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打仗没赢过 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为什么如此受曹操厚待?

打仗没赢过 升官没停过的夏侯惇为什么如此受曹操厚待?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69 更新时间:2024/1/17 21:32:27

在三国这个乱世的年代中要的就是能征善战的将士,或者是能够出谋划策的谋士,在那时候有一个人和这两项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却深得曹操厚待,这是为什么?

想受到信重和厚待,没那么简单。只有能征善战和忠心耿耿就够了吗?

当然不够。如果要论战略战术的水平,在曹魏军中,能征善战的将才并不少,夏侯惇完全算不上出类拔萃。

夏侯惇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伏波将军,汉献帝封授的,夏侯惇几次想换换称呼,但曹操不同意,就是基于这种考虑。有哪位将领要敢居功自傲,曹操马上就摔他一脸:你看看人家夏侯惇,不比你资历老?不比你功劳大?不比你威望高?不比你贡献多?人家夏侯惇还只是个伏波将军,你何德何能,也有脸跟我这儿显摆?

要独当一面,有曹仁张辽夏侯渊;要排兵布阵,有曹洪张郃李典;要冲锋陷阵,有许禇、徐晃曹彰乐进。但要镇住全军将士,要军队士气高昂,永不言败,就必须是夏侯惇。

夏侯惇,论武力不过骁勇善战的张辽、许褚典韦等人,论才华比不过满腹经纶的司马懿荀彧等人。当想要成为操操身边最心仪的人,夏侯惇恰恰都拥有。

忠心

戴笠表忠心的方式是,终身不入国民党,就只效忠蒋介石。夏侯惇表忠心的方式是不做汉臣,只做魏官,和曹操同朝为官,好大面子,还是曹操争取来的名额,夏侯惇不干,什么献帝?汉什么帝?汉献什么?论条论头还是论斤?不去。在夏侯惇看来,汉献帝的位子就该是曹操的,不过支持归支持,他还是劝曹操先灭蜀吴再称帝。

不贪

“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这是对夏侯惇的评价。

曹操在现实生活中,包括很多细节也都体现出“性节俭”,“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他和夏侯惇的脾性相近,夏侯惇这样的人,身无余财,有钱也都分给别人了,不置产业,忠心耿耿,更谈不上什么野心了。

发小而且入伙早

曹操小时候数落夏侯惇就跟问候亲孙子似的,夏侯惇也不敢说什么(把侮辱他老师的人杀了),长大后曹操有权有势称霸一方了,夏侯惇就不听话了?只能更听话。曹操多疑,但是对夏侯惇,他用着放心,而且夏侯惇也是最早一批跟随曹操出来混的人。

不但如此,当初曹操刺杀董卓未果,逃出生天后,振臂一呼招拢天下英雄的时候,夏侯惇和夏侯渊可都是带着兵来的,可以说是曹操最早的班底,都是夏侯兄弟“义务奉献”的,当时曹操还啥都不是呢,夏侯惇听信儿就奔过来,太铁瓷了。夏侯渊也曾经给曹操顶过罪,和曹操关系非常好。

说曹操曹操到,谁到了?夏侯惇到了,当初李郭之乱,王允等重臣被杀,有人就建议应该找曹操勤王救驾,使者还没出发,夏侯惇就到了,人才济济是后来的事,最早“白手起家”跟着曹操闯天下的“老人”中就有夏侯惇。

真实案例:东北某动物园里把狗和老虎养在一起,当初在一起的时候,狗已经成年,老虎还是个娃,长大以后那土狗老霸道了,稍不顺心,见老虎就咬,老虎一般都是示弱,躺地仰身露肚皮,一副咬就咬吧,又不是没咬过的滚刀肉表情,从小到大被咬习惯了,耳朵都被咬成锯齿状了。

人也如此,成龙小时候在戏班没少挨打,即便现在成龙遇见洪金宝,崇敬以外还是有点害怕,其实有什么可怕的,这都是小时候或多或少都受过点刺激,很难摆脱“心理阴影”。崇敬是因为洪金宝是大师兄,成龙被几十个持刀黑社会围,只有洪金宝敢冲过来打,那时候的香港黑社会,警察也管不了。

罗里吧嗦的说了那么多,就是想以现在的事例来说明以前的事情,无论历史如何推进,也无论时代如何发展,人性这东西是不变的,用现在的事例来说明,便于更好的理解问题。

忠于使命以身作则

除了“拔矢啖睛”,夏侯惇还能“断寿溉田”,不是说为了灌溉土地把自己的阳寿断了,而是修建堤坝,拦截、有限阻断太寿河蓄水。

夏侯惇忠心之外,还能忠事,曹操交代的任务,执行起来绝对不打折扣。曹操当年被围殴的时候,适逢天灾加蝗灾,人祸就是连年的战争,民间粮绝,部队也都没得吃。各派系势力果断拥抱大自然,尤其袁绍袁术这哥俩,袁绍部吃桑葚,虽然据说这东西补肾,但总比不过粮食,这是上树。袁术部队是下河捞鱼吃虾捡河蚌等等水生动物。

曹操这里粮食也非常紧张,这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战场上可以敌我互有胜负,人没粮食那可就是必死无疑,甚至等不到饿死,就都当逃兵了,于是,曹操就派他最相信的“兄弟”夏侯惇着手狠抓粮食问题。

