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关羽北伐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为什么说关羽北伐必然失败?

关羽北伐取得了多大的战果,为什么说关羽北伐必然失败?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34 更新时间:2024/1/10 7:41:12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于禁前来救援樊城,却遭遇了关羽水淹七军。俘获于禁等人,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219年,持续两年的汉中大战落下帷幕,以曹操失败收场。刘备取得汉中和上庸三郡,西线北伐通道打通,诸葛亮“隆中对”计划完成一半。同年,为响应西线攻势,关羽率荆州兵倾巢而出,向襄樊发动进攻。只要拿下襄樊,从荆州方向出宛、洛,刘备从秦岭出关中,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关羽以廖化为先锋,关平为副将,马良伊籍为参谋,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亲率三万荆州兵北伐。关羽不愧为刘备手下头号大将,很快就攻下了襄阳,曹仁满宠退守樊城负隅顽抗。曹操听说樊城告急,于是派于禁、庞德率七军前来支援。

于禁率军达到樊城时正值八月,汉水暴涨,曹营被淹没,关羽趁机率水军进攻,曹军大败,于禁、庞德被生擒。樊城也被秋水淹没,水高数尺,樊城再次告急。曹仁想弃城而逃,满宠极力劝阻,樊城一丢,黄河以南地区可就完蛋了。曹仁一听也对,一脚把马踹进汉江里,不走了,就在这里跟丫的死磕!

襄樊是荆州通往中原的必经之路,西边是武当山,东边是大洪山,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供大军通行,襄阳和樊城就正好卡在两山的中央,可谓是咽喉要地。只要拿下襄樊,向北进军就是南阳,再往北走绕过平顶山,就是曹操老巢许都了。这条路一马平川,几乎无限可守,许都就暴露在关二爷刀下了。可以说,襄樊就是曹操家的大门。

不仅如此,襄樊一失守,荆州与汉中的通道也就打通了,刘备完全可以沿汉水顺流而下支援荆州。关羽还可以沿商洛道走武关进犯长安,到时候刘备也从汉中出兵,胆子再大一点就走子午谷直取长安,与关羽会师。向西可以走祁山道攻取陇右五郡,向北可以进攻长安,向南可以顺长江而下攻击孙权。这就是诸葛亮“隆中对”的高明之处。

这么浅显的道理曹操当然懂,不止他懂,很多人都懂。当关羽再次围困樊城时,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胡方很明智地投降关羽了,曹操在荆州的势力就只剩下樊城一座孤城了。许都南边的百姓听说二爷要打来了,纷纷起兵响应,杀死县令,听从关羽号令,所谓“威震华夏”就是这个道理。曹操后院起火,外有关羽大军,内有百姓造反,统治濒于瘫痪,樊城只要一失守,曹操就该卷铺盖走人了。事实上,他已经在筹划迁都的事了。

战略上关羽取得绝对优势,战术上也毫不含糊。关羽步、骑、水三军齐出,以压倒性优势发起攻击,围城打援,先后消灭曹军四万余人,擒杀曹军将领于禁、庞德、胡修、傅方等人。这些人的职务有些吓人:于禁:左将军,相当于中、上将领大军区司令;庞德:杂号将军,单独领兵,起码也是中将军衔;胡修:荆州刺史,相当于省级行政最高长官兼军区总司令;傅方:南乡太守,相当于市级行政最高长官兼军分区司令。如此强大的阵容,被关羽一锅烩了,即便是诸葛亮五次北伐的战果相加恐怕都没这么多。要知道,诸葛亮北伐时最大战果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也不过是打垮雍凉兵团、攻取陇右三郡,斩获魏军低级军官的首级三千、玄铠五千、角弩三千多。

然而,就在关羽高歌猛进时,曹操也在司马懿的劝说下放弃迁都,一心一意与关羽决战,由徐晃率领第二支援军救援樊城。与此同时,曹操与孙权达成了共识,不能让关羽再嚣张下去了。孙权此时也气得牙痒痒,要知道,孙权也曾经三次北伐,搭上了周瑜一条命才取得南郡。要是让关羽攻下了襄樊和南乡,再加上刘备本来就控制的零陵、桂阳二郡,荆州七郡就占据了四郡,还卡住了长江上游,恐怕孙权都睡不着觉了。于是,一场针对关羽的大阴谋诞生了。

徐晃到达樊城后,当场就让关羽吃了大亏。徐晃接连攻破关羽十重营寨,杀死胡修、傅方,打破了对樊城的包围圈,但是关羽仍然占据沔水,襄阳的通道仍然不同。此时,如果关羽见好就收,还能全身而退。然而,已经没有机会了。

