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野史秘闻>100年前民国时代的中国人收入有多少?

100年前民国时代的中国人收入有多少?

所属分类:野史秘闻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4/1/14 7:03:14

/红枫未名(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100年前就是1916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民国时代北洋时期,虽然军阀战争不断,但从这段时间一直到日本入侵前,在北京沿海的大城市,生活水平还是相对稳定的,民国早期实行银本位,市场上流通的主要货币是“大洋”银元(大交易也用银两),我们今天喜欢叫百元钞票为“爷爷”而民国初期银元上印的是袁世凯,所以大家就叫一元银元为“袁大头”啦!

标准袁大头一元含有纯银23.9克,而清朝的白银标准一两为37.301克,所以一块大洋,价值是低于一两白银的。

那一块大洋价值现在多少钱?史学界对于古今货币计算,是按照大米的购买力来计算,但要命的是,民国其实是个跟今天相似的物价上涨很快的时代,1980年和1990年的物价相差很大吧?1914年和1924年一块大洋能买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所以只有粗略计算下。小编保证这个数据即使专业史学界看来也不会觉得错太多!

按今天的物价,大米一斤差不多3元钱,而1916年,1块大洋可以买30斤大米,所以1块大洋的购买力,大约相当于今天的90元!

然后我们就可以看看当时人的收入了。

1918年清华大学外籍教师狄登麦对北京西北部195户家庭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家庭的年收入从30圆到269圆不等,中间水平的家庭收入在每年90圆到109圆之间”,通过对大量个案的研究,狄登麦认为一个五口之家如果每年收入达到100圆,相对来说便能解决温饱。

下面是当时上海工人的支出

年收入100块大洋,大约相当于今天的9000元人民币,平均每个月消费750元人民币,这个标准大概能满足一户普通北京市民一年吃饭穿衣燃料等的基本消费。2015年北京的低保线是710元/月,考虑到1910年代北京的房价很低,又没有用电用水教育等开支。这个数字应该不是太离谱。

当时的社会底层民众包括普通工人和普通政府职工(临时工)

他们的收入是每月8圆到15圆左右,等于月薪在720元到1350元,这收入如果不拖欠一个人应该还够,但养家就仅能温饱。

北京面粉厂工人每月七八圆至十一二圆;

无锡面粉厂工头每月约二十圆,工人最大十圆,最小四圆。

自来水厂:北京自来水厂工人每月八圆至十一圆;

上海自来水厂工人九圆到十六圆不等。

印刷厂:上海印刷厂工人多为每月七八圆、十圆左右;

北京财政部印刷局职工八圆至十五圆不等。

本朝太祖1918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任管理员,具体工作是打扫教室和受检房间。每月是8圆,按说算是轻松的工作,但是他被拖欠了一半工资。

然后是中产阶级:包括中小学老师,普通白领,下级军官等等,他们收入略高一点。;平均起来大约是月薪20圆左右,相当于人民币1800元。可以吃点肉了。

周作人曾于1913年被浙江省立第五中学聘为外国语科教授,月俸墨银50圆,与中学教员相比,

初高等小学教员最多月薪36圆,最少者6圆,平均21圆;

初等小学教员月薪最高21圆,最低5圆,平均13圆;

乡村小学教员,每月不过四五圆而已。

民国的少尉军官一般每月为15圆到25圆。

普通的白领,如校对,编辑,收入也在30圆以下。

最后是高薪人士:富裕的政府高官,议员。大学教授等等。值得提的是,他们的收入远远高于今天,民国高薪人士与一般贫民的收入差距,远远高于今天。

国务总理月俸为1500元,各部总长1000圆。约合人民币13.5万到9万。(今天国家领导人工资在1.5万到1.1万之间。)

低等政府科员,工资每月50圆,约合人民币4500元(相比起来还是高)

国会议员400圆,约合人民币3.6万!

大学教授300-400圆,约合2.7万到3.6万(还是比今天高一些)

大家看完了感觉怎么样?

