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清朝的时候有三个部门的油水最大 就连内务府也羡慕的不得了

清朝的时候有三个部门的油水最大 就连内务府也羡慕的不得了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861 更新时间:2024/1/15 19:05:27

清朝在历史上是最后一个封建朝,在以往朝代的时候都不乏有着贪官,清朝的大贪官则是人尽皆知的和珅,清朝的时候有三个部门油水也是非常大的,盐政、河道和漕运,连素来以油水多的内务府都得羡慕。

自从皇太极推翻明朝政权,正式改国号为清开始,中国的封建王朝就走上了继汉唐之后的又一个发展的巅峰时期,从康熙开始,乾隆雍正三代皇帝将整个大清朝统治的蒸蒸日上,更是被史称“康乾盛世”,人口增长,赋税减少,边境平稳而且百姓的生活十分繁荣,绝对是非常值得称道的一段历史。

康熙曾经下圣旨说道:“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而乾隆皇帝也曾经说过:“比年以来西域大奏肤功,国家势当全盛”,“方今国家全盛,府库充盈”,后世对于其三位的评价也颇高,通常都用盛世来形容,更是写出了“觐光扬烈,继祖宗未经之宏规;轹古凌今,觐史册罕逢之盛世”这样的评价。

对外采取了不理睬的闭关锁国政策,虽然少了一条看起来很有力的经济来源,但是由于雍正帝和康熙帝留下的国库实在是过于充盈,导致乾隆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可这时候内患开始泛滥,在乾隆时期,是出了名的自然灾害爆发的时候,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山洪、旱灾,导致百姓们的日子不太好过。

盐在古代是国家的战略物资,统归朝廷掌管,清代的盐政是出了名的油水多,别的且不说,光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盐商们,每年就有可观的孝敬。关于盐政官员的油水,想必大家也很熟悉,这里就不多说,主要还是来讲一讲河道和漕运两个衙门。

清代财政支出中,除了军费、官俸外,最大的一项开支就是河工了。自嘉庆道光时期起,河患严重,加上治理河道、修缮水利工程等经常性支出,每年花费在河工上的银子在500万两以上,占到整个财政支出的10%以上。据嘉庆皇帝的一道谕旨中披露,仅用于南河的费用数年间就达到了4000多万两。

治河本是一项大工程,也非一年两年能看见效果,因此河道官员便有了机会从中渔利。表面上看,国家拨给河工的款项十分庞大,可真正能用在治河上的却很少,除了数额惊人的靡费外,相当一部分落到了各级官员的口袋中。

道光时期一位做过河道衙门的师爷曾描述了河道衙门的奢侈:河道总督衙门驻扎在清江浦,道员及厅汛各官坏峙而居,每年经费有几百万两,实际用于工程的不到十分之一,其余的都用在文武官员的挥霍上。大小衙门的应酬、迎来送往的招待,饮食、衣服、车马、玩乐无不争奇斗巧,穷奢极欲。

据说,河道衙门只要一开席,没有几百两银子根本办不下来。宴席上豚脯、鹅掌、驼峰、猴脑、鱼羹都是常用菜谱。河工宴席,都是流水席,一拨人吃完,下一拨接着吃,因而席宴一开就是几个昼夜。自河道总督以下的大小衙门,每个衙门都有几百名幕僚,他们待遇优厚,夏天有冰敬,冬天有炭敬,节日有节敬,特别是那些久驻工地和衙门的幕僚,收入更是惊人。

河工如此糜烂,以至于有人说:“漕运、河工二者不整治,天下不可得而治也。”晚清时,人们都说,有点良心的河道官员将经费的十分之三用来办河工,而那些贪墨的官员却不及十分之一,甚至发展到非抢险不花一两银子的地步。可以说,一任河道下来,下半辈子衣食无忧。

和河工比起来,漕运衙门也是另一个肥缺,另一本烂账。清代沿袭明代的做法,每年从江南征收漕粮400万石,通过运河运往京师,这批漕粮是供应皇室在京八旗的。由于漕粮关系到国家的根本,除了用大量经费治理河患以保证漕运畅通外,还设置了漕运总督以下的纵向管理系统,而这个系统,自清初以来便花费甚巨,至中、晚期时,已经是个无底洞。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来,在一次次的赈灾过程中,大半的金银财宝都被充入了官员们自己的怀中,真正能够用于百姓的很少,而皇帝还要被官员的花言巧语所蒙骗,挪动国库给他们奖赏。

标签:

更多文章

  • 成吉思汗是杀人狂魔还是“民族英雄”?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血一般的历史,在我们对成吉思汗评价的时候,会有两种意见,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统一中国北方的斗争,有着不朽的功勋,但是也有人将成吉思汗西征看作是一场天灾、一场浩劫,“成吉思汗”蒙语的意思就是占据四海的大汗,也是指他后来建立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的伟大功业。在统一全蒙古之前,成吉思汗的