吕蒙趁关羽带兵在外,偷袭江陵、公安,糜芳、傅士仁投降,南郡失守。关羽得知南郡有失,仓皇退兵,前有徐晃追击,后有吕蒙攻心,荆州兵军心大乱,一夜之间逃得干干净净,仅剩十余名士兵跟随。关羽败走麦城,退路遭朱然潘璋截断,最后被吴将马忠俘获,不屈被杀。

襄樊大战落下帷幕,为了擒杀关羽,魏、吴双方几乎出动了全部精锐。魏国方面有曹仁、满宠、于禁、庞德、徐晃出战,吴国方面有吕蒙、陆逊诸葛瑾、潘璋、朱然、马忠出战,外加糜芳、傅士仁两个内鬼,先后出动兵力超过十万人,才将关羽擒杀。关羽的军旅生涯在最巅峰时戛然而止,唯有“武圣”之名流传后世。

关羽北伐失败背后的真相

隆中对提到北伐最重要的两大先决条件是跨有荆、益和天下有变,另外两大辅助条件是东和孙权和二路分兵,可是关羽北伐之时,这四大条件实际上没有一条实现,关羽北伐实则时候未到。

首先说跨有荆、益

事实上刘备从未占据荆州全境,湘水划界以后,荆州七郡中,刘备集团仅仅拥有南郡的一部分(江陵)、零陵郡、武陵郡,南郡的另一部分(襄阳)、南阳郡(皖城)依旧掌握在曹操手上,孙权则占有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跨有荆益要求的是整个荆州,而不仅仅是这一部分荆州。刘备集团想要真正跨有荆益,还得从孙权手上得到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从曹操手上夺取襄阳地区和南阳郡。关羽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只派出一部分兵力骚扰曹操,与曹操打小规模局部战争,慢慢蚕食襄阳,从而占据整个南郡,进而继续蚕食南阳郡,步步为营的逐渐将曹操势力赶出荆州。而不该急功近利,用关羽集团的全部力量去全面北伐。

另一个条件是天下有变

即曹操集团内部出现动乱或者其他重大危机让刘备集团得以有机可乘。可是曹操集团当时政治局势非常稳定,并未出现动乱,并且曹操已经一举平定了威胁后方的马超韩遂等西凉势力,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国力,其实力比起赤壁之战时的曹操更加强大。汉末十四州,曹魏独占十州多(司隶、兖州、豫州、徐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雍州、凉州、荆州北部),刘备仅仅占据一州多(益州、荆州西部),孙权仅仅占据二州多(荆州东部、扬州、交州)。如果天下未变,孙权和刘备即使合二为一,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第三个条件是东和孙权

刘备集团想要“跨有荆、益”,孙权集团却想“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孙刘双方都觊觎荆州这块蛋糕。因为荆州之争,刘备和孙权已经多次发生冲突。在孙权索要荆州无果以后,直接派遣吕蒙夺取了荆南三郡(长沙、桂阳、零陵)。刘备闻讯亲自从成都赶来江陵,双方一度兵戎相见。因为曹操一举收降张鲁,平定汉中。

面临曹操的威胁,刘备仓促与孙权和谈。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湘水以西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归刘备,湘水以东的长沙郡、桂阳郡、江夏郡归孙权,史称湘水之盟。但是,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本来就已经被吕蒙占据,凭借刘备当时的实力根本无力收复。而且刘备是因为害怕曹操入侵益州,才不得不与孙权和谈。

在这种情况下的湘水之盟,结果居然是孙权主动归还了之前夺取的零陵郡换刘备撤兵。而且对于孙权集团最重要的战略地位最高的南郡,依然掌握在刘备手上。吕蒙当然不服气了,明明是刘备有求于我们,却将到手的肥肉拱手相让,简直是城下之盟,这也为吕蒙日后白衣渡江,袭取江陵,埋下了伏笔。所以说湘水之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集团与孙权集团的矛盾。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此时已经产生了很深的裂痕,不再是同心协力对抗曹操的孙刘联盟了。而且关羽性格高傲,轻视东吴。把孙权集团当成刘备集团的小弟使唤。使得孙刘联盟的裂痕越来越深,更加无法缝合了。孙刘联盟此时已经名存实亡,东和孙权已经成为一句空谈。

最后一个条件是二路分兵

隆中对提出了荆州、益州协同北伐,兵分二路出击的战术。可是关羽没有等刘备亲自出击秦川,就贸然出兵北伐了。而刘备之所以没有在关羽北伐之时出兵响应,是因为刘备集团当时已经无力出击秦川了。汉中之战虽然以刘备的胜利结束,但是刘备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了夺取汉中,整个益州“男子当运,女子当战”,可以说是竭尽全力才打下来的。此时益州兵疲马困,急需休养生息,无力北伐,因此北伐就成了关羽一个人的独角戏了,其实关羽本来应该再等等,等益州那边恢复元气以后再北伐的。

标签:

