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崇祯年间吴桥兵变对明朝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崇祯年间吴桥兵变对明朝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54 更新时间:2023/12/24 7:57:48

吴桥兵变过程是从崇祯皇帝诛杀袁崇焕开始的。在后金的反间计下,崇祯诛杀了其大将袁崇焕,而后金趁此机会,开始向明朝的关宁防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关宁军的将领祖大寿被后金军围困在大凌河城内,朝不保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东江皮岛总兵孙元化得到朝廷的号令后,派遣孔有德率领八百骑兵去大凌河城增援祖大寿。当孔有德所部行军到吴桥时,恰好降下了一场大雪,军队行进不便,只好暂时停留下来。吴桥属于山东境内,登州的士兵和山东的士兵向来有矛盾的。这时又发生了一名士兵抢夺山东望族王象春家仆一只鸡的事情。他们把这名士兵抓起来游营,于是东江兵就杀死了王象春的家仆。王象春的儿子不肯就此干休,要求查明真相。

恰好此时,李九成把孙元化给他买马的钱用光了,他怕孙元化怪罪,因此就鼓动孔有德哗变。孔有德因袁崇焕诛杀毛文龙的事情,心中对朝廷多有不满,因此在吴桥发动了兵变,连续攻克了山东几座县城,并且把那里的总兵黄龙抓了起来,割掉了他的耳朵和鼻子。

吴桥兵变的发生,让朝中的许多大臣纷纷上书弹劾孙元化,说他放纵孔有德。这时孔有德又率军杀了回来,直逼登州。孙元化急忙令张焘前去登州防守。但是张焘和孔有德是旧相识,因此也加入到孔有德哗变的阵营里,他们一起攻克了登州,俘虏了孙元化。

后祖大寿从大凌河成脱困,率军南下和孔有德所部交战。孔有德岂是管宁铁骑的对手,很快就被祖大寿击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只好向投奔后金,吴桥兵变以明军胜利告终。

吴桥兵变背景

吴桥兵变的背景是崇祯三年,袁崇焕杀死了皮岛总兵毛文龙,引起了岛上将士的哗变而发生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后金的崛起,明朝在山海关之外的势力几乎全部被后金荡尽。但由于袁崇焕的英勇抗击和毛文龙的地理优势,使他们两支军队,成为了关外唯一能和后金抗衡的军事力量。随着宁远和宁锦之战的胜利,袁崇焕被崇祯皇帝重用,升为了蓟辽督师和兵部尚书,节制关外的军队。和袁崇焕的关宁铁骑不同,皮岛的军事势力是相对比较独立的,因此毛文龙除了向朝廷索饷之外,其他的事情一概不向朝廷汇报。鉴于毛文龙的骄横跋扈,袁崇焕设计诛杀了毛文龙。

毛文龙死后,皮岛的将士们不干了,开始发生哗变。为了有效地节制皮岛的兵力,朝廷又派遣孙元化去领皮岛总兵之职位。孙元化是原来跟随孙承宗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后来孙承宗被调任之后,孙元化成为了山东按察副使和登、莱二州巡抚。他接收了毛文龙的部将孔有德、耿仲明、李九成、李应元等人。后袁崇焕因为被崇祯皇帝杀害,后金的骑兵趁此机会,开始向孙承宗和袁崇焕构筑的关宁防线进攻。时关宁军的将领祖大寿正在大凌河城内修筑城池,被后金军队围困在城内。孙元化下令让孔有德率领八百铁骑前往大凌河救援,当孔有德行至吴桥的时候,发动了兵变。

在一些文史中提到,袁崇焕诛杀毛文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而崇祯诛杀袁崇焕,其中一条罪名也是擅自诛杀大将。但是从吴桥兵变的背景中可以发现,毛文龙遗留下来的将领,在毛文龙死后都不受节制,可见皮岛兵忠于的对象不是朝廷,而是某个个人。

吴桥兵变影响

吴桥兵变虽然最终以明朝的胜利而告终,对于明朝和后金来说,吴桥兵变影响却是很大的,这造成明朝方面的人才和火器的大量流失。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吴桥兵变的时候,明朝和后金已经先后交战了好几年,袁崇焕依靠红衣大炮将后金的军队抵挡在山海关之外。叛将孔有德率领着其一帮叛军,一路连下山东的好几座城池,令明朝方面不能坐视不理,因此派出关宁军前去镇压。在祖大寿和张韬等人的镇压下,孔有德于崇祯五年八月在沙河战败,走投无路的孔有德只好投降后金。在孔有德和耿仲明给皇太极的降书中称,其有“甲兵数万,轻舟百馀,大炮、火器俱全”。也就是说,叛军将大量的明朝火器带到了后金,使后金军队的装备也大幅度提升,从而使得明朝在火器方面失去了优势。而在后金入关后,一路南下,依靠的就是孔有德的这批火器。