标签:

更多文章

  • 他是水浒小角色,名气、见识、谋略都不行,但眼光远胜众多好汉

    野史秘闻编辑:不惹红尘标签:

    赤须龙费保,在《水浒传》中,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人物。他的故事,出现在《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三回里。费保与倪云、卜青、狄成等四条好汉,原来“都在绿林丛中讨衣吃饭”,后来到榆柳庄,变成了水匪。因这榆柳庄四下里都是深港,非船莫能进,加上他们都是学得了水上功夫,故无人敢来侵扰。一日,混江龙李俊请命到太湖打探水路

  • 满清时期的扑克牌,印制精良极其罕见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

    扑克是随着清末国门的开放而被洋人带入的洋物,我国自行印制扑克恐怕是民国后的事了。清末扑克在中国并不普及,由于价格昂贵,它只是富人的玩物,而普通百姓更多的是玩中国纸牌。这套扑克的内容,上到皇亲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城市建筑、县衙断案、处决犯人,几乎包括了清末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就连皇帝的卧室也上了画面,

  • 生日快乐:双鱼座的女词人李清照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

    最初学宋词,便猛然遇到李清照的一首词。随后再找其他词作来看,又牵丝拉线地带出好几首来,想着一个女词人,偶有几首好词是正常的,而一首首读下来,她所留下的词,竟无一不工,无一不精。后来喜欢宋词的朋友让推荐几首她的词,我便回答,都拿去读,挑不出来。今天是这位双鱼座女词人李清照的生日,生日快乐!这位远在宋代

  • 明朝时越南本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却又为什么独立?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

    文/沧溟道人(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越南,古称交趾,与中国西南部接壤。数千年来,越南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历了数次分分合合。秦朝末年,自立为南越王的秦朝旧将赵佗,就将越南中北部据为己有。后来,汉武帝发兵灭南越国,在越南设立交趾等三郡。这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越南中北部一直是中国的直属领土

  • 这个军阀臭名昭著,晚年却说“就是每天喝粥,也不为日本人做事”

    野史秘闻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

    曹锟,因为人憨厚,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被人起了个外号叫曹三傻子。在群魔乱舞的北洋军阀里,曹锟虽称不上臭名昭著,但也是劣迹斑斑,基本上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他,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在北京放火闹事,纵兵哗变,使得袁世凯借口不去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而顺利在北京就职。是他,策划了直皖战争和第一次直奉战争,

  • 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究竟是不是文盲?

    野史秘闻编辑:冷默言语标签:

    文/沧溟道人(明清史研究原创团队)在明朝,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少年登基,面临内忧外患,却一心沉迷于做木匠活,像什么“沉香假山”、“灯屏”之类,做的都非常精巧,令人啧啧称奇,被后人起了个外号——“木匠皇帝”。这位性格独特的皇帝,就是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因为这个与帝王身份不太符合的爱好,加上他忙于做木匠

  • 如果按清朝这个法律,今天的色狼99%都得判死刑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今天的人动不动就喜欢穿越,好像回到古代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实,古代远不是电视剧里演绎的那样,而是有非常多的禁忌,如果现代人以现代的思维方式穿越回去,可能不出三天就要被斩首示众了。比如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的性骚扰,不管是办公室里,还是公交车上,都成了重灾区,好像也没多少人因此而被判刑,更没有人被处

  • 血洗大清的开始,一个农村落榜生的末路幻象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

    文/刀背藏身1837年,广州城府试放榜,一个来自于山区农村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绝望。他已经是第三次来到省城广州,参加秀才一级的考试了。虽然在本县的选拔中名列前茅,可在省城榜单中依然没有他的名字。这是千人考生科举生涯的第一步,而他未曾料想,这一步迈得如此艰难。按照清代科举选拔的规定,最初级的秀才需要经

  • 历史揭秘: 杨贵妃有可能去日本定居了吗?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

    杨贵妃在中国是“红颜祸水”,在日本却颇有人缘,上世纪20年代,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先生在《长恨歌》的评论文章中就指出,杨贵妃可能并没死在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日本人和俞平伯一样,可能也是受了《长恨歌》的暗示:所谓“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昭阳殿里恩

  • 揭秘爱尔兰发现4000年前神秘沼泽人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一具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木乃伊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沼泽人”。这具发掘于2011年的木乃伊比著名的古埃及法老图坦卡门还要古老700年。这个4000年历史的年轻成年男子遗骸发现于爱尔兰莱伊什郡,考古学家认为他是仪式祭祀的受害者,这在铁器时代晚期是非常常见的。这具木乃伊最早是2