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考古学家发现疑似亚历山大大帝巨型陵墓

考古学家发现疑似亚历山大大帝巨型陵墓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晴天 访问量:885 更新时间:2024/1/15 19:27:11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22日报道,近日,遗址考古学家在距希腊首都雅典以北370英里(595千米)的地方,发现了一处巨型大理石陵墓。据专家推断,该墓可能是元前4世纪古希腊其顿的统治者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er)的陵墓。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吸引了希腊民众广泛的关注。

据悉,此次所发掘的大型陵墓结构令人印象深刻,规模宏伟,达500米、高约3米。对此,遗址考古专家AikateriniPeristeri称,在这块古代人工坟堆内,极有可能深藏皇室墓穴,专家们有望在墓穴中发现国或者马其顿皇室成员的遗迹。

传,亚历山大大帝被埋葬于埃及,其尸身置于涂满蜂蜜的黄金柜中。而此次的发现令大多数的希腊民众认为将解开亚历山大大帝埋葬之处的谜

然而,希腊部提人们,这可能是过度的推测。目前,考古专家只对该坟堆进行了部分的挖掘,一切都还有待于他们对亚历山大大帝遗留之物的进一步考察。

标签:

更多文章

  • 丘处机之谜:成吉思汗为什么三次相邀?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神仙”这个修饰词对于丘处机这个级别的道士来说似乎是不会太在意的。这是成吉思汗在会晤了这位道界高人之后,对其发出的由衷赞叹。是什么样的人会让成吉思汗这等重量级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可思议的是,对于信奉喇嘛教和萨满教的成吉思汗为何接受了这样一位道教人士的指点迷津并且有了“迷途知返”的迹象。史书曾将

  • 古代去妻理由五花八门 哪一种让人啼笑皆非?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

    “去妻”即古代的离婚。孔子在《家语》中说:“妇有七出,三不出。七出者:不顺父母者、无子者、淫僻者、嫉妒者、恶疾者、多口舌者、窃盗者。”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远远没有今天妇女高,因此,古代“去妻”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有时让人啼笑皆非。《汉书》:“霍光以女妻金赏,赏以霍氏有事萌芽,上书去妻。上亦自哀之,独

  • 汉昭帝刘弗陵的死亡之谜 刘弗陵的陵墓在哪里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

    汉昭帝刘弗陵死于公元前74年,死时只有二十一岁,在位也仅有十三年,这让后世许多喜欢他的人感到惋惜。关于汉昭帝刘弗陵的死因,史书上的记载大多只有四个字:“因病驾崩”,于是有人对此产生怀疑。汉昭帝刘弗陵刘弗陵死后有不少史学家认为,霍光有负昭帝的信任。苏辙更是说刘弗陵的短命夭折,是霍光的过错。因此,后世许

  • 靖康之耻背景是什么 靖康之耻和宋徽宗的关系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

    宋朝内部的腐朽和北方金国的崛起,是靖康之耻背景中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因素。宋徽宗的画像在宋朝内部,由于宋徽宗任用童贯、蔡京等奸臣,国势日益衰落,并由此引发了方腊、宋江等农民起义运动。虽然最终宋朝平定了这两次农民运动,但对宋朝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宋徽宗不仅没有反思造成这两次运动的原因,反而以为

  • 刘备不曾三顾茅庐 诸葛亮毛遂自荐先吃闭门羹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所写“三顾茅庐”,可谓是诸葛亮决定出山的关键一节。说刘备刘玄德太看重诸葛亮的才华了,一而再,再而三,不管是吃了闭门羹,还是被小书童奚落,更不顾风雪寒天,执意要见诸葛亮,不请出诸葛亮决不罢休。不过在比这两本书更早的史家著作之中,却有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叫做“毛遂自荐”说。据《魏

  • 柴进是个如何的人 柴进为什么坐不上是梁山泊主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柴进,小说《水浒传》中的108将之一,沧州横海郡人。祖籍为晋州平阳郡洪洞柴家垣,相传是唐朝霍国公柴绍的后裔。直到唐末,柴荣即周世宗的祖父柴仳,举家迁移到邢州尧山柴家庄。随后柴荣第五子曹王柴熙让又回到自己的封地,沧州横海郡。因此,总的说下来,柴进是属于曹王柴熙让的这一脉。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大家都熟知的

  • 考古发现千年无头尸骨 身份为被斩首的海盗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的51具年轻男性赤身无头尸骨的身份已经得到证实,他们是被斩首的海盗。遭斩首的尸骨——头骨堆在一边——是2009年6月在一个有着1000年历史的死刑坑内发现的。死刑坑就位于小镇韦茅斯南部海滨附近。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这些年轻男子生活在公元910年至公元1030年之间

  • 考古新发现:千年死坑惊现51具无头尸骨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

    导读: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英国发现的51具年轻男性赤身无头尸骨的身份已经得到证实,他们是被斩首的海盗。遭斩首的尸骨——头骨堆在一边——是2009年6月在一个有着1000年历史的死刑坑内发现的。死刑坑就位于小镇韦茅斯南部海滨附近。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结果显示,这些年轻男子生活在公元910年至公元1030

  • 探究朱允炆明知朱棣有反心为什么不杀了他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众所周知,靖难之役是明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次事件彻底改变了朱允炆和朱棣这对叔侄的命运,朱允炆下落不明,失去皇帝宝座,而朱棣却登上了原本属于侄子的皇位,并且成为明朝历史上最有作为的皇帝。那么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朱允炆不先下手为强,杀了朱棣呢,这其中有三个原因。朱棣一是不想杀。朱允炆其实根本不想杀了朱

  • 浪漫诗人屈原之死或许不是自杀而是情杀?

    野史秘闻编辑:星辰落怀标签:

    屈原是我国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在《诗经》的基础上,把楚国的民歌加以改进,创立了“楚辞”这种诗歌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早年屈原曾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