在战略方面,吴桥兵变影响着后金和明朝之间的局势。原本明朝依靠东江牵制后金的后方,但吴桥兵变后,山东腹地遭到了叛军的蹂躏,登州的局势彻底崩盘,因此从实质上来讲,东江的牵制作用已经失去,明朝在关外的军事力量只剩下唯一的一支队伍关宁铁骑。

清军入关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成为了清军的马前卒,一路攻下南明的多座城池。在平定江南,扫清西南的多次战役中,孔有德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直到顺治五年,孔有德在和南明的军队交战时,被南明的名将李定国击败,在桂州城内引火自焚才宣告结束。

标签:

更多文章

  • 误传千年的历史之谜!西天取经第一人竟是他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玄奘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棉,出生于洛阳偃师市。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玄奘从京都长安出发,历经艰难抵达天竺。游学于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在大慈恩寺等寺院进行研究和翻译佛经直到圆寂。玄奘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所撰有

  • 汉惠帝刘盈是一个如何的人,刘盈的历史评价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孩子会长得和父母很像,包括容貌也包括了性格。可是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既不像爹也不像妈的孩子,他就是汉惠帝刘盈。刘盈他爸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盈他妈是西汉的第一位皇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刘盈的老爸刘邦年轻时候是一个混混

  • 赵惠文王的母亲是谁,他是怎么当上赵王的?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

    赵惠文王,也被称作文王,嬴姓,赵氏,名何。比起他的哥哥赵章来说,赵何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他的幸运体现在各个方面,前后半生都没有遇到什么较大的波折。赵惠文王最大幸运是他有一个特别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孟姚,是赵国一个大叫做吴广的大臣的女儿,而且还是家里面的长女。也许你的心里会有点奇怪,为什么她爹叫吴广,她

  • 揭秘:嘉庆帝为什么能在半月内铲除和珅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嘉庆元年(1796),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皇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则当上了太上皇。但是,乾隆并没有放弃权力,规定凡遇军国大事、用人行政之大端都要亲自过问,和珅也就仍然得以专权。但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当然也有所担心,害怕嘉庆日后会处治他,于是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首先,和珅极力限制嘉庆培植、

  • 揭秘南唐后主李煜离奇去世之谜:为什么被毒死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叫“乐不思蜀”,说当年蜀国被晋国灭掉后,在接见亡国之君刘禅时,司马昭故意在这酒宴之上演奏蜀国的音乐,并跳蜀国的舞蹈。当看见这幅画面后,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低头痛哭,唯独刘禅怡然自若、嬉笑不断。司马昭就问他:“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回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后来

  • 揭秘:宋江最后封的到底是什么官?

    野史秘闻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

    水浒传的结局大家众所周知,宋江接受了招安,那么,朝廷到底给他封了什么官呢?加入他不接受招安会出现什么是呢?宋江最后封的什么官,在四大名著当中,大多数的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气势压人的水泊梁山的好汉们,他们的热忱和赤胆忠心让很多的人觉得特别有激情,可是一个招安让梁山走向了一条不归的路,可是究竟招安给人们带

  • 千古之谜:杨贵妃真的逃往日本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中唐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在给人以美妙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着实令许多人痴迷,更令许多人想入非非,有些好事者就此诗而断言杨贵妃没有死在马嵬坡。事实情况真如此吗?历史告诉我们

  • 考古发现中国在3500年前就开始烧煤了?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中国现在的煤炭消耗量几乎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总消耗量相当。也许这个地方向来如此:貌似3500年前,在当今中国的这块土地上,燃煤就已经是常规活动了——这是人们掌握的最早的燃煤证据。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4月4日报道,悉尼澳大利亚核科学技术组织的约翰·多德森携手中国的同行在研究中国北方青铜铸件的远古证据时,

  • 项羽乌江自刎是不是因为自尊心受到打击?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

    项羽鸿门宴是历史上的一个非常有名的宴会。项羽鸿门宴的有名之处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排场,或是参与的人的名气有多么的大,而是在于项羽鸿门宴上,发生了能够改变历史的故事转折。图片来源于网络要说项羽鸿门宴,还要从这场宴会发生的历史背景开始说起。那个时候,刘邦隐隐成为了项氏一族称霸世界的绊脚石,所以项羽的谋士就想

  • 乾隆皇帝的生母身份为什么一再遭质疑?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乾隆是清朝中期的皇帝,他自称自己为十全老人。关于乾隆的身世一直众说纷纭,他生母的身份一直遭受怀疑。有人说乾隆的生母是甄嬛,然而据正史记载,乾隆帝的生母为“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女”;野史传说也是各种版本,甚至有傻大姐之说。皇帝的生母出了疑案,这在清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