃上了孔明船——尽办糊涂事。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还是《赤壁》等诸多影视作品中,鲁肃都给人一种忠厚老实、

  • 周亚夫半生戎马军功赫赫 将军从政遗憾终生 周亚夫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的?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名将,官至丞相。历仕汉文帝、汉景帝两朝,以善于治军领兵,直言持证著称。军事才华卓越,在吴楚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拯救了汉室江山。后被冤下狱,闭食自尽。军事美如画的统兵大将汉景帝时期,经过几十年发展的的诸侯国,渐生骄横,不法之事时有发生,逐渐成为朝廷的心腹之患。公元

  • 粟裕1958年因何事蒙冤:两大元帅的一场误会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粟裕戎马一生,究竟让了多少次司令,谁也说不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着高尚革命情操的人,却在1958年突然蒙冤。诬为“饶漱石”帮凶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上,强加在粟裕头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有两条:一说粟裕是“野心家”、“向党要权”、“向国防部要权”、“争夺军队领导权”。说粟裕是“反

  • 看相人说她能生皇帝,竟然真应验了,苦命的女人,却是幸福的母亲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我们听过不少韬光养晦,经历一番隐忍之后最终成功的故事,下面这位女人也是,一生颠沛流离,因为生下皇子遭人嫉妒而处处小心谨慎,最终儿子顺利登基,而自己也安度晚年。汉高祖的妃子,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苏州人,她的父亲薄生在秦朝之时与从前魏国的宗室之女魏媪相好,未婚而生下了她。魏媪拉扯着一双儿女,在乱世之中苦苦

  • 【奇葩】:「到底是历史太假还是我太傻」告诉你16个惊人历史真相!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奇葩

    【奇葩】:「到底是历史太假还是我太傻」告诉你16个惊人历史真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史鑒【16个惊人历史真相,99%的人不知道】小测验中国古代历史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其实在古代发生了很多流传千古的事情,然而史料并不一定就是真实,下面的这些中国古代历史真相,你都知道吗?1、宋代女子十四不嫁要罚

  • 宋茜模仿王耀庆跳舞太魔性 玩搞怪五连拍毫无偶像包袱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包袱

    宋茜模仿王耀庆跳舞太魔性玩搞怪五连拍毫无偶像包袱,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新浪娱乐讯4月29日,宋茜做客薇娅直播间,现场模仿王耀庆在《下一站是幸福》中的经典舞到动作,大玩搞怪五连拍,丝毫没有偶像包袱。新浪娱乐讯4月29日,宋茜做客薇娅直播间,现场模仿王耀庆在《下一站是幸福》中的经典舞到动作,大玩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