  • 卫子夫是谁,卫子夫母子是如何惨死的?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卫子夫是汉武大帝刘彻的皇后,她是一名贤明的皇后,早年间汉武帝非常宠她,但是汉武帝晚年的一场巫蛊之祸,却害死了太子,也将她逼得自杀身亡,这是怎么回事呢?卫子夫母子死之谜:人们好说红颜薄命.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虽然谈不上什么红颜薄命,并不是年纪轻轻就死了,而是稳稳当当地做了三十几年的皇后,但是这并没有最终

  • 大明的国号是怎么确定的,朱元璋是出于什么考量?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我国古代的国号确立都是十分慎重的,国号代表了一个政权甚至是一个时代,那么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怎么想到大明这个国号的呢?公元1368年农历正月,朱元璋在南京登上皇帝宝座,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为什么要把国号定为大明?得从明教说起。明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所以也叫摩尼教。摩尼教认为世界上存有两种对立

  • 宫廷太监大总管李莲英究竟有多少财产?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李莲英是慈禧身边的侍奉太监,是风头无两的红人,在慈禧死后,他也大势已去,他积攒的万贯家财也不知去向。那么历史上的李莲英,到底多有钱呢?李莲英离开清宫之后,就有许多人垂涎他的财富,不仅有他的继任者小德张之类的宦官,还有他的一些亲戚和那几个继子。此外,更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理发匠、剃发匠、修锅补鞋的人,经常

  • 他是丝绸之路重新打通的关键人物,足以名留千古

    野史秘闻编辑:笑红尘标签:

    丝绸之路的开启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非常重大的壮举,它对西汉以及后来的朝代,乃至整个世界都造成了深远的积极影响,但是它曾因战乱而被迫中断,那么是谁平定了周边地区的叛乱,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呢?在东汉历史上,一代名将班超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平定了北夷匈奴之乱,确保了边境和平与贸易顺畅,使一度阻塞的丝绸之路再

  • 朱元璋为什么要加强中央集权,将军政大权掌控在一手?

    野史秘闻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

    明朝废除了宰相,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大权独揽的皇帝朱元璋因此要处理大量的国家事务,这是一个工作量惊人的差事,常常搞得朱元璋焦头烂额,那他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出身微贱的皇帝,也是一个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喜欢将军政大权全由自己一人独揽。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他任人唯贤;在建立新政

  • 明朝这位皇帝,竟然与这种重口味的药物有关

    野史秘闻编辑:等你回来标签:

    古代皇帝很多都迷信长生,对于药物的功效过于信赖,甚至对于春药也是十分迷信,在这个背景下,皇帝误服丹药一命呜呼的事情屡见不鲜。“红丸”又称红铅丸,是古代宫廷中特制的一种春药。其制法很特别:须取童女首次月经,盛装在金或银的器皿内,还须加上夜半的第一滴露水以乌梅等药物,连煮七次,浓缩为浆。然后加上乳香、没

  • 李元吉舍弃亲生兄弟而投奔太子李建成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唐朝的一场玄武门之变彻底改变了继承人的格局,李世民除掉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李建成和李元吉,顺利登基,开创了大唐盛世,那么李元吉为何要舍弃李世民而选择支持李建成呢?在唐高祖李渊的几个儿子中,李元吉的名声是最不好的,也是最没有成就的。可以说他能被封为齐王,成为唐朝的王爷之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是李渊与皇

  • 他是比诸葛亮还强的谋士,刘备苦求十三年未果

    野史秘闻编辑:元气少女标签:

    三国时期有许多优秀的谋士,他们是君王平定天下的重要依仗,在蜀国曾经就有这一一位谋士,让诸葛亮也自叹不如,他就是刘巴。在很多人心中,三国第一谋士当属诸葛亮无疑,然而却有一人连诸葛亮都对他推崇备至,自叹不如。诸葛亮曾说过:“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是谁有这么大的能力?此人便是刘巴。刘巴(?-

  • 它只是宋朝皇室的御用茶具 却是日本人眼中包含宇宙的“神物”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名称:曜变天目茶碗产地:福建建阳窑等级:顶级国宝价值:传世孤品年代:南宋质地:陶瓷流入日本时间:古代收藏地:东京静嘉堂文库南宋建阳窑烧成的此类天目“曜变”茶碗,历来最被人们称道。其“曜变斑”堪称无形之形、无状之状。远看影影绰绰,近看飘忽不定。可谓“玄之又玄”,“神之又神”。有人与老子所描述的深层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