更多文章

  • 李隆基发动唐隆政变除掉韦氏集团 又一次夺回李家天下 唐隆政变成功后为什么众人要拥立相王李旦 而不是功劳更大的李隆基?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

    唐隆政变,是唐隆元年六月庚子,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告终。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唐隆政变成功后,为何众人要

  • 历史上的董卓是个什么样的人物?真实的董卓并非三国演义里那般只有愚蠢、嗜血和贪色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董卓是东汉末年的军阀,成长于凉州,好结交羌人。董卓作战勇猛有谋,力建战功。又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后来利用汉末战乱和朝廷势弱占据京城,废少帝立汉献帝并挟持号令,东汉政权从此名存实亡。《三国演义》里,“董卓乱政”可以说是群雄割据的开端。而在演义里,董卓被刻画成贪财好色,残酷暴

  • 开创出元嘉盛世的宋文帝刘义隆为什么三次北伐都惨败而归,宋文帝刘义隆北伐失败对刘宋统治产生了哪些影响?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宋文帝刘义隆继承刘裕北伐的政策,于430年、450年和452年三度出师北伐,但都无功而返。特别是第二次北伐失败,导致北魏长驱直入、直抵瓜步、饮马长江,造成刘宋江北地区急剧萧条、六州残破。宋文帝刘义隆的北伐为何会屡次失利?所谓的元嘉北伐,包括了刘义隆在元嘉年间发动的三次对北魏的战争。第一次在元嘉七年三

  • 俄罗斯境内神秘唐代古城 或为公主行宫

    野史秘闻编辑:心作祟标签: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南部图瓦共和国一个偏远的Tere-Khol湖中,有一座古城遗址,遗址名为“博尔巴任”(Por-Bajin),属唐式建筑,应为回鹘人所建。但回鹘人所留的文字资料极少,此遗址的由来至今仍是谜。这处名为“博尔巴任”的古城堡遗址位于俄罗斯南部图瓦共和国小镇昆古尔图克附近,占地

  • 揭秘:苏丹金字塔规模庞大 数量超埃及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

    一提到金字塔,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埃及的古金字塔群和守护神的狮身人面像。事实上,金字塔不仅仅是埃及独有的遗产。就在埃及的邻国苏丹也有密集的金字塔群。据BBC11日报道,苏丹金字塔的数量远远超过埃及。苏丹金字塔位于广袤的撒哈拉沙漠中,距首都喀土穆240余公里。这些金字塔总数超过250座,构成了一片庞

  • 文武双全的高顺为什么被曹操杀死?

    野史秘闻编辑:策马西风标签:

    关羽,汉末三国名将,曾被曹操俘虏,但曹操没有杀他,后来他离开曹操寻找刘备。高顺,吕布的大将,为人刚直,麾下有一支精锐部队号称“陷阵营”,所向披靡,高顺被曹操俘虏,遭到杀害。曹操俘虏了上面两个人,他杀死了高顺,却善待关羽,这是为什么?史书记载,高顺性格正直,为人清白,不饮酒,而且此人善于作战,其麾下“

  • 乾隆身世之谜 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乾隆身世之谜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乾隆在历代皇帝中是非常有名的,因为他的功绩,可以说是一位名君了!不过他的身世一直像谜一样。有关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谜说法有很多,有关于谁是他生母的传说也不少,他的身世真可谓是九曲十八弯,几经周转,他的亲生母亲由驻防热河的钮祜禄氏变为南方汉人“傻大姐”,而且还有传闻说他的亲

  • 为什么万历皇帝不想立长子朱常洛为继承人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朱常洛虽然是万历皇帝的长子,但是却没有得到万历帝的喜爱。在万历皇帝执政期间,曾经不止一次想要废除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但是朱常洛也十分幸运,最终得以化险为夷,成功地登上了皇位。那么,为什么万历皇帝不想立朱常洛为帝呢?万历皇帝像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较为流行的说法,其一是因为朱常洛的身世,由于朱常洛的出

  • 不破楼兰终不还:汉朝对楼兰为什么恨之入骨?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不破楼兰终不还””,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是国人熟稔于心的句子。国富民强的大汉朝,为何要对偏安一隅的楼兰下此狠手呢?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十五役边地,三四讨楼兰——王昌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李白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

  • 解密中华龙鸟奥秘 化石可证其长羽毛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导读:如中华龙鸟只是背部从头到尾长着细丝状的毛,毛的特征和中华龙鸟相近的是北票龙;原始祖鸟的尾部长着真正的羽毛;顾氏小盗龙头部、颈部和躯干部覆盖着绒状羽毛,四肢及尾后部发育的是非常长的羽状羽毛……事实真的如此吗?《侏罗纪公园》上映,1996年第一个被发现的带毛恐龙化石“中华龙鸟”在中国辽宁西部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