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 哪一种让人啼笑皆非?

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 哪一种让人啼笑皆非?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70 更新时间:2024/1/17 15:49:59

“去妻”即古代的离婚。孔子在《家语》中说:“妇有七出,三不出。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远远没有今天妇女高,因此,古代“去妻”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时让人啼笑皆非。

《汉书》:“霍光以女妻金赏,赏以霍氏有事萌芽,上书去妻。上亦自哀之,独得不坐。”金赏“去妻”只是因岳父想谋反,当然更主要的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官禄和生命。如果说因怕被牵连,而“去妻”的话,还说得过去。而以下几位的理由,就令人大跌眼镜!

如汉代的王吉,“妻取东家枣啖吉,吉乃去妇。”仅是因为摘了人家一颗枣子,即遭抛弃,实在有些荒唐。《后汉书》载:“鮑永,养后母至孝。妻尝于母前叱狗,永即去其妻。”

只是因为在母亲前面前叱狗,即遭抛弃。《后汉书》载,李充因为妻子私下里对他说:“妾有私财,愿分异。”充“遂呵斥妻出门”,这样的去妻理由也让人难以接受!

《旧唐书》载:“崔颢者,登进士第,有俊才,无士行,好赌博、饮酒。及游京师,娶妻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仅仅是为了自己“稍不惬意”而去妻,二三其德,可见此人之德行。人们只知他名垂千古的一首《黄鹤楼》,殊不知其人品却如此轻薄!

白居易集》载,一妇女给在田里耕种的丈夫送饭,路遇饥饿的父亲,就把饭菜给父亲吃了,丈夫即要“去妻”。好在白居易明断:按照妇女的德行标准,妻子理应顺夫,然而报答父亲恩情乃出于天性。所以,应先将饭给父亲吃,丈夫在其后。由于孝亲重于事夫,故丈夫终不可休妻。《唐宋遗史》:“严灌夫娶慎氏,十年无子。乃出之。”妻为诗一别曰:“当时心事已相关,雨散云收一晌间。便是孤帆从此去,不堪重过望夫山。”丈夫读后很感动,“遂如初”,看来这严灌夫也算是开明之人。

总的来说,古代十分重视社会关系的稳定,离异总不被提倡,所以离婚率远远低于现代。不过,这些“去妻”理由,令人匪夷所思!

标签:

更多文章

  • 汉昭帝刘弗陵的死亡之谜 刘弗陵的陵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汉昭帝刘弗陵死于公元前74年,死时只有二十一岁,在位也仅有十三年,这让后世许多喜欢他的人感到惋惜。关于汉昭帝刘弗陵的死因,史书上的记载大多只有四个字:“因病驾崩”,于是有人对此产生怀疑。汉昭帝刘弗陵刘弗陵死后有不少史学家认为,霍光有负昭帝的信任。苏辙更是说刘弗陵的短命夭折,是霍光的过错。因此,后世许

  • 靖康之耻背景是什么 靖康之耻和宋徽宗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宋徽宗的画像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宋徽宗不仅没有反思造成这两次运动的原因,反而以为

  •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 诸葛亮毛遂自荐先吃闭门羹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魏

  • 柴进是个如何的人 柴进为什么坐不上是梁山泊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柴进,小说《水浒传》中的108将之一,沧州横海郡人。祖籍为晋州平阳郡洪洞柴家垣,相传是唐朝霍国公柴绍的后裔。直到唐末,柴荣即周世宗的祖父柴仳,举家迁移到邢州尧山柴家庄。随后柴荣第五子曹王柴熙让又回到自己的封地,沧州横海郡。因此,总的说下来,柴进是属于曹王柴熙让的这一脉。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大家都熟知的

  • 考古发现千年无头尸骨 身份为被斩首的海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的51具年轻男性赤身无头尸骨的身份已经得到证实,他们是被斩首的海盗。遭斩首的尸骨——头骨堆在一边——是2009年6月在一个有着1000年历史的死刑坑内发现的。死刑坑就位于小镇韦茅斯南部海滨附近。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这些年轻男子生活在公元910年至公元1030年之间

  • 考古新发现:千年死坑惊现51具无头尸骨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导读: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的51具年轻男性赤身无头尸骨的身份已经得到证实,他们是被斩首的海盗。遭斩首的尸骨——头骨堆在一边——是2009年6月在一个有着1000年历史的死刑坑内发现的。死刑坑就位于小镇韦茅斯南部海滨附近。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这些年轻男子生活在公元910年至公元1030

  • 探究朱允炆明知朱棣有反心为什么不杀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的命运,朱允炆下落不明,失去皇帝宝座,而朱棣却登上了原本属于侄子的皇位,并且成为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朱允炆不先下手为强,杀了朱棣呢,这其中有三个原因。朱棣一是不想杀。朱允炆其实根本不想杀了朱

  • 浪漫诗人屈原之死或许不是自杀而是情杀?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屈原是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

  • 历史上秦始皇一直没有立皇后是什么原因?

    野史秘闻编辑:异世邪君标签:

    在我国古代的封建体制中,帝王的政治生活中有两件大事,那就是立皇后和立太子。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制度是立后制与储君制。古代皇帝有多个夫人及众多妃子,所谓“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帝王的正妻为皇后,肩负“母仪全国”的神圣使命。迸代封建皇帝对立后都很重视。历史上只有一位帝王终身未立皇后,他就是“千古一帝”秦始

  • 历史上这四个名人突然消失 至今去向成谜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最近看盗墓小说有点入迷,里面不仅提到了盗墓,还有一个描写蛮吸引人,就是讲人在多重空间里可以凭借某些物体突然消失,瞬间平移到另一个空间里。怎么样,也还有点意思吧?虽然,小说不见得真实,有虚假的成分,但却也并不是完全虚假,有时候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形成的。那篇小说中人突然消失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