夏侯惇亲自“下乡”探访民情,了解水利状况;亲自铲沙背土修整河道;普及种植技术;拦坝蓄水,水位高过引水渠后,农田得以灌溉(以前几乎已经断流);军屯,亲自和军兵一起下地种粮食。

丰收以后,有了粮食,曹操度过了“危险期”,当然会更加看重和重用这个发小。曹操和夏侯惇还是“连襟”、“一肩挑”,曹操娶了姐姐,夏侯惇娶了妹妹。

夏侯惇、夏侯渊只是代表性人物,整个夏侯家族就是曹操的“本家”,曹操的私人“人才储备库”。

虽然,夏侯惇在战场上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屡战屡败,被俘虏过,也被敌人射瞎了一只眼睛,但这并不影响他身上所带了光环。有人说,夏侯惇是靠曹氏家族上位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没有努力谁也靠不住,曹操不是谁都能靠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隋文帝仅用十余年便打造了一个盛世,为什么晚年却很凄凉?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中国历史上最短的王朝,那么非隋朝莫属了,短短数十年就亡国了,而开国皇帝隋文帝,他的晚年更是很凄凉,这是为何呢?西晋灭亡后,华夏大地又进入了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据状态。而这段时期,也被称之为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人口说是十不存一都是往轻里说的了。所幸,在当时的北周,出现了一个叫杨坚的权臣,建立了隋朝

  • 孙殿英盗慈禧墓时遗弃了一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轰动考古界 这件东西是什么?

    野史秘闻编辑:我亦王者标签:

    清朝末期慈禧在世的时候可以用祸国殃民来形容她,修建陵墓的时候也是劳民伤财,但她却没想到在她死后陵墓屡次被盗,当年东陵大盗孙殿英把慈禧陵墓几乎都快扫荡一空了,但是孙殿英在这过程随手丢弃的一件东西却成了价值最高的东西。这件被遗弃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正是陀罗尼经被,陀罗尼经被,是一种织有金梵字经文的用

  • 科举前三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为什么他们中探花的人比状元还高兴?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唯一有出路的人生就是寒窗苦读,而学子们要面临的是科举考试。我们都知道最好的便是中状元了,但是为什么有些人得了探花却比中状元还高兴呢?科举是我国古代首创的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古代科举制度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刚开始学习的小孩。相当于高中毕

  • 李世民选太子的时候为什么会选资质平庸的李治作为下一任皇帝?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李世民驾崩,享年五十二岁,同年六月李治登基称帝,但李世民一生中一共有十四个儿子,那为什么李世民会选资质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知名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中国人往往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称,由此可见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关于这个问题,大部分人的理由

  • 张居正的功绩这么大,为什么他死后会被清算?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明朝最具知名的人我想应该是张居正,他历经嘉靖、隆庆和万历,是地地道道的三朝元老,在万历年间,官至内阁首辅,权倾朝野,辅佐幼帝开创了万历新政。为何这样的一位功臣,在他死后没有好下场呢?张居正汉族人出生在明代中后期的江陵地区所以又叫张江陵,字叔大号太岳幼时起名叫张白圭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嘉靖四年

  • 秦始皇陵究竟注入了多少水银,秦朝的时候又是怎么提炼水银的?

    野史秘闻编辑:人生初见标签:

    秦始皇作为千古一帝所留下来的东西都是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的,就连他的陵墓也是充满着各种的谜团,其中有着深大三十五米的地下水,但这里面却含有大量的水银,那么大量的水银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都知道水银的毒性很强,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陵部分不对外开放并且这些秦始皇没有被挖出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后期的时候秦始皇

  • 盘点汉朝命运最悲惨的五大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在古代,皇后贵为一国之母,皇后代表的是权势、地位和强势,但是在汉朝由于权力的过分集中和政治的斗争,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当了皇后也没什么安生日子,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汉朝命运最悲惨的五大皇后。第五,汉献帝皇后伏寿伏寿,汉献帝皇后,徐州琅邪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司徒伏湛八世孙,父

  • 道光皇帝做的这一项决定,彻底毁掉大清江山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中国历史上清朝是离我们近代,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其中道光皇帝是比较平庸的一位皇帝,可是你知道吗?他的一项决定,彻底毁掉大清江山。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由小编来说说。道光帝共生有九个儿子。次子、三子均早殇而亡。1831年,即道光十一年,年已二十三岁的长子奕纬却突然而亡。因其死因不明,民间传言纷纷。大约

  • 在各种优势下,龙且为什么被韩信打败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龙且,中国楚汉之争时期人物。秦末名将,是项羽手下第一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虞子期为楚军五大将,与曹咎、周殷同为楚军大司马。龙且经历过几场非常有名的战役,被写进了很多的戏剧跟小说当中,作为项羽的五将之首,有很高的战斗力。今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有这么大优势的情况下,他还会输给韩信呢?公元前二零八年,

  • 史上最严格执行反腐的皇帝朱元璋,六十两银子立刻斩首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中国历史上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可以说是最严格执行反腐的皇帝,六十两银子立刻斩首,而他如此厌恶贪污,这和他早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今天就有小编来说说。1328年,在元帝国的领土上,送来了一个它的毁灭者:朱重八。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不叫朱元璋,他就只能够叫朱重八,这是为什么呢?朱重八的父亲叫做朱五四,在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